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無隅,大器晚成」,老子的《道德經》道出了成功的真諦

2020-12-19 趙趙的期待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這兩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至大的空間就沒有角落,很大的器具成形就比較慢,現在「大器晚成」已經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

其實,這句話正是出自於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中,《道德經》在中國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傳達的思想在今天看來也是意義重大。接下來,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道德經》中的一部分內容,品味經典。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得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譯】:

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即道)。天空得一而清虛,大地得一而安穩,神只得一而顯靈,江河得一而流水,萬物得一而生 長,王侯得一而天下歸正。

推而言之:天空若不清虛,恐怕要裂開了;大地若不安穩,恐怕要塌陷了;神祁若不顯 靈,恐怕要消失了;江河若不流水,恐怕要乾枯了;萬物若不生長,恐怕要滅絕了;王侯 不能使天下歸正,恐怕要跌倒了。

貴是以賤為本體的,高是以低為基礎的。所以王侯都自稱孤家、寡人、不善。這不正是以 賤為本體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恰恰沒有榮譽。所以不要追求晶瑩如美玉,堅硬如頑石。

2.「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天下萬物都生於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3.「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優秀的人聽了道之後,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聽了道之後,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 無的樣子。俗陋的人聽了道之後,大聲嘲笑。若不被這種人嘲笑,那還較真道嗎?所以《建言書》上說:

道是光明的,世人卻以為暗昧。在道裡長進,卻似乎是頹廢。在道裡有平安,看起來卻像是艱難。

至高的道德卻好像幽谷低下,極大的榮耀卻好像受了侮辱,

寬廣之德卻被視若不足,剛健之德視若苟且,實在的真理視若虛無,

至大的空間沒有角落,偉大的器皿成形在後,

聲音太大時,人在其中就聽不到什麼;形象太大時,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麼。

道是隱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與、又能成全。

當然,我們也只是選取了《道德經》中的一部分來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大家閒來無事也可以讀一讀《道德經》哦,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相關焦點

