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頓被棄,但中國袋泡茶的好時候剛剛開始

2020-12-19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新消費內參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新消費導讀聯合利華茶業務(除去即飲茶)要被出售,其中就包括全球茶包巨頭品牌立頓。一年可以貢獻20億歐元收入的這一板塊,預計將在2021年底完成出售,正在引發各界關注。 年銷售接近30億美元的立頓即將被轉手,將會給全球茶飲格局帶來新的變數,更為中國式茶飲帶來思考和啟示。有人因立頓被出售而質疑中國袋泡茶市場的價值,但其實這片市場在中國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被巨頭身份反噬

立頓被賣不是茶飲市場的「鍋」

事實上,中國袋泡茶年消費量佔全國茶葉總消費量僅5%左右,遠低於全球23.5%的佔比,提升潛力巨大。所以,甩鍋給茶飲市場是不應該的。立頓被賣最重要的原因是立頓自己的品牌老化和聯合利華的發展策略調整。

立頓茶包雖然營收相對穩定,但是缺少了持續增長的能力,顯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聯合利華在2019年財報裡提到,國際市場上茶業務銷量出現下滑,原因是發達市場消費者對紅茶的需求下降。聯合利華執行長喬安路(Alan Jope)在2020年初表示,茶業務影響了聯合利華的業績增長和利潤。

自2015年以來,聯合利華的收購重點一直是護膚品和化妝品。在過往價值共計110億歐元(約合852億元人民幣)的30筆交易中,美容個人護的交易額佔據了近四分之三。這個利潤率更高的板塊,或將成為聯合利華下一步的重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增長乏力的茶業務,自然容易被擺上貨價。

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便捷且標誌西方生活方式的立頓僅用五年就在中國茶包行業銷售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28年過去,目前立頓依舊是中國袋泡茶市場的老大。但立頓顯然沒有為消費升級的市場做好準備。

榮光已經褪去,我們已經很少看到或者想起立頓茶包了。2010年,立頓還出現在電影《杜拉拉升職記》裡,作為都市白領職場生活的背景。10年過去,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說,立頓成為了傳統、老牌的標誌。

來自上海的新式茶飲緹柰創始人吳劍青認為,就茶產品來說,企業和個人消費者都存在消費升級的趨勢,廉價的立頓已經很難滿足市場需求。而在全球消費都在更迭,中國市場更是熱鬧非凡的時代,已經有130年歷史的立頓似乎停滯不前。

缺乏創新和品牌老化,使得立頓長期以來除了傳統的黃牌紅茶之外,似乎難有真正成為品牌標誌的產品。從品牌形象上,也離年輕人越來越遠。

雖然立頓曾籤下流量藝人吳磊作為代言人,也曾與熱門綜藝《拜託了冰箱》達成合作,還曾在新品上啟用視覺效果更活潑的包裝,但這些活動沒有形成整體品牌形象的逆轉,顯得治標不治本。

截止9月29日晚,在天貓渠道上,立頓前三銷量的產品是哆啦A夢聯名奶茶、茉莉花茶包和黃牌紅茶,月銷分別是1.4萬、8615和6881件,其中單價最貴的是奶茶,不到50元。而2013年創立的中國品牌CHALI茶裡的銷量前三分別是月銷1.7萬的中秋茶包禮盒、1.2萬的組合裝和1萬人付款的蜜桃烏龍,其中最高單價88元,最低25元。立頓在中國市場的龍頭地位已經面臨巨大危機,中國新興袋泡茶正在崛起。

就像諾基亞在成為大巨頭之後沒有預判到市場趨勢的變化,130年的立頓,也是船大難掉頭的代表。在巨頭位置上安安穩穩地坐了幾十年,如果丟失了進取心、創新力和危機感,將會被巨頭的身份反噬。

新式茶飲多場景全面升級

袋泡茶領域的喜茶和三得利在哪裡?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15-2018年,中國茶葉總產量穩步上升,到2018年,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2157.3億元,增長率為10.7%。

茶葉一直被視作健康、清新的象徵,不管是三得利、燃茶成為爆款,還是喜茶、因味茶等在門店內展示茶葉原料來為品牌形象加分。伴隨著健康化是成為大家消費的共識,茶消費場景會在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茶飲在中國,主要有四個場景:1.線下茶飲店;2.瓶裝茶;3.中國傳統的,在客廳、會客廳、茶室裡正襟危坐的泡散茶;4.即衝即飲的袋泡茶。

