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不靠譜,聽聽這位90歲老人怎麼說,城市人都羨慕

2020-12-20 吳拿話農事

現如今這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情況越發嚴峻。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老人們不想自己變成兒女的負擔,往往會選擇去養老院或者回農村養老。而不了解農村的網友總會覺得農村養老不靠譜,這其實應該分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養老院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更多的像個安置的地方,大部分人是不願意去養老院的。這對於不同地區的老人來說,看法也不一樣。

對於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老人來說,選擇在養老院住。生活基礎設施、生活質量方面、人身安全方面都是有保障的,在這幾個方面兒女不用擔心。但這樣同時必然也產生一個問題——身邊缺少兒女的陪伴。這種情況有時會使老人漸漸感覺到孤獨、每天過得鬱鬱寡歡。即使在老人院裡可能找到一些相同愛好的老人,但內心的空虛總是填不滿。

而養老院對於生活在農村的老人而言,就更加「不靠譜」了。這些年國家其實在這些方面有過很多的優惠政策,但「山高皇帝遠」,農村某些地方在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上還是遠遠不如城市,農村老人在生活質量上、人身安全上也很難得到相應的保障。而且,農村裡的老人們的兒女,他們大多數都在外打工賺錢,一年難得見面幾次,對於他們來說,進養老院只會在兒女都不願意贍養的情況下來選擇。並且對於農村老人來說,養老院每個月要交的養老金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遠離熟悉的親朋好友,鄰裡鄰近,又有哪個老人願意呢。

但是,進養老院養老不靠譜,並不代表農村養老不靠譜。許多生活在城市的老人其實特別希望老了可以落葉歸根,回歸故裡。說到這,小編就想分享一個老人的故事。隔壁村有一位年紀90多歲的老人一直一個人住在農村,他每天的日常就是給花澆澆水、坐在門口和其它老人圍坐在一起嘮嘮嗑、聽聽他們的煩惱、散散步什麼的。

看到這裡,很多小夥伴們就想問了,90多的老人,他一個人能行嗎?

老人自己回答說覺得自己一個人生活在農村很愜意,每天清晨看朝陽,黃昏看晚霞,傍晚還可以去周邊散散步。不用去擔心什麼,也沒什麼煩惱。周末的時候還有很多孩子過來陪伴著老人,老人看著他們就很開心,這樣的生活是多少人心中夢寐以求的老年生活呢。

