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和血糖有啥關係?有抗性澱粉的米飯,能放開吃嗎?

2020-12-09 騰訊網

了解原理,才能學會吃米飯

米飯,是最常見的主食。血糖異常的人越來越多以後,很多人只能被迫更改自己的飲食習慣,望飯興嘆,怕吃多米飯,使血糖升高。這本來是個普及率挺高的常識。但是,近期,事情起了變化。有傳言說,選好鍋,做出的飯 ,血糖高的人也可以敞開吃。這說法,是不是有點逆科學?膽小的人,是害怕背鍋的。咱不敢說鍋,只說米飯,說說米飯和血糖的關係。

在較早前,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經過薈萃分析得出結論,白米飯會使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增加27%,在亞洲地區尤其如此。所謂白米飯,是指去除稻米外層部分的精製米,這種米,有別於糙米等稻米品種,其升糖指數要高於其他粗糧。這個問題在亞洲地區顯得更為突出,是因為該地區的人們白米飯吃得多,有人可達到每天3頓,而在西方,平均每周才吃1到2次。這種差異的關鍵因素是澱粉。

學界早就發現,澱粉的消化吸收與多種慢性疾病相關,而餐後血糖應答,取決於食物的種類、數量、消化特性。具有緩慢消化性質的澱粉,可以維持餐後血糖穩態,改善葡萄糖耐量,還可降低餐後胰島素分泌,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因此,對於血糖異常的人,在選擇主食的時候,要關注食物的攝入量,也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性質。在1992年的時候,就有學者通過體外酶測量,根據澱粉的消化率,將澱粉分為快消化澱粉、慢消化澱粉、抗性澱粉。快消化澱粉,RDS,在小腸中20分鐘內能夠被消化吸收;慢消化澱粉,SDS,在20到120分鐘才能夠被完成消化吸收;抗性澱粉,RS,超過120分鐘也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但可以到達結腸被微生物發酵,因此被看成是膳食纖維。

咱們必須要提醒,主食的消化速度及血糖反應,有眾多指標,並不是只由抗性澱粉的含量所決定。就米飯而言,其影響因素包括稻米的結構、顆粒形狀、顆粒大小、胚乳疏鬆性、分子量、直鏈澱粉含量、直鏈與支鏈澱粉比例、抗性澱粉含量、非澱粉多糖含量、烹飪方法、糊化程度、加工方法、冷藏方法等。這一堆影響因素,是一個鍋可以解決的嗎?就學界的研究而言,目前比較推崇的指標是澱粉消化指數,其概念有點複雜,咱們就略去吧。

米飯,做法不同,是不是可以改變抗性澱粉的含量呢?這個問題,在4年前的美國化學學會年會上,由斯裡蘭卡學者進行過演示。具體方法是在蒸米飯時,先在開水中加入1茶匙的椰油,然後加半杯水,小火蒸40分鐘,然後,將蒸熟的米飯放入冰箱冷藏12小時。據介紹,這樣的方法可以使抗性澱粉的含量增加10倍。原理是油改變澱粉粒的結構,使之無法被消化酶分解;冷卻也很重要,可溶的直鏈澱粉在糊化過程中會脫離澱粉粒,冷藏12小時,米粒外的直鏈澱粉分子之間形成氫鍵,變成抗性澱粉。

這個方法看起來簡單有效,但是,學者們並不建議血糖異常的人,敞開吃這樣的米飯 。首先,加入油的米飯,整體的能量可能並不會減少,因為油是脂肪,每克椰油供能9千卡,如果蒸米飯放入30毫升油,大約供能270千卡,這個能量相當對1碗米飯。另1個問題是,放入冰箱12小時後,會有微生物汙染的風險,直接吃涼米飯,胃腸受不了;放點油再加個蛋炒炒?那不是比吃熱米飯的能量更高?有實驗室做過研究,米飯再次加熱後,血糖反應仍然很高,如果是糯米飯,再次加熱後對血糖控制更為不利。在人體實驗中,還發現,加油蒸的米飯,飽腹感會較差,吃完容易餓,這可能讓人吃下更多東西,血糖也就較難控制啦。

愛吃米飯,又想控血糖。要從2個角度來思考,1是控制攝入量;2是要提高飽腹感。白米飯,易消化,餐後血糖反應快,解決方法是考慮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黑米、紫米、糙米等來替代精米,或者在白米中加入粗糧雜豆,這樣做出的米飯或粥,飽腹感增強,消化速度可減緩;此外,要注意烹飪方法,浸泡、增加水量、延長蒸煮時間等,都會加快澱粉消化速度,因此,蒸飯時,米不要浸泡,不要煮太軟、太爛。最後,煲仔飯或石鍋拌飯等,吃著挺香,但是做飯時需要放肉,特別是醃肉或臘腸等食材,還要加油、放鹽,會增加能量攝入,為了控制血糖,最好是忍住嘴饞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相關焦點

