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味道 | 文明路上的這碗瀨粉,從價格到味道都令人感動到哭!

2020-12-13 大洋網

但第一次看到瀨粉的時候,我是疑惑的。這一碗粘稠得像米糊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然而在徹底了解它之後,我才發現這一碗樸實無華的瀨粉,在入口的那一刻卻能打動人。


一種以用稻米打磨之後的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長粉條。始於1850年代,過去以冷飯曬乾後,磨粉特製而成。現以粘米為主要原料,加水拌和成稠度適中的粉漿,煮成細長而有韌性的圓條狀透明粉條。  

第一次接觸瀨粉的小夥伴們,可能第一眼會看成:懶粉?賴粉?

不是「懶」也不是「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姓「瀨」名「粉」。

瀨粉有四個「出生地」,分別是廣州西關、佛山高明、東莞厚街和中山三鄉。這四個地方出品的瀨粉各有特色。

而我們今天說的廣州西關瀨粉,最大特點就是湯底綿綢,不僅滑口Q彈,而且滿嘴米香。聽聞在舊時的婚宴上,西關瀨粉總會亮相,當時的粉條粘得很緊不容易斷裂,所以有祝願婚姻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

廣州西關的瀨粉是各式粉條較粗的一種,偏軟,以米漿湯底為底,傳統是加入花生、蝦米、叉燒、冬菇、油渣、蘿蔔粒等做配料,現在也有加入炸花生、炸魚皮等「香口」的食材。總的來說,西關瀨粉不會有太多的肉類,且熬製融入米漿中,易入口、好消化~  

它可能無法給你驚豔,但是絕對會讓你心頭一暖。

「下班去吃個瀨粉咯?」

「瀨粉?咩粉姓瀨啊?」

瀨粉中的「瀨」其實是製作手法。將調好的米漿倒入穿孔容器中,米漿隨著重力作用滑入沸騰的「蝦眼水」中,凝固細長的米粉,這個製作過程,就叫做「瀨」。

在廣州眾多老字號美食店中,我們挑選了一家有故事的瀨粉店,帶你去吃一碗濃鬱的百年歷史小吃。

店名:老西關瀨粉(文明路店)

特點:門口招牌不簡單,由蔡瀾親自提寫!

價格:人均15元 (只限現金)

地址:文明路216號(近中山圖書館)

交通:中山圖書館公交車站;靠近百花甜品店


店面沒有華麗的裝修,非常樸實。但這家店卻曾被《舌尖上的中國2》推薦,美食家蔡瀾先生親自題寫店名。

走進店內就可以看到滿牆的「光輝歷史」。來這裡點單的都是一些老街坊,他們從進門開始頭都不用抬,直走到收銀臺點單、付款,一氣呵成。

這裡有傳統瀨粉、還有各種加料瀨粉任選。瀨粉出爐後,有三種配料可自主添加,分別是香菜、蘿蔔乾、微辣蘿蔔乾。

什麼都加一點才美味。

我們點了一碗叉燒瀨粉, 12元小份量已經足夠,香菜、蔥、蘿蔔乾各一大勺,眼前這一碗年紀比我還「大」的足料瀨粉就完成了。

按照現在小年輕的慣例,吃美食,要讓手機先吃~

舀一勺瀨粉,看看正宗的粥粉合一。

12塊的叉燒瀨粉,有4-5塊叉燒。滷過的叉燒滋味十足,肉不會很韌,一口咬下去能感受到肉的層次。

不過貪心的我加了太多料,有點過鹹了。蘿蔔乾帶點辣,辣度剛剛好,連我這種一點辣都吃不了的人也能體驗微辣的快感。

叫上一碟魚皮,泡軟在瀨粉裡,增加吃瀨粉時豐富的口感。

湯底十分濃稠,濃鬱的米氣味道的芡,帶著蝦米的鮮味,吃到停不下來。

重點是,瀨粉嚼勁十足!讓我們來測試一下正宗瀨粉該有的樣子!扯一扯,拉一拉~

作為一道傳統美食,街坊們都吃得津津有味,中午時分不想在家煮飯,那就下樓吃完瀨粉吧。

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裡,瀨粉從來不會缺席。父母曾帶著自己吃一碗溫熱的瀨粉,如今自己又帶著兒女重溫這一碗廣州味道。

