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尚為什麼不吃肉 ,說出來你別不信

2020-12-20 騰訊網

佛教剛傳到中國那會兒,中國和尚走的是印度模式,託個大缽,挨門挨戶乞食,討到什麼飯菜就吃什麼飯菜,豐儉皆宜,葷素不挑。如果趕上誰家辦喜事,被施一碗紅燒肉,他們也是照吃不誤,因為當時中國和尚可以動葷腥。

但是,南北朝到隋朝年間,中國的出家人從雜食主義者演變為素食主義者。

這一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從總體上說,與兩位皇帝和一群文人有關。

一、梁武帝蕭衍率先倡導僧人吃素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出了一位信佛的皇帝——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

梁武帝像

梁武帝信佛,信得那叫一個狠。一般人往功德箱裡捐點零錢就行了,蕭衍則是從國庫裡大筆大筆往寺廟劃撥財政收入。這還不要緊,隨著蕭衍年齡變老,他竟然拿出了「愛江山更愛釋迦」的勁頭,幾次離開皇宮,住進寺院,坐在蒲團上,一閉眼就是一天,誰叫都不睜開。若不是大臣跪滿一地苦苦哀求,他差點就剃頭出了家。

梁武帝對佛教如此痴迷是有原因的,當年他為了當皇帝,殺了不少人。兩位南齊皇帝讓他弄死了,多位前朝大臣也被他鼓搗得家破人亡。按照佛家的說法,梁武帝的殺業極重,屬於直通十八層地獄級別。

佛教有個特點,對於"罪業深重"的人,越信佛會越怕,越怕就越信……直至無窮。蕭衍自知雙手沾滿了鮮血,對後世充滿了恐懼。

可是,天天害怕也沒用,得想轍。

一次,梁武帝讀《大般涅經》的時候,看到一段勸人"戒殺"的佛語,他靈機一動,找到了自我贖罪的辦法。

蕭衍連發五條詔書,要求自今以往出家人只能吃素,不得食肉。同時要求,禁肉措施必須落實到每一座寺院、普及到每一位出家人。一僧吃肉,全寺挨罰!

梁朝的和尚一看,著急了,向梁武帝反映情況:

1.印度和尚能吃肉、其它地方的僧人也能吃肉、漢代以來四百年出家人都能吃肉,為什麼輪到我們卻不能吃了?

2.沒有肉吃,氣力不足,素嘴和尚念不出好經。

梁武帝給出答覆:

1.戒殺是佛門永恆的主題,食肉等同於殺生。吃素不但不違背佛教宗旨,相反恰是教義所提倡。

2.出家人每天只是修行,不用參加體力勞動,肉類還是留給勞動人民吃吧。

為了說服眾僧,梁武帝以身作則,主動戒斷肉食,還寫了一篇《斷酒肉文》明志。

和尚們知道最大的施主梁武帝動了真格的,不敢不從,被迫改變飲食習慣。

此為漢傳佛教吃素的源頭!

但是,還沒完。

二、僧人吃素的地理邊界擴展

先看下圖。

梁朝、東魏、西魏形勢圖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南北分裂狀態,江淮以南由梁朝統治,北方則由東魏、西魏統治,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梁武帝的禁肉措施在自己的地盤裡有用,可是北方和尚不歸他管,照樣吃肉。

那麼,為什麼後來北方的和尚也改成吃素了呢?此事與一群文人和另一位皇帝有關。

為了把這個問題說透,我們的故事還要繼續講下去。

549年,梁朝發生了一場千年一遇的禍事。一位名叫侯景的東魏降將,領兵渡過長江,攻陷了梁朝都城建康。86歲的梁武帝被侯景關入冷宮,活活餓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持續了三年,直到552年才被梁武帝的兒子、湘東王蕭繹平定。隨後,蕭繹繼承梁朝皇位,定都江陵,史稱梁元帝。