  • 「低糖」電飯鍋能減少米飯糖類含量嗎?能用來控制血糖嗎?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近年來,隨著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市場上出現了一類宣稱能做出「低糖」「降糖」或「脫糖」米飯的電飯鍋產品。希望控制血糖或是想通過控糖減肥的人,會比較關注。這些鍋到底能不能做出更「低糖」的飯呢?吃這些飯,能不能控制人體血糖呢?
  • 擔心血糖高不敢吃米飯?用美的低糖電飯煲!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飯為先」,白米飯是咱中國人的主食,但對於一些擔心高血糖的朋友、或者對低糖有需求的健身人群卻經常糾結,因為都說吃白米飯會升血糖。像小編這樣的南方家庭,一家三口「無飯不歡」,每次勸老爸預防血糖高少吃米飯,看著他拿起碗想盛飯又不敢盛的樣子,簡直像在虐待老年人。
  • 抗性澱粉減肥還降血糖?小心被坑了……
    這篇文章,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真的能讓你變瘦麼?真的可以幫你穩定血糖呢?真的有益無害麼?到底什麼是抗性澱粉?那麼,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真的能減肥麼?能降血糖嗎?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故事、測評。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不減肥說到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我們聽到過各種溢美之詞,比如,它們能平穩血糖,能減肥。
  • 食物放冷了吃就有抗性澱粉了?
    食物放冷了吃就有抗性澱粉了?  ▌北京健康科普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範志紅  最近食物中的「抗性澱粉」忽然火起來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而且很多人對它是有誤解的,總覺得只要把食物放涼了吃,就能得到其中的抗性澱粉,吃飯就不發胖了。真的是這樣的麼?  抗性澱粉的定義為人體上消化道(胃和小腸)不能消化吸收的澱粉組分。
  • 研究發現:米飯屬於抗性澱粉不易發胖
    據外媒報導,米飯屬於抗性澱粉,能迅速轉化為能量消耗掉,不會導致發胖。不過,最新研究表明有種碳水化合物不僅不會讓你發胖,還能幫你保持身材。而米飯、未熟透的香蕉、全穀類食物甚至義大利麵都含有一種廣泛存在於碳水化合物中的,名為抗性澱粉的澱粉物質。外媒指出,抗性澱粉消化時間長,在胃裡會轉化為脂肪酸,然後馬上被消耗掉。與之相反的是精製碳水化合物,如含糖白麵包。
  • 據說米飯放涼再吃,可以減肥降血糖,真是這樣嗎?
    普通群眾中,有種傳言,說把做好的米飯或饅頭等主食,放涼了再吃,會產生1種叫抗性澱粉的成分;還說,抗性澱粉特別神奇,可以幫助減肥,並降低血糖。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嗎?抗性澱粉是啥東西?真有那麼神奇的效果嗎?咱們現在來剖析。咱們先看基礎信息。
  • 你知道嗎——米飯應放涼吃,這樣更能抗腸癌!
    你知道嗎?米飯裡有「抗腸癌」物質呢。 你吃米飯嗎?趁熱吃好?還是放涼一點好? 以前做好了米飯,總是怕涼了,招呼家人趁熱快吃。 錯了!米飯中有一種可以對抗腸癌的物質,叫抗性澱粉;煮熟的米飯,只有放涼之後,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
  • 多吃含抗性澱粉的食物能降低脂肪儲存
    研究指出,多吃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因為能降低脂肪儲存而減下體重。只要你將每天所吃的澱粉類,將其中的5~6%用抗性澱粉取代,就能達到減重效果。 抗性澱粉是什麼?
  • 吃米飯等於吃糖?!讓米飯吃不胖的三種方法! - 硬派健身
    雖然有名的米都是粳米,不過我覺得如果是配飯吃,比如什麼回鍋肉宮保雞丁啥的……燦米其實也挺好吃的……另外,還有2種特別的做飯技巧,雖然做不到隨便吃,但也可以相當程度地降低米飯的GI值和熱量。這裡面的主要原理,就是增加抗性澱粉!抗性澱粉,吃不胖的澱粉?抗性澱粉·什麼鬼?
  • 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新的米飯烹煮工藝可以增加米飯中抗性澱粉的含量
    近日,有新聞報導了斯裡蘭卡化學科學學院的Sudhair A. James主導的一項新的研究的結果:通過新的米飯烹煮工藝可以增加米飯中抗性澱粉的含量。     該研究在實驗了來自斯裡蘭卡的38種大米後,開發出一項新的米飯烹煮工藝,該烹煮方法可以增加米飯中抗性澱粉的含量,這樣較少大米澱粉會在人體內被消化吸收,而人體通過大米攝入的能量也會相應變少。
  • 「低糖」電飯鍋:確有一定的減少米飯含糖量效果,但非降血糖