瀨粉雖然樸實無華,但手工製作的瀨粉工序複雜,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製作瀨粉的阿姨說自己每天早上六點左右就要開始製作。

首先把米粉放進機器中攪拌成米漿。其中有不少訣竅:首次加入80℃的水攪拌,再加入90℃的水攪拌,並且攪拌速度會越來越快。

攪拌好的米漿又白又黏稠。

接著就可以把沾米粉倒進穿孔容器中,利用底部的空洞使瀨粉成條。

瀨的過程中要不斷「畫圈圈」。

成條的米線落入煮滾的開水中,這是第一次煮沸過程。

煮熟之後的粉條還要過一次冷河,然後再次煮熱才算完成。

完成之後的瀨粉,要用竹篩保持瀨粉的溼度,還要在上面蓋一塊布。全手工製作的瀨粉,製成後是彎彎曲曲的,像一條條蚯蚓。

表面會比較粗糙,沒有光澤感,揉起來非常黏手。  

並且瀨粉容易變味,保存時間不可超過一天;而放入冰箱又會影響口感,所以一般早上、下午各製作一次。做好的瀨粉放入提前熬製好的米漿,當有客人來點單時,舀一大勺瀨粉盛在碗裡即可享用,無需再等待。

而除了傳統瀨粉之外,還有滷水瀨粉。

加入滷蛋、青菜、叉燒、肉丸等配料,配以水狀湯底。但店主表示,街坊們還是比較傾向傳統瀨粉。  

小彩蛋一個,在後廚,我還發現了經典中的經典——雞公碗!雞公碗,又叫起家碗,家中一定要有個雞公碗才能起家的寓意。它是廣東和福建閩南地區獨有的特色碗。小時候看電視劇,每一部古裝劇中都少不了雞公碗的身影!

在廣州,還有這幾家吃瀨粉的老字號特別出名。每一家瀨粉店都有自己的「脾氣」,收集了一些網評,你怎麼看?

1. 合興小食店

地址:荔灣區西華路第一津街44號(近人民路)

人均:5元

網評:在老一輩的廣州街坊心裡,這家店算是瀨粉界的翹楚。擠最小的店面,吃最便宜又好吃的瀨粉。

2. 杏花村省城瀨粉

地址:荔灣區泮塘路臨建商鋪B幢

人均:11元

網評:瀨粉偏鹹,重口味人士首選。

3. 凌記

地址:荔灣區泮塘路(仁威廟對面)

人均:13元

網評:雖然配料較少,但是依然有很多街坊排長隊等著吃。

4. 泉記瀨粉皇

地址:海珠區南華東路686號(興安超市斜對面)