在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時代,中國新式茶飲的所有場景都在升級。過去五年,前三個場景已經跑出了喜茶、奈雪の茶;三得利、東方樹葉、燃茶。在袋泡茶市場,還尚未有嚴格意義上的大品牌,但已經有CHALI茶裡、大益茶這樣的行業標杆。

國外最大的市場數據分析網Statista預測,未來5年,茶葉消費場景將持續5年在「室內」(Tea, at home)和「室外」(Tea, out of home)平分秋色。

當咖啡行業蓬勃發展時,速溶咖啡始終能在中國佔據超過70%的市場份額。因為便捷這件事,永遠無可替代,會有巨大的需求,而在茶具、溫度、儀式都有複雜規矩的中國茶上,更是如此。

每一個場景下的價格區間不同,線下茶飲店客單價約10-35元、瓶裝茶飲3-6元,每100g鐵觀音散茶價格在3-2500元不等,而袋泡茶單包覆蓋1.0元-8元。每個價格區間意味著不同的覆蓋力,袋泡茶便捷實惠的特性,決定了它的覆蓋力廣泛,具大眾消費屬性。

根據艾媒諮詢的《2020上半年中國袋泡茶行業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袋泡茶具有攜帶方便、泡茶便捷、輕奢時尚的特點,適應了年輕消費群體生活節奏快、追求簡單生活的消費習慣。在消費升級風潮下,這個廣泛群體又對袋泡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產品更優質、形象更年輕的品牌。

所以,不論是從市場發展和行業規律角度,中國的袋泡茶市場,一定能出現受到市場、資本青睞的大品牌和大公司。但前提是要首先要解決標準化問題,並且實現產品升級。

中國傳統的六大茶葉品類,一直因缺少標準化、工業化被人詬病。中國前100名茶企加起來,總量還不到市場份額的5%,高度分散。十年前《人民日報》發出的「萬家中國茶企,為何利潤不及一個立頓?」之問,現今依然是行業之痛。

安溪鐵觀音同業公會會長、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曾表示,茶葉的市場很大,但企業沒有標準化、爆款的思維,如果大家想買鐵觀音時,能想到一個品牌,鐵觀音的消費都往這個品牌上集中,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中國新興的袋泡茶CHALI茶裡實現了從茶園到採摘再到製作、精加工整個過程的標準化分級,推出獨有的「CFDS四覺評審體系」,通過嗅覺、味覺、感覺、視覺去把控品質,每一覺還會再向下拆分出起碼5餘條評審標準。除了茶包產品,CHALI茶裡還提供配套硬體和整體茶飲解決方案。

在產品和原料上,以立頓為代表的傳統袋泡茶,幾乎和低端掛鈎。CHALI茶裡用原葉茶來替代碎茶,並且採用植物玉米纖維三角茶包形式,並且推出拼配茶種,對傳統茶包產品進行升級。

同時,為了加強品控穩定和研發優勢,加大對上遊供應鏈的把控也是一大策略。比如喜茶有自己的茶園,加強與上遊茶葉供應商的深度「綁定」合作,甚至願意加大投入改良土壤,改進種植和制茶工藝。而CHALI茶裡,在全國擁有7家跨省茶園,137家供應商,不斷加大投入研發更優質的袋泡茶原料。

伴隨著產品的升級,是客單價的提升。喜茶把傳統的路邊茶飲店10元左右的客單價提升至25-35元;立頓最招牌的紅茶茶包,100包42.9元,定位中高端的CHALI茶裡,旗下爆款產品蜜桃烏龍49元15包,平均每包價格提升超過7倍,但消費者依然樂於買單。

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CEO馮衛東認為,茶飲行業,此前大家還都在講小產地與小產區的故事,碎片化嚴重,很難成大器,只有走到標準化的路徑上,再加上與服務相結合的體驗,才能講述大故事。

突破「有品類無品牌」行業弊病

唯有抓住年輕人

在喜茶、奈雪、燃茶、東方樹葉已經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品牌時,中國茶葉企業還在面臨多年來「有品類無品牌」的困境。

中國茶葉企業超過7萬家,但九成以上的企業銷售額都不足500萬元,一直沒有出現一個消費者能夠記得住的知名品牌。包括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在內的中國十大名茶,均已「地區名+茶」種類命名,而非企業品牌。

散裝茶葉在中國由來已久,但中國袋泡茶還是新玩家。袋泡茶的產品形態可以使茶葉成為一種快消產品,天然就能弱化消費者對茶產地和品類的執念,更有利於形成品牌差異化。

根據CHALI茶裡的行業報告,中國茶葉消費人群分為專業型和大眾型,70%以上的消費屬於日常消費需求型,他們認為茶葉是一杯有味道的健康飲品,是特定場景下的情緒調節劑,對茶葉知識和所謂文化內涵無感無訴求。這是最被多數茶企忽略的群體,是藍海市場。而中國茶葉消費的增量空間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年輕人消費群體的增量,二是輕量飲茶人群的消費頻次提升。

