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道教:真實的茅山道士是什麼樣的?看完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

2020-12-21 道家文化漫談

相信很多人對於道士的最初印象來源於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在影視作品中,林正英開壇作法時會使用桃木劍、三清鈴等道教法器,並且還會畫符念咒,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成了許多人童年的記憶,有些人甚至前往茅山去學習電影裡的道法,結果發現與想像中的不一樣,那麼真實的茅山道士是什麼樣的呢?

說起茅山道士就不得不提茅山,茅山,原名句曲山,位於今江蘇南部句容市和金壇市交界處,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同時也是道教四大法壇之一上清法壇所在地。早在道教誕生之前的秦漢時期就有很多追求長生久視的方士在此修道煉丹,西漢時期句曲山來了茅盈、茅固和茅衷三兄弟,他們在修行之時採藥煉丹、濟世救人,三位方士得道飛升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的功德,將句曲山改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道教將他們尊奉為三茅真君,並將他們奉為道教茅山派的祖師爺。

到了晉代時期,道教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女道士——南嶽夫人魏華存,魏華存又稱「南嶽夫人」、「紫虛元君」,道教最重要的典籍之一《黃庭經》乃是老子傳授魏華存所著。《黃庭經》是內丹修煉的主要經典,它主張的存思、服氣便於修行,也是促成了道教上清派的創立。其弟子楊羲和許謐在茅山建立了「上清宗壇」,所以茅山派又被稱為上清派。自唐末宋初開始,道教的正一天師道、靈寶派和上清派分別以龍虎山、閣皂山和茅山為主要宗教活動中心,形成了「三山符籙」。茅山上清派的修道者被稱為茅山道士。

茅山上清派以《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兩大經典為依託,注重本身的精炁神修持,通過存思服食天地間的靈氣以及神靈的真炁,從而可以修煉成仙。茅山道士閉門修行,為何會在今天的影視作品裡出現驅鬼捉妖的形象呢?

隨著道教的發展,茅山上清派在各地開枝散葉,又產生了許多的支派,甚至在民間也有不少以上清派為主的法脈。正所謂「法不傳六耳」,各個支派間道法的傳承產生了差異,有的派別還與當地的民間法術或者佛法相互融合,所以茅山道士的修行也不盡相同。自王重陽祖師創立全真派以後,正一派和全真派逐漸成為影響巨大的南北兩大派系,而茅山上清派則失去了道教的主要地位,被整合為正一派的支派。

其次是歷史上一些文學作品的過度渲染,將茅山道士描繪為溝通天神、未卜先知的神人形象。例如唐朝小說《集異記》寫道:唐天寶年間,蘇州吳縣的一名小吏張勵購得一處十分怪異的宅院,以為裡面埋藏著寶藏,他掘地三尺挖出來一個銅釜,打開之後突然跳出來一隻猴子,釜中有銘文:「茅山道士鮑知遠囚神猴於此。其有發者,發後十二年,胡兵大擾,六合煙塵,而發者俄亦族滅。」後來到了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果然起兵叛唐,張勵全家人無一存活。

茅山道士的形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形象被不斷的變化,有時會受到封建統治者打壓變成負面的形象,不過在抗戰時期的茅山道士依然放棄修行,下山救世,其中最著名的是茅山道士黎遇航道長,抗戰期間曾擔任抗日根據地糧食保管員、情報聯絡工作等。所以對於茅山道士,我們要有一個簡單的認知,他們是一群「亂世下山救世,盛世歸隱深山」的修道者,而不是影視劇中只會降妖除魔的法師。

