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物質上的享樂和獲得變成了很多人奮鬥的目標。996的加班模式,更加讓人們的心變得十分浮躁和不安。
一件又一件的名牌的買入,物慾的追求,好像就代表生活的全部意義。生活中不斷充斥著金錢的欲望、虛榮和攀比,而在很多個夜深人靜的夜裡,內心卻變得十分空虛和落寞。「這真的是人生的意義嗎?」珍珍不禁問自己。
從小到大,珍珍一直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在生活著。從小,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一直認真的學習,絲毫不敢怠慢,考取了父母心目中覺得成功的學校,成為了父母心中的驕傲,也變成了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
隨著時間的增長,珍珍已經到了參加工作的年齡,工作也在父母的安排下,十分順利的就業了一家大公司。平平穩穩的工作,還有日益增加的收入,無疑都讓珍珍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照理來說,成為了「別人眼中」優秀的孩子,並且沐浴在讚美之中長大,應該十分的開心和幸福。但是越來越多個忙綠的日子,珍珍已經忘了工作的目的和初衷,整天渾渾噩噩,機器般的上班和下班,內心變得無比的空虛。
在27歲生日後的那一天,她突然釋然了,也相通了一些事情。她環視自己的家,陽臺上、柜子上、床頭上,那零零散散的物品布滿了整個家。她開始收拾,把一些瑣碎的、不太需要的衣物,一件一件地整理出來。把它打包收好,在網絡上找一些平臺回收,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對珍珍來說,這就是他斷舍離的第一步,丟掉不需要的雜物。
從小到大,珍珍的人生就一直在做加法,沉重的課業壓力、工作壓力以及思想壓力,都讓珍珍快喘不過氣來,思想的枷鎖也一直讓她負重前行。
這一次,她要找到自我,給自己的人生做一次減法,舍掉物慾的貪念,舍掉身上的枷鎖,舍掉思想的包袱。回歸自己最初的本心和想法,也讓珍珍找到了最簡單的快樂和幸福。
其實,真正的斷舍離,丟掉的是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的卻是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改變自己的心靈,實現心靈上的自由。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是從另一個維度展示了人的生活方式和狀態,斷、舍、離,這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和效仿。
被困在現實世界的混沌的年輕人,不妨讀一下《斷舍離》這本書,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相信會讓你的思緒豁然開朗,給你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