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素食日:怎樣吃素才健康?一份專業級「吃草」指南請收下!

2020-12-11 騰訊網

人類用了幾百萬年才爬上食物鏈的頂端,現在卻開始流行「吃素」。

「大魚大肉」曾是人們對飲食生活的美好追求,在不愁吃穿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健康選擇吃素食。在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的今天,素食被認為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但關於吃素,很多人存在誤解:血脂、血壓、尿酸高了,就要吃全素。儘管適當食用素食有益於我們的健康,但是對於吃素,不少人還是存在著很大的誤區。吃素對身體有什麼益處?素食應該怎麼吃?

什麼是素食?

素食是指不包含畜、禽、魚、蝦等動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素食者以穀物、雜糧、大豆及製品、蔬菜等食物為主。

根據不同的膳食組成,素食分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等,每種素食又有其各自的膳食特點。全素食者是所有動物性食品都不吃,只吃五穀、蔬菜、水果、堅果和豆類等植物性食品;不吃肉類,但是在嚴格素食的基礎上增加蛋類或奶類被稱為蛋素或奶素;不吃肉類,但是在嚴格素食的基礎上蛋奶都吃的被稱為蛋奶素。

吃素有哪些好處?

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

食用高品質的素食(如全穀物、水果、蔬菜、堅果以及豆製品)有利於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肉類太多的飲食會使腸道中致病細菌快速生長,而富含膳食纖維的素食則會增加腸道有益菌,改善腸道菌群,因此,適當吃素有益全身健康。

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素食含有較低含量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總脂肪酸以及鈉鹽,還含有較多的植物化學物,如多酚、類黃酮等,具有抑制膽固醇吸收與合成的作用,所以,適當吃素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改善腸道菌群

吃太多肉類會使腸道中致病細菌快速生長。而富含膳食纖維的素食則會增加腸道有益菌,改善腸道菌群,有益全身健康。這是因為水果和蔬菜是全面的抗氧化營養素,可保護心臟及大動脈。再加上它們不含飽和脂肪或膽固醇,也有益健康。

吃素的誤區要避開

誤區一:吃素降血脂

很多人選擇吃素是因為自身的血脂很高,然而,即使完全素食,如果攝入不當,也會升高血脂。實際上膽固醇的來源三分之一是由食物生成,三分之二由體內自身合成。由於影響血脂合成和代謝的因素相當複雜,尤其是機體內已經出現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紊亂的患者,只控制肉類的攝入,未必能改善血脂異常。

誤區二:吃素能減肥

減肥的關鍵是控制食物熱量,而不是葷和素。例如蔬菜、菌藻類、豆製品等,他們往往熱量較低,合理搭配食用,適合在保證營養的同時,降低熱量的攝入。而甜點心、油炸主食、精白米麵主食,例如油條、油餅、麵包……澱粉、糖、油脂含量比較高,吃多了更容易長肉。

誤區三:長期吃素能延壽

長期只吃素食不僅不會延壽,還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營養不良:長期素食不吃葷會引起胃酸及消化酶減少,引起食慾不佳。單純的素食攝入會導致食物成分比例失調,同樣也會引起許多疾病。人們要保持充沛的精力,每天需要大量蛋白質和脂肪,而肉類恰恰補充了素食的這一不足。

加速老化:脂肪是加強細胞組織的必要成分,適量的脂肪攝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很多吃素的美女會特別避免攝取脂肪,但事實上,缺少脂肪供應的肌膚會出現缺乏營養的問題,會失去彈性變得蒼老。

誤區四:所有人都能吃素

營養師一般並不提倡長期完全吃素。如果有人想嘗試,也要看當時的身體條件。吃素者必須為身體素質非常好的成年人。下列幾種情況就建議不要長期吃素:

1. 身體本身比較瘦弱、抵抗力差的人。

2. 所有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會導致發育不良。

3. 計劃要寶寶的女性,若常吃素,可致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引發孕育障礙。

4. 女性月經期間、月子期。

5. 更年期婦女,會加重「更年期症候群」。

想食素吃出健康,需要費心思!

如今,出於保健和瘦身等目的「素食一族」越來越成為一股潮流。但素食者也面臨著如何達到營養均衡,使自身身體機能保持健康運行的問題。其關鍵便是我們能夠做到合理搭配?能否將素食吃出營養與價值?

如何讓素食者更健康?植物蛋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你嘗試著長期食素,你應該這樣合理搭配你的素食菜單!

