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養老「吃輪飯」現象流行,有人說很公平,有人卻稱其很冤

2020-12-21 楊紅說三農

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每個老人的願望,尤其在過去,受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每個家庭都有許多子女,一是為了人多家庭多,一是為了防止子女老化,當時無子的家庭容易被人看不起,也擔心老人的養老問題。

輪餐是指老人到了老年,不再固定住在一個孩子的家裡,而是以輪休的方式,住在所有孩子的家裡。從前在農村生孩子的人比較多,有幾個孩子的家庭也很多,現在吃飯的時候,不僅是在兒子家裡,而且是在兒子閨女家裡,一個也不能落下,輪流一個,時間也和孩子商量,有的要住一個月,有的要住半年。這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養老方式,對於這一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和認識。

有人覺得很公平,老人又不只是養育兒子,閨女也是一手抱大的老人,法律對此有很明確的規定,閨女也有法定的義務照顧老人,所以說,老人輪流到子女家去,是很公平的做法,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很有道理,應該照這樣做。事實上,這句話聽起來也確實有道理,雖然閨女外出,但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所以也應該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還有人說這句話,其實往往是兒子,仔細想一想,其實就是這件事。

另一些人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公平,自己贍養老人實在是很冤,老話說得好,養兒防老,老人一生的確養育了孩子,但是對於兒子和閨女的待遇卻完全不同。先嫁的閨女是繼承不了什麼財產的,老人一生積累的財富,也都留給了兒子。他們沒有落下什麼,反而要像兒子一樣照顧老人,自己真是有點冤。按常理,你不該幹這種事。他們自己也沒出一點錢,可對於把老人接過來照顧,有點說不過去了。因此對這種養老方式自己也不太願意。

對老人來說,這種吃輪飯的作法,其實從內心來看,也是頗有怨言的,自己要隔三岔五換房子。不僅要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而且自己總覺得自己是個無家可歸的人,沒有固定的養老地點,覺得自己總是在流浪,自己辛苦一生都沒有固定的養老地點,從內心裡也很怨言。但是又苦於說不出口,這種養老方式在農村越來越常見了。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娛樂資訊,請關注楊紅說三農!

