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名廚潘曉林:難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當國宴主廚的時光

2020-12-17 快點溫州

「關注國宴,不僅因為我的職業,還和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工作過的經歷有關。」國慶節剛過,溫州名廚、國家級烹飪大師潘曉林正忙著收集今年國慶盛典國宴的菜單。此前,他已經收集了歷次國宴的相關資料,潘曉林大師工作室裡還展出了他所收集的國宴餐具器皿等物品,「現在正被我們努力推向世界的甌菜,裡面就隱藏著國宴的影子。」

掌勺人民大會堂國宴

在潘曉林大師工作室的一面牆上,老一輩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鄧穎超、華國鋒分別和潘曉林在內的國宴團隊合影的兩張黑白老照片很是引人注目。「這兩張老照片是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工作的美好記憶。」潘曉林回憶說。

生於1955年的潘曉林,出身餐飲世家。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對烹飪極感興趣,喜歡鑽研,高中畢業後進入溫州飲食公司工作。幸運的是,他被賞識他的甌菜泰鬥金次凡收為門下弟子。很快,潘曉林在溫州烹飪界尤其是在年輕廚師中嶄露頭角,聲譽鵲起。

1979年,憑藉著出色的表現,潘曉林被選送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學習工作。「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潘曉林至今仍然非常感慨,人民大會堂如同一座頂尖的烹飪博物館,他在這裡和國內最頂尖的烹飪大師朝夕相處,沉浸在各種菜系、各道名菜、各種技藝中。面對這全新的大場面,「只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潘曉林放棄了所有假日,白天如饑似渴地跟在大會堂國宴大師身邊學習其他菜系和其烹飪技法,晚上則挑燈夜讀琢磨鑽研。每天的所得、所思、所惑,他都一一記了下來,以書信與師父金次凡探討。師父金次凡在信中勉勵他「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廚房是我國烹飪界的最高學府,只要你虛心好學,有雄心,將來完全可以成為廚房中的『工程師』」。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沉浸在國宴廚房裡的潘曉林就從學徒、助手快速成長,獨當一面掌勺擔當國宴的主廚。「第一次做國宴主廚很緊張,畢竟是為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服務,但上陣後其實也就不緊張了,一方面是國宴有規範的各種流程,還有大師指點,另一方面是心中有底手上不慌。」潘曉林回憶說,在1983年離開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回到溫州前,他參與主廚了國慶、新年等多場大型國宴,還為鄧穎超、華國鋒、李先念、李瑞環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做過服務,這位溫州來的年輕國宴主廚獲得了大會堂國宴廚房和貴賓的好評。

創新甌菜引入國宴元素

「甌菜特色很鮮明,但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甌菜技藝還是相對粗糙的,知名度也不高。」潘曉林覺得,他有責任和義務幫助甌菜傳承、創新和崛起。

回到溫州後,潘曉林和志同道合的同行們開始著手將國宴元素引入到甌菜的創新裡。潘曉林等人遵循「繼承不循古,創新不棄舊」的宗旨,並講究「本性」「悟性」,研製出一大批適合溫州食客的佳餚如紅油雞爪、紫菜魚卷、竹蓀鴿蛋、蟹黃魚翅、吉利龍蝦球等結合甌菜原本技藝的創新菜。他曾是華僑飯店、得爾樂大酒店等溫州多家酒店的行政總廚、股東、顧問。

2006年,潘曉林提議並牽頭成立了包含老、中、青三代甌菜名廚的甌廚俱樂部,通過邀請國內外頂尖名廚來溫講課交流和成員走出去學習,推動甌菜的融合創新。2018年,潘曉林和得爾樂餐飲聯合成立了潘曉林大師工作室,人民大會堂國宴大師孫應武等國內頂尖名廚先後前來講課、交流。

