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老濟南味道」?聽聽這位80多歲的老人怎麼說

2020-12-16 閃電新聞

老濟南到底什麼味道?「大門吱呀開,味道自然來」,走進泉城老街巷,聽聽光著屁股在這裡長大的八旬老人怎麼說。

18日中午,剛吃完午飯的劉珍隆走出西公界街6號,向南看著這條彎彎曲曲的小街。「我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住在這裡,到現在已經七十多年了,這條街大概的樣子沒有變,還是我小時候那樣。」

西公界街位於省府西街以西,連接著雙忠祠街、壽佛樓后街、大明湖路。南頭向東一點就是鞭指巷,向南通往泉城路。

單從名字,就能看出這條路的歷史。據了解,所謂「界」其實是「廨」的諧音,是公廨及官署的別稱,舊時因為這條街位於布政司署以西而得名。走在街頭,隨處可見古樸的門樓、傳統的四合院,老濟南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劉珍隆所住的西公界街6號是濟南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黑色的大門邊緣已經磨損地不規則了,往裡一推發出「吱—呀—」的聲音。「這扇大門是原裝的,這才是古老的聲音,才是老濟南的味道。旁邊那扇是後來換的,那個一推就沒動靜。」劉珍隆從六七歲住到八十歲,這個老四合院對他來說裝的是滿滿的故事。「經常有人看見門口的牌子進來轉轉,他們要是願意聽,我就跟他們講一講。」

在他的故事裡,有老房子原來的漂亮樣子,有幾十年來房子主人的變化,還有濟南戰役給牆上留下的縫隙。穿起來,就是濟南文化和歷史的一個小小縮影。

像西公界街6號一樣,文化和歷史,在西公界街、雙忠祠街和鞭指巷留下了太多的印記。在西公界街中段,抬頭可以望見一片磚木結構的古建築群,這裡就是「題壁堂古建築群」,包括正堂題壁堂、三星樓、呂祖廟、戲樓等建築。這裡是清代濟南著名的戲樓,也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戲樓,這裡還曾開辦義學,免費招收學童。在西公界街的北頭的2號院和3號院裡,還有一個雪泉和放生池。在濟南此前公布的歷史建築中,西公界街和鞭指巷兩條街上就有十餘處。

「這裡集中了很多沒有被很好展示的無價之寶。」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說。西公界街、雙忠祠街、鞭指巷上的歷史資源豐富,價值非常高,同時,還具有濟南的地方特色。「完全具備了打造一個文化品牌和一條旅遊特色街區的條件。」

何時才能看到大明湖路—西公界街—鞭指巷的文化遊覽路線成熟起來?

濟南市明府城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老城區要織補式、繡花式地進行開發改造。「對於一些文物點,我們要按照文物保護的相關要求進行試點推進,文物點以外的區域,將按照規劃成熟一點動一點。」上述負責人表示,老城的很多工作都是小規模漸進式的,因為老城的特點決定其很多工作難以一蹴而就,我們先在通過在一些片區試點,取得經驗之後,再進行推廣。

因此,很難說這裡何時會成長為一條文化旅遊街區,但是改變將會一點點發生。濟南市規劃局也表示,規劃設計會充分吸收市民意見,通過業態專題分析,制定逐步控制商業總量,限制餐飲數量,引進文化產業、民俗展示的策略,逐步將歷史街區的業態定位調整到文化展示、文化體驗和慢生活消費中去。

