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起和尚,第一反應就是光頭,然後就是各種忌諱,禁色禁酒禁肉等,嚴格遵守寺廟清規,每天就是吃素充飢,然後在房間裡面坐禪念經,幾年如一日的修行,生活過得非常的清貧,可是去了其他國家旅遊的人會發現,寺廟和尚難道不是禁止吃葷?為什麼在緬甸、印度的和尚卻能吃肉?
中國佛教是在兩千多年前從印度傳過來的,在傳承發展的時候,融入了很多中國的本土文化,於是便衍生出了漢傳佛教,雖然在很多地方都有著共同點,但是漢傳佛教和印度佛教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而一開始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和尚其實也是吃肉的,他們的葷在佛經裡面的意思是燻,指的是那些氣味大的食物,像蔥,蒜,洋蔥,韭菜和興渠,這些才是被禁止食用的。
因為和尚們認為吃了這些食物以後,會耗損人氣,使得自己不能夠靜下心來,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和尚其實也是可以吃肉的。而下了禁止吃肉這個命令的,是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這位皇帝在歷史上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奇葩了,曾4次拋下皇帝的職責,去寺廟裡面當和尚,是一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了皇帝處理國家大事,朝堂上是亂七八糟的,所以最後又被臣子給花錢給贖回來。
蕭衍雖然做皇帝不太行,但是對於做一名和尚一直有著相當高的嚮往,天天就捧著佛教經典在那裡研讀,把多本經書倒背如流,在看到有一條「戒殺生」的時候,蕭衍就決定以身作則,自己戒酒戒肉,從根本上杜絕了殺生。並且自己做還不夠,還號召全國都一起吃素,和尚更是禁止食用肉類,就連供品裡面也不能夠出現有肉食。礙於蕭衍皇帝的身份,大家也只能照做了,因此和尚不吃肉這條規定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但是印度、緬甸這些國家可沒有這種說法,因為它們沒有一個像蕭衍那樣狂熱的皇帝。所以這些地方的僧人是可以吃肉的,只不過他們只吃「三淨肉」,即不在面前被殺掉的動物,不是專門為自己殺掉的動物,和沒有因自己而死的動物。而之所以這些僧人能夠吃「三淨肉」,是因為他們有著乞食的風俗,對於向別人布施來的食物,是不能也不可以挑剔的,都是給什麼就吃什麼,這也是漢傳佛教和其他派系的區別。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漢傳佛教的和尚不能夠吃肉,但其他地方的和尚能吃肉的原因了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