而為了改變甌菜在傳承和創新、推廣中「有菜無譜」的歷史和窘況,潘曉林歷時十年,收集整理甌菜經典和創新菜式,編寫和指導菜品拍攝,於2001年出版《中國甌菜》第一輯。經過十多年再次收集、整理,2018年初,潘曉林又出版了《中國甌菜》第二輯,精選了包括傳統老菜、創新甌菜、家燒海鮮以及溫州特色小吃點心等在內的200多道甌菜,而其中高端的宴席大菜如燕翅、鮑參、龍蝦、黃魚等菜品,從中可以看得出國宴的影子。今年7月,在澳門舉行的第24屆國際美食美酒圖書大賽頒獎典禮上,《中國甌菜》第二輯榮獲2018年度特殊貢獻獎和亞洲最佳美食圖書設計獎兩項大獎。國際美食美酒圖書大賽被稱為飲食出版界的「奧斯卡」,一本書同屆獲得兩個大獎,國內尚屬首次。潘曉林身披國旗登上領獎臺,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助力甌菜端上世界餐桌

如今,甌菜已與杭菜、寧菜、紹菜並列成為浙江四大菜系之一,在國內小有地位。這些年,潘曉林也經常受中國烹飪協會、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帶著甌菜走上各個展示、推廣平臺。

2010年10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宮舉行了一場主題為「中國味道」的大型晚宴,法國各界政要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共200來人出席。晚宴由潘曉林與另外兩位烹飪大師掌勺。這是中餐首次以官方名義出現在國際舞臺,也是潘曉林首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活動中展示、推廣甌菜。為此,潘曉林足足準備了3個月。從餐具的型號,食材的構成,到使用哪種調味料等問題,都通過傳真、電腦與組織方「隔空」溝通交流。最終,潘曉林出品的「檸檬馬蹄甜辣蝦」「幹蒸盤菜豉皇排骨」「口蘑蒸雞」等三道新派高端甌菜,令來賓連連豎起大拇指。

結束巴黎的晚宴任務後,潘曉林馬上轉戰荷蘭,掌勺了一場近200人的晚宴,為荷蘭餐飲同行現場烹飪演示,並及時解答嘉賓提問。一道道色、香、味、意、形都很出彩的中國佳餚,讓荷蘭同行真正領略到了正統中餐無與倫比的魅力,徹底顛覆了他們此前對中餐的印象。現場有七八位大廚對潘曉林調的芡汁讚不絕口,要求打包帶走一份回去研究。

潘曉林(前排左一)在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工作期間,鄧穎超與當時的國宴團隊合影。

潘曉林(後排左三)在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工作期間,華國鋒與當時的國宴團隊合影。

而讓他記憶猶新的是,2011年10月,他受美國餐飲協會邀請和其他九位中國烹飪大師前往洛杉磯參加的一場中西合璧的大型高端晚宴。十位大師需將自己拿手菜的菜譜及圖片發給美方篩選確認,事先敲定菜單。反反覆覆多番篩選後,潘曉林的「馬蹄甜辣蝦」與其他三道來自上海、廣州的中菜入選。甌菜在強手如林的八大菜系中脫穎而出,獲得國際認可,讓潘曉林開心不已。

挪威、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美國……潘曉林和甌菜的足跡如今已經遍布全球。「近二十年來,每年我都會出國1-2次,或考察學習,或展示、推廣甌菜。」潘曉林說,甌菜不斷獲得世界的認可,這和在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工作一樣,讓他感到自豪、榮光。他還要繼續努力,在傾力於甌菜標準化的同時,也將甌菜端上世界餐桌,做國際之宴。

我熱愛甌菜,熱愛烹飪這個工作,願用一輩子的時間去享受其中的樂趣。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來源:甌海發布

