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汁味已經售出216萬餘只手工包。與每天供不應求的火熱場面不相稱的是,市面上幾乎沒有這家新生代創業餐企的任何炒作聲音,與先行一步的雕爺牛腩、黃太吉一流形成明...
7月30日,汁味已經售出216萬餘只手工包。與每天供不應求的火熱場面不相稱的是,市面上幾乎沒有這家新生代創業餐企的任何炒作聲音,與先行一步的雕爺牛腩、黃太吉一流形成明顯反差,汁味低調到「令人髮指」。而這低調的背後,是創始人葛卓峰對早餐市場的精準判斷、冷靜迅速的切入。
發現早餐市場空白 首提「自提早餐」概念
國家統計局2015年初指出今年我國餐飲行業將邁進蓬勃發展的3萬億元新時代。但相較於競爭充分、品牌梯隊成型的正餐市場,早餐領域則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一直以來早餐市場沒能形成專注品牌,是因為傳統餐飲的連鎖門店形態無法解決都市早餐最大的痛點--『便捷性』」汁味創始人葛卓峰如是說,「雖然品牌連鎖的品質更讓人安心,但上班族不願冒遲到的風險繞道去連鎖店買早餐,市場就這樣落到充滿隱患的路邊攤手裡。」
事實上,低調的汁味早已盯上了這一市場空白。葛卓峰敏銳嗅到移動技術帶給了「順手買到安心早餐」這一夢想照進現實的機會。他於2014年正式創立「汁味」,同時首提「自提早餐」概念,在各種「上班順路」的場景中為都市人群提供高品質早餐服務,力圖解決「早餐工程」這一讓社會多方頭痛的民生問題。
中國烹飪協會於2010年發布的《中國早餐市場分析》中指出,2009年我國在外就餐的早餐市場規模已達1876億元,並預計未來2年早餐市場將增長14%。按此粗略估算,2015年全國在外就餐的早餐市場的量級約在3000億左右。
品類選擇正確,就算成功了一半
經過反覆論證,「包子」這一中式美食被汁味定為主線產品。
這一品類的選擇足夠犀利。首先包子頗具群眾基礎,南北通吃、老幼鹹宜,同時也是國人早餐的主力選擇之一,無須花費大成本來教育市場;其次手工包的簡單結構--麵皮和餡料--與漢堡類似,標準化可以做到非常高的水平。
汁味亦將網際網路創新的「快速迭代」原則嫻熟運用在自己的產品研發上,除了4款主力產品,每個月還會有不同在餡料的手工包上市,還有不少頗具創意的腦洞系產品,例如吸引來BTV報導的咖喱牛肉包。除此之外還有養生粥品等副線產品。
葛卓峰認為手工包這一品類的選擇幫助汁味建立了強大的線下經營壁壘,為汁味的快速發展和擴張中的品質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爆品賺足口碑 200萬隻銷量隨之而來
在談到一個全新品牌如何半年內賣出200萬隻的成績,葛卓峰總結「一定要做好爆品,爆品的好品質就是第一批口碑的來源」。汁味的爆品是已經在北京吃貨圈小有名氣的「原汁肉包」,甚至有網友將其歸類為「新一代北京特產」—到北京旅遊必吃的美味。
按照葛卓峰的觀點,打造爆品沒有捷徑,唯一辦法是「把自己逼到做不出更好」為止。原汁肉包是汁味產品庫內第一款產品,研發時為了還原「小時候的肉包子」,葛卓峰拉著50多年經驗的國宴面點大師一起在京郊的汁味中央廚房閉關2個月,僅豬肉就消耗400多公斤。逼到極限,才會做出極致,「出關後的」原汁肉包銷量佔到汁味主食類銷售總量的36%。
汁味曾在年初被某投資媒體評為「2015最值得關注的10大外賣品牌」,現在看來他們做的並非「外賣生意」。但無論何種模式,汁味若能切實解決「早餐難」這一都市頑疾,則其實現的就不僅僅是商業價值,還有更大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