漳州平和: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精準扶貧

2020-12-14 福州新聞網

  28日,省政府新聞辦在福州召開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眼下,正值蜜柚集中上市季節。來自「中國琯溪蜜柚之鄉」平和縣的幹部群眾,通過現場推介、連線直播等方式,專場講述脫貧奔小康故事。在探索精準扶貧長效機制過程中,平和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推進扶貧資金整合優化,實現扶貧資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養雞生蛋」,整合碎片化扶貧資金

  「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怎麼辦?」發布會現場,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拋出話題。

  他說的正是扶貧資金碎片化問題。作為原中央蘇區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平和的扶貧資金涉及23個專項。以往的做法是各個專項資金分散使用,哪一個貧困戶有困難就給一點錢,如同撒胡椒麵一樣。

  能不能整合使用,實現「1+1>2」呢?

  利用省財政廳賦予的統籌使用財政資金自主權和漳州市實施扶貧資金精準使用長效機制試點縣的政策優勢,平和探索出「養雞生蛋」工程。

  郭德志現場分享了「養雞經」:對各級扶貧資金「化零為整」,由縣屬國企——平和縣益和造福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統一投資運作。4年來,平和共整合各類扶貧資金1.24億元,由縣統籌使用,從根本上破解了資金使用碎片化問題。

  「金母雞」養成了,還得能下「金蛋」。

  利用統籌起來的扶貧資金,平和設立1億元的有償扶貧金,將其中4000萬元定向投資入股平和縣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參與旅遊開發項目,按6%年化收益率獲取收益;6000萬元定向投資入股福建興和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認購平和縣農村信用社聯合社2000萬股股權。

  這隻「金母雞」因此有了源源不斷的「下蛋」能力。「採用『定向投資,固定收益』模式,我們每年單單股權就可以收益1000萬元左右,這些收益金全部用於精準扶貧的事業。」郭德志說,在「養雞生蛋」工程實施過程中,平和建立廣泛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構建多元化資金監管機制,重點解決跨部門、跨行業的工作協調問題;實行專帳核算、專人管理,依託中介機構,對精準扶貧資金使用績效進行監測評價。

  用好「金蛋」,投向最需要的地方

  能下「蛋」,更要用好「蛋」。

  「據統計,全縣因病因殘致貧的佔建檔立卡貧困戶61%。在一些鄉村,還存在著因病返貧現象,一些貧困戶經過努力本已脫貧,但一場大病就讓他們重新跌回貧困線以下。」郭德志說。

  2018年4月,收到了來自旅投公司的第一季度收益款120萬元後,平和縣扶貧辦便與中國人保財險平和支公司合作,利用「養雞生蛋」工程收益款,為全縣1162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意外、重疾綜合保險。

  意外、重疾綜合保險覆蓋意外身故、殘疾、重大疾病給付以及住院津貼,最高賠償金額可達12萬元。在基本醫療保險、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基礎上,貧困戶又多一份保障。截至今年6月底,全縣累計支付意外重疾、醫療費兜底賠款1019.5萬元,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4023人次。

  「金蛋」要用到精準脫貧最需要的地方去。除了用於貧困戶醫療健康保障,定向投資產生的固定收益,還投向了危房戶住房安全保障、無有效身份信息貧困人口的政策保障等領域,實現扶貧資金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以「蛋」孵「雞」,產業有了源頭活水

  發布會上,已經「摘帽」的平和縣國強鄉乾嶺村貧困戶黃三九,分享了自己的脫貧故事。

  黃三九曾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2016年,元宵節剛過,鄉裡的扶貧幹部便上門,為他量身打造了發展蜜柚產業的幫扶方案。可黃三九犯了難:「買化肥農藥的資金從哪來,我沒技術如何能管好蜜柚?」扶貧幹部拍著黃三九的肩膀,為他鼓勁:「只要你肯下力氣幹活,技術和資金我們幫你解決。」

  缺生產資金,政府幫爭取5萬元「扶貧貸」;沒技術,請來種植大戶手把手傳授經驗。當年年底,黃三九的100多株蜜柚便創收2萬多元。

  可黃三九還是覺得沒底氣:「農業靠天吃飯,柚子價格波動厲害,遇到小年,收入沒保障啊!」平和在全國率先推出的蜜柚價格保險,解除了黃三九的後顧之憂。有了它,蜜柚便有了兜底保險價。今年,黃三九靠種柚子、務工,保底收入能有10多萬元。