豆製品

我們經常食素和喜愛食素的朋友們,可以在自家的菜單中增加大豆及豆製品的攝入。

菌菇與海產品

海藻和菌菇充足食用,還要合理選擇烹調油。

碳水化合物

主食餐餐都不能少,對於素食者來說,更需要很好地享用主食,如米飯、麵食等,每餐不少於100克,不足的部分也可利用茶點補充,不然身體會感到疲乏,缺乏能量。

新鮮的瓜果蔬菜

補充充足的膳食纖維與各類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三餐換著吃

早餐豆漿,午餐豆芽菜,晚餐來個燉豆腐或炒豆乾,變著花樣吃,可輕鬆滿足大豆類食品的推薦攝入量。

注意補充B12

發酵食物富含維生素B12,可以適當選擇發酵製品。但要注意的是,一般發酵類豆製品鹽含量較高,高血壓患者最好不吃或者少吃。也可選擇吃維生素B12片補充。

吃點零食加餐

只吃素食不多久會感到餓。我們可以選擇加餐或是吃點零食。每天吃適量的堅果。堅果是素食者蛋白質的較好來源,但堅果油脂含量較高,每日不可多吃,一般以每天一小把為宜。

相關焦點

  • 怎樣吃素才健康?一份專業級「吃草」指南請收下!
    「大魚大肉」曾是人們對飲食生活的美好追求,在不愁吃穿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健康選擇吃素食。在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的今天,素食被認為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但關於吃素,很多人存在誤解:血脂、血壓、尿酸高了,就要吃全素。
  • 今天是「國際素食日」,一份專業級「素食指南」承包你的健康
    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營養專家,解讀素食的健康好處,教你科學吃素食。適當吃素好在哪素食,對身體和生態環境都有好處。素食是指不包含畜、禽、魚、蝦等動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以穀物、雜豆、大豆及製品、蔬菜等為主,該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植物化合物等,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
  • 國際素食日 怎麼吃素才健康
    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節(也稱「國際素食日」)。實際上,素食理念已經在國內外流行多年。早年 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節(也稱「國際素食日」)。實際上,素食理念已經在國內外流行多年。  延伸閱讀:怎麼吃素才健康  1.應以全麥麵包、胚芽麵包、糙米等代替白米飯、白面。  2.肉類蛋白質含量高,但豆類如黃豆、毛豆、綠豆,或豆腐、豆乾等豆類加工品亦含豐富蛋白質,可補充因未攝食肉類而缺乏的部分,且多吃豆類無膽固醇過高之憂。
  • 國際素食日丨吃素一定健康嗎?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素
    國際素食日丨吃素一定健康嗎?但很多人對「素食」這一飲食習慣還抱有疑問。吃素一定比吃葷健康?如何判斷自己適不適合素食?怎樣吃素才健康?今天是國際素食日,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國際素食日| 吃素一定健康嗎?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素
    國際素食日| 吃素一定健康嗎?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也稱國際素食節),該節日於1986年起源於印度,原稱「世界無肉日」,後來漸漸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節日。對於素食,我們並不陌生,比如,參觀寺廟有時會遇到開齋飯。素食是素食者基於宗教因素、身體健康、動物權益以及環保考慮做出的飲食選擇,是一種飲食習慣,也是一種飲食文化。
  • 怎樣吃素才健康?最全指南請收下!
    在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的今天,素食被認為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但關於吃素,很多人存在誤解:血脂、血壓、尿酸高了,就要吃全素。儘管適當食用素食有益於我們的健康,但是對於吃素,不少人還是存在著很大的誤區。
  • 國際素食日 吃素一定健康嗎?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素
    她很消瘦,說是吃了兩年素食,身體越來越沒勁兒。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膳食對健康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一部分素食主義者樸素地認為肉食對身體有負面的影響,比如會產生毒素、不利於消化等。但就像這位患者,堅持素食後卻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健康素食日|如何正確吃素?這份「素食指南」承包你的健康!
    從前,「大魚大肉」是人們對飲食生活的美好追求,但近年來,吃素食的人越來越多。有調查顯示,近10年來全球素食人口增加10%左右,中國的素食人群也在不斷壯大。吃素好在哪裡?吃素如何補充蛋白質?怎樣健康吃素?
  • 國際素食日|讓這份「素食指南」承包你的身體健康
    國際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Day):原稱「世界無肉日」,開始來源於印度的一個節日,起源於1986年。是一個由群眾發起的素食運動,當年全球有950萬人積極響應,之後逐漸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的節日,時間定於每年的11月25日。 什麼是素食?