本文由百家作者楊紅說三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老人「吃輪飯」,兒女卻認為不公平:傳統孝道為什麼會衰落?
    在當前的中國社會,尤其是農村,王老太太的事情絕不是個例,而是一個普遍性社會問題的縮影:養老問題,以及成為了中國家庭代際關係的普遍性矛盾。在養老問題上,老人覺得「吃輪飯」合情合理,是對兒女(主要是兒子)負責自己養老的最公平的解決方案。
  • 奇怪:農村老人咋不喜歡買養老保險呢?如何養老呢?老農說出原因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我國大部分的農村裡的農民都沒有意識去買養老保險,在說了農村人都啥樣了?有那閒錢去買養老保險嗎?隨著這幾年的新農合價格都是一年比一年高,很多的農民都是放棄了繳納新農合,那麼談何養老保險?
  • 農村老人究竟該不該進城養老 港城人怎麼看?
    很多出身農村的孩子,長大後,都會在城市生活、工作、發展事業。隨著老人漸漸老去,很多人也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城市來養老。有人覺得城市裡配套設施好、生活條件好,鄉下的老人去了城裡就是享福;但也有人覺得,老人在農村待了大半輩子,突然來到城市很多東西和生活習慣都和農村不一樣,這樣的養老並不舒心,有時更是一種枷鎖。
  • 農村老人常說「荒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荒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是什麼意思?其實看字都明白的意思:如果是沒人種的荒地,要麼都不種,要麼你一種,事就來了,總有人爭著種。這種情況不止在農村,城市估計也有吧,只不過農村是靠種地的,所以特別明顯。
  • 有人說過去農村打架鬥毆的事屢見不鮮,為什麼現在這種事少見了?
    有人說過去農村打架鬥毆的事屢見不鮮,為什麼現在這種事少見了?這個問題,有點脫離實際,過去打架鬥毆的事,在城市比農村多。當然農村也不乏打架鬥毆的事,主要原因噹噹時的生存狀況,和信息閉塞,以及法律意識淡薄造成的。
  • 農村老人每月養老金才1000來塊,能滿足生活和看病的需求嗎
    其實這位網友說的農村養老保險金,叫法並不準確,應該是指城鄉居民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金每個月能拿1000來塊的地區,只有上海和北京才能做得到。另外,少數經濟發達地區的高齡老人,也有可能。1、城鄉居民養老金現狀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分兩種,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 中國老齡化嚴重,你覺得現在的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好還是在家養老?
    問題:中國老齡化嚴重,你覺得現在的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好還是在家養老?這種現象很正常,國外更普遍。我國目前已經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該如何更好的安度晚年是擺在眼前的問題。中國傳統的觀念是子女滿堂,四世同堂。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提升,養老行業也作為朝陽行業飛速發展,在養老院,無論是設備還是衣食住行,都有很好的服務體驗,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把老人送去養老院,可以省去不少照顧老人的時間與精力。在這方面,照顧老人,輕鬆。選擇其實很重要,但有的人沒得選,時間和經濟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有時間,咱還是把老人留在家,沒時間再送到養老院,如果你沒時間沒經濟,那麼你沒有選擇。
  • 農村放羊的老人
    生活在農村的時常會遇見一個老人拉著一頭羊後面幾隻小羊。這種現象在農村是一道獨特鳳景。鄉村道路邊經常會看上了年紀老人放羊,這是為什麼?因為一字錢,許多老人因為幹不動了,還有就是身體有病,為了不拖累孩子們,只能養上一兩隻羊,讓他成為自己養老零用錢主要來源。
  • 有人說現在農村的老母雞不會孵化小雞了,事實是這樣的嗎?
    有人說現在農村的老母雞不會孵化小雞了,事實是這樣的嗎?隨著農村的生活發生著變化,以往農村經常看到老母雞帶著小雞的現象不多見了,就有人質疑現在農村的老母雞是不是都不會孵化小雞了呢?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現在農村的老母雞並不是說不會孵化小雞,只是說你沒有給他創造孵化小雞的條件和環境,現在農村的老母雞同樣還會孵化小雞。在農村的老母雞孵化小雞的時間大多是在春夏兩個季節,冬天太冷不適合老母雞孵化小雞,秋季一般是天氣越來越冷了,也不太適合母雞孵化小雞。孵化小雞的母雞1到3年的周齡內,也是母雞孵化小雞的最佳年齡周期,母雞太小或者太老都不適合孵化小雞。
  • 老人帶古董鑑定,稱女婿送給他養老的,專家:老人家你要撐住!
    一白髮蒼蒼的老人推著四件古董來到了鑑寶節目上,老人稱這是他家中所有的古董,想要帶上來求專家鑑定,並且表示希望這4件古董全是贗品。引起現場觀眾的一陣騷動,就連主持人和專家都面露驚訝。主持人忍不住問了老人:為何希望這些全都是假的,之前來節目求鑑定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藏品是真的。
  • 農村又一怪現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為什麼很少有人用?
    如今農村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農民都住進樓房,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質量,國家也在大力的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村與村之間的水泥路修通了,臭氣燻天的旱廁基本不見了,水利工程越來越完善了,這些都是改變。