  蜜柚價格指數保險,得益於「養雞生蛋」工程。

  「蜜柚產業是平和農業支柱產業,全縣90%的農業人口從事涉柚產業,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386戶種植蜜柚,佔所有貧困戶數71.1%。」平和縣副縣長、扶貧辦主任王振惠說,脫貧攻堅,產業先行。但農業產業具有很大不確定性,貧困戶往往難以承受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尤其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蜜柚產銷帶來巨大影響。

  在產業扶貧保險的基礎上,平和利用「養雞生蛋」工程收益為種植蜜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蜜柚價格指數保險,確定目標價格,保障蜜柚扣除當年投入成本後不虧本,且有一定利潤空間,讓發展產業的貧困戶吃上「定心丸」。

  養好「雞」,「雞」生「蛋」,「蛋」又孵化出了產業「金雞」,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由此建立。

  (記者 張輝)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連雲港海州精準扶貧 13個經濟薄弱村9個脫貧
    原標題:海州創新模式扶貧進入快車道 「這是區委區政府的一點心意,請你們相信,生活一定會好起來的。」近日,市委常委、海州區委書記王立斌走訪了他在板浦鎮結對幫扶的貧困戶,給貧困戶送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在全國第三個扶貧日期間,海州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扶貧活動。
  • 黨建與扶貧「雙推進」 平和大溪鎮脫貧攻堅有法子
    漳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平和大溪鎮召開  東南網漳州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林永清 張少偉 文/圖)9月13日,漳州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平和大溪鎮召開與會人員考察了大溪鎮威豪生態農場、江寨村扶貧產業基地、大溪鎮便民服務中心等3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示範點,了解了該鎮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經驗作法。   大溪鎮是漳州市17個扶貧開發重點鄉鎮之一,全鎮共有5個扶貧開發重點村,近年來,該鎮以「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為抓手,大力實施「雙推進」計劃,加快推進「三年扶貧攻堅行動」,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 一戶一策 一村一品:平和縣大溪鎮精準扶貧見成效
    大溪鎮黨委政府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突出強黨建、促扶貧,大力實施「雙推進」計劃,按照脫貧攻堅部署,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實施一戶一策,發展一村一品,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2016年脫貧144戶511人,脫貧率49.1%。   大溪鎮精準扶貧工作何以取得這麼好的成效?
  • 回鄉村民養雞忙 雪峰村文旅扶貧成果凸顯
    「2018年,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在村裡發展了兩個養雞大戶,很快建了六個雞欄,一次性可養萬餘只雞,一年可養三批,一年可養三萬隻以上,雞的銷路很好,收入非常可觀。」邱平從來沒有養過雞,但在省文化和旅遊廳扶貧工作隊的鼓勵下,邁出了第一步。一開始,邱平養了四千多隻雞,經驗不足加上沒有過硬的銷售渠道,賣起來有點吃力,但也算賺了工錢。
  • 漳州市領導到平和大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11月2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偉新帶領市直相關部門到平和縣大溪鎮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市領導一行實地察看了大溪鎮碩卿村集建點、莊上村商品鴨生態養殖基地等項目,走訪看望了葉自力、葉元常兩戶貧困戶。
  • 關於印發曹廟鎮資產收益扶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鎮直各單位:現將《曹廟鎮資產收益扶貧工程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霍邱縣2020年資產收益扶貧工程實施辦法》(鎮及村要將資產收益扶貧工作成效納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和民生工程考核內容。
  • 「全國精準扶貧項目孵化基地暨全國精準扶貧項目示範基地」在京啟動
    由人民日報社《人民周刊》、中國扶貧開發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商全聯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全國精準扶貧項目孵化基地暨全國精準扶貧項目示範基地」啟動儀式11月13日在北京舉行。  為更好地落實中央關於精準扶貧的系列政策,經中國扶貧開發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商全聯控股有限公司反覆研究論證,決定在北京西客站南廣場設立「全國精準扶貧項目孵化基地」、在河北高陽縣中商農業生態創新產業園設立「全國精準扶貧項目示範基地」。
  • 精準扶貧 海南核電昌江乙洞村扶貧側記
    因此,經過多次調研,海南核電黨委確定了扶貧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出資200萬,建設提水灌溉工程,從根源上解決乙洞村的「窮根」。 這項工程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謀劃到2019年 12月完工,可謂困難重重。謀劃之初,各方質疑聲不斷,村委會和鎮裡的一部分幹部有他們的擔心。
  •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舉行2018年漳州市精準脫貧「三千工程」企業與...
