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減過肥的人都知道,想瘦,沒有不餓肚子的。很多人的一天可能是這樣的:
早餐
中餐+晚餐
但只要過了晚上 9 點,完全放棄抵抗
夜宵點起來
因為總是餓肚子,很多人的減肥計劃就會陷入「餓著 - 暴食 -餓著」的奇怪循環,最終反而越減越胖。
一項研究發現,節食的人大多體重會反彈,其中 40% 的人甚至比原來還要重。節食減肥還是算了吧!
俗話說「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還真不是一句玩笑話,靠譜的減肥,並不需要餓肚子。
選對食物,吃飽更能瘦
首先,想要瘦,重點是製造熱量缺口,也就是消耗要大於攝入。
於是,很多人減肥的時候,喜歡算計食物的卡路裡。但看熱量就夠了嗎?
同樣為 100 千卡熱量的 4 種食物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還真不是,相同熱量的食物,吃得飽不飽差別可大了。這是因為忽視了一個關鍵因素:
食物的「飽腹感」
這裡的飽腹感指的是:第一吃的當下有飽足感(滿足),第二吃完之後一段時間內也不容易餓。
不妨想像一下,早餐吃同等熱量的 4 根黃瓜和 2 個雞蛋相比,哪個更飽呢?
黃瓜剛吃完確實會很飽,但想撐過一個上午,可能還是要靠 2 顆雞蛋。
讓人有飽腹感的食物,不是簡單的「體積大,佔肚子」而已,也並不單純由熱量決定的。
不少研究共同表明,具有飽腹感的食物常常有 4 大特點:
蛋白質含量高
蛋白質促進身體飽感相關的多種激素釋放。
膳食纖維含量高
能夠吸水膨脹,擴大食物體積,延緩胃排空速度。
脂肪和精製糖含量低
同樣體積比較,食物中添加脂肪和糖都降低飽感,甚至還會促進食慾,讓你吃得更多。
咀嚼性好
耐嚼的食物可以延緩進食速度,從而獲得更強的飽腹感。
通常,蛋白質在延長飽腹感方面最有效,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相反的,油炸食品、甜品這些高脂高糖的食物,熱量雖然非常高,反而可能讓你沒啥飽腹感,而且還容易上癮吃到停不下來。
那麼,哪些食物是飽腹感更強的呢?研究者幫我們找到了!
10 種飽腹感食物排行榜
研究者將食物以等熱量 1000 千焦(240 千卡)的食物分給受試者。在接下來的 120 分鐘內,每 15 分鐘獲得一次飽腹感評分,以此計算飽腹感指數(Satiety Index,縮寫 SI) 。
其中,白麵包的 SI 評分定為 100,其他食物的 SI 評分以白麵包的百分比表示。
很多人減肥會很排斥主食,總覺得吃主食會攝入過高的熱量。
但其實,同等熱量下,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帶來的飽腹感比其他食物高多了。也就是說,更不容易餓。
主食排行榜
SI 指數越大飽腹感越強
參考值白麵包 飽腹感 SI=100
蒸土豆
飽腹感指數 SI=323
飽腹感冠軍
把土豆當主食、別當蔬菜,用它替代部分白米飯,真的有助減肥。
1
燕麥粥
飽腹感指數 SI=209
燕麥中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 β-葡聚糖,適當攝入可降低膽固醇水平。
2
全麥麵包
飽腹感指數 SI=157
相比普通麵包,全麥保留了膳食纖維。不過要注意,配料表排名第一是全麥粉的才是真全麥。
3
糙米飯
飽腹感指數 SI=132
糙米屬於全谷。多吃全穀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以緩解因為進食少而帶來的便秘困擾。
4
意面
飽腹感指數 SI=119
硬粒小麥製成的義大利麵含有較多的抗性澱粉,讓它的吸收變得緩慢。
5
小貼士:
像土豆這類經常被當成蔬菜的「主食」還不少,比如番薯、山藥、芋頭。
它們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但熱量和精製碳水(米飯)相比低多了,而且因為含有不少膳食纖維,飽腹感會更強,減肥期間一天中的一餐可以選用這類。
如果吃不慣糙米,可以試著搭配一些大米、雜豆(紅豆、綠豆)一起吃。
雜豆食物蛋白質含量通常高達 20% 以上,且膳食纖維、鈣、鐵含量較高。
喜歡拿麵包做主食的,整體飽腹感會差一些,儘量選擇全麥麵包這類油糖少的。
減肥期間,因為單獨一餐的熱量攝入減少,容易在兩餐之間有飢餓感,這時候選擇適當的一些加餐可以順利幫你撐到下一餐。
加餐小食排行榜
SI 數值越大飽腹感越強
參考值白麵包 飽腹感 SI=100
橙子
飽腹感指數 SI=202
水果中的飽腹感冠軍 。熱量相等的中等大小香蕉和橙子,橙子飽腹感更強。
1
蘋果
飽腹感指數 SI=197
含糖量和熱量都算中等,一日一蘋果,飢餓遠離我。
2
葡萄
飽腹感指數 SI=162
葡萄雖甜,熱量並不會太高。喜歡吃甜又怕胖的,可以選擇葡萄來過過嘴癮,但別貪嘴,一次10顆差不多。
3
雞蛋
飽腹感指數 SI=150
運動期間可以多補充;蛋黃也要吃哦。
4
香蕉
飽腹感指數 SI=118
補充能量小能手,但熱量並不低,更適合運動前來一根,運動效果更好哦。
5
冰淇淋
飽腹感指數SI=96
名副其實的「糖脂混合物」,其中所含的飽和脂肪和精製糖都是需要限制攝入。
薯片
飽腹感指數 SI=91
同樣是土豆,薯片裡的油佔了 1/3。同樣的食材,做法很重要。
花生
飽腹感指數 SI=84
堅果熱量較高,每天吃 10~15 克就夠哦。
甜甜圈
飽腹感指數 SI=68
和普通麵包相比,最大區別是高溫油炸的,吸收了更多的油脂,熱量更高。小小一個就抵 2 兩飯。
牛角包
飽腹感指數 SI=47
牛角包主要成分是麵粉和油,也就是國外的「油條」。
小貼士:
水果是不錯的加餐小點心,飽腹感會比堅果、零食來得強。
加餐可以放在正餐的 2 小時後,細嚼慢咽可以幫助緩解飢餓感。
別想著用烘培食物、小點心來充當一餐,因為真的很快就會餓!
選擇飽腹感高的食物
還會讓你不自覺吃更少
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飽腹感強的食物,可不止讓你吃飽這麼簡單。
有研究讓不同的人吃飽腹感強度不同但熱量相同的食物,再讓這些人中午吃自助餐(隨意吃)。結果發現:中午隨意吃的熱量最大差距有 400 千卡。
也就是說,同樣熱量的食物,如果選擇飽腹感更強的食物,不需要刻意控制,下一頓飯可能就會自動減量 400 千卡。
相反的,如果選擇飽腹感低的時候,你下一頓很可能會吃更多!冤冤相報何時了……
有沒有覺得又賺到了?趕緊往回看看上面的飽腹感推薦食物,把它們加到你的日常食譜裡,可能就會悄悄瘦了哦。
當然並不是說全部食物都要選擇飽腹感最高的,每天的食物搭配還是要保證基礎的均衡。
只是,減肥確實要「管住嘴」,但不一定要餓肚子。「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