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識:青藏高原的六大區域有哪些?

2021-01-09 崑崙考古探險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是亞洲內陸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崑崙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青藏高原可以細分為六個部分。那麼,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

根據青藏高原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可將其分為6個亞(高原)區。

藏北高原

藏北高原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岡底斯山、崑崙山和唐古拉山之間。海拔一般在4500米左右,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羌塘高原(Qiangtang Plateau),是藏北高原的藏語稱呼。地面起伏不大,分布著一系列海拔很高的山脈,但它們的相對高度不大。很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行政上屬西藏自治區的那曲與阿里兩地區管轄。

藏南谷地

「藏南谷地」———山南西藏山南地區(地區所在地:乃東縣澤當鎮)位於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帶,雅魯藏布江中遊,地處西藏南部邊陲。有「藏南谷地」之稱,屬於雅魯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與拉薩毗鄰,西連日喀則地區,東連林芝地區,南與印度、不丹接壤,邊境線長達630公裡。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曾屬中國四大盆地之一。位於青海省海西州,青藏高原東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爾金山脈;西南至崑崙山脈;東北有祁連山脈,面積26.5萬平方公裡。內陸盛產鐵礦、銅礦、錫礦、鹽礦等多種礦物,故被稱作「聚寶盆」。腹地的柴達木沙漠在中國八大沙漠裡居第五。

祁連山地

祁連山地位於青海省東北部,北與東同甘肅省河西走廊為鄰,南靠柴達木盆地,由斷塊山脈與谷地組成。東西長1200千米,南北寬250~400千米,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山間盆地和谷地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之間,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西段地勢高,平行嶺谷緊密相間。

青海高原

青海高原為青藏高原東北部分。在今青海省中、南部。北起布爾汗布達山、祁連山,南至四川西北邊境,東到西傾山,西南抵唐古拉山。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點為崑崙山的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點在民和縣下川口村,海拔1650米。

青海高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這裡的高山大川間河流密布,湖泊與沼澤眾多,是國內海拔最高、溼地面積最大、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川藏高山峽谷區

在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區東部和雲南省西北地區。為青藏高原的東南部。自東向西,山河相間,有九頂山、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聾江、沙魯裡山、金沙江、寧靜山、瀾滄江、怒江等。海拔3000~4000米。東北部為草甸、沼澤景觀,岷江谷地內有森林分布。

評論區留言:大家覺得哪裡風景最美麗呢?