人均:13元

網評:瀨粉條夠軟,適合老人家慢慢吃。

5. 更多好店等你推薦~

今晚就去吃一碗瀨粉,

重溫最樸素最溫暖的百年廣州味道。

相關焦點

  • 文明路這家三十年不起眼老店,吃到了廣州已不多見的地道瀨粉美味
    但有一樣粉類美食最為低調,那就是瀨粉了。這道非常有歷史的傳統廣州美食,現在在廣州越來越難吃到了,但這份經典的美味,相信老廣們都不會忘記,所以今天毛哥就打算帶大家來一家非常地道的瀨粉店,這家店在文明路這裡開了三十多年了,一直堅持做傳統瀨粉,出品非常正宗,還能吃到瀨粉的那老味道。讓我們就一起來文明路216號這家「老西關瀨粉」嘗嘗。
  • 簡單食材卻有著不簡單的味道,廣州美食瀨粉,值得你來品嘗
    簡單食材卻有著不簡單的味道,廣州美食瀨粉,值得你來品嘗。想吃廣州老味道,還得從麵食開始,雖然南方人愛吃飯,但是不妨礙我們麵食滿地開花,簡簡單單的美食都可以被我們做出花樣,一碗瀨粉就是最好的證明,最簡單的食材,最便宜的價格,不僅可以讓你填飽肚子,而且吃不到還會想念這種淳樸原始的味道。吃過了香脆的燒鵝,多種多樣的廣式早茶,還有熱辣的廣式燒烤,一碗瀨粉真的是你旅程中的一股清流。
  • 廣州人放不下的執念,舌尖上忘不了的西關瀨粉味道
    與一般我們吃的米粉、河粉不同,瀨粉吃的就是它粘稠軟糯的感覺,粉漿水和軟糯的粉條結合,這個味道在廣州,從8-80歲都能吃,可謂是老少鹹宜。傳統廣州瀨粉用豬骨湯+米漿做成濃稠湯底,加入花生、蝦米、叉燒、冬菇、油渣、蘿蔔粒做配料。瀨粉軟糯,但不會難消化。純手工製作的瀨粉,味道較為清淡,肉雖不多,但肉香濃,好入口,更加好消化!幾塊錢就可以買上一大碗,很便宜實惠又美味。
  • 燒鵝腿怎能少了碗瀨粉?
    食過返尋味廣州人善吃敢食是人盡皆知,而在老西關,再尋常不過的食材,也能被烹調出令人流涎之味。一碗美味的瀨粉就能勾起不少廣州人的情懷。老廣州味道多隱匿於西關市井深巷,每次去到泮塘路,我都要走進「凌記」、「省城瀨粉」或者「老西關瀨粉」去吃一碗。
  • 芳村這家始於七十年代的瀨粉店,吃到了那記憶中的傳統瀨粉美味!
    各位粉絲朋友們周末好~~又到了毛哥老廣美食故事的時間啦~~傳統廣州美食節目開播以來,毛哥陸續和大家講了老廣的燒鵝,腸粉,竹升面和各色糖水等經典小吃,那麼今天毛哥就想再換換口味,和大家聊聊一道比較低調的老廣美食ー瀨粉。
  • 這才是老廣州的味道,怪不得這裡的人都魂不守胃
    一條街,一群人,這個舊稱西關的廣州老城區,每一處都充滿了濃濃的廣州味道。這一次小編決定帶你吃盡荔灣西華路用最真實的味蕾感受,探測老廣州的味道。這家小小的瀨粉店,已經是幾代人的回憶了。瀨粉有小中大,分別是4.5.6塊,價格超級親民的。瀨粉有香菇豬油渣,香菇料比較少,畢竟價格放在那,但加上豬油渣真的挺香。一入口就知道沒加什麼亂七八糟的調味料,是淡淡米香,加上蔥花和外軟內脆的豬油渣,還可以自己加點鹹菜,瀨粉口感很特別,有點q和軟糯,同其他店吃的口感完全不同。
  • 蔡瀾題字的「老西關瀨粉店」裡可不止瀨粉……
    在廣州的老城的越秀區的很多街巷裡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廣州傳統美食。在文明路上的「老西關瀨粉」,店鋪數十平方,牆上掛滿了各種榮譽掛牌,像小時候孩子的獎狀貼滿家裡的客廳。它店頭上方掛著一副墨寶就是它的店名「老西關瀨粉」,由蔡瀾題字。
  • 到這幾家店,品嘗最地道的廣州味道
    每次走到這家店附近,都可以聞到藥香味,可見這牛雜的湯底和調味,店家下足了功夫。除了醬滷口味的蘿蔔牛雜,還有各類牛羊雜湯,以及牛骨髓和著名的牛三星等菜品,還有著名的豬油撈麵,在容意發也可以吃到。瀨粉最初是窮人將隔夜的剩飯打成米漿,用漏勺漏成條狀煮熟使用,瀨粉的升級版叫作水菱角,同樣用米粉,但是用筷子輕巧挑開,就做成了漂亮的菱角形狀。如今的瀨粉,做法已經非常考究,各步工序都要嚴格掌握,控制時間,瀨粉加蝦米瘦肉和蘿蔔乾鹹菜,提鮮提味。
  • 廣州頂級街頭美食居然都在這條街!20元吃到飽!
    推薦理由:號稱全廣州最正宗的瀨粉。嗯,看來這不是一碗沒有故事的瀨粉。 在今年新鮮出爐的廣州米其林中,位於文明路的分店更是獲得了「必比登推介」,相信同一品牌的出品,質量必然不會差!即便有如此多的光環,價格還是很親民,最貴也不過18元。
  • 廣州瀨粉
    (原標題:廣州瀨粉) 白話廣州唔知大家呢兩日有冇去增城正果嘅鄉村旅遊美食節呢
  • 說起瀨粉,廣州人和東莞人會立馬絕交!
