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手機、電腦,導致經常出現肩背疼痛的症狀,以為自己患上了肩周炎。怎樣判斷是不是肩周炎?如何有效預防?這些知識點記好啦!
1
關於肩周炎,這些知識要了解
肩周炎其實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損傷而引起的廣泛性無菌性炎症。
肩周炎的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且多發生在50歲左右的人身上,所以又叫「五十肩」。
但近年來,由於長期伏案、久坐辦公室、空調溫度低、運動少等原因,一些年輕人也患上了肩周炎。
肩周炎的2大主要表現:
①肩痛
肩周炎多為慢性發作,起初表現為陣發性肩痛,隨後疼痛逐漸加劇或表現為鈍痛、刀割樣疼痛,且呈持續性。隨著病情嚴重,疼痛範圍擴大,可向頸部、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
肩痛白天輕晚上重是肩周炎的一大特點,很多患者常常後半夜被痛醒且難以入睡。氣候變化或勞累常導致疼痛加重。
②活動受限
肩周炎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凍結肩,這是因為隨著疾病進展,肩關節會漸漸地出現活動受限,就像水逐漸被凍住了一樣。
肩關節活動受限一般發生在疼痛症狀明顯後的3~4周,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表現為各個方向的主動或被動活動都嚴重受限。開始可能是脫衣困難,梳頭困難,手無法舉到一定高度,嚴重時,肘關節的功能也會受影響。
2
如何辨別肩周炎?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肩袖損傷、肩關節不穩、甲狀腺疾病、冠心病、部分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肩膀痛。
如何辨別是否真的是肩周炎呢?以下三個動作,自測肩周炎。
動作一:利用肩膀疼痛的那隻手,摸對側的後腦勺。比如,左邊肩膀痛,就用左手從前面摸右邊後腦勺。
動作二:肩膀疼痛的那隻胳膊垂直上舉,一直舉到正上方,就像伸手拿頭頂的東西那樣。
動作三:肩膀疼痛的那隻手向後背,要夠到脊柱正中的位置。
如果不能順利完成這3個動作,說明肩關節向前活動、外展、旋後功能受到限制,可能患有肩周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自測僅供參考,具體需以醫院相應檢查結果為準。
3
這些情況容易引發肩周炎
一
不良睡姿
不良的睡姿會導致脖子周圍的肌肉僵硬疼痛,比如說有人喜歡將頭枕在沙發的扶手上睡覺。這些姿勢會導致脖子負荷不對稱,從而引起對肌肉的刺激。
二
背單肩包
在背單肩包的時候,尤其是比較重的單肩包,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一直在使用單側背部和脖子上的肌肉來保持頭和肩膀的直立。
如果長時間用同一側肩膀背沉重的包,會導致肩膀開始向前和向下拉伸上背部和頸部的肌肉,最終導致肌肉無力和胸廓出口症候群等更嚴重的問題。
三
長時間伏案工作
有些人在伏案工作時會有頭前伸的姿勢,這會帶來兩個不良後果:一是頸椎長時間的前屈,導致生理彎曲發生變化;二是雙肩前聳,導致脖子和肩膀前面的肌肉緊張、變短,後背的肌肉被拉長、變弱。
4
日常幾個小妙招
輔助緩解肩周炎
在治療肩周炎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進行針對性的保養或鍛鍊,有助於緩解肩周炎。這裡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小妙招。
1
注意防寒保暖
防寒保暖對預防肩周炎至關重要,對於患者更要注意。肩部受涼會導致寒氣侵襲機體,引起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組織代謝減慢,久而久之可造成肌細胞纖維樣變性,妨礙肌肉收縮,影響肩關節功能。
2
糾正不良姿勢
經常伏案、雙肩外展工作的人是肩周炎的高發人群,建議這類人注意調整姿勢。
坐的時候要挺胸抬頭,不要俯臥睡覺。側臥睡覺時選擇高低適中的枕頭,也需要避免對一側肩膀的過度受壓。
3
做好日常鍛鍊
①體後拉手:雙手後背,用正常手臂握住患肢腕部,逐漸向上提拉,每天5~10分鐘。
②手臂爬牆:面對牆壁站立,患肢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儘量高舉,再緩慢回到原處,重複3~5分鐘,每天2次。
③畫圈運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彎腰90度,患肢自然下垂,向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畫圈20~30次。隨著鍛鍊的進行,畫圈幅度可逐漸加大,次數也可適當增加。
【來源:重慶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