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到西四,今天我們去找一種看起來非常有食慾,吃起來非常香的,傳統好吃的食物,到底是什麼呢?走看看去。
今天我們要吃的老字號美食,我們今天要去的砂鍋居就在前面了,這個店也是總店啊,以前那是幹嘛的呢?這個店兒是乾隆六年正式開張的,其實之前都有,他是賣砂鍋白肉的,過去皇家祭天剩下的那個豬肉,基本上處理到這兒,讓他自個吃也吃不了嘛,然後就拿出來賣。菜越做越好,還有經營魯菜,最後開了一個飯莊,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砂鍋居,這就是俗稱,以前人家叫合順居,是有正式字號的,也是北京的八大居之一。
給大家扯點閒篇兒,咱們聽相聲裡面那個蒸鹿尾,並不是真的梅花鹿的尾巴,實際上是拿豬肉的下水做的,是用豬下水做成那個樣子特別像,所以叫蒸鹿尾,這個好多相聲演員都不知道,他以為真的是蒸鹿尾做的。
砂鍋白肉,酸菜粉絲墊底,鎮店名菜。肯定有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問這個砂鍋白肉和東北的酸菜白肉有什麼區別?一看這個白肉,他不帶皮,切的是薄如紙。而咱們東北的肉一般切得比較豪放,塊兒比較大。第二呢,就是小料,東北爺們一般蘸小料的話蘸蒜醬是吧?他這是拿韭菜花和著豆腐乳還有辣椒油,混的這麼一種料,直接蘸著吃的。酸菜沒有太大區別,裡面發現了蝦仁兒,這湯喝起來比較清爽。還有就是這個價格比較貴,如果是東北館子的話,我估計這菜的價格可以吃五頓。
口感上沒什麼區別,然後皇家的東西嘛做的精緻一點也是應該的,切的這麼薄。我覺得如果您吃過正宗的東北酸菜白肉的話呢,這個菜就沒有必要嘗試,如果您要是沒試過正宗的東北酸菜白肉,這菜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紅燒全家福,給您說說這個菜的優點,比較捨得用料,在裡邊一共是九種材料,鮑魚,海參啊,蝦仁啊,乾貝啊,魚片兒,參片兒。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第一,我覺得他們家勾芡太厚了。雖然能吃到九種味兒,但是總體上醬油味蓋過了所有菜的味道,這個味道有點對不起這個價格。
這個九轉大腸也是他們這兒的推薦菜,九轉大腸本來是個山東菜魯菜。這邊做的甜味比較突出,大腸的香味完全釋放出來了,而且嚼起來不這麼費勁。為什麼叫九轉大腸呢,菜上了在菜桌上轉三圈就剩九個了,原來有16個,所以就叫九轉大腸(滑稽臉)。
三不沾,很多人很多聽過但是見過的比較少。三不沾就是不粘牙,不粘筷子,不粘盤子。現在三不沾做得好的飯館已經不多了,需要好的廚藝還有火候掌控的能力,他如果做出來不好的話,會汪油或者露糖,甚至上面會有顆粒,顆粒感很強,而且不圓,差一塊。
今天吃的這個是非常非常完美的圓,上面的弧度也非常美,雞蛋黃和糖還有澱粉三樣東西摻和在一起,放在鍋裡至少要弄十幾20分鐘才能出來,而且這個東西一定一定要用綠豆澱粉才能做出來。這個弄起來質感像果凍一樣。這個做的口味很可以。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陸遊和唐婉發明的,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是河南的一道名菜,乾隆去了以後親自嘗嘗這道菜,覺得很不錯賜名三不沾。這道菜入口非常綿軟,就是沒有牙你也能吃,入口即化,濃濃的雞蛋的味道,特別滑潤。還有一些人特別喜歡這道菜,那就是在飯店裡刷盤子的工人,因為這道菜撤了以後是不太需要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