梁元帝對佛教的態度較為冷漠,他延續父親蕭衍的宗教政策,仍然不允許出家人吃肉。

梁朝的和尚沒有提出異議,也沒臉再提吃肉的事情。因為梁武帝之死給了佛教一記重擊,時不時就會有人問起:「人家梁武帝一心向佛,結局咋會那麼慘呢?」和尚們啞口無言。

中國出家人的飲食習慣,本可以保持南方吃素、北方雜食的狀態,直至永遠。

但是,歷史不斷向前發展,尤其在南北朝的亂世裡,突發事件格外多。

555年,梁元帝即位的第三年,西魏大軍忽然南下,攻破江陵城,俘虜了梁元帝及滿朝官員。最終,西魏軍隊殺死了梁元帝,並將俘獲的梁朝官僚集團驅趕至西魏都城長安。

下面提供一個名單,大家溜一眼,看看西魏一鍋端走了多少梁朝上流人物。

尚書左僕射王褒、通直散騎常侍庾信、尚書左丞沈炯、尚書郎柳裘、吏部尚書宗懍、中書舍人劉臻、中書侍郎明克讓、通直散騎侍郎鮑宏、太史庾季才、記室參軍劉祥、散騎侍郎顏之推、中書郎殷不害、黃門侍郎裴政、太子庶子司馬皓、晉安王諮議姚僧垣、誦書何妥、汝南王蕭大封、晉熙王蕭大圜、宣武王之孫蕭吉、鄱陽王之孫蕭該,等等。

名單裡都是各有專長的飽學之士,被稱為"江陵南士"。

為什麼要提到這批人,因為北朝和尚不吃肉,與他們有關。

西魏是五胡亂華後,幾經演變發展出來的一個鮮卑族政權。論打仗,北朝人身強力壯,南朝不是對手。但是,在管理國家方面,北方落後於南方。

西魏境內雜居著鮮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以及為數眾多的漢族土著,各族之間經常鬧出矛盾,整個社會就像一盤散沙。西魏統治者想盡各種招數,試圖提高全民的凝聚力,都以失敗告終。最後,除了學習漢族制度,西魏政權已經想不出別的辦法了。

557年,西魏改國號北周。見下圖。

陳、北齊、北周形勢圖。(註:550年,北齊代東魏。557年,北周代西魏。同年,陳代梁。仍舊是三方割據。)

560年,周武帝宇文邕當政之後,北周在漢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那批從江陵俘虜來的南士,用處大了。他們在長安被重新起用,授予官職,任務是協助北周搞政治體制改革。

江陵南士給周武帝提供了多種漢化建議,均被周武帝採納。

特別提醒:直到此時,北朝的和尚仍然可以吃肉。不過,很快他們就不敢吃了。

周武帝像

568年,周武帝與江陵南士進行了頻繁接觸,他們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看待佛教。

周武帝已然注意到佛教帶給國家的巨大危害。比如,寺院佛像的建造、佛門石窟的開鑿,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再如,僧人不事生產、不服兵役,每天盤坐在豪華的廟宇裡,便可豐衣足食,這很不合理;又如,普通民眾賣掉耕牛捐建佛像的事件屢見不鮮,還有人獻上所有的財產只為把自己的名字雕刻在佛像的底座上,這又直接影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

周武帝意識到,佛教泛濫對國家和人民沒有好處。於是,他想進行宗教改革。怎麼改?以儒教取代佛教!然而,儒教是漢族的傳統學術,北方人不懂,周武帝只好求助江陵南士。

南士們原本對佛教就沒什麼好印象。如果不是先帝蕭衍信佛信迷了,就不會有侯景之亂。如果不是侯景之亂,梁朝也不會定都江陵。如果不是定都江陵,他們也不會被俘虜到北方。所以,在對付佛教這一點上,南士們與周武帝同心同德。

他們跟周武帝講:

1.佛教肯定得給拿下,不然北周也危險。我們之前蕭衍皇帝身上發生了啥情況,你也看到了。

2.儒教取代佛教,我們願效犬馬之勞。但是,佛教在北方的信眾很多,如果硬生取代,難以服眾,不如召開宗教大會,以儒釋道三教辯論的名義,弘揚儒教,壓制佛教。

周武帝認為有理,自568年到574年,先後十幾次將僧人、儒士、道士請進宮殿,舉行面對面辯論,史稱"三教論衡"。

江陵南士是儒教一方的代表,他們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即使對佛經的理解,他們也超越一般的出家人。和尚們的文化水平跟南士比起來,大概只相當於初中畢業。所以,每次交鋒,佛教一方總是落敗。

