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熬過酷暑?細數古裝劇中的六大消暑方式

2020-12-19 閒言閒娛

如今正值盛夏多地酷暑難耐,就算今天的西安暴雨已經上了微博熱搜,但是暴雨之後的悶熱西安的小夥伴也連連吐槽——真是受不了!現代生活有風扇有空調在室內尚且能夠保證舒適的溫度,那麼在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如何熬過酷暑呢?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在古裝劇中那些吸引眼球的消暑方法

消暑方式1:自製冰塊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當中,有一個眾人聚在一起吃冰鎮西瓜的場景。除了拿自製的冰塊冰鎮了西瓜之外,還有專門的僕人將大量的自製冰塊倒在了鐵桶當中,這樣做更能夠起到為室內降低溫度的作用。

消暑方式2:手動風扇

在電視劇《甄嬛傳》很多細節的描繪都特別的用心,尤其是夏日的時候在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就是在宮殿之中放置著一個手動的風扇,細節的設計十分的精美,專供妃子在夏天的時候乘涼使用。

消暑方式3:扇子解暑

最質樸的解暑方式也最有效!這個場景是古裝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徐慧黑化的一個場景,可以看出劇中角色在夏日解暑的方式是採用扇扇子乘涼。不僅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而且扇子的外形設計極為考究和精美,也符合寵妃的身份。

消暑方式4: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這個概念在古裝電視劇當中出現的頻率不是一次兩次,這個概念的出現頻率比較高。在早期的《還珠格格》、《雍正王朝》這些影視當中就有避暑山莊概念的加入,而近些年來口碑較佳的《甄嬛傳》這一類的古裝影視劇當中也會有一些夏日皇帝和妃子去圓明園避暑的場景。

消暑方式5:食物解暑

在古裝的影視劇當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在夏天的時候熬粥做湯的場景,尤其在一些宮廷劇當中更加常見。《延禧攻略》這部電視劇中就有這樣一個場景,妃子給皇后娘娘送酸梅湯解暑的畫面。

消暑方式6:涼蓆枕頭

在老版的影視劇《紅樓夢》當中到夏天的時候,賈府的床褥就會選擇涼蓆枕頭代替,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解暑方式。而且涼蓆和涼榻以及有著結束效果的枕頭的主要材質都是竹子、玉石或者是一些較為清涼的布料,不僅在夏日十分涼快,而且能夠促進人的睡眠。

