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每個老人的願望,尤其在過去,受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每個家庭都有許多子女,一是為了人多家庭多,一是為了防止子女老化,當時無子的家庭容易被人看不起,也擔心老人的養老問題。
輪餐是指老人到了老年,不再固定住在一個孩子的家裡,而是以輪休的方式,住在所有孩子的家裡。從前在農村生孩子的人比較多,有幾個孩子的家庭也很多,現在吃飯的時候,不僅是在兒子家裡,而且是在兒子閨女家裡,一個也不能落下,輪流一個,時間也和孩子商量,有的要住一個月,有的要住半年。這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養老方式,對於這一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和認識。
有人覺得很公平,老人又不只是養育兒子,閨女也是一手抱大的老人,法律對此有很明確的規定,閨女也有法定的義務照顧老人,所以說,老人輪流到子女家去,是很公平的做法,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很有道理,應該照這樣做。事實上,這句話聽起來也確實有道理,雖然閨女外出,但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所以也應該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還有人說這句話,其實往往是兒子,仔細想一想,其實就是這件事。
另一些人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公平,自己贍養老人實在是很冤,老話說得好,養兒防老,老人一生的確養育了孩子,但是對於兒子和閨女的待遇卻完全不同。先嫁的閨女是繼承不了什麼財產的,老人一生積累的財富,也都留給了兒子。他們沒有落下什麼,反而要像兒子一樣照顧老人,自己真是有點冤。按常理,你不該幹這種事。他們自己也沒出一點錢,可對於把老人接過來照顧,有點說不過去了。因此對這種養老方式自己也不太願意。
對老人來說,這種吃輪飯的作法,其實從內心來看,也是頗有怨言的,自己要隔三岔五換房子。不僅要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而且自己總覺得自己是個無家可歸的人,沒有固定的養老地點,覺得自己總是在流浪,自己辛苦一生都沒有固定的養老地點,從內心裡也很怨言。但是又苦於說不出口,這種養老方式在農村越來越常見了。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娛樂資訊,請關注楊紅說三農!
本文由百家作者楊紅說三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