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在廣東被視為「垃圾」,白菜價都少買,卻是國外生魚片原料

2020-12-14 叄農小家

這種魚在廣東被視為「垃圾」,白菜價都少買,卻是國外生魚片原料

很多人會發現,在我們身邊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我們不太認識的動物,或者說它們是國內本來沒有的動物。而它們能來到中國的原因,一個是物種入侵,也就是傳說中的「不請自來」。還有一個原因是在國外受歡迎,所以被一些人引進我國,但是卻是「水土不服」。

在廣東就有這麼一種引進的魚類,曾經小火過一陣,但是後來就漸漸無人問津,甚至被當地的人視為「垃圾」。不過在國外這種魚卻是非常的火爆,被視為上等食材。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吃過呢?

這種魚就是大家熟知的羅非魚。也叫非洲鯽魚或者是福壽魚。這種魚是從非洲引進的一種熱帶魚類,長得和我們國產的鯽魚很像。不僅只是樣子像,它的生長能力和繁殖能力和普通鯽魚同樣驚人,在國外有很高經濟價值。也許是有人看到了商機,就乘勢將它引進國內。

羅非魚本身肉質鮮嫩,而且烹飪方法可以很多樣,都不會太影響它的味道,所以在很多國家很受歡迎。不僅僅是好吃,羅非魚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所以國外稱它為「會遊泳的雞蛋」。

所以羅非魚在剛引進我國的時候其實還是非常火的,而且價格很高,但是後來就逐漸銷聲匿跡了。原因在於當時它主要集中於我國廣東地區,因為環境適宜所以繁殖極快,甚至到了泛濫的程度。再加上這種魚是雜食動物,就是什麼都吃,而且它一般生活在水質比較差的水域,這就導致它的肉質和營養和之前所說的天差地別,所以當地人也就稱它為「垃圾魚」。

現在在廣東一斤羅非魚的價格大概在4塊錢左右,可以稱得上白菜價了,但依然沒什麼人願意買。當然這其中也有羅非魚大面積養殖導致供過於求的原因,總之,非洲鯽魚剛進入國內時的那種「盛況」是很難再重現了。