相關焦點

  • 三伏天裡,看沒有空調的古人如何熬過酷暑?
    在沒有這些高級設備的古代,古人們如何開展多種形式的避暑模式呢。那我們就抄起宋朝,以宋朝為藍本,揭開古人防暑降溫的神秘面紗。 2020年的夏天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如約開啟燒烤模式,好在現如今我們有這些續命神器空調,可以用空調、電扇和冷飲等來抵擋酷熱的侵襲。不過,在沒有這麼多消暑神器的古代,炎炎夏日,他們是如何熬過的呢?
  • 細數古裝劇中的絕色美人,搭配上古典的珠寶首飾,美得不可方物!
    隨著影視行業的日漸興起,各種題材的電視劇也層出不窮,但只是古裝劇就可以細數一大堆有的是網絡小說大IP改編,因為各種貼合原著,深受原著粉的喜愛,也有的因為過於依賴五毛錢特效,將劇情拍攝的亂七八槽,而備受吐槽的。
  • 在古代,遇到嚴冬和酷暑,人們是怎麼度過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在現代社會之中,每當進入寒冷的冬天,或者炎熱的夏天,人們都會採用集中供暖或者吹空調的方式,來抵禦寒冷以及躲避酷暑,如今來看這樣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甚至能夠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天氣的惡劣。然而,現代的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消暑保暖便捷的同時,也經常會感嘆古人的艱難。
  • 古人消暑有「涼」方
    原標題:古人消暑有「涼」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裡風,飄颻吹我裳。 ——《夏夜嘆》 杜甫炎炎伏暑,豔陽高照,悶熱難當,出門上街走幾步路即可體驗到所謂 「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擦汗之餘,不禁想問,在沒有空調和風扇的年代除了 「盼雨到」、「等風來」,古人還有什麼消暑度日的法寶呢?撥扇,望天寄來一握清風扇,好為南荒埽熱塵。
  • 炎炎夏日裡,古人的12個「消暑」小妙招
    ——《苦熱》七月流火,酷暑炎炎。屋瓦反射著陽光,好像火龍狂舞。遺憾沒有翅膀,可以飛出塵世之外,只能忍受這如坐在蒸籠般的苦熱。這是陸遊筆下的小暑,熱氣燻蒸,人心躁動。在這樣的酷熱裡,你知道古人有哪些「消暑」小妙招嗎?
  • 戚薇「六大」古裝角色,「金鑲玉」驚為天人,「館陶公主」少女!
    戚薇,1984年10月26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性格非常豪爽大方,說話聲音很「粗狂」,素有「戚哥」之稱,而且感覺她的臉型特別適合濃妝和墨鏡,妥妥的御姐一枚啊,從出道至今,戚薇一般現代角色比較多,但是古裝也毫不遜色,接下來盤點戚薇飾演的六大古裝角色,你最喜歡哪個古裝造型呢?
  • 看《鶴唳華亭》等古裝劇長知識,這些古代器物還原了古人生活風俗
    與前些年追求鮮豔的濾鏡、明晃晃的人臉打光不同,近期的古裝大劇越來越追求服化道的質感、畫面的藝術感,都在追求古風上力爭不留紕漏。在這一波「質感古風」風潮的影響下,正在播出的古裝大劇《鶴唳華亭》《慶餘年》在視覺品質上都可圈可點,對古代禮儀、服飾、歷史風貌的重塑上,都讓觀眾增長見識、如沐古風,看著趣味叢生。
  • 飲食文化:炎夏酷暑季節,古人是如何製作冰飲的?
    人間有了電,便有了和電相關的產品,冰櫃、冰箱、冰室、空調等等是人們消暑解渴必不可少的生活配套了。炎夏酷暑,冰鎮飲品是這個季節的標配。在沒有電的時代,古人的夏季也有冰鎮飲品嗎,他們是如何製作冰飲的?其實,古人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一點都不遜色於當代人。
  • 在沒有電冰箱的時代,古人夏天是怎么喝冷飲消暑呢?
    在沒電冰箱的古代,古人在夏天能喝到了冷凍的飲料嗎?雖然古代沒有電冰箱,但是聰明的古人也發明了不少解渴的冷飲。一般來說,有這些:一 井水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最解渴的冷飲就是井水。井水一直流淌在地下下,沒經過陽光的暴曬,比地面的河水清涼。井水掏起來也非常方便,不用花費錢。
  • 古裝劇中李立群飾演的六大神級高手,帝釋天排第三,東海龍王第一
    除了這個經典的角色之外,其實李立群還有許多的經典,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古裝劇中他飾演的六大神級高手。6魏忠賢出自:新龍門客棧這一版電視劇中,李立群飾演的是魏忠賢,實力強大,無惡不作。自號「九千歲」,草菅天下蒼生萬民性命。
  • 炎熱三伏天,古人如何消暑?這些方法比空調還涼快