但說實話,老人們要想過得像李爺爺這麼舒心。首先還得有個健康的身體,還有樂觀的心態以及足夠的物質條件。對此,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究竟該不該進城養老 港城人怎麼看?
    很多出身農村的孩子,長大後,都會在城市生活、工作、發展事業。隨著老人漸漸老去,很多人也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城市來養老。有人覺得城市裡配套設施好、生活條件好,鄉下的老人去了城裡就是享福;但也有人覺得,老人在農村待了大半輩子,突然來到城市很多東西和生活習慣都和農村不一樣,這樣的養老並不舒心,有時更是一種枷鎖。
  • 在農村,結婚彩禮一般要多少錢?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現在結婚好像就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多人就算到了結婚的地步了,突然就分開了,這就是因為彩禮的問題,以前小編還沒到結婚的年紀,自然就不關注這樣的問題,現在也到了年紀,於是就關注了一下,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在農村,結婚彩禮一般要多少錢?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 「長壽有害後世」,90歲老人的這句話既現實又殘酷
    看了民生節目,90歲了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交不起養老金,差點被趕出養老院。 兒子和女兒都有身體疾病,家庭條件不好,很難負擔養老院的費用。 一個記者採訪了這位老人,老人只好說。 長壽是對後世的危害,對後世的金錢造成危害,給孩子和女兒帶來麻煩,90歲老人的話既殘酷又現實。
  • 為什麼我們一般燒香都是燒三根?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為什麼我們一般燒香都是燒三根?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大部分人雖然是無神論者,但是還對鬼神有著敬畏之心,每逢過節過年的時候,都會上香祈福,燒香的時候一般都燒三根,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的網友表示,燒香的時候有神三鬼四的說法,指的就是用三根香的話,就是在向神仙們祈福,如果燒四根香的話,可能就會招來那麼一些不太吉利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呢?小編認為燒香只是表達了人們心中美好的期盼而已,它是文化,不是迷信。來聽聽農村的老人是怎麼說的。
  • 農村養老好還是城市養老好,各有什麼特點?
    關於農村養老好還是。好這個問題相類似的已有很多。我認為各有各的好處。如果要問各有什麼特點的話,可以說兩句?農村養老好還是城市養老好?首先說農村養老好的特點:在農村養老,第一個特點是居住環境比城市好:農村老人都居住在沒有汙染的農村裡。
  • 同樣是70歲,農村和城市的老人的生活差距有多大?
    隨著人口老齡化,我國老人的佔比會越來越多。同樣是70歲,有的人在享受天倫之樂,在四處旅遊,在頤養天年;有的人卻還在辛苦工作,理由很簡單,就為了能繼續活下去;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不是說城裡的老人都在過好日子,當中肯定也有在受苦的,而農村的老人也不一定還在種地。
  • 老人不願進城養老 命令女兒賣房回農村生活
    不願意進城養老  並非個例  事實上,像黃老這樣不願進城並非個案。太孤獨、「像坐牢一樣」、語言不通……許多老人並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村「土窩」,來到城市的「金窩」與兒女一起生活。  趙老太太,67歲  趙老太太,今年67歲,老家在陝北,兒子在西安工作後,把她從陝北老家接到西安。趙老太太現在是衣食無憂,每天都生活在孫子的世界裡。現在孫子長大了,上學了。趙老太太告訴記者,在農村生活數十年的她並沒有和小區其他老人培養出「深厚友誼」。「現在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裡看電視,很少與人交流,因為我說的是家鄉話,就怕他們聽不懂也就很少出去跟他們聊天。
  • 城市老人和農村老人在70歲的時候,生活有什麼樣的不同?
    其實現在無論是在城市裡生活的老人,還是在農村裡生活的老人,他們在70歲以上,現在的生活都挺幸福的。而且現在70歲往上的老人,很多人認為他們的差距都在經濟和生活等方面。不可否認,確實農村裡的老人,他們在70歲以上,基本上就沒有了,經濟的來源,只能靠子女的撫養。
  • 農村60後老人獨特的養老方式,看完以後讓人心酸,網友:老人好難
    農村老人相對於年輕人而言,更加勤勞質樸,他們身上遺留有中國農村傳統文化的精髓,他們辛辛苦苦了一輩子,即便是老了卻也不歇著,以下就是農村老人60後的獨特的養老方式,不禁讓人心酸落淚。根據相關數據,在外出打工的農民中,以70多歲和80多歲的人為中心,佔55%以上,而60多歲的農民工佔6%,其實,在我國,有城市的清潔工、小區的保安,甚至還有一些搬運工,建築工地多以60後農民為主,他們雖然和城市人同歲,但待遇完全不同,巨大的生活壓力,讓他們老了也要奮鬥。
  • 農村集市賣菜一年掙20萬?聽聽這位賣菜大伯怎麼說!
    北方的農村,一到冬天最熱鬧的就是集市了,天氣越來越冷,人們都不想出門,只有在趕集的時候才會外出。太陽才剛剛升起,集市就越來越熱鬧了。有的農民用三輪車載著自家的蔬菜,有的農民載著秋季剛收穫的五穀雜糧、乾果,特意來到集市上擺攤,希望早來搶到一個好攤位,自家的東西能多賣點。
