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獅子魚作為外來入侵物種會美國東南海域生態系統造成威脅,他們會通過食物競爭來排擠鯛魚和石斑魚等本地魚類,對珊瑚礁系統也特別不力,還會淘汰對控制海草和海藻過度生長的鸚鵡魚。因此宏都拉斯的潛水者通過訓練鯊魚,幫助人們消滅過多的獅子魚。
在宏都拉斯海岸附近坦島海洋公園的清澈海水中,一隻加勒比礁鯊正在大口咀嚼一隻獅子魚,這種掠食行為有助於維持生態平衡。
獅子魚通常會佔據海床和礁巖作為棲息地,每1000平方米海域面積中的成年獅子魚數量可多達50隻。
在宏都拉斯的近海水域,一位使矛的漁民正在瞄準一頭獅子魚。在這種入侵魚類紮根的地區,政府通常會鼓勵漁民們捕殺它們。
在宏都拉斯海岸附近坦島海洋公園中,已經死亡的獅子魚被扔在漁船甲板上。公園鼓勵人們食用獅子魚的嘗試並非是什麼罕見之舉——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就曾舉辦過一次獅子魚美食活動,「打不過它們就吃掉它們!」是這次活動的活動口號。
宏都拉斯坦島海洋公園中的兩隻鯊魚似乎正在思考要不要享用這頓獅子魚大餐。宏都拉斯一些對鯊魚習性十分了解的本地潛水高手決定利用鯊魚來克制這些入侵的獅子魚。
坦島海洋公園中的一隻鯊魚正在張開大嘴享用著美味的獅子魚大餐。
在獅子魚泛濫的坦島海洋公園中,一隻鯊魚咬著已經吃掉一半的獅子魚殘骸。訓練鯊魚去捕食獅子魚是克制這種入侵魚類的最佳辦法嗎?
在沒有人為刺激的情況下,坦島海洋公園中的一隻鯊魚正在下潛捕殺一隻獅子魚,這種行為正是公園管理者所希望看到的。
在宏都拉斯附近海域,一隻鯊魚的滿嘴利齒上還殘留著不知來自何種魚類的食物殘渣。
網易探索4月13日報導 10年前,水族愛好者在無意中將獅子魚引入了加勒比和美國東南部海域,由於缺少自然天敵,導致這種魚類的數量暴增。為了克制這些入侵的獅子魚,宏都拉斯一些對鯊魚習性十分了解的本地潛水高手決定訓練鯊魚來捕食獅子魚。
獅子魚如同海洋中的老鼠,每年次產卵200萬枚
美國佛羅裡達自然歷史博物館鯊魚研究部的主任喬治·伯吉斯表示,這些獅子魚如同是海洋中的老鼠,一條成熟的雌性獅子魚每年能產200萬枚魚卵,這些卵和孵化出來的幼魚會被洋流帶出很遠,於是這種獅子魚的入侵地盤被進一步擴大。所有海域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怎麼也趕不走殺不絕。肉食性的獅子魚對加勒比海域的珊瑚礁系統特別不利,它們會通過食物競爭來排擠鯛魚和石斑魚這些本地魚類。此外,獅子魚還會淘汰處於食物鏈底層的有用物種,如食草性的鸚鵡魚,鸚鵡魚能防止擠壓珊瑚礁的海草和海藻過度生長。
宏都拉斯舉辦烹飪比賽不殺獅子魚,當地居民也可捕魚為食
和加勒比海域的其他地區一樣,宏都拉斯的坦島海洋公園也試圖尋找解決方案,比如讓獅子魚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拔去毒刺的獅子魚大餐據說非常美味。為此,坦島海洋公園曾組織了一次烹飪比賽,人們在一天時間裡殺掉1700條獅子魚用來烹調,一位攜帶捕魚槍的潛水員甚至一個人就殺了60條獅子魚。
一些宏都拉斯的本地居民也在大量捕殺獅子魚,但是按照宏都拉斯的法律,他們所使用的魚叉和魚矛都是非法的。坦島海洋公園的管理者已經獲得了法律許可,可以讓經過訓練和取得執照的潛水員帶上一種被稱之為夏威夷吊鉤的魚矛,下海獵殺獅子魚。
人工捕殺獅子魚局存局限性:獅子魚習慣在巖縫中生活
但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生態學家和獅子魚專家詹姆斯·莫裡斯表示,類似這樣的治理措施有自身的局限之處。在佛羅裡達國家海洋公園或坦島海洋公園,管理者可以通過定向的勞動密集型捕魚方式來驅逐獅子魚。但獅子魚習慣巖縫中生活,拖網捕撈根本行不通,如果不破壞珊瑚礁或巖石就很難捕捉它們,因此我們很難相出一種讓獅子魚獲得商業高產的有效策略來。
給鯊魚嘗試獅子魚味道,令其產生興趣從而開始捕食獅子魚
於是宏都拉斯一些對鯊魚習性十分了解的本地潛水高手決定利用鯊魚來克制這些入侵的獅子魚。如果這些掠食者將獅子魚視為獵物,那麼這種入侵魚類的數量就能得到控制,並且成為海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起初,他們只是殺掉獅子魚,丟給鯊魚嘗嘗味道。隨後,為了讓鯊魚產生捕食獅子魚的興趣,潛水員開始用受傷的魚來引誘鯊魚。鯊魚非常貪食,它們敢於吞食有毒獵物不會出現明顯的中毒跡象。
專家態度:鯊魚可馴化但至今未發現其可持續性捕食獅子魚
專家表示,包括鯊魚在內的很多魚類都可以進行馴化,但最終的馴化效果還是要放在自然界中檢驗。但直到現在,研究人員依然沒有發現鯊魚有持續捕食獅子魚的行為。鯊魚一般是以本地魚類為食,它們不可能立刻將獅子魚當成唯一的食物來源。另外,覓食理論表示,生物通常會以那些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尋找的食物為食,相比獅子魚,其他魚類更易被鯊魚捕食。
由於魚翅貿易導致鯊魚的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漁業專家表示,如果人們捕捉獅子魚的興趣堪比捕捉龍蝦或鯊魚,另外再加上國際性的合作,獅子魚泛濫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來源:美國國家地理 譯言網供網易探索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