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釣魚人,河裡釣獲半米長尖嘴魚,這魚已成廣東江河大害

2020-12-19 騰訊網

說到外來物種,許多朋友就想到羅非魚、清道夫等。

確實,在廣東的河道裡,密密麻麻的羅非魚、清道夫常常能看得人頭皮發麻。

然而,一種數量沒有如此龐大,卻更兇猛難清理的掠食魚,正在廣東的各大水域悄然蔓延,已成當地江河大害!

近日,廣東佛山南海區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當地河道(金沙灘)垂釣時,釣起一條奇怪的「尖嘴魚」,體長半米多,一時間引起許多網友的熱議。

原來,這是一條外來入侵物種——鱷雀鱔。

為何一條不算大的鱷雀鱔,能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

鱷雀鱔頻繁現身廣東水域,已成「生態殺手」

無論從體型還是殺傷性來講,鱷雀鱔都是淡水裡最兇猛的掠食者,原本是只存在於蠻荒亞馬遜流域的食巨獸。

然而誰能想不到,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鱷雀鱔已經成了我國江河裡「生根發芽」,各地都時常有人捕獲、釣起鱷雀鱔的見聞。

尤其是廣東地區,更成了鱷雀鱔的「大本營」。

從2006年,珠江裡第一條鱷雀鱔被漁民捕獲,到如今十多年的時間,鱷雀鱔已經「遍布」廣東各大水域。

市內公園、小區人工湖,珠江主幹流裡,都頻繁有人發現鱷雀鱔的蹤影——其中還不乏上百斤的「巨型鱷雀鱔」!

轟動一時的白雲湖湖怪——其實是一條巨型鱷雀鱔

這種擁有如鱷魚一般尖銳鋼齒的兇猛掠食者,所到之處魚蝦絕跡不說,甚至有咬傷人的事例。

「它這個魚實在太兇了,只要兩條進來了,一年就能把一個小湖裡的魚吃光,要是繁殖開來那就更不得了。」

廣州番禺的一位網友介紹說,他所在小區的小湖內,不知道被誰放生了幾條鱷雀鱔,結果兩年時間不到,湖中原來成群的錦鯉、野生魚,統統不見了蹤影......

四處都是它們的身影

這種兇殘掠食者,到底是怎麼進入我國江河水域的?

絕大部分為放生

鱷雀鱔魚肉粗糙、魚卵有毒,並非食用魚種,它們進入我國,主要是作為觀賞魚引入。

鱷雀鱔雖然兇惡,但作為一種遠古魚種,自有其魅力,而且有的人就喜歡這種掠食魚。

不過,大多數人對鱷雀鱔的生長速度、巨大食量估計不足,因此,當它在魚缸裡瘋狂生長,超出魚缸容量後,一些人不得不選擇棄養......

最早是當做觀賞魚引入

而棄養的結果,就是隨手放生到附近的江河裡,

另一外一些放生者因為缺乏生態知識,也會將其誤放。

比如江蘇某寺廟放生池中,就曾發現數條一米多長的鱷雀鱔,抽乾捕獲它們時,原來放生池中的所有魚類、蝦蟹,都已被「吃個精光」。

放生池中的鱷雀鱔魚群

鱷雀鱔有天敵嗎?

應該說是沒有——在其原產地,或許電鰻、鱷雀,成群的食人魚,能與它一戰,但在我國江河生態系統中,大多數野生魚、水族都較為「溫和」,根本對鱷雀鱔造成威脅。

確實如此,先不說鱷雀鱔堪比鱷雀的鋸齒鋼牙,就說其龐大的體型,本土的掠食魚如黑魚、鯰魚、鱖魚等,碰到鱷雀鱔根本就無從下口!

(鱷雀鱔極限體型有兩個記載,一個是1951年於路易斯安那發現體長2米56重148公斤的鱷雀鱔,和墨西哥灣發現的2米64重137公斤鱷雀鱔)

鱷雀鱔有可能在全國自然水系中蔓延開來嗎?