周武帝越發敬佩這群文人,私下交流的時候,他們談到了和尚吃肉的問題。南士們的看法是:1.按照佛家所說,眾生平等,出家人吃肉屬於知法犯法,自汙本教。2.站在國家治理角度講,一群不勞而獲的人卻吃著最能補勁兒的東西,於情不符,於理不合。周武帝頻頻點頭,越看佛教越來火。

574年1月9日,最後一次三教論衡的在長安的正殿舉行。周武帝親自走下龍椅,加入了論辯行列,他痛斥佛教:「釋迦牟尼娶妻生子,主不淨;佛門允許僧人食肉,教不淨;教徒相互攻伐,多罪行,眾不淨。因為有此三不淨,朕要裁撤佛教,以平息百姓的虛幻寄託。」

佛、法、僧是佛門「三寶」,周武帝以「三不淨」攻擊之,算是從根子上否定了佛教。在這「三不淨」之中,僧人吃肉,名列其中。

這還沒完。574年6月21日,周武帝發了一個大招,傳旨:即日起,北周境內斷絕佛、道二教,經書塑像全部銷毀,僧人道士勒令還俗,教派財產分發臣下,寺觀塔廟賜予王公。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周武帝滅佛」事件。

周武帝滅佛

北周的出家人完全沒想到這樣的結局。有的僧人擔心受罰,直接蓄髮還俗;有的僧人用黑布裹上光頭,偷渡到東方的北齊境內,繼續信佛。

可是,僧人們的災難還沒結束。577年,北周發兵東進,一舉消滅北齊,統一了整個北方。周武帝再次要求,北齊境內同樣執行滅佛政策。僧人徹底無路可走,只能轉為地下偷摸著信。

不過,與滅佛初期相比,此時的滅佛政策執行得不是那麼認真,許多寺院和經書得以保留。578年,周武帝去世後,滅佛政策出現大幅鬆動,僧人們有了一定的喘息空間。

不過,北方僧人的磨難似乎告一段落,反思卻才真正開始。僧人們聚在一起犯起了琢磨,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佛教行業受此大難呢?難道只怪皇權的殘暴嗎?

有些聰明的和尚終於醒悟,佛教之所以遭此大難,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佔用了太多的社會資源。僧人們不應該跟政權爭搶民眾、金錢和土地,也不應該跟百姓爭食。

為了防止佛教再遭不測,也為了重新贏回世俗的認可,北方僧人主動要求改變自己。什麼齋飯一碗,青燈一對,古佛一尊,他們就喊著夠了夠了。和尚們還修改了佛門戒律,特別規定僧人不得吃肉。

581年,楊堅篡奪了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他重建了許多寺院,召回了不少還俗的僧人,力圖恢復佛教的運作。但是,楊堅自始至終沒有鼓勵出家人重新吃肉的打算。

589年,隋軍南下,平定了陳朝,實現了全國統一。在此背景下,佛教開始南北合流。當南方僧人與北方僧人會面時,他們不約而同地發現,原來大家都戒了葷!