編輯:DC

這些內容你可能感興趣↓↓↓

相關焦點

  • [北京晚報]國宴名廚來掌勺 爆款美食成「網紅」 :人民大學的「青團...
    青團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把國宴大師請進學校食堂 北京飯店譚家菜主廚、中糧集團總廚師長、人民大會堂餐廳處國宴大師……這些頂級名廚掌勺的大餐或許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一品,但人民大學的師生從去年開始就可以享受名廚的手藝,這得益於後勤集團推出的「客廚RUC」活動,該活動通過邀請校外廚師團隊,推進風味菜品研發和交流,創新校園美食文化,使之更加「平易、親切」,切實讓人大師生
  • 人民大會堂餐廳處處長孫應武
    孫應武 生於1946年,高級烹調技師,北京市人民大會堂餐廳處處長。   1961年開始事廚,1964年調到人民大會堂餐廳處工作。1984年和1989年分別參與編寫和出版了《人民大會堂國宴菜譜集錦》和《人民大會堂國宴食品雕刻畫冊》。
  • 國宴名廚來掌勺 人民大學網紅「青團」別有味道
    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就有這樣的口福。這種最應季的美食禮盒最近出現在學校食堂裡,禮盒由三種口味組成,分別起了優雅的名字,連起來是:「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這一美食很快被人大師生乃至校友瘋搶。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加上後勤經理、食堂主任親自上陣,在新媒體上為美食「代言」。
  • 潘曉林和他的《中國甌菜》
    潘曉林和他的《中國甌菜》 2019/07/25 07:5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楊凡 瀏覽:9083
  • 福山咖啡再度香飄北京人民大會堂
    2月26日下午,「第二屆福山咖啡杯·首都各界橋牌邀請賽」暨澄邁福山咖啡指定為「2012年~2014年全國橋牌比賽唯一指定咖啡飲品」授牌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據悉,福山咖啡已連續第二次被指定為全國橋牌比賽唯一指定咖啡飲品。
  • 招待外賓,人民大會堂總丟銀餐具
    1959年至1981年,我曾5次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南廳的裝飾設計工作,其中親歷和聽說了不少趣事。周總理指示任由外賓拿人民大會堂在1959年9月建好後,考慮到外賓就餐需要,有關工作人員特意到上海定製了一批銀質西餐具。
  • 中國人民大學網紅「青團」哪個食堂有賣 人大美食推薦
    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就有這樣的口福。這種最應季的美食禮盒最近出現在學校食堂裡,禮盒由三種口味組成,分別起了優雅的名字,連起來是:「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這一美食很快被人大師生乃至校友瘋搶。­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加上後勤經理、食堂主任親自上陣,在新媒體上為美食「代言」。對於在校生而言,學校食堂裡的美食已經成為大學時代的一份青春回憶。
  • 雷軍曬國宴菜單!看看昨晚川普昨晚吃了什麼?
    昨晚,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受邀出席美國總統川普訪華晚宴,他曬出高大上的國宴邀請函和國宴菜單,刷爆了微博!快來「大飽眼福」↓↓↓川普訪華國宴菜單↓↓↓你饞了嗎?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一下國宴的這幾道菜椰香雞豆花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之初,即從全國各地選調名廚匯聚於此,這道四川名菜「雞豆花」便通過川菜名廚劉金松大師引入國宴,立即成為國宴的經典湯品。
  • 人民大會堂陳釀如何鑑別真偽?
    今天小就來為大家講解醬瓶茅臺酒中一種特殊的存在——人民大會堂特供陳釀。人民大會堂特供陳釀是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為人民大會堂國宴用酒特別生產人民大會堂特供陳釀,於2002年茅臺酒廠投入生產,2003年面世,在2013年,國家八項規定之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規定不準生產標註「特供」、「專供」、「專用」、「特製」、「特需」等字樣的白酒。
  • 從人民大會堂到西交民巷23號院