不過如果是人工養殖的羅非魚就不會有「垃圾魚」的那些缺點,喜歡的小夥伴可以買回去嘗嘗看,味道其實是很不錯的。看完之後小夥伴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國內一斤5塊,當地人視為「垃圾魚」,卻是國外生魚片的主料
    它在國內一斤5塊沒人要,當地人視為「垃圾魚」,卻是國外生魚片的主料有一句古話叫「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不僅植物是這樣,有時候動物也是如此。一些動物在一個地方是無人問津的低檔貨,但在另一個地方卻能稀裡糊塗地成為高檔食材。
  • 肉多刺少,可和三文魚媲美,國內被視為「垃圾魚」,遭廣東人嫌棄
    導讀:肉多刺少,可和三文魚媲美,國內被視為「垃圾魚」,遭廣東人嫌棄文/農夫也瘋狂日本和我國相鄰,該國因為陸地面積有限,很多的食物都要從國外進口。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靠海的國家,海產品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淡水魚資源卻並不富足,每年都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淡水魚。有一種肉多刺少,肉質鮮美,可以和三文魚媲美,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淡水魚。可是在國內卻被視為「垃圾魚」,尤其是在廣東地區更是遭到嫌棄,很多人都不願意吃它,就連餵貓都不愛吃!
  • 它是廣東人都忌憚的「垃圾魚」,4元1斤無人吃,在國外卻是搶手貨
    那就是我們所所熟知的廣東人,在我們的心中廣東人什麼都能吃,什麼都敢吃這已經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情。不過在這個世界上真的的存在什麼都能吃,什麼都幹吃的人嗎?這一點恐怕也不盡然吧,因為即使是野外探險的貝爺也會有讓他恐懼和嫌棄的食物,多餘廣東人肯定也是一樣的。可是廣東人究竟忌憚什麼?這就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主要內容。
  • 廣東人說它是「垃圾魚」,才4元一斤都沒人要,在國外可是搶手貨
    一直以來,在很多老外們眼中,咱中國人就是屬於很會吃、最能吃的人群,不過,在我國很多人眼中,又有著另一群是真的能吃和敢吃的人,他們就是「廣東人」,在我國各大省份人的眼中,廣東人就是無所不吃的,到底他們有多能吃呢?用言語是無法訴說的,其實廣東人並非什麼都吃,他們只不過比平常人吃得東西跟更多一點而已,但實際上他們也有忌憚和嫌棄的食物。
  • 國人眼中的「垃圾魚」,被廣東人嫌棄,卻深受日本人的喜愛
    國人眼中的「垃圾魚」,被廣東人嫌棄,卻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在咱們的餐桌上,有一種魚被人們的誤解頗深,它就是羅非魚。羅非魚,原產於非洲,所以又被稱為「非洲鯽」。早些年間,流傳到咱們國家後,又被稱為越南鯽、南洋鯽,廣東人還喜歡稱它為福壽魚。廣東人最懂吃,尤其是說到吃魚。
  • 廣東人視它為「垃圾魚」,4元1斤沒人吃,出口國外卻深受歡迎
    廣東人會吃,在全國是出了名的,並且他們號稱無所不吃,但卻被一種來自非洲的魚打敗了。無論這種魚的味道有多麼好,廣東人對它都是敬而遠之,甚至還給它冠以「垃圾魚」的名字,可見對這種魚有多麼鄙視。 這種魚就是羅非魚,原產自非洲,外表酷似鯽魚,也被人們叫做非洲鯽魚。
  • 廣東人愛吃魚,並且把魚吃到了極致,生魚片也並不是日本獨有的
    說起魚生,幾乎大部分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生魚片了,孰不知。生魚片也是舶來品,發源地還是咱們中國!據可查到的歷史記載,中國人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吃魚生了。"說起廣東魚生,就不得不提順德。大型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中,就有關於順德的魚生記錄。魚生在順德隨處可見,價格也相當親民,很多順德人,兩天不吃魚生,就覺得腸胃裡少了點什麼,渾身不自在。
  • 被廣東人稱為垃圾魚,賣的很便宜卻沒人吃,受到外國人的青睞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含有美食眾多的國家,尤其是生活在廣東地區的人,對各類美食都特別在行,網上經常這樣說他們:就沒有廣東人不吃的東西。雖然說廣東人愛吃也會吃,但是卻有這麼一種魚賣的很便宜,廣東人卻稱其為垃圾魚,沒有人想去深入挖掘這個魚的營養價值。但是現在,這種魚卻火到了國外。可是為什麼,廣東人這麼鄙視這種魚呢?
  • 這種會飛的魚很美味,在日本賣400元一斤,在中國卻賣白菜價!
    有些動物長相非常可怕,但是還有很多動物,對於人類來說是絕對的美食,今天要說的這種魚,可是一種味道極其鮮美的魚類,但是在中國的這座城市,卻被賣成白菜價。這裡是我國著名的漁場,舟山漁場,這裡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漁場之一。所在的舟山市更是以盛產美食而聞名,但是舟山卻只是這種美食的舞臺,今天的主角卻是當地一種盛產的魚,名字叫做魟。
  • 這種魚刺少、好吃又便宜,竟被稱為「垃圾魚」,到底敢不敢吃?
    魚是人們餐桌上經常會見到的一種食材,其中,有一種魚叫「羅非魚」,刺少、便宜還味美,但是被一些人劃為「垃圾魚」,這是為什麼?羅非魚,又叫作越南鯽、南洋鯽、金鳳魚、吳郭魚……其實,羅非魚是因為它是在上個世紀,從越南引種而來的。