  • 素廚房 | 素食到底該如何吃?一份專業級「素食指南」承包你的健康!
    有調查顯示,近10年來全球素食人口增加10%左右。在2017年,中國的素食者就已有5000萬人。解讀素食的健康好處,教你科學吃素食。10月8日,聯合國發布重磅警告,世界各國需迅速做出改變,採取行動,將地球升溫控制在1.5℃以下,否則世界將面臨更多極端天氣和物種滅絕的風險。
  • 今天吃素,不是吃草 | 福州素食簡餐指南
    ,才具備細水長流的可能。在主理人宗華居士看來,吃素就是一種「培福」的方式。兩年多以前,她有意在素食領域創業,於是從一位修行佛法的僧人處接管了這個店面。有趣的是,培福林開業前,已經有兩三家素菜館在同一個店面留下經營的故事。
  • 國際素食日請吃素 吃素十大好處
    吃素更健康(圖片來源:資料圖) 國際素食日(或國際素食節),是一個自1986年開始來源於印度的一個節日;原稱「世界無肉日」。定於每年的11月25日!漸漸發展為一個世界性節日。今年的國際素食日也有超過千萬人響應。為什麼現在吃素的人越來越多呢?看看小編為你列舉的吃素十大好處! 1.降低患癌症的風險。素食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植物營養素和維生素,這些都能幫助素食主義者降低罹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風險。另一方面,喜歡吃肉的人,尤其是那些喜歡吃肥肉的人,患上癌症的機率則要更高。 2.預防II型糖尿病。
  • 國際素食日|全素食總是沒力氣?一起打開吃素的正確方式!
    如何吃素更健康? 那些人不適合吃素? 11月25日 國際素食日 關於吃素的這些小知識 一起來get
  • 「素食日」吃素就代表健康?關於吃素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不止國內,國際影后娜塔麗·波特曼,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扮演小女孩的娜塔莉從8歲起她就開始了素食。在看了《吃動物》中關於那些端上我們餐桌的動物是怎樣被飼養、殺死和加工的,更是成為了一名嚴格素食者(不吃雞蛋、牛奶、蜂蜜等所有與動物相關的食物)。此外,她不穿戴任何有動物成分的衣服鞋帽,還與時尚品牌合作推出了純素環保材質的高跟鞋。
  • 倡議全國素食日 怎麼吃素最健康
    近年來吃素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那麼你知道怎麼吃素最健康呢?一起去看看吧。在與檢察人員交流時,明生代表就公眾關注的環保問題提出了倡議設立「全國素食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同體負責的環境保護機制等建議。  明生代表非常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環保問題。他建議加強環境保護,倡議設立「全國素食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同體負責的環境保護機制,建立倒逼機制強化政府、企業環境保護責任,強化公民環境保護自覺意識,清除「心霾」促霧霾治理。
  • 國際素食日:「素食之風」悄然颳起,但這些群體不適合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4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唐寒梅 羅佳藝 實習生 龍飛鵬)目前,一些市民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選擇和倡導吃素。每年11月25日為「國際素食日」,旨在以關懷動物為基礎,推廣植物性飲食取代動物性飲食。
  • 如果你要吃素,一周的素食怎麼吃?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素。不管是基於信仰還是慈悲,亦或是減肥,追求身體健康的目的吃素,都應該注意「科學」二字。 當然成為一名素食主義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究竟這素食要怎麼吃?才更加的科學,更加的健康呢?
  • 國際素食日|「素食之風」悄然颳起 專家:並非人人都適合
    雖然大部分人都喜歡用美味佳餚滿足口腹之慾,但也有一些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選擇和倡導吃素。素食是一種飲食習慣或者飲食文化,它是指不吃肉、家禽、海鮮等動物性食物的飲食方式。每年11月25日為「國際素食日」,旨在以關懷動物為基礎,推廣植物性飲食取代動物性飲食。
  • 吃素吃出健康?這才是健康素食的正確打開方式
    眾所周知,吃素對健康是有一定好處的,現在吃素是全球流行的一種趨勢,可是不正確的吃素方式,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對健康反而不利。那麼,吃素到底應該怎麼吃?素食者往往無法從肉食中獲得鈣的補充,因為他們基本上不飲用乳製品,所以也無法從中獲得必要的鈣補充。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素食者不應將牛奶之類的乳製品排斥在外,應適量食用乳製品。此外,經常喝豆漿,吃黃豆、椰菜、鈣強化果汁和穀物都能夠對補充鈣起到重要的作用。
  • 想開始吃素嗎? 給素食新手的七大攻略
    不止如此,從1977年開始,北美素食主義者協會還把每年的10月1日定為世界素食日(World Vegetarian Day),為宣傳素食健康、愛護環境環保與動物的重要日子,今年已經是第43年。小編註:目前全世界吃素人口最多的是印度,網上數據在5億人左右,他們在1986年訂定了每年的11月25日為世界無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