  • 老子教你做人,道德經中10個成語,做到了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很多現代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虛懷若谷、大象無形等等。這些成語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下面是老子《道德經》中的10句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10個成語,如果我們做到了,為人一定不會差。
  • 道德經41章下:不要糾結成功來得太晚,因為大器晚成,大象無形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四句沿用到現在都已經是成語了,所以說並不難理解。隅,是指角落,大方無隅,是說最大的方正,是沒有稜角的;喻義指寬宏大度的人心中沒有陰暗的角落。方大到一定程度,有角也顯現不出來了,等於就是接近於圓了,所以後來,大方一詞也指圓融,說一個人大方,就是為人處世不小氣,而大方無隅,也就有了新的寓意,表示寬宏大度的人心中沒有陰暗的角落,外表也自然圓融大氣。
  • 精選《道德經》中的10句話,每一句都可做人生格言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裡面有很多經典的語句,耐人尋味,發人深省。下面是《道德經》中的10句話,每一句都可以做我們的人生格言,掛在牆上,讓人敬仰。6、《道德經》:大方無隅,大器晚成《道德經》中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世上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你經歷過的每一個挫折,你堅持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你寶貴的財富。
  • 「大器晚成,早有徵兆」,身上有這三點的人,成功是遲早的事
    老子是我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道德經》一書,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最方正的東西反而看不到他的稜角,越是貴重的器物越是做得慢。這就是「大器晚成」這個成語的出處,後世經常用來比喻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成就顯露得比較晚。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6個成語6種智慧,洞見《道德經》暗藏的成功秘訣
    他迎入老子,齋戒問道,並請老子著書,以惠後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終。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又稱《老子》)。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懂人生真諦。」只有短短五千言,《道德經》卻涵天蓋地,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
  • 老子《道德經》中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讓人大受啟發
    《道德經》中開篇就說出了這個道理,其實除了這句,裡面還有很多指導人生的智慧和處世哲學。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自身對道的感悟,向世人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足以讓人醍醐灌頂。讀懂了這3條「天機」,勝讀十年書,人生無往不利!
  • 老子《道德經》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讓人醍醐灌頂
    文章作者:琢磨君老子在《道德經》開篇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真正的大道不是能夠用言語表達清楚的,真有點「此處無聲勝有聲」、「天機不可洩露」的意味。《道德經》第25章談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人類的道理大都是遵循天道之道、自然之法。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自身對道的感悟,向世人洩露的3條「天機」,只有11個字,但足以讓人醍醐灌頂。讀懂了《道德經》中的這3條「天機」,勝讀十年書,人生無往不利。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點擊"無為文藝"免費訂閱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 老子《道德經》: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今天要和大家共同學習的內容是老子《道德經》的第35章。先來看一下原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大象:所謂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方無隅。大象,大音,大方,在道德經裡面,都是用來喻道的。執大象,意即堅守大道。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道德經第14章裡面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道體無色無相,無色無相,雖然無法感知,但是真實存在。用之不足既。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
  • 《道德經》中的「大音希聲」,是什麼含義?需要從四個方面解讀
    導語: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四十一章,提出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這段話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成為千百年來,大家爭論比較多的話題,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 《道德經》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
    《道德經》是我國春秋時期的一部哲學著作,由後世稱為老子的李耳所著成。此書的成書在諸子百家分家之前,所以諸子百家的思想大都是從此書中分化而出,由此可見此書的影響是何等深遠。《道德經》一共五千餘字,所以也稱為《五千言》,它也是我國道教所尊崇的道家至典,書中的主要思想是追尋「有道」,有道的意思便是順應天理順應自然,萬事萬物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繁衍生息日趨長遠。所以人也要順應自然而為之,不可違背天道。本篇便摘選道德經中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的9句天機至理,與大家來一起追尋一下道之精髓。
  • 《道德經》第41章解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方無隅;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譯文】上士聽到道後,必定立即勤奮去實行;中士聽到道後,則將信將疑、猶豫不定;下士聽到道後,則會哈哈大笑。
  • 52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終。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以下52個成語均出自《道德經》,或許能夠帶我們,管窺老子思想的魅力!34、大器晚成【解釋】: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五十二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來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齋戒問道,並請老子著書,以惠後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終。 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道德經》。此書深奧難懂,歷來眾說紛紜。以下五十二個成語均出自《道德經》,或許能夠帶我們,管窺老子思想的魅力!
  •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1973年馬王堆西漢古墓挖出了老子道德經2000多年前道德經版本,一時震驚世界!沒想到的是,經過對比發現,發現道德經被後世篡改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意都被改了。
  • 大器晚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出自:《老子》四十二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成語出處:《老子》四十二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 《道德經》:玄奧博大精深,堪稱哲學第一書
    《道德經》或《老子》或《五千言》,後跟《道德真經》。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經典之一。《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三部作品。《道德經》的總數為81章,分為《道經》(37章)和《德經》(44章)。
  • 真正的大器晚成的人,一般都有這三徵兆,你看看自己符合麼?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意思就就是說,特別宏大的形象一般看不出稜角,有大才幹的一般成熟較晚,恢弘美妙的音律聽上去往往聲響稀薄,磅礴的氣勢景象似乎沒有一定之形"。
  • 老子道德經中的5個成語,教我們看懂人生,開啟成功之門
    也許,先賢的一句話,就能解決我們長期思而不決的問題,從此豁然開朗,走向成功之道。老子的《道德經》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涉及面在所有先賢著作中首屈一指,其理論的深刻度更是令他作難以望其項背。《道德經》之中,出了不少流傳千古的成語;這些成語充滿智慧,或許能給我們的人生作一個令你滿意的解答。
  • 想要體會到少女之純真,首先要領會老子《道德經》一個「妙」字
    在老子《道德經》中,第一章就兩次出現一個字——妙。「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們知道,道德經僅僅五千言就道出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其每一個字都是字字爍金,那麼,這一個「妙」蘊含了什麼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