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位於紫雲自治縣火花鎮火禾弘村下落排組的澳洲淡水龍蝦基地裡,工人們正忙著飼養一批批澳洲淡水龍蝦和卸載從外面引進運來種苗,在塘裡搬運著蝦苗,做好投苗前的準備後,一尾尾的小蝦米被工人們小心翼翼地放入池中。
據紫雲縣吉多生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文軍介紹,火花鎮禾弘村下落排組,水源清潔,空氣清新,特別適合養殖澳洲淡水蝦,澳洲淡水蝦易養,周期短,價值高,市場大,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結合當地土壤、水質、天氣的特點,吉多生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已掌握了澳洲淡水龍蝦養殖與繁育的核心技術,並在當地進行了百畝面積的示範推廣,每塘投苗5000尾,每尾生長至100克左右可開始售賣,每畝地每年養殖兩季共可收益1000千克。
按每千克保底回收價100元,每畝地每年可收入10萬元,扣除生產成本及損耗5萬元左右,每畝地可收益5萬元,30畝養殖塘共可收益150萬元,農戶以一萬參與入股分紅,以3年為周期,第一年領取650,第二年領取700,第三年領取750,現在已有當地村民已在龍蝦基地務工長期務工的工人按每月2500元每月發放,天工的120元一天,能幫助貧困戶提高其經濟收入。
據悉,今年1月,紫雲縣吉多生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00萬成立,結合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50萬元作為禾弘村集體資金統一運營, 新建澳洲淡水老蝦養殖場一個,佔地面積50餘畝,第一期養殖育苗投入580萬,每年育苗200萬尾,成品蝦5萬尾,其中養殖塘水面面積30畝。
「澳洲淡水龍蝦個頭大,肉厚,口感好,現在銷售市場主要是貴陽,整體上是供不應求的。就怕沒產量,只要有產量不怕賣不出去。」楊文軍說,澳洲淡水龍蝦可食部分的比例也比較大,殼薄、肉多、含蝦量多,含肉率的45%左右,而小龍蝦僅為30%左右,這澳洲淡水小龍蝦的前景可以說是可喜可賀,村民們現在對自己家鄉的產業充滿了信心,還建立了學習基地,共帶動1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
來源:縣委宣傳部 狄凱
編輯 / 李婷 審核 / 楊春
有限平臺
無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