這意味著現今的茶飲品牌,必須是年輕的、具有生活方式屬性的。產品口味、供應鏈都是基礎,真正能夠拉開差距、體現格局,拓寬想像空間的,就是品牌力。只有在年輕群體中建立起了鮮活的「人設」,才能在新消費的浪潮裡突破傳統茶行業的弊病,建立起品牌調性。

首先在產品包裝設計上,新式茶飲品牌們都花了大心思,依靠更獨特的設計,在外觀上吸引年輕群體的注意,產生第一步的品牌聯結。

奈雪の茶針對女性白領群體設計出符合女性易握手感的「奈雪杯」。日本品牌LUPICIA,將五顏六色的袋泡茶裝在外觀像書一樣的定製盒裡,打造出「茶書」話題,走紅社交平臺。CHALI茶裡天貓旗艦店裡月銷最高的水果茶禮盒「亞當的果園」,有包括蜜桃烏龍、荔枝味紅茶、菠蘿白茶、椰香烏龍茶四款,四種標誌性的水果都以清新甜美的風格畫在禮盒表面,定位「高顏值粉嫩少女茶」。並且,他們還推出組合茶,按照早餐元氣、下午怡神、飯後解膩三個功能,一個星期每天三包進行搭配,為消費者解決每日在不同場景的需求。品牌通過不同的場景設定,加強產品在消費者生活中的代入感,起到持續教育市場的作用。

這些各具特色的場景設計,都是年輕人願意拍照打卡分享的「社交貨幣」,在彰顯了消費者個性的同時,又能幫助品牌擴大影響力。

聯名也是獲取年輕人關注、打響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年,CHALI茶裡把旗下的蜜桃烏龍產品和阿里影業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做了聯名IP,不到兩個星期賣出180萬的銷量。喜茶更是聯名大戶,與近60個品牌有過聯名,其中包括奧利奧、七喜、好利來等二十多個食品品牌,和耐克、回力、太平鳥等10個服飾鞋包品牌,還曾咖啡品牌%ARABICA聯名快閃店。

而快消品對於渠道的選擇和佔領,將決定產品的想像空間,是產品、供應鏈、設計、營銷最後的檢驗。

CHALI茶裡創始人譚瓊認為,在目前袋泡茶市場中,流量固然重要,但標準化的中國茶產業路徑更為重要。CHALI茶裡的C端受眾是以年輕、時尚、女性為主的、過著精緻生活的人群,也與李佳琦、薇婭直播間的受眾相匹配。2020年2月,他們的蜜桃烏龍在李佳琦直播間一晚上賣出8萬盒。目前,CHALI茶裡的天貓旗艦店擁有123萬粉絲,超過立頓的120萬。除了順應市場變化,抓住直播紅利以外,CHALI茶裡全渠道銷售,已經形成覆蓋B端和C端的營銷網絡,並建立起四大業務渠道:線上全網銷售、B端大客戶、商超賣場+便利店以及零售體驗。

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認為,偉大的品牌首先是受消費者歡迎的,要能覆蓋全球;其次是有機會成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最後必須能持續創新和變化。

立頓一度引領行業,但現在除了市場佔有率還是最大這個地位,已經盡顯疲態。包括袋泡茶在內的中國新式茶飲,顯然在產品、供應鏈、營銷、渠道等方面,更具創造力、更貼近消費者。未來五年內,他們不僅有機會瓜分立頓的舊有市場實現賽道突圍,更有機會在全產業鏈上突破更高的想像空間。