    人對一個至念至愛的地方的記憶,斷然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遺忘。,最深切的莫過於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落成並啟用的1959年,我在南開大學上二年級。人在天津的我,沒有機會親見這座人民的神聖殿堂,但從《人民日報》的大幅照片上看到它偉岸的身影,看到在大宴會廳舉行慶祝建國十周年國宴的盛況。從此,這座聖殿在我的心田巍然屹立。
  • 萬人甌菜宴冷盤熱菜有講究 名廚講述菜單出爐始末
    人物名片:潘曉林,溫州人,我市唯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廚師,中國烹飪大師、國家高級烹調技師、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全國餐飲業一級評委、烹飪技術比賽國際評委、浙江省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首席技師、溫州市首席技師,曾在人民大會堂從事烹飪工作。
  • 四川這道「開水白菜」可是國宴級別的美食!
    建國後四大名廚之一的羅國榮/右二發揚者:羅國榮於1911年出生於成都新津縣花園場,早在十三歲即開始了學廚生涯,最早的師傅是他的同鄉、近代川菜名廚王海泉,王曾為四川總督錫良的家廚,並隨錫去過雲南、東北、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於京廣、蘇、浙菜、紅案、白案無一不精。
  • 浙江省廚師節 甌菜擔綱主角-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 國宴名廚_Hi 中國人_中國網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4/19/20194191555647571367_408.mp4  北京前門鮮魚口大街入口處十六年前,主廚孫立新第一次走進這裡時,未曾料到從此自己的命運將會和這座老字號緊密相連。  北京餐飲界盛傳便宜坊有兩塊招牌,一個是有六百多年歷史的烤鴨,另一個就是孫立新這位傳奇大廚。年過半百的孫立新對此置之一笑:「人生短短數十載,做廚師最要緊的是能留下點東西。」他用寥寥數語,總結出自己半生的為廚之道,同時也是人生箴言。
  • 什麼是「國宴」?
    「堂菜」和「臺菜」最近幾年,有關國宴「堂菜」和「臺菜」的說法流傳甚廣。「堂菜」的「堂」字是取自人民大會堂的堂。1984年出版的《人民大會堂國宴菜譜集錦》首次為「堂菜」正名,堂菜也由此成為八大菜系之外的個新品種。
  • 十周年國慶 國宴菜單,川廚上陣 川菜登場
    建國初期的國宴,一般在中南海舉行,而每年的國慶國宴則在北京飯店舉行,從1949年開國第一宴到1958年國慶國宴,連續十年如此,菜品均以淮揚菜為主。1959年,適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作為當時國慶十大工程之一的人民大會堂在國慶節前夕交付使用,十周年國慶節的國宴就被安排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之後的大規模重要國宴也都在這裡舉行。
  • 中國十大名廚 國內有名的廚師
    Maigoo小編就此,為大家總結了一份中國名廚排名榜,其中有史正良、高炳義、楊貫一、董振祥、孫立新、林壤明、盧永良、周曉燕等人。這些中國名廚推動著中餐的發展和創新,具有一定影響力,下面一起來認識下!5、孫立新(國宴大師,中華名廚)中國當代著名國宴大師,曾多次擔任多位國家領導人宴請中外貴賓的菜單主設計者。
  • 國宴規格:從"四菜一湯"到"三菜一湯"跨越半世紀
    餘心清是新中國留用的禮賓專家,他對北京餐飲業了如指掌,哪家飯館是什麼風味,有哪些招牌菜,有多少位名廚,經營情況如何,他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考慮到出席這次國宴的賓客來自五湖四海,周恩來同志決定選用兼容南北菜系之長、適合大眾口味的淮揚菜招待客人。
  • 國宴規格解密:從四菜一湯到三菜一湯跨越半世紀
    餘心清是新中國留用的禮賓專家,他對北京餐飲業了如指掌,哪家飯館是什麼風味,有哪些招牌菜,有多少位名廚,經營情況如何,他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考慮到出席這次國宴的賓客來自五湖四海,周恩來同志決定選用兼容南北菜系之長、適合大眾口味的淮揚菜招待客人。
  • 建築人民大會堂的前前後後
    然而破土動工於1958年的人民大會堂的一些故事,至今卻還鮮為人知。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舉行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決定為慶祝共和國十周年盛典,在北京建一批包括萬人大禮堂(後由毛澤東親自定為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十大公共建築,要求這些工程在1959年國慶時投入使用,萬人大禮堂的地點選在天安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