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解更多道教文化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茅山道士有多神秘,在春節登一次茅山,體驗茅山道士的生活
    提到道士,我們首先就會想到茅山道士,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的茅山,是中國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同時,茅山也是中國道教茅山宗的搖籃。茅山道士,給大家最深的印象是影視劇中的神奇的道術,可以驅鬼、降魔,令人心生好奇,同時大家對茅山道士抗日救亡的歷史也記憶猶新,又不免心生敬佩。一直以來,茅山被譽為「第一福地」,正因為此,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道教信徒來此祈福。同時,來自五湖四海的奇人異士也慕名來此尋道問仙。茅山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顯得愈發神奇。
  • 解讀:茅山道士和走陰人分別是什麼,這才是真實的他們
    歷史總是包羅萬象的,看歷史不僅有王侯將相的揮動山河,還有平民的柴米油鹽。負責人的歷史家向來不會很據自己的喜好而篩檢記錄歷史,只要是發生過的事情,一個合格的歷史家都應該把它記錄在冊。這是對自己職業的尊重,也是對後世的負責。
  • 茅山道士的使命從不是驅鬼除魔,事實上他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很神聖
    其實道士的步法很有一番講究,這種步法叫鶴步子,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根據天上北鬥七星的形狀推演出來。茅山道士的形象深入人心,茅山坐落在江蘇句容原名為曲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四大法壇上清壇的所在地,之所以這裡為何改名為茅山也是有一個小故事的。
  • 鎮江的茅山道士,就是影視劇中驅鬼捉妖道士的原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劇鬼片,屢有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的茅山道士,這茅山道士與鎮江句容的茅山有何關聯呢?茅山道士,來源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其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之弟子,稱為茅山道士。
  • 茅山道士亂世抗日有多慘烈?配合我軍戰鬥鋤奸燒毀道觀犧牲巨大
    1938年6月,陳毅和粟裕率領新四軍來到茅山,在此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據地,一把點燃了江南抗日的烽火。千百年來,茅山的道士在茅山一直過著與世無爭、安寧平和的生活。但是日寇冒著寒光的刺刀,刺碎了此處的安寧。道士們在戰火硝煙中,披著道袍加入到了抗日的洪流之中。
  • ...中國第一福地江蘇茅山,茅山道士出沒於此,遊客稱讚求籤特別靈驗
    江蘇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中國第一福地江蘇茅山,茅山道士出沒於此,遊客稱讚求籤特別靈驗茅山被稱為是中國的第一福地,在江蘇鎮江的句容市內,很多想要集福氣的人茅山最核心的景點就是茅山道院,而我以前一直在電視上看到的茅山道術,具體是怎麼樣的,怕是還要來到茅山道院才能真正了解到。茅山是中國道教名山,歷史上被稱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是道教派別上清派、靈寶派、茅山派的發源地,在中國道教歷史上地位很高,如今是全國道教重點宮觀。茅山的宮觀道院在最盛時多達257處,有房屋5000餘間。進到茅山道院,人的內心就會感受到無比的平靜,這大概就是道教淨化的力量。
  • 他是「茅山道士」,被刺9刀不死,成新四軍後連殺6名鬼子
    說起茅山,或許很多朋友會聯想到「道士」,甚至會聯想到「驅鬼鎮邪」,至於究竟有沒有那麼神奇,這裡暫且不討論;雖說茅山乃道教名山,但在戰爭中同樣遭到了沉重打擊,如果按道教歷史記載,茅山在抗戰時期遭到了滅頂之災,茅山一脈從此覆滅。那麼問題來了,茅山道士在戰爭中又在幹什麼呢?
  • 揭秘道教:道士可以吃牛肉嗎?道教的禁忌有哪些?
    相較於全真派的森嚴戒律,正一派的道士對於葷腥沒那麼多的約束,畢竟正一派很多時候要進行齋醮科儀,一般是好幾天,很消耗體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葷腥都可以吃,有人問了,道士不可以吃牛肉嗎?正一派道祖張道陵規定,有四種不可以吃,分別是:牛肉、狗肉、烏魚和鴻雁。我們都知道,道教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也是道教的道祖。
  • 金髮碧眼的「洋道士」:外國人眼中的道教是什麼樣的
    中國功夫:老外的武俠夢李小龍在國際上有著很深的影響力,他讓中國功夫在全世界有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以至於很多老外都以為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他們很多人都有一個武俠夢。作為著名的道教聖地和武當武術發源地的武當山,成為了那些老外尋夢的地方。武當功夫練起來優雅好看,太極柔中帶剛,體現了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並且將陰陽義理蘊含其中。
