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一起品讀蘇軾的經典,境界高遠,爐火純青

2020-12-22 品詩賞詞

最圓莫過中秋月,千家萬戶盼團圓。在溫馨又醉人的夜晚,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月餅、賞美景,享受濃濃的幸福生活。月圓的中秋既充滿了甜蜜回憶,也有巨大的遺憾和不舍。那些快樂的歡聚時光,那些相守的浪漫歲月,機遇緣合,讓我們珍惜,從而不再辜負守護我們家園的那輪圓月。今天是中秋佳節,一起品讀蘇軾的經典,境界高遠,爐火純青。

中秋月

宋代: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佳節,夜月明朗,人們觀賞明月的同時,也用讚美的感情作詩吟詠,抒發一種喜悅快慰的心懷。但這首詩卻與此有所不同,它固然讚美了中秋之月,卻並沒有抒發歡慰的心情,而是由讚美轉為失意,從遐想歸於茫然,叫人最後感到了一聲沉重的慨嘆和一絲無奈的憂傷。

按照常理,這一切都與美好的佳節很不和諧,卻恰恰體現了詩人匠心獨運。蘇軾由於仕途上遭受排擠,曾屢次被貶官易地,長期過著漂泊的生活。這時遇到佳節,他更加思緒聯翩,也有萬千感慨。面對現實,他不由得觸動情思,思前想後。於是先生希圖用這看似不諧、卻能產生巨大反差的方法,表述中秋賞月引發的諸種情思。

前兩句描寫中秋之夜,「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秋風吹拂,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就在這時,一輪明月如同轉動著的玉盤,冉冉升起於東方,展現了一幅靜美的中秋月夜圖。不過,詩人雖在渲染中秋月夜的靜美,卻也難以盡掩本有的感傷心境,這有些過分「靜美」的意境裡,又飄蕩著一絲清寂之氣,多少也反映了詩人創作時的心境。而一個「溢」字,還有「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

詩的後兩句通過論景而暗抒幽情,「此生此夜不長好」,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詩人立刻就在大腦中一點點地過濾,那些過往的場景如幻燈片一般,一幅幅出現又慢慢地消失。

「明月明年何處看」,詩人又由眼前而遐想明年賞月的情況,今年難得在此賞到明月,希望明年也賞到同樣的明月。但明年人在何處,卻不可知。詩意從遐想而歸於茫然,表達了作者憂傷的心情。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要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縱觀全詩,作者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當年當夜推想次年中秋,歸結到別情。全文形象集中、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既有對中秋夜月的讚美,更有對命運多艱的感慨;既感染人心,又顯示了詩人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底。