  • 農村種植的菜籽用於榨油,有人說常吃菜籽油不好,為什麼?
    說菜籽油不好的人肯定不是農村人,農村自己種植的菜籽油用來榨油,這樣的油可是貨真價實的,總比超市賣的轉基因油好,更是地溝油不能比擬的。農村種植的菜籽油用於榨油,有人說常吃菜籽油不好,為什麼?在我們雲南曲靖農村,人們最常吃的油就是豬油和菜籽油,菜籽油一般都是自己去榨油坊榨的,如果你不要菜籽渣,老闆就不會收你的榨油錢。在農村,很多老人吃了一輩子的菜籽油身體依然非常健康,依然能下地幹活,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幹農活是很常見的現象,而城裡老人身體不一定這麼硬朗。
  • 城市老人到農村找老伴,這是生活上的雙贏!兒女反誇老人不拖累!
    常言道:「少來夫妻老來伴」,人到老年精神世界需要人慰藉,生活起居一個人也不太方便,城市裡的一些退休老人想到鄉下找老伴搭夥過日子,這是一種很現實的社會現象,我個人覺得是一件好事。2、農村老人,一輩子在農村辛苦操勞,到了晚年本該屬於頤養天年,還得照顧孫子、孫女,從現實角度考慮,農村經濟條件、醫療條件對比城市而言肯定要弱一些,如果能和城市的老人在一起安度晚年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 新鄉:打造全方位農村養老體系
    在延津縣日間照料中心娛樂的老人「老樂寶」,顧名思義是老年人的寶。老年人坐在家裡,一鍵在手,便能享受到衣、食、住、行、醫全方位服務。盧世欣介紹,這項服務系統已經非常成熟,正加快向農村延伸。目前,新鄉養老服務日趨智能化,不斷由傳統模式向「網際網路+物聯網+養老」的集成服務模式轉變,極大滿足了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在輝縣,農村養老的智能化程度同樣讓人讚嘆。
  • 有人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老人吃了一輩子,真的有問題嗎?
    但是,黑嫂老是時不時看到有些言論,說農村自榨油不能吃,吃了不好,老人吃了不健康啥的。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真的不能吃?這裡面有什麼問題?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Ⅰ:農村自榨油流程和究竟能不能吃關於農村自榨油能不能吃這個問題,任何有腦子的人都會明白這根本不是個問題,假如農村自榨油都不吃,那還有什麼東西能吃?農村自榨油怎麼來的?咱們拿黑嫂這裡的花生來說。春天或者是夏天時,把花生種進地裡,到秋天收穫。
  • 農村地上的這種菜,有人說「香菜」有人說「薺菜」你吃過沒有
    要說生長在農村當地的各種野菜,其實最熟悉的就是農村人了,許多人眼中的植物在農村人看來都可以做成美食,連同這裡面包含到的各種營養成分也很多,農村大媽直接拿個盆子就在地上撿了起來,相信有品嘗到的所有食客也會愛上,這裡面富含到的種種口感都非常吸取到城裡人的喜愛, 相信有品嘗過的食客也一樣會被追求你,看是雜草其實是一種美味。
  • 2020年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是多少?為何農民不願交?聽老農咋說
    由於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很多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農民朋友,沒有辦法及時外出打工。目前我們當地農村大部分農民工留守老家,正在進行一年一度的春耕播種準備工作。而每年的年初又是農村養老保險費用繳納的日子。今年我們村裡面的繳費通知已經下達到每個村民手中。不讓人感嘆,今年養老保險費用都交不起了。因為現在農民工沒辦法外出打工就等於沒有收入來源。甚至有一些村民開始考慮是否不再繳納農村養老保險費用。
  • 專家調研農村養老:55元養老金只夠買幾盒感冒藥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唐鈞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但是,以每月55元為「起點」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顯然無法滿足一個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需求」。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又稱「新農保」,是國家為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廣大農村老人,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的主渠道。從2009年起,它在全國10%的縣試點,基礎養老金定為每人每月55元。
  • 河南太康:讓農村養老實現「菜單」式
    編者按:「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這是大部分農村老人日常生活的寫照。有數據表明,我國有超過5000萬的農村留守老人,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進城,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農村養老特別是留守老人的養老矛盾愈加突出。養老難,農村養老最難。農村養老,既是難點重點,也是最大短板。
  • 都是老人都是送房,有人給攤販,有人給保姆,不給子女為哪般?
    近日,一條#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主#的話題引發輿論熱議,一場圍繞老人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孤寡老人養老問題等方面的討論就此展開。該熱點回顧向上滑動閱覽房屋系董大爺單獨所有,其對房屋享有單獨處分的權利,董大爺與保姆訂立的《遺贈扶養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為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