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無隅,大器晚成」這兩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至大的空間就沒有角落,很大的器具成形就比較慢,現在「大器晚成」已經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
其實,這句話正是出自於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中,《道德經》在中國乃至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傳達的思想在今天看來也是意義重大。接下來,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道德經》中的一部分內容,品味經典。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得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譯】:
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即道)。天空得一而清虛,大地得一而安穩,神只得一而顯靈,江河得一而流水,萬物得一而生 長,王侯得一而天下歸正。
推而言之:天空若不清虛,恐怕要裂開了;大地若不安穩,恐怕要塌陷了;神祁若不顯 靈,恐怕要消失了;江河若不流水,恐怕要乾枯了;萬物若不生長,恐怕要滅絕了;王侯 不能使天下歸正,恐怕要跌倒了。
貴是以賤為本體的,高是以低為基礎的。所以王侯都自稱孤家、寡人、不善。這不正是以 賤為本體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恰恰沒有榮譽。所以不要追求晶瑩如美玉,堅硬如頑石。
2.「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天下萬物都生於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3.「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優秀的人聽了道之後,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聽了道之後,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 無的樣子。俗陋的人聽了道之後,大聲嘲笑。若不被這種人嘲笑,那還較真道嗎?所以《建言書》上說:
道是光明的,世人卻以為暗昧。在道裡長進,卻似乎是頹廢。在道裡有平安,看起來卻像是艱難。
至高的道德卻好像幽谷低下,極大的榮耀卻好像受了侮辱,
寬廣之德卻被視若不足,剛健之德視若苟且,實在的真理視若虛無,
至大的空間沒有角落,偉大的器皿成形在後,
聲音太大時,人在其中就聽不到什麼;形象太大時,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麼。
道是隱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與、又能成全。
當然,我們也只是選取了《道德經》中的一部分來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大家閒來無事也可以讀一讀《道德經》哦,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