濟南是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老味道是不可缺少的,沒了這些老味道,哪裡去尋找這些底蘊?亞洲唯一的哥德式濟南老火車站拆了,靈動的「小明湖」被活埋在高樓大廈內下……濟南再也不能幹這樣的「蠢事」了!否則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僅靠圖片和檔案講述「老濟南」太蒼白,太悲哀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老人身上會有一股難聞的「味道」?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為什麼很多老人身上會有一股難聞的「味道」?來聽聽醫生怎麼說衰老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件事,老人之後各種行為與愛好都會發生改變。有些家裡有老人的夥伴就會知道,在上了年紀之後就會喜歡一些糯糯的東西因為牙口不好;以前喜歡冬天吃冰棍,夏天吃冰棍都會考慮一番,因為身體一直都在衰老,已經經不起折騰了。許多的年輕人說在經過公園散步的老人身邊都會感覺有一種奇怪的味道,那麼老人身上的味道是什麼引起的呢?是什麼原因致使有這種味道呢?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 農村養老不靠譜,聽聽這位90歲老人怎麼說,城市人都羨慕
    對於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老人來說,選擇在養老院住。生活基礎設施、生活質量方面、人身安全方面都是有保障的,在這幾個方面兒女不用擔心。但這樣同時必然也產生一個問題——身邊缺少兒女的陪伴。這種情況有時會使老人漸漸感覺到孤獨、每天過得鬱鬱寡歡。即使在老人院裡可能找到一些相同愛好的老人,但內心的空虛總是填不滿。
  • 什麼身體狀況適合去養老院呢?聽聽這位老人的話,你認同嗎?
    現在的老人,為了減輕兒女們的生活負擔,大部分都想著將來老了去養老院,但是老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去養老院合適嗎?難道真的要等到身體不能自理再去嗎?我們不妨來聽聽這位常駐20多年養老院老人的選擇吧!
  • 30歲男子如老頭 面容看上去比80歲老人的臉還「老」
    30歲男子如老頭 面容看上去比80歲老人的臉還「老」時間:2015-09-03 18:16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慶30歲男子像老頭 出門在外很尷尬(圖)-----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8月31日電 30歲,一個黃金般的年華,正是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歲月,可黔江區中塘鄉雙石村的袁太平
  • 濟南這家百家老糕點店,有濟南人記憶中的老味道,來掃貨多是老人
    濟南是魯菜的發祥地,特色美食都有魯菜的鮮明特徵,加上濟南人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因此濟南的特色美食,把子肉,牛肉燒餅等格外受歡迎,不過濟南老的糕點店裡的糕點也一樣極具人氣。濟南的一大糕點食品商店始建於1912年,已經近百年,他家的桃酥,長壽糕,紅蛋糕等傳統糕點,依然擁有高人氣,這家老的糕點鋪也加以創新,新式的糕點種類也很多,這家店裡傳統糕點加上新式糕點,品種多達100多種。
  • 60歲的老人睡太多會有危害? 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原標題:60歲的老人睡太多會有危害? 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自己的睡眠時間越長,就說明自己的睡眠質量越好身體也就越健康。卻不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睡眠時間是有規定的,特別是老年人,有很多人認為健康的老人每天睡的比較多是正常的,卻不知道60歲過後的老人如果每天所睡覺的時間太多,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
  • 聽聽候鳥老人怎麼說
    聽聽候鳥老人怎麼說眼下,冬天南飛三亞、北海的老人越來越多了,不少沒去過的退休老人也想趕趕時髦,當一會「候鳥」。然而對於沒什麼候鳥經驗的老人和子女,自己租房、包吃住的賓館酒店、公寓式酒店、養老公寓,面對這麼多五花八門的種類,該選哪個好呢?我們聽聽老候鳥怎麼說。「我們去過三亞、也去過北海,最後還是比較喜歡北海,溫度氣候比三亞舒服、紫外線沒三亞強,生活成本也比三亞低。
  • 都38歲了還在講究「寧缺毋濫」?聽聽這位閨蜜怎麼說,句句扎心