    12月3日上午10:00,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在四樓會議室舉行2018年漳州市精準脫貧「三千工程」籤約企業與學生見面會。會議由朱鎮生副書記主持。漳州市國資委、漳州市畢業生辦、漳州市職業教育中心、薌城區人社局、龍文區人社局以及漳州城投有限公司、漳州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盈塑工業有限公司、青蛙王子(福建)嬰童護理用品有限公司、薌城區富順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漳州萬佳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大閩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和福建力佳發展有限公司等十家用人單位參會。
  • 臨夏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紀實
    臨夏市爭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27萬元,實施整村推進等11個專項扶貧項目,引導扶貧政策向貧困村聚集、幫扶資金向貧困村聚焦、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聚合,強力推進各項扶貧措施落地見效。並對扶貧項目資金嚴管、嚴查、嚴控,提高使用效益,切實發揮好「保民生、兜底線」的作用。  強化金融資金支撐。
  • 「泡」好漳州茶 漳州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
    6月5日—6日,漳州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旅遊局聯合舉辦了「增強『四力』新聞記者茶鄉行」採風活動。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裡,來自中央、省、市十餘家媒體記者,圍繞「綠色品牌融合發展」的主題,深入華安、南靖、平和與詔安等地,聚焦基層一線茶農、茶企,充分挖掘漳州當地茶文化底蘊。
  • 精準扶貧 - 政府信息公開 -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網站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間節點,為確保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和《內蒙古自治區扶貧開發條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實施意見》、《關於創新扶貧工作機制紮實推進扶貧攻堅工作的意見》以及烏蘭察布市黨委
  • 白刺主題生活館 開創健康精準扶貧新模式
    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怎麼扶」是實現扶貧目標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考驗幫扶者智慧的關鍵環節。
  • 實施「135」行動計劃 推進科技精準幫扶譜寫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調研的基礎上,及時組織召開了泗陽縣「五方掛鈎」幫扶協調小組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泗陽縣新一輪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確定實施精準幫扶「135」行動計劃,即圍繞「一個中心」,就是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和省定脫貧標準,確保26個幫扶村如期脫貧;突出「三個重點」,就是突出成子湖和漣沭結合部重點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產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實施「五大工程」,就是實施農業特色產業富民工程、「家門口」就業工程
  • 舌尖上的平和 漳州平和傳統美食
    平和大溪米粉 平和大溪米粉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產。,是平和縣著名的土特產。 平和棕包梨 平和棕包梨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產。
  • 精準打好扶貧「組合拳」 力促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
    二、實施進展  校領導堅持以上率下、真抓實幹,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先後多次深入吳川市覃巴鎮沙田村調研摸底,制定了《嶺南師範學院關於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定點扶貧的總體思路、組織領導、工作內容和保障機制,科學回答三個關鍵問題:一是扶誰——精準識別貧困戶;二是誰扶——學校統籌、各二級部門結對幫扶
  • 「蘇黔精準扶貧·春蕾計劃」項目實施 三年將幫扶2587名困境女童
    「蘇黔精準扶貧·春蕾計劃」項目實施 三年將幫扶2587名困境女童 2020-08-05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奮力書寫高質量答卷——興國縣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興國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縣、羅霄山脈集中連片特困縣。要啃下深度貧困這個硬骨頭,就不能打無準備之仗。為此,興國縣創新實施精準識別「七步法」,通過農戶申請、組級評議、組級公示等七個步驟確定貧困對象。經過詳細的摸底調查,興國縣對全縣有多少貧困戶、每戶每人致貧原因都做到了心中有數。   找準癥結把準脈,開對藥方拔「窮根」。
  • 山鄉大地沐春風 ——白銀市會寧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走筆
    原標題:山鄉大地沐春風——會寧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走筆  記者 李保榮 通訊員 張文廣 董建強  會寧縣紮實推進「1236」扶貧攻堅、「雙聯」和「1+17」精準扶貧行動,落實到村到戶幫扶政策措施,2016年穩定脫貧5251戶、2.3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