    於是,便把隔夜飯風乾或者曬乾,再打磨成米粉,撞成粉漿,最後用漏勺的工具把米漿「瀨」進沸騰水煮至而成宵夜等,這就是廣州瀨粉的雛形。市民只有等到過年或辦喜事的日子才有瀨粉吃,到現在瀨粉已經成為了平常小吃,不再那麼稀缺。
  •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必到西華!
    俗話說,「食在廣州」,廣州大大小小的美食街雖然多達27條,但如果首推一條決不能錯過的美食節,我想,那一定是西華路。西華路對於很多老廣而言,是童年的回憶,也是生活的片段,在這裡,你能看到各種林立的小店,美味的老字號,看到匆匆忙忙路過的本地人,感受到濃濃的老廣情,體驗到真正廣州的市井生活。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從街頭吃到街尾不重樣哦!
  • 廣州瀨粉,值得品嘗
    小編是一個地道的廣州人,從小生活在廣州,對廣州的美食再熟悉不過了。由於對美食的追求,就做了廚師,如今在茶樓工作將近5年了。生活在廣州朋友都知道,瀨粉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道美食,也是廣州最傳統的早餐之一。因此分享給各位小吃貨們。
  • 廣州一碗5元豬油渣瀨粉,有人專程坐車來打包,為什麼廣州人愛吃
    外表平凡普通,卻引無數人迷戀,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美味?瀨粉,是一種以用稻米打磨之後的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長粉條。在廣東的一些地方區域是一款特色小吃,而在廣州想吃到地道的瀨粉,你得去到廣州老城區——廣州西關。
  • 廣州一碗5元豬油渣瀨粉,有人專程坐車來打包,為什麼廣州人愛吃
    外表平凡普通,卻引無數人迷戀,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美味?瀨粉,是一種以用稻米打磨之後的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長粉條。在廣東的一些地方區域是一款特色小吃,而在廣州想吃到地道的瀨粉,你得去到廣州老城區——廣州西關。
  • 廣州這10碗粉,好吃到淚奔!最低一碗只要3.5元
    那麼在廣州,我們能吃到多少種呢?醬汁裹滿了碗裡的料,讓每一口都夠味,把豬腸粉拉開吃,更入味!,是隔壁南海中學和附近公司職人們的「飯堂」,由於價格親民,開店多年來,一到飯點就人滿為患,可以說是日日排長龍。
  • 廣州這家瀨粉店,究竟憑什麼讓《舌尖》推薦、蔡瀾題字?
    今天本君在覓食過程中腦袋突然卡機不知道要吃什麼然後打算重擼一遍《舌尖2》找找看有沒有本君吃漏的地方科科當本君看到第三集《三餐》的時候突然發現了這碗瀨粉>嗯 看來這不是一碗沒有故事的瀨粉本君馬上就找位置坐下來了店內位置不多來光顧的主要是熟門路的老街坊基本都不用看菜牌
  • 尋找老廣州的市井味道(五):傳統腸粉、20年川菜館與新網紅店
    今天周四,陪一位新廣州人(原籍湖南,不會廣州話)去西華路探尋美食,尋找老廣州的市井味道。今天要去的是一位曾經在西華路住了十幾年校友推薦的幾家店。從人民路進來走二三百米就到了,這是一家街坊老店,看到好多附近的阿姨婆婆在打包腸粉和粥之類的。這家店有兩個鋪面,一個鋪面是買單和操作間,現場製作腸粉,另一個鋪面是堂食的地方,有空調。這家不是布拉腸,是抽屜式腸粉,但不是普通那種,是比較大型的抽屜式機器,我第一次見。
  • 廣州這條街成為全國「必吃街」!滿滿美食煙火氣,從街頭食到街尾
    哭了...店在文明路市一宮斜對面,一棟樓都是,大大的招牌很容易看到。 翅叔港式酒家 這是一家2020廣州必吃餐廳,從一輛「推車仔」賣翅,到現在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翅叔一做就是13年。
  • 尋找老廣州的市井味道(二):文明路商圈
    據說西關人以前在中秋前後都會去泮塘吃菱角,但這個東西不是常年都有,所以有個王婆婆就嘗試用粘米粉做水菱角模樣,從此就有了水菱角。後來,水菱角就成為了西關小姐出嫁前一定要學的一種手藝,以證明她們的心靈手巧。現在廣州能吃到水菱角的店很少了,這算是一家。我第一次吃,覺得一般吧,水菱角就是一小團麵粉沒有味道,湯有點濃稠和瀨粉很像,湯加入配的蛋絲花生米會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