雖然聯合利華要放棄立頓,但中國袋泡茶的好時候才剛剛開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立頓被棄,但中國袋泡茶的好時候才剛剛開始
    有人因立頓被出售而質疑中國袋泡茶市場的價值,但其實這片市場在中國的序幕才剛剛拉開。1、被巨頭身份反噬立頓被賣不是茶飲市場的「鍋」事實上,中國袋泡茶年消費量佔全國茶葉總消費量僅5%左右,遠低於全球23.5%的佔比,提升潛力巨大。所以,甩鍋給茶飲市場是不應該的。立頓被賣最重要的原因是立頓自己的品牌老化和聯合利華的發展策略調整。
  • 立頓袋泡茶行業「秘密」:「大路茶」以次充好
    4月25日,一環保組織發布報告稱,全球銷量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在中國銷售的袋泡茶被檢出17種農藥殘留,其中,立頓綠茶、立頓茉莉花茶和立頓鐵觀音茶中存在硫丹、滅多威、三氯殺蟎醇3種中國禁用農藥。隨後,又有媒體報導,立頓採用粗製夏秋茶作為原料加工袋泡茶。此消息一出,立頓官網上所宣稱的「最好的茶葉來自最好的茶園」隨即受到質疑。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袋泡茶沒戲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CBNData消費站,編輯丨鍾睿,作者丨賀哲馨立頓到底也沒撐過2020年。近日,聯合利華宣布將在2021年底完成對旗下茶業務的剝離。分析認為,剝離的主要原因是紅茶消費在發達國家市場中的需求下降。
  • 聯合利華旗下立頓品牌全新遵義茶袋泡茶系列上市
    七月,聯合利華旗下立頓品牌面向集團消費者的全新遵義茶系列正式上市,這是立頓全球首款100%優選自遵義茶產區的袋泡茶。作為風靡超過150個國家與地區的茶品牌,立頓始終奉行「從茶園到茶杯」的品牌理念,堅持推陳出新,給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產品。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愛喝茶的都鄙視袋泡茶?
    但中國市場與歐洲市場並不完全相同,立頓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品牌老化、難以開拓高端市場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折射了袋泡茶長期以來的低端形象困境。袋泡茶,怎麼就跟低端劃上等號了?1992進入中國的立頓,明白要在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面前打高端牌,無異於班門弄斧。
  • 立頓袋泡茶被爆含農藥:連茶也沒法喝了?
    立頓茶包被爆含高毒農藥 網友自嘲喝茶也中招  Environmental advocacy group Greenpeace said on Tuesday that an investigation it had conducted found tea
  • 立頓袋泡茶原料竟是粗製夏秋茶
    長江商報消息 「最好的茶葉來自最好的茶園」,這是全球銷量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在其官網上對所售產品的描述。然而,稀土超標、農藥殘留超過歐盟標準,「立頓」最近深陷負面新聞。近日,記者來到「立頓」茶葉的主要供應地皖南調查發現,聯合利華收購的袋泡茶原茶是夏秋採集的茶葉,俗稱「大路茶」。據業內人士透露:「每公斤收購價僅20元左右」。調查茶葉來源粗製「大路茶」記者調查顯示,和在春季採摘鮮葉芽頭製作而成的名茶不一樣的是,皖南茶企銷售給聯合利華的粗製茶葉,俗稱為「大路茶」,即夏、秋季採制的茶葉。
  • 立頓袋泡茶系陳茶所制引質疑 網友建議立即整頓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8日訊(記者 周亮亮)「立頓」茶包農藥超標門尚未落幕,今又被爆採購粗製茶葉。較早前,本網報導了知名品牌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茶包被曝含多種高毒農藥致消費者質疑的新聞後,近日有媒體曝出茶包原茶是夏秋採集的茶葉,俗稱「大路茶」,據業內人士透露:「每公斤收購價僅20元左右」。
  • 茶包老大哥立頓要「涼」
    1992年立頓袋泡茶進入中國的時候,國人喝茶的方式還在茶具和保溫杯之間來回折騰。 立頓用「袋泡」這種創新的形式出現在國人面前,這種袋泡茶不需要燙杯、不需要洗茶,更不需要復泡,你只需將茶包撕開,泡進熱水裡即可飲用。
  • 立頓袋泡茶檢出農藥 涉事方和行業協會稱安全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周照 實習生 徐少申國際知名的「立頓」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昨天,國際一家環保組織再度發布茶葉產品檢測報告顯示,在其抽檢的四款「立頓」牌袋泡茶中檢出農藥殘留,其中還含有國家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
  • 立頓被曝袋泡茶系陳茶所制引質疑 網友建議"立即整頓"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8日訊(記者 周亮亮)「立頓」茶包農藥超標門尚未落幕,今又被爆採購粗製茶葉。較早前,本網報導了知名品牌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茶包被曝含多種高毒農藥致消費者質疑的新聞後,近日有媒體曝出茶包原茶是夏秋採集的茶葉,俗稱「大路茶」,據業內人士透露:「每公斤收購價僅20元左右」。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發現,網民對於「立頓」不顧消費者健康,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感到痛恨。