  • 國外視為食品中的「垃圾」,在國內卻成為了網紅菜,幾乎人人都吃
    時代的改變,自媒體平臺也慢慢的崛起,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常識,特別是在美食這一方面,就好比如說網紅雞爪,在網絡中一個簡單的小視頻做的是一道雞爪,因為這個視頻火爆了,所以雞爪就成為了國內的網紅菜,幾乎每家每戶、幾乎每個人都會做來吃,但是你卻不知道的是,很多雞爪在國外卻被視為食品中的垃圾
  • 日料菜單上的生魚片都是啥魚?這種「合成」的生魚片,有兩種顏色
    如今走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店。雖然都是日料,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區別。有的日本料理店,就只賣日式便當、日式拉麵。有的日本料理店,則會賣高檔一點的刺身和壽司。刺身是日料中的精華,也是日料中較為昂貴的部分。
  • 廣東「垃圾魚」養殖再興起,會有人吃嗎?
    埃及塘,即使是不愛釣魚的朋友,也對它們很熟悉——這種魚以「自甘墮落」而著名,常常在汙穢橫流的下水道、臭水溝裡出現。因此,埃及名副其實的「垃圾魚」,即使廣東的河道水溝裡,成群塘出沒,但卻無人去捕撈食用……然而,近日長江君了解到,在廣東,這種「垃圾魚」竟然還有人在大規模養殖?
  • 「斑點怪魚」入侵黃河,卻被製成生魚片,吃貨:刺少,清蒸不香?
    大多數的入侵物種都潛伏在我們身邊,看似無毒無害,實際上挺令專家頭疼,因為很難去處理這些入侵物種。物種入侵只是一個動物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要是環境不好的話,那麼則會死亡,而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有著多種物種生存的條件和環境。在河流這種肉眼難以看到水下的地方,倒是隱藏了很多寶藏,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危機,在我國的黃河流域當中,就出現了「斑點怪魚」。
  • 廣東人何時開始吃生魚片
    至於著名作家周作人更以一個日本通的權威口吻,在《懷東京》裡寫道:「刺身即廣東的魚生」。順德魚生細究起來,生魚片在嶺南大地的倖存,其實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今天的廣東(及廣西),在古時是古越族生活蕃息之地。壯族等兄弟民族則是古越族留存至今的後裔。壯族人民就喜歡吃生的食物。民國年間的徐松石在《粵江流域人民史》就說,「僮(壯)人飲食喜歡醃、炒,很少用多量的烹煮,而且喜歡半生半熟。……魚生和生菜的生食已不待論,就是一般的蔬菜和雞鴨牛肉等,烹者亦以略生為主。」現代史學家黃現璠等人纂寫的 《壯族通史》更明確地記載:「解放前,許多地區的壯族人都喜歡吃『魚生』。
  • 尋味 | 寧化魚生:絕望的生魚片
    日本人擅長料理各種魚類的確不假,但追根溯源,這生魚片還是我們老祖宗的首創。自周代以來,生魚片就是古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我們有一句成語,膾炙人口,說的是好吃的東西人人都喜歡,炙是烤肉,而這「膾」則指細切的肉,主要是生肉,這當然也包括魚。對生食非常熱愛的古人,還曾用一個「鱠」字來專門代表生魚片。
  • 日本生魚片世界有名,但中國魚生也並非寂寂無名
    中餐博大精深,做法多變,人們逐漸習慣火鍋、燒烤、煎炸等重口味烹飪方式,而漸漸遺忘了我們國家其實也有生魚片這種吃法。目前,在廣東順德、廣西橫縣等地方還保留著生食魚片的傳統,這又與日本的有何區別呢,下面我們來談一下。
  • 日本生魚片很有名,但是中國生魚片並不陌生
    很多人都不知道生魚片是怎麼吃的,古代中國有吃生魚的習慣,也叫「膾」,在唐代,國力空前,當萬國來到賀時,生魚的食用方法逐漸向日本傳播,經過食品原料展的改進和擴大,成為的聞名世界。在中餐中博大精深的做法是多變的,人們逐漸習慣了火鍋、燒烤、油炸等重口味的烹飪方法,逐漸忘記了我國其實也有這種生魚片。之前,在廣東順德和廣西橫縣等地,仍有吃生魚片的傳統,這和日本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來談談。
  • 這魚日本人視為「腦黃金」,一日三餐都要吃,中國人:實在吃不下
    這魚日本人視為「腦黃金」,一日三餐都要吃,中國人:實在吃不下。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海產資源非常豐富,魚肉價格很便宜,反而蔬菜和水果都非常昂貴,因為境內多山,可耕種的土地面積少。日本是全世界最能吃魚的國家,家家戶戶每天都要吃魚。早餐通常有一條清蒸、油炸或醃製的魚,為了保持食物原本的味道,他們更喜歡生吃。有一種魚日本人視為「腦黃金」,幾乎每天都要吃,在中國賣白菜價都沒人吃,網友直言:「實在是吃不下去」。這種魚就是秋刀魚,因為盛產在秋季,外形長得像一把長刀,故得此名。
  • 日本人再愛吃生魚片,都不如越南人吃魚,這吃法絕了,別人學不來
    ,魚的吃法就有幾十種之多,油炸魚、水煮魚、清蒸魚、酸菜魚……說完了國內的魚的吃法,再說一下國外吃魚的方法,說到國外,不得不說一下日本人吃魚了!日本人是非常愛吃魚的,但是他們吃魚的方法很特別,喜歡吃生的魚,不管是什麼魚,都喜歡把它們做成生魚片來吃,什麼金槍魚生魚片、三文魚生魚片,河豚魚生魚片等實在是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