鱷雀鱔不僅兇猛無天敵,而且繁殖能力也很強,非常「能生」——一次可產下20萬枚魚卵。

很顯然,如果它進入我國各地水系,那將會對本土江河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幸運的是,鱷雀鱔雖然沒有天敵,但卻受制於氣候——它屬於熱帶魚種,不耐低溫。

因此,不僅黃河以北地區的嚴寒對它們來說是天塹,就是長江中下遊的冬天,它們都很難不被凍死。

所以,目前來說,鱷雀鱔主要現身的區域,還是集中在氣候較為溫和的珠江水系。

河南焦作,近年首次鱷雀鱔

不過,物種都有進化的本能,誰又知道這種遠古魚種,是否會進化出抗寒能力呢?

因此,長江君再次提醒,千萬不要再放生鱷雀鱔到江河裡了,並且一旦釣魚釣到,千萬不要再次放流!

(鱷雀鱔魚卵有毒,也勿隨意食用,可做無公害處理)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這樣能把魚釣絕?廣西釣魚人「專釣公魚」,釣了半桶魚都是公的
    江河裡野釣,魚獲往往五花八門,魚種、大小都很充滿隨機性。然而下面這位老兄,釣魚不僅專釣一種魚,還都是一種性別——釣了半桶魚,全是公的羅非魚……近日,廣西梧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光道過客),就展示了這樣一次「神奇的釣獲」——釣了半桶魚,竟全是公的羅非魚……怎麼知道這些魚都是公的?
  • 貴陽釣魚人釣到「半斤馬口魚」,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據稱,這是貴州貴陽一位釣魚人,在城郊深山裡的一處水庫下的閘口釣獲的。這條馬口魚體型「粗壯」仿佛像是一條小草魚,一出水就把這位釣魚人給驚得不行……體長三四十公分,可能有半斤重,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在貴州、廣西的山區,一些清澈的溪流山澗裡,馬口魚很多,但這些馬口魚的個頭都相對有限)事實上,普通釣魚愛好者平常釣獲的馬口魚,都在10公分左右,15公分以上的,就是比較少見的「大馬口魚」了。而這種幾十公分馬口魚,估計許多人別說釣到,可能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 湘江最大的魚?兩米長湘江魚王被人釣起,是否放生引爭議
    如今確實看不到這般壯觀景象了,不過湘江裡也並非絕對沒有大魚,這不,近日就有為湖南釣魚愛好者,在湘江裡釣獲一條近兩米長的「銅頭魚」....體長180公分、103斤,這條湘江裡出水的銅頭魚,毫無疑問是「魚王」級別了。
  • 一米長的河蝦?福建釣魚人,閩江釣起罕見「巨蝦」
    然而,下面這條巨型「河蝦王」,從頭到尾(包括長鉗)幾乎有一米長,讓長江君感覺大開眼界……福建南平釣魚人,閩江垂釣獲「超級河蝦」巨大的蝦鉗長達60公分,蝦身粗壯堪比成年人胳膊,這怕不是一條海裡的大龍蝦?據稱,這是福建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閩江流域垂釣時意外釣起來的,當時還以為上鉤的是一條大魚……它青殼藍尾,沒有大鰲,只有一對「粗大」的鉗子,體長將近一米,很顯然這並非海蝦,而是一條淡水河蝦。釣魚釣到蝦子並不稀奇,但這體長近一米的「巨蝦」卻有些匪夷所思了——這是河蝦成精了嗎?
  • 山東水域,「尖嘴魚」出沒,體長超半米,外來物種?
    山東還有這種魚? 山東水域發達,既有屬於黃河水系的大量淡水江河,也有海河流域徒駭河等,因此魚種很豐富。 可是這種體型狹長、布滿斑紋的「尖嘴怪魚」,卻似乎並非山東本土原生魚——但最近多地有釣魚愛好者反映,釣魚時經常碰到這種魚!
  • 濟寧釣魚人釣獲「1.5米翹嘴魚王」,重24斤,網友:不好吃