相關焦點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對於我國重要地形區的經緯度位置,可利用重要經、緯線進行「串聯式」記憶,如沿30°N緯線從西到東依次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平原,沿40°N緯線從西到東依次有塔裡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同樣,還可利用90°E、100°E、110°E、120°E經線來串聯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率較高,但準確性不高,與左邊的表格結合起來複習效果更好。 33.
  • 張文木:青藏高原與中國整體安全——兼談青藏高原對「一帶一路...
    由於印度陸塊抬擠亞洲大陸形成今天中國西高東低、三級——若考慮到被淹沒在東海、黃海之下深度50~200米、面積約110萬平方千米的水下淺海平原6,應分四級——落差的地理形勢。 青藏高原的存在,給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以巨大的影響,也留給中華先民以巨大的地理想像空間。古人不知有青藏高原,只知有崑崙山7;或將青藏高原混稱為「崑崙山」。
  • 科學網—揭示青藏高原野生犛牛馴化時間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蘭州大學劉建全團隊通過基因組測序,揭示了7300年前青藏高原上的野生犛牛是如何被馴化的。
  • 中國氣候最多樣的省,跨越四大地理區域,歷經四個乾濕帶和溫度帶
    在我國,有個神奇的省份,它同時跨越了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這四大地理區域;對,我國的地理區域一共就這四個。甘肅省的自然環境的特殊性體現在其地理位置,甘肅省的地理位置幾乎是我國的中心;加之經緯度跨度比較大,而且甘肅省的形態十分像一根「骨頭」,呈西北-東南走向,所以才能跨越如此多的區域。種類豐富的氣候,造就了省內複雜多變的地貌。很多人對於甘肅的印象都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大西北地區,其實甘肅有的地方,山清水秀勝似江南。
  • 若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消失,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攤開世界地形圖一團紅褐色區域會很快吸引你的眼球,那是代表「世界屋脊」顏色,它出現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其中有條顏色最深的線條代表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實際上開一個口子是遠遠不夠的,上高中地理課的時候我跟同學曾幻想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在喜馬拉雅山脈附近斷裂彼此遠離,斷裂帶形成海洋,接著,青藏高原海拔降低,西部地區就會變成另一個江南。
  • 我國有四大地理區域,除了北方和南方,還有哪兩個?怎麼分布
    我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陸地面積大約960萬平方公裡,地處亞洲大陸東部,東西相距5500公裡,南北相距5200公裡,我國邊界線總長有2.28萬公裡,東南面直接對著浩瀚的太平洋,西部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地勢西高東低,呈三階梯分布,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
  • 西藏波密發現青藏高原最大冰川群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新華網拉薩9月24日電(記者邊巴次仁 喻菲)雖然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青藏高原冰川每年都在退縮,但最近由衛星遙感拍攝的地圖顯示,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發現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冰川共有42個,中國三大海洋型冰川中兩個也在波密縣境內。     這個位於喜馬拉雅深處的小縣面積14972平方公裡,森林面積近68萬畝。
  • 亞洲的六大地理區域劃分(二)
    亞洲分區地圖亞洲的總面積達445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30%,如此之大的面積,註定亞洲各地區的國家和人們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區域內有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亞洲政區圖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亞洲的六大地理區域劃分(一)。今天我們來介紹亞洲的剩下幾個分區,西亞、中亞和北亞。
  • 青藏高原所雅魯藏布江河流泥沙時空變化特徵研究獲進展
    據估計,全球進入海洋的泥沙中,約有1/3來自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河流。對河流泥沙荷載的量化及其時空分布特徵的理解,是流域水資源環境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規劃的重要參考。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張凡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對此前少有研究報導的雅魯藏布江河流泥沙情況進行了研究。
  • 西藏翻譯成yalaso,那麼青藏高原呢?記住這些地理名詞考試不用慌
    近日,英語六級考試過後,一條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排行榜,那便是「西藏的英文是yalaso」,一時間掀起了一股熱議,小編也不得不佩服廣大小機靈們的腦洞,雖說有句歌詞叫「亞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那yalaso也應該是青藏高原而不是西藏。哦豁,一不小心較真了!
  • 啤酒酵母可能發源於青藏高原(新知)
    它讓拉格啤酒酵母有了低溫發酵能力,但科學家一直沒有找到它源自何處。  2011年,一個由美國、阿根廷和葡萄牙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組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區發現了一種釀酒酵母屬新種,命名為「真貝氏釀酒酵母」,他們認為這是拉格啤酒酵母菌的野生親本。這種野生酵母菌可能通過跨大西洋貿易從南美被帶到歐洲,在歐洲與愛爾啤酒酵母雜交形成拉格啤酒酵母。但從歷史和地理上講,這一假說則有點說不通。
  •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積極開展青藏高原科考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支持下,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開展相關科學考察,先後在青藏高原東北邊坡的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以及雅魯藏布江、年楚河、拉薩河流域中部地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野外綜合考察
  • 中國歷史,是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互動
    青藏高原中國文明源於黃土高原。而其實黃土高原夾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中間,是一個過渡的高原。這兩個高原都產生了大水系,然而黃土高原卻沒有,所以三者實在不是一個級別。我們對青藏高原比較熟悉和親近,我們的歷史也如此,長江,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東部的山脈可以說都是青藏高原的支脈。但青藏高原同時養育了東南亞和印度。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地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份?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高原地形十分廣布,我國主要有四大高原地形區,分別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每一個高原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黃土高原的形成是在風力沉積和地殼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黃土高原地處我國的第二級階梯,面積十分廣闊,總面積達64萬平方千米。黃土高原東西長度超過1000千米,南北寬度約為750千米,從範圍來看,黃土高原東部以太行山脈為界,與華北平原相鄰;西至祁連山東端,與青藏高原相鄰;北部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高原相鄰;南部以秦嶺為界,與漢中谷地相鄰。
  • 高質量數據集支撐青藏高原天氣氣候預測—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氣象站(中科院青藏所供圖) 12月1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地氣作用與氣候效應團隊」馬耀明研究員等集成發布了首套高時間解析度青藏高原地
  • 【文匯報】土壤學家,俯首傾聽青藏高原的喃喃低語
    確切地說,他們只是青藏高原上自帶氧氣、能量和光芒的一大群人中的一部分——來自中科院的消息說,從2017年8月19日開始,我國正式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2年來,10大科考任務漸次展開,涉及5大綜合考察區域,共有包括南京土壤所在內的60多個專題科考分隊為此奔走在青藏高原的冰川、湖泊、荒漠和草甸之間。
  • 科學家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彭韻佳、董瑞豐)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大學,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萬年到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
  • 青藏高原「大湖期」之謎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張帥和張繼峰博士等在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16期發表了題為:Spatiotemporal complexity of the 「Greatest Lake Period」 in the Tibetan Plateau的「News & Views」欄目文章。
  • 我國主要的國際河流有14條,其中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有幾條
    獨龍江-伊洛瓦底江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的西藏林芝市察隅縣,經雲南省流經緬甸國,也流經過印度的一點地方,從北到南貫穿緬甸中部,最後注入印度洋中,在我國雲南省境內稱為獨龍江,中國古稱大金沙江和麗水,這條江全長2714千米,在緬甸境內就有2170千米,主要在緬甸境內,是緬甸的第一大河和母親河,也是中南半島的大河之一,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裡。
  • 研究人員首獲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環境團隊研究員方小敏等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院士王成善、蘭州大學等國內外科研機構及高校的科研人員,精確測定和建立了青藏高原中南部倫坡拉盆地約4100至2150萬年期間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修正了該區域古高度年代為4000萬年前小於2300米,2600至2100萬年前以後才可能達到350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