    話說,現在是講究男女自由戀愛的時代,再加上目前很多女性的思想和個性都非常的獨立,為此晚婚的人越來越多。而他們也不去想別人口中所說的「大齡」、「剩女」等詞語,依舊選擇按照自己的喜歡的方式生活,尤其是隨著大家都在宣傳的「年齡不是問題」等等後,很多女性給自己立下的標榜便是「寧缺毋濫」、「不將就」等等。
  • 「暖遍全網」的濟南老人:「我最喜歡的兩個字是和善」
    近日,給公交司機手寫感謝信的濟南老人引發了全網關注,專家表示,這個舉動不僅體現了濟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體現了一些單位和市民之間的親密關係,折射出濟南這座城市的品質和溫度。9月1日上午,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在濟南市市中區樂山小區見到了這位可愛的八十五歲老人。
  • 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現在結婚好像就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多人就算到了結婚的地步了,突然就分開了,這就是因為彩禮的問題,以前小編還沒到結婚的年紀,自然就不關注這樣的問題,現在也到了年紀,於是就關注了一下,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在農村,結婚彩禮一般要多少錢?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 聽聽這位北漂怎麼說
    聽聽這位北漂怎麼說每年到橫店闖蕩的年輕人都是百千上萬的,可能說每天都有數百名新人進入,同時也有不少人離開。剛進入橫店看什麼都挺新鮮,覺得自己馬上就要開始演戲了特別興奮,而老橫漂基本已經看淡了。一位老橫漂就說現在來橫店當群眾演員的門檻越來越低了,基本上只需要花錢照個相辦個演員證就可以接活了。
  • 沒想到這些畫竟出自永春這位80歲老人筆下……
    網友告訴小編 這些美畫都是出自於 永春一位80歲老爺爺之手 據網友介紹 這位老人家住桃城鎮長安村 他平時閒暇時間 畫在掛曆後面
  • 男人多大年紀算老了,聽聽這三個女人怎麼說
    相比於女人,男人似乎比較不畏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年齡比較大的男人找了一個年齡比較小的女人,看起來也並沒有違和感。似乎,男人年齡大一點,反而更加顯得成熟。其實,真的是那樣嗎?到底男人多大年紀才稱得上老,下面聽聽這三個女人怎麼說。
  • 病弱老人對爬樓梯打怵 濟南老樓裝電梯仍面臨「四大難」
    今年80多歲的董老先生平時幾乎不下樓,但看病總要出門,而每一次回家不是靠子女背上樓就是坐在輪椅上被抬上樓,同時還要備著速效救心丸,到家再吸氧……  當面臨類似董老先生的情況時,老年人及其子女對於自家的樓房能裝上電梯的渴望被無限放大。
  • 80歲大壽老人自費出書作留念(圖)
    記者 殷欣欣  一頁頁翻下去 我沉浸在老人的人生感悟中  昨天記者到白沙社區走訪的時候,社區居委會楊書記遞給記者一本名為《雜文集》的書,同時告訴記者說:「這是我們社區一位80歲的張建江先生,為慶祝自己80歲大壽出的書,書的內容非常好,最近幾天我一直在翻讀,你也好好讀讀。」80歲的老人還出書?記者帶著好奇翻開了《雜文集》這本書。
  • 讓蛋雞不停止的生蛋」有沒有什麼辦法 聽聽養殖戶怎麼說
    導讀:讓「蛋雞不停止的生蛋」有沒有什麼辦法?聽聽養殖戶怎麼說 現在農村裡面有很多人是在種地的,他們很多都是承包了一些土地去種植一些菜。
  • 聽聽老廚師怎麼說
    聽聽老廚師怎麼說相信很多家庭主婦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清理冰箱的時候,發現裡面還有一塊肉,看上去放的時間有點久,但是卻不知道這塊肉到底是啥時候買的,也不知道到底還能不能吃,很多老年人過慣了勤儉節約的日子,放了大半年的豬肉都捨不得扔掉,解凍後仍然繼續炒菜吃,其實吃這種肉對身體無好處。那麼新鮮的豬肉放冰箱冷凍,不論放多久都可以吃嗎?它有保質期嗎?
  • 這位73歲的阿婆留住了老上海味道
    這位73歲的阿婆留住了老上海味道 最近《看看新聞》的一則視頻 讓大家開始關注到上海街頭的賣花老人 「梔子花、白蘭花
  • 80多歲老人磨鐵杵,網友回復無奇不有
    這位老人頭髮稀疏也花白,據拍攝視頻的人說老人已有80多歲。只見他坐在一塊大石頭後面,雙手握著一根鐵杵,不斷地在磨著。鐵杵所在位置已經成為一細長條的凹坑,在附近還有幾條明顯的磨針痕跡。顯然,這是一個鐵杵磨成針的場景。
  • 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大部分人雖然是無神論者,但是還對鬼神有著敬畏之心,每逢過節過年的時候,都會上香祈福,燒香的時候一般都燒三根,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的網友表示,燒香的時候有神三鬼四的說法,指的就是用三根香的話,就是在向神仙們祈福,如果燒四根香的話,可能就會招來那麼一些不太吉利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