自此,吃素成了漢傳佛教的重要特色。哪怕在佛教最盛的唐朝,和尚們也沒有再次吃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的和尚不能吃肉?這個葷戒是誰定的?
    但其實在唐朝100多年前,和尚們是可以吃肉的,就連2000多年前創立佛教的佛祖釋迦摩尼也是可以吃肉的。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泰國和尚卻可以隨意吃肉。日本佛教是由我們中國傳入的,日本的和尚也是可以隨意吃肉。那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和尚不能吃肉呢?
  • 中國的和尚為什麼不能吃肉,答案原來在他這裡
    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很多都能夠脫口而出「不能」,因為日常在我們身處的和尚都是不能吃肉的,這是佛門的忌諱。但當我們將視野再向外延伸一下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好像除了國內的和尚不能吃肉,其他世界各國的和尚對於肉食是不忌諱的,想吃就能吃。
  • 寺廟和尚難道不是禁止吃葷?為什麼在緬甸、印度的和尚卻能吃肉?
    很多人說起和尚,第一反應就是光頭,然後就是各種忌諱,禁色禁酒禁肉等,嚴格遵守寺廟清規,每天就是吃素充飢,然後在房間裡面坐禪念經,幾年如一日的修行,生活過得非常的清貧,可是去了其他國家旅遊的人會發現,寺廟和尚難道不是禁止吃葷?為什麼在緬甸、印度的和尚卻能吃肉?
  • 有和尚吃肉,有的不吃,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喝酒?揭秘真實原因!
    導語:有和尚吃肉,有的不吃,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喝酒?揭秘真實原因!   有人說:或者要有信仰。這就有了宗教,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比較大的就是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等,在我國,信仰伊斯蘭教和佛教的人比較多。
  • 中國和尚的仇人,規定:僧人禁止吃肉,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在中國的寺院中,為什麼要強調中國的寺院呢,後面你就知道了,和尚的每一頓餐都是由素菜組成,你很難甚至不會看到一個和尚一手炸雞,一手啤酒。和尚禁止吃肉已經成了大眾的一個共識,可是你卻不知道在佛家的戒律中其實是沒有不吃肉這一條的。
  • 和尚可以吃雞蛋嗎?為什麼到了中國,原本吃肉的和尚就改吃素了?
    佛經說:一切卵不可食。所以答案是不能吃! 簡單的說: 佛教徒能不能吃雞蛋,早在晉朝時就有人辯論過這個問題。 一切精卵皆不是素食,不可食用 前言:這篇「雞蛋葷素決斷」乍看之下,有點「武斷」,其實此說非筆者自創,乃引印光大師之說而繼之也。
  • 為什麼和尚不能吃肉?誰規定的?原來是他
    和尚不能吃肉喝酒,在我們看來是常識,而國外的和尚、傳教士等等有信仰者怎麼都沒有不能吃肉這種說法呢?為什麼唯獨中國的和尚是不能吃肉的呢?和尚不吃肉已經是常識佛經《戒律廣本》寫得很明白:佛家禁止吃的,是「葷」。
  • 和尚原本是吃肉的,但傳入中國後卻不吃肉了,原因在於梁武帝
    眾所周知,和尚有著許許多多的清規戒律,比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等,然而在「八戒」「十戒」之中,我們能找到「不飲酒」,但並沒有「戒吃肉」這一說。那麼,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呢?實際上,和尚並非不能吃肉,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的飲食並不是不吃肉。
  • 佛教不禁和尚吃肉,為何中國和尚不能吃?源於1個皇帝的奇葩想法
    好比說初一十五要去燒香、進寺廟不能戴帽子等等。而和尚,作為出家人,意思是遠離紅塵俗世將自己一生奉獻給佛祖。出家人不能吃肉喝酒、不能沾染女色、 不能蓄髮是普遍都知道的,但是其實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全世界只有中國和尚不吃肉。佛教有一本典籍叫做《戒律廣本》,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個典籍講的就是信佛之人的一些禁忌,一些佛教戒律。
  • 佛教本來禁葷不禁肉,現在的和尚卻為何都不吃肉了?
    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國佛教的傳播度最廣,信徒最多,即使不信奉佛教的人,也會對佛教的一些規矩略知一二,比如說佛教徒不吃葷,不吃肉,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早期的和尚也都是吃肉的,那為什麼現在的和尚不再吃肉了呢?
  • 為啥同為佛教,日本地區僧人能吃肉,而中國和尚只吃素食齋?
    在大眾的眼中,信佛之人是不能夠吃肉的,但也有人了解到,日本的佛教是允許和尚吃肉的,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佛家弟子到底能不能吃肉?如果之前能。那麼又是因為什麼,不吃肉成為了中國和尚的一種標籤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扒一扒事實的真相。
  • 日本和尚娶妻生子很奇怪?其實中國和尚不僅能娶妻,還能吃肉喝酒