  • 聽聽這位80多歲的老人怎麼說
    「大門吱呀開,味道自然來」,走進泉城老街巷,聽聽光著屁股在這裡長大的八旬老人怎麼說。18日中午,剛吃完午飯的劉珍隆走出西公界街6號,向南看著這條彎彎曲曲的小街。「我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住在這裡,到現在已經七十多年了,這條街大概的樣子沒有變,還是我小時候那樣。」
  • 聽聽這位老人的話,你認同嗎?
    現在的老人,為了減輕兒女們的生活負擔,大部分都想著將來老了去養老院,但是老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去養老院合適嗎?難道真的要等到身體不能自理再去嗎?我們不妨來聽聽這位常駐20多年養老院老人的選擇吧!
  • 奇怪:農村老人咋不喜歡買養老保險呢?如何養老呢?老農說出原因
    我國有很多的農村,農村裡也是有很多的農民工,從我國的數據來看,我國農村的農民工有3億多人,其中就有2億多人需要去外地打工維持生活,雖說現在我國對於農村建設也是有著加快的節奏,但是我國的農村很多,所以不可能在短時間裡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但是有的地區農民生活指數還是比較高的,當然了,我國沒有進行建設的農村還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家有老人星,晚輩必短折」這話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養老來說,城市的老人就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城市的老人在退休後可以享受到每月的退休金,其次就是養老金,可是作為農民來說就顯得有點困難了,農村老人主要是沒有退休金嗎,其次養老金要比城市的老人拿的少,所以說農村的老人也是注意自己的身體,這幾年很多的老人通過各種養生方法對身體進行改善,這樣一來,農村的老人壽命也是變得長了,也是咱們所說的「壽星」,但是在農村就有句俗語叫
  • 都38歲了還在講究「寧缺毋濫」?聽聽這位閨蜜怎麼說,句句扎心
    話說,現在是講究男女自由戀愛的時代,再加上目前很多女性的思想和個性都非常的獨立,為此晚婚的人越來越多。而他們也不去想別人口中所說的「大齡」、「剩女」等詞語,依舊選擇按照自己的喜歡的方式生活,尤其是隨著大家都在宣傳的「年齡不是問題」等等後,很多女性給自己立下的標榜便是「寧缺毋濫」、「不將就」等等。
  • 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收繳結束,可很多人都棄繳了,到底該不該交?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筆者所在家鄉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收繳工作已經宣告結束。在這段交費時間裡,筆者發現村上不少人們都不想也不願意交納養老保險。出於好奇,筆者就詢問了不少人,他們的回答也是大同小異。總而言之,村民都說辛辛苦苦交了15年,老了老了一個月才領到100多元錢,真是不值得。那麼,新農保到底該不該交?
  • 聽聽候鳥老人怎麼說
    聽聽候鳥老人怎麼說眼下,冬天南飛三亞、北海的老人越來越多了,不少沒去過的退休老人也想趕趕時髦,當一會「候鳥」。然而對於沒什麼候鳥經驗的老人和子女,自己租房、包吃住的賓館酒店、公寓式酒店、養老公寓,面對這麼多五花八門的種類,該選哪個好呢?我們聽聽老候鳥怎麼說。「我們去過三亞、也去過北海,最後還是比較喜歡北海,溫度氣候比三亞舒服、紫外線沒三亞強,生活成本也比三亞低。
  • 養老公寓81歲老人殺人事件:「壞脾氣」老頭與稀缺的護工
    弟媳婦沒解釋,只說自己嚇得腿都不好使了,(看到現場)一直在吐,有點害怕。白章的老丈人,正是赤峰老年公寓殺人案的嫌兇王慶山。王慶山今年81歲,是赤峰城區90公裡外松山區老府鎮那戈營子村人。他曾是一名木匠,現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三個月前,王慶山和癱瘓的老伴一起住進了赤峰市紅山區橋北街道的悅心老年公寓。
  • 60歲的老人睡太多會有危害? 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原標題:60歲的老人睡太多會有危害? 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自己的睡眠時間越長,就說明自己的睡眠質量越好身體也就越健康。卻不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睡眠時間是有規定的,特別是老年人,有很多人認為健康的老人每天睡的比較多是正常的,卻不知道60歲過後的老人如果每天所睡覺的時間太多,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
  • 當今60歲以上的農村人該如何養老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2021年-2030年增長速度將明顯加快,到2030年佔比將達到25%左右。70%老人在農村,自給自足,雖然說也是有養老補貼,但是每個月補貼只有88元,根本不夠基本的生活。有些老人子女多可能還有子女每個月定時給生活費,但還是有少數的老人無依無靠,只能靠自己去另謀出路。可現在在農村裡謀生的出路越來越少,也無非就是種地養豬養牛養雞,等養大了拿出去賣,可這樣時間長收益慢,就慢慢的越來越多老人進城,有一部分有子女的與子女一起生活,可大部分老人的子女工作一般,工資一般,還要自己小孩的生活費、學費。有些還有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