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IPO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提起肯德基、必勝客、華萊士、海底撈、真功夫、九毛九、呷哺呷哺、小肥羊、老鄉雞等餐飲品牌,估計沒多少人不知道,但要說到千味央廚,估計沒多少人知道。
實際上,作為中國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的速凍米麵食品企業之一,千味央廚正是上述知名餐飲連鎖品牌的供應商。其創始人李偉曾於2007年創辦思念食品,後於2017年末退出,期間另闢新領域,從C端市場殺入B端市場,在2012年創辦了千味央廚。
隨著業務發展,和大部分企業一樣,上市也成為千味央廚既定的規劃,早在2017年5月,千味央廚就向河南省證監局申報了上市輔導備案,又於近日正式打響上市第一槍。
6月19日,證監會官網顯示,鄭州千味央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味央廚」)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赴深交所上市,募集資金4.37億元用於子公司新鄉千味食品加工建設項目(三期)、總部基地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裹挾著一幫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千味央廚到底實力幾何?我們不妨從招股書中一探虛實。
/ 01 /
整體業績穩定向上
大客戶依賴嚴重、市佔率低
千味央廚於2012年4月25日成立於河南鄭州,註冊資金6382.41萬元,主營業務為面向餐飲企業的速凍面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日常生活中,諸如我們常吃的肯德基的油條、賽百味的方形扁平麵包、漢堡王的流心芝士、真功夫的包子、老鄉雞的卡通包、鄉村基的地瓜丸……其實都是千味央廚通過餐飲企業賣給消費者的。
但與普通食品加工企業不同,千味央廚定的位是「只為餐飲、廚師之選」,致力於為餐飲企業提供定製化、標準化的速凍食品及相關餐飲後廚解決方案。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千味央廚營業收入分別為5.93億元、7.01億元、8.89億元,複合增長率22.43%;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0.47億元、0.59億元、0.74億元,2018年較2017年增長25.53%,2019年較2018年增長25.42%。
數據來源:千味央廚招股書
其中,來自第一大客戶百勝中國及其關聯方的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9.95%、30.2%和30.7%,逐年攀高。
一般來說,優質大客戶因為能帶來穩定的收入和盈利,會對公司業績構成直接影響,同時客觀上又使得公司產生對大客戶的依賴性,一旦未來所異動,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生產經營風險和業績波動風險。
對此,千味央廚在招股書中提示,自2012年以來公司與百勝中國合作關係穩定,但未來仍存在訂單減少甚至終止合作導致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另外,節點財經注意到,儘管業績穩定向上,但千味央廚的市場佔有率並不高。
按照《2018年中國冷凍冷藏食品工業發展報告》給出的數據,2018年速凍面米製品製造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36億元,同比增長5.2%。以此測算,2017年、2018年千味央廚在國內速凍面米製品行業的市場佔有率約為0.85%、0.95%。
按照廣發證券研究所的數據,2018年我國速凍面米製品餐飲渠道收入為122億元(餐飲渠道收入佔比為16%),千味央廚2018年速凍面米製品在國內餐飲市場的佔有率約為5.75%。
大致可見,目前餐飲供應鏈市場仍然極度分散,真正有實力的龍頭尚未出現,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各家都存在被邊緣化甚至被擠出的風險。
具體到該領域的企業,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6日,我國從事冷凍食品業務的相關企業超過133萬家,其中在業、存續狀態的企業超過101萬家,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廣東、吉林、福建、上海等地區。
當前,僅河南就有三全、思念、科迪、雲鶴、四季胖哥、名珍、蒲北等代表企業,千味央廚要想短期內突圍並不容易。
/ 02 /
京東、新希望加持
但盈利能力遠低於同行
前有思念創始人品牌效應做鋪墊,後有新希望、京東、絕味食品加持,千味央廚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
2016年7月,前海新希望以貨幣資金5000萬元認繳千味央廚註冊資本5703947萬元,所佔股權比例11.36%。