    每到這個時候,現代人有多樣的避暑祛熱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電風扇和空調。可是在千百年前,沒有現代化製冷設備的古人是如何對付高溫、高溼的三伏天呢?從文人墨客留下的眾多詩詞來看,古人也自有其消暑納涼的妙招。貯冰備暑《詩經·豳風·七月》有云:「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 古裝劇中常說的:打尖還是住店?「打尖」的意思,你真的知道嗎?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人們都過上了衣食不愁,滿足溫飽的生活,還有一些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喜歡在閒暇的時候用外出旅行的方式來打發自己無聊的日子。反觀古代,也是如此。在我們看過的很多古裝劇中,那時候的古人沒有便利的交通,從自己在的地方去到目的地,來回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馬車就是雙腳。
  • 古裝劇中的白衣美人
    古裝劇中的白衣美人,楊冪楚楚可憐,鄭爽像仙女,但都輸給了她 古裝劇中,女演員白衣服是很常見的。但明星們的氣質長相不同,所以裝扮出來也是不同的,今天給大家盤點古裝劇中的白衣美女,楊冪鄭爽劉亦菲,來看看哪個最驚豔?《仙劍3》中的夕瑤仙子,一襲白衣特別仙美。
  • 既沒有空調,也沒有暖氣的古代,古人們都怎麼禦寒消暑?
    1、 夏季用冰鑑、竹夫人 在一些古裝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能看見每到夏日,皇帝就會帶著一大堆後宮妃子與朝中大臣,浩浩蕩蕩地前往避暑山莊避暑。
  • 古人的消暑良方(河洛拾珠)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那麼,古人是如何消暑的呢?「登樓」消夏、搭涼棚避暑、吃冷飲、虛靜解暑等,不一而足,頗有情趣。  晚年留守東都洛陽的裴度就曾「登樓」消夏,且看他的《夏日對雨》:「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簷疏蛛網重,地溼燕泥新。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  夏日溽熱,古人想到了許多避暑的方法,比如搭涼棚。
  • 看古人如何吃「冰淇淋」消暑
    但在沒有空調、冰箱的古代,他們又是怎麼消暑的呢?有沒有「冰淇淋」來幫助消暑?其實,吃「冰淇淋」消暑這件事並不是科技發達之後才有的事,我們智慧的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吃「冰淇淋」了,畢竟熱這件事對誰來說都一樣怎麼樣,看完以後是不是覺得,古人對生活的熱情還是很令人驚豔的吧!站在時尚前沿的我們,趕緊來一支冰淇淋解解暑吧!
  • 開空調都嫌熱,你知道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嗎?
    在悶熱的酷暑模式下,開著空調都嫌熱的你,知道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嗎? 清 董邦達《乾隆皇帝松蔭消夏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在歷代書畫中,可以看到古人或長夏掩關、澄懷靜坐、赤膊消暑,或槐蔭高臥,飲伏茶、燒伏香,甚至還有心靜自然涼的
  • 細數過量喝紅酒的六大壞處
    細數過量喝紅酒的六大壞處。 1、記憶力減退 過量飲用紅酒,酒精攝入過多,大腦的神經受到了抑制,久而久之,記憶力就會有所下降。 2、營養不良 酒精攝入過多會降低B族維生素、鋅和鐵的吸收率,會導致酒精性營養不良。
  • 古人怎麼過夏天?
    在古代,古人有沒有可能享受到冰棒冰水冰西瓜空調,舒舒服服地度過酷暑?有可能!冰西瓜、冰水想要在夏天吃冰西瓜,那就需要冰。古人從哪裡搞冰呢?而且呀,古人的花樣可比你想的多。周密《武林舊事》中提到古代的消暑食物十分豐富,包括:新荔枝、軍庭李、楊梅、秀蓮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紫菱、碧芡、林檎、金桃、蜜漬昌元梅、木瓜等。這些冰起來想必很好吃。有冰就自然有冰水。
  • 如何看待古裝劇中的歷史文化?
    如何看待古裝劇中的歷史文化?近日電視劇《霍去病》成了人們口中的熱點。在片花中我們可以看到霍去病不僅是「無名小卒出身」,在電視劇中還跟西漢偽公主之間有感情線。這些橋段讓很多的歷史學者、博主提出了批評與抵制,認為電視劇中的這些設定疑似歪曲歷史,有的網友還像廣電總局進行了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