  • 解讀中國袋泡茶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至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過去喝茶的多為中老年人,隨著養生成為了新一批年輕人的標籤,「保溫杯裡放枸杞」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年輕人也開始邁入喝茶大軍的隊伍。年輕一代生活節奏較快,他們不想在繁瑣的泡茶過程之中花太多時間,更加注重簡約,對於他們來說,袋泡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動態丨沒人想做下一個立頓
    不過,在奶茶、水果茶等新式茶飲的帶動下,越來越多追求健康飲食的年輕人開始學著喝茶,便攜、簡單的即飲茶、袋泡茶由此成為了他們進入茶飲新世界的敲門磚。立頓也沒有在有悠久茶歷史和厚重茶文化的中國市場拼專業,而是用袋泡茶的形式直接打入年輕消費者市場,尤其是白領人群市場,讓茶成為快消品。立頓用5年時間走進了中國商超的貨架,走到了白領人群的辦公桌上,在中國市場做到了銷售額和市佔率雙料第一的成績,並且和競品拉開了較大差距。甚至在2012年,立頓在中國市場的同類產品份額超過了80%。
  • 立頓打敗中國7萬茶企?如今的它舉步維艱,中國茶卻蒸蒸日上
    最近立頓出了點事,這些論調又開始活躍起來,很多媒體、自媒體頻繁轉發。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12年一輪迴,現在,終於該到「破咒」的時候了。要解咒,先得回溯一下立頓是如何火爆全球的。立頓的第一個絕招:包裝思維,讓喝茶變得簡單立頓的創始人託馬斯·立頓是一位商業奇才。
  • 沒人想做下一個立頓-虎嗅網
    不過,在奶茶、水果茶等新式茶飲的帶動下,越來越多追求健康飲食的年輕人開始學著喝茶,便攜、簡單的即飲茶、袋泡茶由此成為了他們進入茶飲新世界的敲門磚。立頓茶包方便攜帶且價格可愛,同時自帶洋品牌的光環,與本土茶飲「傳統、上年紀」的形象截然不同,很快便在國內打開市場,為當時的年輕人們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在進入中國五年後,立頓在中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佔據著國內袋泡茶市場份額的60%以上。
  • 銷量超立頓,ChaLi茶裡做對了三件事
    袋泡茶品牌中國外的品牌佔據了較大市場份額,比如立頓。健康、方便的袋泡茶正成為一個重要選擇。中國人習慣喝散茶,對類似立頓碎茶的茶包以及其他的西式調味茶包始終有點膈應,在這種環境下,口感要好、方便衝泡,非原葉三角袋泡茶莫屬了。喝茶的主力軍是普通老百姓,但在大眾消費茶品上卻缺乏質量過硬價格實惠的品牌,這個領域是一個空白,更是中國袋泡茶企業的一個機遇。
  • 立頓「獨立」局勢已定,或將重塑國內茶飲行業新格局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據說最遠要追溯的神農嘗百草的時代。1992年立頓袋泡茶進入中國的時候,國人喝茶的方式還在茶具和保溫杯之間來回折騰。立頓用"袋泡"這種創新的形式出現在國人面前,這種袋泡茶不需要燙杯、不需要洗茶,更不需要復泡,你只需將茶包撕開,泡進熱水裡即可飲用。
  • 立頓已老,中國需要怎樣的茶文化自信與茶葉消費文化?
    今年8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雖然立頓仍是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但中國自主品牌崛起明顯。中國是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卻在茶品牌的打造上卻輸給了「洋品牌」?
  • 立頓茶包疑含17種禁用農藥 廠方稱符合中國標準
    「『立頓』的市場遍布全球,它很清楚, 這樣的茶葉若是在歐洲,肯定是不允許出售的。也就是說,『立頓』正在將這些達不到歐盟要求的產品賣給無數不知情的中國消費者,」該組織一位工作人員指出。聲明說,「聯合利華中國生產的立頓茶系列飲品完全符合我國國家標準中關於農藥殘留的規定,是安全和合格的產品。」  對於原料問題,聲明也有交代:「立頓黃牌紅茶原料是百分百進口的,完全符合我國的國家標準。立頓綠茶、鐵觀音和茉莉花茶系列產品原料和成品都定期送往國家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已確保其完全符合我國國家標準相關質量安全的要求。」
  • 7萬中國茶企,為什麼不如一個外國的立頓?
    想不到,我們可能這麼快就要見到立頓成為「時淚」的這天了。對,就是那個用小小的袋泡茶打天下,「中國7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的立頓。1992年,立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最開始,立頓茶包只是出現在上海、廣東等地一些經常接待外賓的賓館內,立頓也沒有在有悠久茶歷史和厚重茶文化的中國市場拼專業,而是用袋泡茶的新形式直接打入年輕消費者,尤其白領人群市場,讓茶成為快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