    不過,作為一種需要「吃魚」的肉食魚,如今野生翹嘴魚並不多見,尺寸大的就更少了……然而近日,山東濟寧釣魚愛好者王師傅,就在當地的大水庫裡,釣獲幾條罕見的「超米級翹嘴魚」——其中一條更是體長將近1.5米,重24斤,堪稱近年罕見的「翹嘴魚王」!
  • 鴨嘴魚現身邕江,南寧釣魚人意外釣起,這是哪來的?
    然而近日,南寧一位釣魚愛好者陳師傅,在邕江裡垂釣時,卻意外釣起一條古怪的「鴨嘴魚」,令他不知如何處理……邕江裡還有這號「怪魚」?「……路亞釣起來的,從頭到尾怕不有1米多長,以前邕江裡都沒見過這個(魚)」這位釣魚人陳師傅自己也非常吃驚,他是土生土長的南寧人,邕江裡的各類野生魚、水族他都很熟悉,但從來沒聽說過邕江裡還有這種魚。
  • 這是什麼魚呢?魚身薄且圓,還有不少的圓圈,釣魚人一頭霧水
    都說江河裡的魚味道鮮美,又是野生魚,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能在大河裡釣魚,真心不錯。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釣魚人都是在市內河流釣魚,因為近,要是去遠的地方,那肯定很累了,到時候影響上班呢。然而這名釣友,則是直接開著摩託車到野外一大河釣魚。一眼望過去,四周平坦,水質發黃。這樣的地方釣上來的魚可不少呢,很多人喜歡這樣的釣點。江河裡,釣獲最多的無非就是鯉魚、鯽魚這些的了。但是,釣友並不是哦,而是釣上了一條罕見的魚類。
  • 幾條魚遊動慢,近距離拋竿釣獲一條,拿尺一量,快半米長了
    有時候真的是羨慕那些有條件,可以弄艘船兒到野外的河流垂釣的釣魚人;坐在船上,不用受河岸的限制,更容易發現哪些角落有魚出沒,當發現那地方有魚之後,離收穫也不遠了,男子就是這樣的。坐在船上,發現不遠處的河岸邊雜草樹枝下有幾條魚在緩慢的遊動;大好的機會呀,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男子反應可快了,立馬拋竿把擬餌甩過去,讓擬餌在這幾條魚的附近「遊動」。
  • 湖南釣魚人湘江釣起半米長的「鯽魚王」,要成精了嗎?
    因拍攝角度的原因,這條鯽魚並不顯得「巨大」,但從跟附近參照物對比,大概可以估算出其體長有40-50公分(包括尾鰭),也就說將近半米長!(一般的拖鞋在25-28公分,圖中對比,鞋長似乎只到這條鯽魚身長的一半)有人質疑這是一條「假鯽魚」半米長的野生鯽魚,頗有些「駭人聽聞」,許多看過的人紛紛驚呼成精了。
  • 河裡水草多,魚更多!大叔釣獲一條條魚,不是羅非魚就是埃及塘鯴
    相信很多釣魚人到野外釣魚,都希望所垂釣的水域魚情好吧?而什麼樣的魚情才算好呢?魚大條,數量又多,隨便釣都能有收穫?哈哈,對於追求不高的小編來說,有魚釣,而且就算垂釣的時間久點,收穫不止一兩條魚就算是好的了。
  • 半米長「大泥鰍」?男子千島湖釣到「稀罕物」,整個千島湖沒幾條
    千島湖,如今是我國少數開放的幾個野生魚棲息地,每天都有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釣魚愛好者聚集,當然,長途跋涉釣魚,自然是花費不小。然而近日,一位釣魚人在千島湖釣魚時,卻釣起「半米長的大泥鰍」來,有人驚呼其「發財了、這麼大一條賣個千把塊沒問題」...
  •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2016-01-08 10: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因此市民釣到這種魚後,千萬不要食用。  它如何被捕獲?三人花一小時釣起來  火箭筒的體形,覆蓋青灰色菱形鱗片、尖凸的嘴部、上下顎密布鋒利的牙齒,這條長達1.58米,重約90斤的「怪魚」是本月5日南海丹灶市民在仙湖內釣起的。  昨日,記者聯繫到了釣起這條巨型怪魚的劉湛讓。