    近年隨著低糖攝入膳食理念的逐漸普及,以及我國作為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國,和糖尿病患者年輕化趨勢的現實情況,讓不少人在食用米飯時出現了顧慮。近來,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宣稱「低糖」「降糖」或「脫糖」的電飯鍋產品,引發了一些消費者的關注。作為新興消費品,「低糖」電飯鍋產品性能如何?確實具有「低糖」功能嗎?
  • 米飯放涼再吃,真的好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可現在有觀點說,米飯放涼了再吃有抗癌功效,理由是「冷米飯中的抗性澱粉有利於預防腸癌」。  無獨有偶,國外也有一些無釐頭的研究說:吃陳麵包居然能防止結腸癌。當然也是基於抗性澱粉的緣由。那麼,咱們吃了一輩子的熱米飯,要不要換個姿勢,等冷了後再吃呢?
  • 血糖高不敢吃米飯?飯裡加了它,營養又控糖
    營養又控糖的米飯 米飯,是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大忌,一碗米飯就足以讓血糖飆升,但不吃米飯,很難會有飽腹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糖尿病患者如何吃一碗營養又控糖的米飯! 澱粉類主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量的主要來源。
  • 糖人傑:啥子是個抗性澱粉,為什麼糖友吃血糖升的有限?
    糖人傑:啥子是個抗性澱粉,為什麼糖友吃了血糖升的有限? 今天還是老規矩,不講科學,我嘗試著用我的土味情話,來告訴你啥子交個抗性澱粉,為什麼吃抗性澱粉,血糖值看起來還挺正常。
  • 饅頭、麵條、米飯哪種食物升血糖快,怎麼吃對血糖影響小
    饅頭、麵條、米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對於中國人,幾乎每天或多或少都會攝入一些。 常聽到一些糖尿病患者說:饅頭、麵條升糖快,要少吃;定量吃米飯,吃不飽,多吃血糖控制不住,因此每天為了糾結吃什麼而苦惱。 饅頭、麵條、米飯真的會引起血糖飆升?
  • 減肥新姿勢:米飯放涼吃?
    天下哪能掉下來那麼大的餡餅啊!所以涼米飯減肥法,真的靠譜嗎?為什麼又會有這種說法呢?2/讓你減肥的抗性澱粉!先說結論: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涼米飯,還真可能會助你變瘦……要知道,澱粉食物在熟化後再放涼,某些澱粉的分子結構就會發生改變,發生澱粉老化,於是容易產生更多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抗性澱粉。
  • 米飯真的會長胖嗎 吃什麼主食代替米飯能減肥
    米飯真的會長胖嗎  米飯確實有可能會導致長胖,因為米飯中含有的豐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但是碳水又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所以即使吃米飯會導致長胖也不能完全不攝入碳水。  吃什麼主食代替米飯能減肥  燕麥粥  燕麥具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特點,富含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能大量吸收人體內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而且燕麥含有高粘稠度的可溶性纖維,能延緩胃的排空,增加飽腹感,控制食慾。偶爾用燕麥粥代替白米飯做主食,有利於減肥。  土豆泥  很多人以為土豆是澱粉類食物,吃了容易肥胖。
  • 米飯放冰箱凍一凍吃了就不會發胖?這方法靠譜嗎
    原標題:米飯放冰箱凍一凍吃了就不會發胖?這方法靠譜嗎   冰箱凍一凍 米飯吃不胖?米飯冷卻後會產生部分抗性澱粉,據國內資料其含量10%左右,米飯的能量(卡路裡)也相應降低,但與國外的資料相比有差距。  2  冷凍能增加米飯的抗性澱粉?  ●報導稱:斯裡蘭卡的科研人員研究了38種大米後認為,這種烹調方法會增加米飯中的抗性澱粉,而人體無法消化這種物質。
  • 煮米飯時加點油真有助於減肥嗎-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日,有報導稱,斯裡蘭卡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米飯烹飪新方法,能夠將身體從米飯中吸收的卡路裡減少一半以上,可能會幫助降低肥胖率。這是真的嗎?    大米中含有大量的澱粉,而澱粉分為可消化澱粉和不可消化的抗性澱粉,抗性澱粉在小腸中無法被分解,也就不會產生能量。
  • 哪些食物富含抗性澱粉,可幫助瘦身?
    可從食物中攝取到的碳水化合物,大多都屬於澱粉,而澱粉中還有一種被稱為抗性澱粉,這種抗性澱粉的功能與水溶性、可發酵膳食纖維類似,可以成為腸道益菌的食物來源,並增加短鏈脂肪酸的產生,被科學家認為有幫助減重、預防心血管疾病、穩定血糖、維護腸道健康等多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