    中國古代的很多習俗也跟我們今天大有不同。我們今天的中國人雖然不能時空穿越到那個時代去,但是卻能夠通過一些史料、記錄,去研究古人們的生活風俗。比如說和尚,和尚是寺院裡的清修人員,講究清規戒律,不食葷腥,也不能娶妻生子。但是其實在歷史上,一開始和尚不能吃葷,只是指不能吃蔥蒜等刺激性的調味方式。
  • 印度人不吃牛肉,不吃豬肉,那吃什麼肉呢?說出來你別不信
    一些信奉者,他們不殺生,不吃肉,只吃一些素食。在印度,大部分的人是吃素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吃肉。說到吃肉,印度的法律禁止人們吃牛肉,所以街頭上的牛到處亂跑,它們自由自在,也不太會受到當地人的威脅。除了不吃牛肉外,印度人也不吃羊肉和豬肉,這些與他們的信仰有關。
  • 趙剛晉升為副軍級,為什麼李雲龍大發雷霆?答案說出來別不信!
    趙剛晉升為副軍級,為什麼李雲龍大發雷霆?答案說出來別不信!說一句良心話中國的抗日電視劇是一直在社會上備受輿論的。很多抗日劇都是非常誇張的,像什麼手撕鬼子,嘴裡吐針,包子雷等等。看起來都非常的讓人笑話,但是中國的抗日電視劇還是有幾部是非常良心著作的,像亮劍和雪豹。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亮劍的,亮劍中有一個經典的情節,就是作為李雲龍的死黨趙綱被調任了。按理說是升遷的,為什麼李雲龍那麼生氣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我們都知道李雲龍和趙剛是非常好的兄弟。
  • 為什麼沒有公雞幫忙,母雞也能天天下蛋?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但在雞的世界裡,這種繁殖方式可以直接忽略掉了,因為母雞下蛋並不需要公雞的幫忙。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沒有公雞幫忙,母雞也能天天下蛋呢?答案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我們也都知道雞蛋是母雞的卵,母雞經過飼料的餵養,把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全部吸收掉,垃圾物質排出體外,這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母雞下蛋也是生理過程的一種,那就是排出身體內的卵,之所以只能稱之為卵,也就是說它並沒有與精子相結合,這樣的雞蛋是孵不出小雞的
  • 和尚原本是吃肉的,但傳入中國後為何不吃肉呢,都這個皇帝搞的鬼
    眾所周知,和尚有著許許多多的清規戒律,比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等,然而在「八戒」「十戒」之中,我們能找到「不飲酒」,但並沒有「戒吃肉」這一說。 那麼,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呢?
  • 皇帝逼和尚吃肉,和尚吃肉時念叨的一句話,竟成千古名言流傳到今
    自古「和尚不吃肉」似乎成為了人們腦海中對和尚的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然而,其實和尚不吃肉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很久之後,才出現的一種說法,因此,日本和印度的和尚並沒有這種規定。而不讓和尚吃肉的人便是梁武帝,然而,令所有和尚沒有想到的是,在未來的某一天,卻有一個皇帝衝進了寺廟逼迫他們吃肉。
  • 最幸福的和尚在日本,能吃肉娶妻,還受女性追捧
    幾年前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似乎是當今社會很多人的願望,有人不禁嗤之以鼻,說 "旅遊不就是從熟悉的地方到對方熟悉的地方嗎?"這話沒錯,但有多少人深思過這種願望和需求背後的真正意義呢,那麼,人們為什麼要到另一個地方去看、去玩呢?
  • 說出來你別不信
    說到南京的歷史,相信這是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的,那一場大屠殺曾讓中國四萬萬同胞痛不欲生,可以說戰爭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太多!當南京城被攻破的時候,老百姓們都出於水深火熱之中,其中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女人和孩子更是受到了不可言說的傷害!那麼日本入侵南京時,年輕貌美的金陵十三釵結局如何?說出來你別不信!
  • 同樣吃素,為何道士大多清瘦,而和尚以肥胖居多?說出你可能不信
    現如今,隨著祖國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人們手中的閒錢也越來越多,如果讓你選擇一種休閒娛樂的放鬆方式,你會選擇什麼呢?小編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出門旅遊。但是不知道大家在遊覽這些寺廟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同樣是吃素,為什麼大多數的道士們都是一副道骨仙風、清瘦的模樣,而和尚們一個個的卻是以肥胖居多?答案說出來你或許不信在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慢慢的,肥胖也變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越來越多的人每日在計劃著減肥大業。很多人認為,減少肉類食物的攝入,多吃一些蔬菜,就能夠有效的減輕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