2018年末,千味央廚宣布獲得億元融資,京東為領投方,絕味食品跟投,兩家共出資1億元,獲得千味央廚約10%股權。據悉,京東與千味央廚將主要圍繞「京東到家」、「7Fresh」、「新通路業務」、「供應鏈」等方面展開合作。
據招股書披露,此次IPO前,千味央廚的股權結構為李偉通過共青城之集持股62.49%,為第一大股東;前海新希望持股8.94%,位列第二;京東旗下的宿遷涵邦、絕味的投資平臺深圳網聚各持股5.13%,為第五大股東。
儘管有業界大佬加持,但在盈利能力上,千味央廚遠遜色於同行夥伴。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2.63%、23.79%和24.45%,呈相對穩定、略有上升態勢。
同期,行業均值為29.96%、30.25%、28.03%,千味央廚落後7.33%、6.49%、3.58%;如果和排名第一的三全食品相比,差距則擴大到11.29%、11.73%、10.72%。
數據來源:千味央廚招股書
究其原因,拋開產品上的各種差異及經營成本上漲壓力,銷售模式也是原因之一。
2017-2019年,千味央廚經銷商模式下收入佔比和直營模式下收入佔比分別為59.41%、40.59%,59.31%、40.69%,58.98%、41.02%;經銷商模式下毛利率和直營模式下毛利率分別為19%、27.95%,20.62%、28.41%,21.06%、29.33%。
相比之下,直營模式能讓千味央廚獲得更多利潤,但由於經銷商模式收入一直高於直營模式收入,對毛利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稀釋。
眾所周知,毛利率水平的高低,代表著企業獲利能力的強弱,進而影響到利潤總額的多寡。就億級營收規模而言,1%毛利率差距反映在毛利潤上就是百萬級,不容小覷。
而在市場競爭中,毛利率亦代表著企業護城河的寬度,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擁有的議價權,並傳導至周轉率、應收帳款、現金流等多個財務指標,或將影響到資本市場對公司投資價值的研判。
值得一提的是,千味央廚剛剛於今年2月完成英才街廠區的搬遷工作,由於後續生產磨合、設備調試以及員工培養等方面的高要求,導致產能逐步釋放所需時間較長,規模效應體現相對較慢,固定資產折舊及人員工資等固定成本壓力較大,公司毛利率可能因為新廠區完全達產用時過長而下降。
2018年末,李偉曾在媒體訪談中表示:」我覺得,未來千味央廚一定是個百億級規模的公司。千味央廚瞄準的餐飲業後廚這個方向,市場實在太大了。而且,公司在行業市場佔位較早,有很大的先發優勢。」
僅從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來看,千味央廚距離李偉這個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03 /
負債增長迅猛
償債能力漸弱
報告期各期末,千味央廚負債餘額分別為1.31億元、1.93億元和3.32億元,流動負債佔比近100%,2019年較2018年增長72%。
數據來源:千味央廚招股書
同期,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2.3億元、1.57億元和0.079億元,呈逐年減少趨勢,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從2017年的79.98%下降至2019年30%,千味央廚表示主要系新鄉食品加工建設項目周期較長且投入較大所致。
除此之外,千味央廚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無一例外都在下滑。
隨著負債增加,經營性現金減少,存貨周轉減慢,千味央廚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也在不斷走低。
2017-2019年,千味央廚流動比率為2.2、1.48和0.8;速動比率為1.87、1.08和0.41。
數據來源:千味央廚招股書
從上圖可見,2017年千味央廚無論是流動比率還是速動比率都高於行業均值,自2018年開始迅速下滑,表明公司的資產變現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都在減弱,這也從側面折射出融資的緊迫性。
此番上市,千味央廚寄希望於擴大產能以提高市場競爭力,但不可忽視的是,年初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行業打擊重大,目前影響還在繼續,千味央廚2020年一季度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約10%、21%。
千味央廚表示,如果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且持續時間較長,將直接影響國內防疫管控措施的解除時間和大眾外出就餐需求,從而對公司經營帶來較大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當前發力餐飲業務的食品公司不在少數。同為河南老鄉的速凍食品巨頭三全食品自2017年起加大了對餐飲渠道的拓展,成績顯著,2019年相關收入直逼千味央廚,且與百勝餐飲集團等企業建立了合作。
就資本市場而言,始終追逐的不過是有著穩健盈利能力和健康資產狀況的標的,千味央廚達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