  • 道教飲食:全真道士常年食素,利於健康;正一道士卻可飲酒吃肉
    在道教的文化之中,他們的日常飲食與修煉有著密切的關係,吃與不吃都要合乎教義、戒律和養生之要。但也絕非所有的道士在日常飲食上都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飲食上的區別,前者食素,後者飲酒吃肉。
  • 茅山:道教福地,別有洞天!
    在江蘇,有個景點是道教中的七十二福地之一,其地形十分獨特,風景更是秀麗無比,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是哪裡呢?是了,它就是茅山風景區。一提起它,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茅山道術,但是它這個地方可有許多深藏不露的好景點。首先,茅山風景區是我國國家級四A風景區,是十大洞天中的第八大洞天。
  • 江蘇茅山,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一山分成2個景區且都要門票
    在這眾多的景點之中,有一處景點卻讓人有些不可思議,它就的江蘇茅山風景名勝區。茅山位於江蘇省西南部,一座山橫跨鎮江句容和常州金壇兩座城市,茅山因此也分為兩個景區,國家5A級景區句容茅山和4A級景區金壇茅山,且都單獨售票。
  • 第五屆國際道教論壇5月在江蘇句容茅山舉辦!
    一起來看——發布詞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感謝各位光臨本次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對道教的關愛和對本屆國際道教論壇的關心支持。2007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我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合作,成功舉辦了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取得了很好的反響。
  • 句容有一5A景區,距南京70公裡,被譽為道教的「第一福地」
    它就是江蘇當地的一處5A景區,距離南京只有70公裡的路程,被外人稱之為道教的「第一福地」,這座山就是句容的茅山。 相比較全國其它赫赫有名的大山,從外形上看茅山就像「小孩童」一般,50多平方千米的總面積和最高370多米的山峰,可以算得上是一座秀美精緻的山脈。
  • 江蘇道教名山值得去,茅山祈福、茅山泡溫泉
    上海出發3小時、南京出發1小時,江蘇道教名山茅山風景區內,這處山野戶外溫泉樂園、野趣度假樂園值得一去!道教勝地祈福、福地茅山泡湯茅山地跨鎮江句容、常州金壇,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國第五大道教勝地。句容茅山國家5A,但好玩的景區不多;而金壇茅山好玩的景區卻很豐富。
  • 《捉妖記》的天師府是真實存在,他們是以捉妖為主,還是傳播道教
    真實的歷史是有天師府的,而且一直以張姓傳續下去,稱為張天師。看過畫江湖動畫片的,肯定對張子凡,他的父親張天師瘋老頭,武功甚是了得,就是袁天罡與之拼殺,未見敗績,可見張天師的武功已經獨步天下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真實歷史的天師府。
  • 道教聖域:洞天福地上清境,茅山仙宗統神靈
    [摘要]茅山為道教上清派祖庭,上清派以茅山為祖庭,其活動範圍遍及江南地區,並建有大批的道觀靖室。茅山所具有的優越、獨特的自然環境與人文價值,使其充滿了宗教聖地的神聖氣氛。上清祖庭,源遠流長茅山,道教上清派祖庭。茅山道教源遠流長,相傳早在高辛氏時代,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
  • 句容不能錯過的旅遊景點之一——茅山
    說道茅山,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茅山道士,而今天說的地方就是茅山道教的發源地。茅山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為道教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思想,所以茅山有一座老子像,這也是茅山景點的特色之一。
  • 靈異小說:山河精魅,茅山道士,殭屍鬼怪,齊聚一堂的心靈盛宴
    說起靈異小說,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他們的最基本元素了——鬼,精怪,殭屍和道士。而這四種類型的怪物也共同構成了一篇篇單獨的小故事。而說起靈異故事,首推還是當年從小所看的那一本本故事會了,靈異小說可以說在故事會的基礎上增加了長度或者是修行。
  • 道教小知識:道士為何隨身佩劍?
    在傳統觀念中,道士是一個神秘的職業。作為道教的神職人員,他們除了出世歷練,鮮少出現於紅塵世間。我們對於道士形象的認知也多來源於小說和影視作品。在影視作品中,他們大多頭戴道冠,身披道袍,腳踏十方鞋,背負道劍,一副超然於外、仙風道骨的形象。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道士行走紅塵之時,喜歡將劍攜帶在身邊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道士偏愛用劍的原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