相關焦點

  • 蘇軾關於中秋賞月的4句經典詩詞,唯美感人,句句令人心醉!
    中秋將至,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4句古人中秋賞月的經典詩詞,聊表心意,但願這些詩詞能夠打動您的心弦!最經典的一首關於中秋節借景抒情的詩詞,非北宋大詞人蘇軾所做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可!
  • 蘇軾別有深意的一首中秋詞,短短四句,表達內心兩種不同的情感!
    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蘇軾這一首《陽關曲·中秋月》。這首詞大家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但是這一首詞是蘇軾在中秋時期表達自己對弟弟的重逢的喜悅,以及不久要離別的矛盾心情。蘇軾和他弟弟蘇轍久別重逢,一起賞中秋月度過這美好的節日,同時又抒發了相聚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我們來看一下這一首《陽關曲·中秋月》。
  • 蘇軾中秋吃月餅時寫下此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卻品盡世間聚與散
    而在古代文壇,中秋節的良城美景中,文人墨客們除了吟上幾首經典的詠月詩,其實也沒忘記寫幾首有趣的詠月餅詩。清代文人彭蘊章曾在《幽州土風俗》詩中寫道「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幡然嫦娥竊藥手,奔入廣寒歸不得」,用詩意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清代月餅上的圖案,既有蟾兔弄月圖,又有嫦娥守月圖,可謂十分精緻了。那麼古代的月餅除了圖案精美,味道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聆聽大家」丨著名美學家葉朗:美指向高遠的人生境界
    一個有著高遠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審美的人生。反過來,正是在有意識地追求審美過程中,人們能不斷拓寬胸襟、涵養氣象,提升人生境界。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說具有什麼樣的深層心態和風格。處在物質極為豐富的高科技時代,我們依然要重視人生境界、重視精神生活。這種精神生活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給我們的人生注入了嚴肅性和神聖性。
  • 中秋佳節,最經典的一首唐詩一首宋詞,道盡千古相思
    秋高氣爽,月光鉛華,仿若人間,可越是佳節越能催生唐詩的悽美,越能催發宋詞的纏綿,荒荒大地流落了多少相思之人,芸芸眾生又醞釀了多少故鄉離愁?這一天,你仍在忙嗎?是忙著張羅著美酒佳餚慶祝團聚,還是在忙著把酒泣問明月孤芳自賞?
  • 蘇軾這首《西江月》,開篇便是名句,雖然豪放,仔細品讀卻傷感
    蘇軾,便是這個時間段的詩人,一個聰明的人不管幹什麼都能取得成就,因此蘇軾同時在書畫界、美食屆也都享有一定的盛名。因被貶後在自家門前修了一段路起名為東坡,自己也便自稱為東坡居士。蘇軾籍貫是四川人,天資較為聰明,早早便在仕途中嶄露頭角。
  • 蘇軾落魄時寫的《豬肉頌》:吃的是豬肉,品的卻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很顯然,蘇軾是後者。 林語堂先生曾說,蘇軾是「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年少時讀這首作品,總把它當笑話來讀,覺得這完全是首打油詩。人到中年吃了不少苦頭後,才發現字字句句都是人生至理。東坡吃的是豬肉,品的卻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 蘇軾|中秋佳節,明月高懸,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
    中秋佳節,明月高懸,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文/雨小荷(河南)中秋佳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深受人們的喜愛。那天,團圓的人們會共同賞月,吃月餅、石榴等。而未團圓的人則會望月思念親人,遙寄祝福。每當中秋佳節,月兒格外的明。
  • 中秋節黑板報:中秋佳節
    今天是中秋佳節,皎潔的月光披撒在人們身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笑容。  秋風蕭瑟,楓葉帶來了金秋的消息。花園裡瀰漫著金秋的味道。銀杏老伯拿著扇子扇來了涼爽;蒲公英在空中飄飄揚揚;小草和著秋風歡歌勁舞;桂花,羞澀的吐露著笑容,身上淡雅的香氣,飄香十裡。果園裡,是一片豐收的勝地。
  • 蘇軾很冷門的一首詞,只有四句,卻句句寫進了心裡!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蘇軾的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稱「蘇辛」。蘇軾的詞題材廣闊,風格奔放豪邁,多表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蘇軾現存詞三百六十二首,其中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最為著名。
  • 【詩詞賞析】《中秋月》作者:蘇軾
    點擊播放 GIF 0.4M中秋月【宋】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這首小詞 ,題為「中秋月 」,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 》,則又涉及別情。
  • 又到中秋月圓時 走進蘇軾的《水調歌頭》裡
    今天是中秋佳節。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裡,人們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吟韻起蘇軾的那首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堪稱是中秋古詩詞中的絕唱,同時也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其藝術上的成就,為古今中外所公認。而我在今年中秋時節之所以推薦蘇軾的這首詞,主要還是與自己此時的心境有關。由於中秋節與國慶節臨近的緣故,所以我的選擇是準備國慶節回家,而中秋節則一個人呆在上海,可謂是「獨在異鄉為異客」。
  • 潮汕這款朥餅好有味,中秋佳節共品之,味入人心解鄉愁
    &34;月是故人情,舉茶品朥餅,月醉人也醉。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蘇軾《月餅》中秋將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團聚在一起,共同欣賞眼前的月色,還有迷人的氛圍,最重要的家人共同團聚的美好時刻。也許平時忙碌不堪,也許有很多的原因彼此有些難以理解,卻因為這份節日,而聚集在一起,依靠在一起,共同慶賀。而這份慶賀裡,那小小的月餅正承載著這份溫暖,一如蘇軾所言,帶著濃烈的感情。
  • 蘇軾《水調歌頭》為何被譽為豪放詞第一名作,只因它渾然天成
    蘇軾不負眾望,1061年跟弟弟蘇轍一起考中進士,被安排到鳳翔府做了4年判官,之後,又調回京城,仕途前景一片光明。然而,父親蘇洵卻在1066年病逝,蘇軾和蘇轍只能放下手頭工作,一起回到老家奔喪,按照當地傳統,他們必須守孝3年。
  • 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一輪圓月下,蘇軾形單影隻,對月懷人,寫下了這首最經典的中秋之作。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的人,把酒對青天;思念的人,舉杯邀明月。從古至今,這輪明月,寄託了太多人的思念。中秋佳節,我們抬頭看月亮的時候,也會不禁想起這些趣事。如此祥和美好的時刻,會隨著一個人年歲的增長,而變得愈加清晰深刻。而這樣的美好的記憶,也是中秋的一件小確幸。
  • 盧雍政:如何品讀經典
    為積極倡導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文明風尚,服務組織人事幹部成長,提高組織人事幹部專業化能力,從本期開始,本報將陸續刊登「悅讀·書香乾部」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讀書學習是我們的明道之源、修身之本、成事之基、交友之道。品讀經典是讀書學習的重要內容和提升境界的基本路徑。
  • 中秋家團圓,紅星美凱龍助力團圓佳節
    蘇軾的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道出了多少人對中秋佳節不能人月兩團圓的無奈。「每逢佳節倍思親」也許是因為感情特別細膩,也可能是聚少離多,中國人每逢傳統節日來臨就特別渴望盍家團聚。而今年中秋佳節,又恰逢是國慶長假,還不抓緊機會回家團圓?
  • 潮汕這款朥餅好有味,中秋佳節共品之,味入人心解鄉愁!
    月是故人情,舉茶品朥餅,月醉人也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蘇軾《月餅》中秋將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團聚在一起,共同欣賞眼前的月色,還有迷人的氛圍,最重要的家人共同團聚的美好時刻。也許平時忙碌不堪,也許有很多的原因彼此有些難以理解,卻因為這份節日,而聚集在一起,依靠在一起,共同慶賀。而這份慶賀裡,那小小的月餅正承載著這份溫暖,一如蘇軾所言,帶著濃烈的感情。
  • 中秋佳節,這裡經典的家宴菜品,你準備好了嗎?
    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過中秋吃螃蟹,而是因為這個季節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吃蟹時節,而大閘蟹本身又是一味菜中上品,所以正好在中秋佳節之時和家人,或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品嘗。自古以來,中秋佳節的宴席都比較精緻典雅,因為中秋節也是一年中間唯一的一個以團圓為主題的節日,所以無論是宮廷王府,還是尋常百姓家都非常重視中秋佳節。
  • 中秋佳節,除了品月餅賞月,還可以這樣做
    哈哈~中秋佳節,相信很多盆友都會有各自的節目,有的回家陪伴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有的約上三五好友去遊山玩水;有的在異鄉賞著同一輪明月;等等,不管怎樣,咱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歡度中秋佳節。既然是中秋佳節,那就離不開月餅賞月了,月餅是那麼的美味,月亮是那麼的皎潔,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是那麼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