  • 軍魚?株洲釣魚人,湘江遭遇「紅眼魚群」,非常像軍魚
    軍魚(即光倒刺䰾),是我國淡水裡最為稀少的魚種之一,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曾經各大水系都有分布的。但因為軍魚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如今一般的江河裡,已幾乎見不到軍魚了......其實,這些株洲釣魚人在湘江裡釣到的「紅眼怪魚」,並非肉食魚軍魚,而是一種外來物種「」,也稱紅眼鯪。麥鯪最早出現在珠江水系,因為在廣東、廣西地區,最早引入麥鯪魚養殖。麥鯪魚生長快、經濟價值較高,因此養殖產業發展很快,時間一長,就有不少養殖麥鯪魚逃入自然水系。
  • 廣州河道裡釣起「巨型土鯪魚」,半米多長,活了二十多年?
    土鯪魚,是珠江流域的一種「土著魚種」,廣西、廣東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不過,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土鯪魚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魚,魚市買到的土鯪魚大都在半斤以下。然而下面這位廣州釣魚愛好者,在市內河道時,卻意外釣起一條重達7斤的「巨型土鯪魚」,堪稱罕見的「土鯪魚王」……(體長超過半米的土鯪魚,長江君也是第一次見……)河裡釣起「半米長土鯪」,以為是「大草魚」「……我一位是條草魚呢
  • 梭鱸魚現身黃河,多名釣魚人釣獲,會破壞黃河生態嗎?
    然而近日,有多人在黃河裡發現一種頭小、嘴尖、眼大的「怪魚」,疑似兇猛外來物種,引起不少人的擔憂……「釣了兩條,一大一小……鱖魚不像鱖魚,鱸魚不像鱸魚,嘴巴又尖眼睛又大,非常兇,嘴裡有尖牙,這個太罕見了」山西一位釣魚人郭先生在網上發帖,展示出兩條從黃河裡釣到的「怪魚」。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在民間的傳說故事裡,水怪、魚精,總是伴隨洪水而生。其實拋開幻想和神秘元素不談,這裡面還有一定的道理:每年的汛期,江河洪水洶湧,往往會一些藏匿在江河湖泊深處的「魚王、怪魚」,裹挾到下遊河道中,被人發現捕獲.....
  • 釣魚人的無奈:河裡有魚跳躍,就是不吃餌,什麼原因?
    幾乎所有釣魚人都曾有類似經歷,初到一片水域,確信水中有魚,但鉤餌入水長時間無魚口,甚至守釣一天,浮漂孤零靜止、紋絲不動。正如釣友問題中描述,河裡總有魚跳水,卻魚口毫無,那麼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應對方法、技巧又有哪些?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
  • 廣東一村民河裡釣起「白蛇」,通體雪白
    廣東水域發達,喜歡釣魚的朋友很多,橫貫廣東的珠江水系,也是我國除了長江之外的最大野生魚棲息地,各種野生魚的種類和數量也是極,可謂生態極為繁盛... 比如近日廣東江門一位村民,在當地的河道裡垂釣時,就釣起一條罕見的水族——通體雪白的「蛇形生物」...
  • 這些魚很美味,很多人都見過,但釣過的卻很少,全釣過的堪稱大師
    我們國家的淡水資源豐富,在這些江河湖泊中也孕育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魚類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其中最常見的魚種,當屬鯽魚鯉魚草魚這些已被端上餐座多年的魚種了,然而除了這些魚種外,江河湖泊中卻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