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白逢彥來說,近日一條從荷蘭來的消息,讓他連續幾天沉浸在興奮之中。幾年前,白逢彥從青藏高原發現了啤酒酵母的「祖宗」。而荷蘭喜力啤酒公司運用這株祖宗酵母菌,近期生產出名為「野性拉格」的啤酒。「野性拉格」由於使用了最原始的啤酒酵母菌,因此被稱為最原始的啤酒。
國產啤酒多是低溫發酵而成
啤酒根據發酵工藝和所用菌種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即愛爾(Ale)啤酒和拉格(Lager)啤酒。前者使用釀酒酵母菌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發酵,酵母菌往往浮在上層,故又稱上層發酵啤酒。後者在10℃左右低溫條件下發酵,酵母菌往往沉於底層,故又稱下層發酵啤酒。人類最早開始釀造的是愛爾啤酒,已有數千年歷史。拉格啤酒一般認為最早於15世紀出現在德國巴伐利亞,以後很快流行開來,逐步取代愛爾啤酒成為全球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啤酒類型。我國生產的啤酒基本都屬於拉格啤酒。
拉格啤酒發酵菌種稱為巴斯德酵母,是由愛爾啤酒發酵菌種——釀酒酵母與另一種被稱為拉格啤酒酵母最原始祖先的酵母菌雜交而形成,它賦予了拉格啤酒酵母的低溫發酵能力,但科學家一直沒有找到它的野生親本。
基因分析找到釀酒酵母的祖先
2011年,由美國、阿根廷和葡萄牙研究者組成的聯合研究組,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區發現了一種釀酒酵母屬新種,被命名為真貝氏釀酒酵母。他們認為這是拉格啤酒酵母的野生親本。
這種起源假說有點說不通。因為拉格啤酒在15世紀中期的德國就出現了,可是哥倫布15世紀末才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哥倫布要把啤酒酵母的祖先從阿根廷帶到歐洲,最早也要15世紀末,所以認為巴塔哥尼亞的真貝氏釀酒酵母是拉格啤酒酵母的「祖宗」是不科學的。
近年來,白逢彥團隊對青藏高原和相鄰地區的酵母菌多樣性進行了系統研究。他們大量地採集了那裡有可能存在酵母菌的水果、花、植物葉片、土壤以及有滲出液的樹皮,然後在實驗室裡分離、研究。他們發現,青藏高原地區釀酒酵母屬的物種多樣性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顯示這一地區或相鄰地區可能是該類酵母菌的多樣性中心或起源中心。
白逢彥說,從上述地區分離的真貝氏釀酒酵母菌株的遺傳多樣性也遠遠高於美洲。青藏高原真貝氏釀酒酵母已經分化出3個遺傳差異顯著的譜系,即華西、西藏和四川譜系,而美洲真貝氏釀酒酵母屬於其中的一個譜系,即西藏譜系。這說明青藏高原才是真貝氏釀酒酵母的真正起源地。
單基因、多基因和基因組序列分析都證明,與巴塔哥尼亞群體相比,西藏菌株與拉格啤酒酵母基因組的非釀酒酵母部分,具有99.82%的序列相似性,許多基因序列甚至完全相同。上述結果明確顯示,西藏真貝氏釀酒酵母菌株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真正的野生親本,拉格啤酒酵母可能起源於中國或東亞。
這一學說同時具有更強的地理和世界貿易史等因素的支持。亞歐大陸作為一大板塊,商貿和人員往來相對於北大西洋阻隔的美洲和歐洲較為便捷。在古代,亞歐大陸商路兩端的大羅馬帝國和大漢帝國的存在,促進了貿易的全面發展。早在西漢時期,張騫就出使西域,通過絲綢之路開展的中歐貿易比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至少早1500多年,青藏高原的菌種被帶到了歐洲,是完全說得通的。
在青藏高原發現西藏真貝氏釀酒酵母菌株,並證實這種菌株才是拉格啤酒酵母真正的野生親本後,白逢彥團隊的相關論文發表在《細胞》子刊《當代生物學》上。此事立刻引起了荷蘭喜力啤酒的注意。他們多次與白逢彥團隊接洽諮詢,並投入了一定的科技力量開展研發,並於近日出產使用西藏真貝氏釀酒酵母菌株發酵的最原始啤酒「野性拉格」。李大慶
推薦閱讀
業內人士表示,不動產登記信息聯網,一方面是我國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的基礎,也是我國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基礎。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持續下降,二線城市有所上漲,三線城市漲幅繼續回落。[詳細]
外匯局指出,本次發布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3個方面:一是取消QFII資金匯出20%比例要求,QFII可委託託管人辦理相關資金匯出。疏通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通道之外,境內投資者對外投資的渠道也在得到拓寬。[詳細]
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項目緊鄰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地處地鐵4號線和9號線交會處,總建築面積3.32萬平方米,不僅可用於專業冰球、花滑、冰壺、短道速滑等項目的訓練和比賽,也可對外開放服務於市民冰上運動需求。[詳細]
2018年6月18日,廣東清遠,位於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金子山用6000多個七彩粽子、2000多個壯家香囊搭成一座粽山,供遊客免費品嘗。[詳細]
臺媒稱,全球矚目的世界盃在俄羅斯打響,中國隊雖然無緣參賽,但在廣東一帶卻有一支人員眾多、陣容齊整的「隊伍」以另一種方式參加世界盃,他們就是廣東實力強大的製造業大軍——世界盃上的足球、「大力神杯」紀念品、世界盃系列鑰匙圈等,都是不折不扣的「廣東東莞...[詳細]
        2018年6月18日,山東濱州,一條穿越十裡花海的觀景鐵路在當地走紅。遊客為體驗乘坐小火車賞花及穿越「心形愛情隧道」不惜冒著高溫排隊,火車站臺幾乎被遊客擠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