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的功守道:思念食品「去李偉」,千味央廚「去思念」

2020-12-15 大河財立方

專注原創,專於財經

極速直擊,即刻發聲

極刻常伴左右,理想不逐流年

——大河財立方《極刻》團隊

大河財立方《極刻》第84期

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 楊霄 唐朝金

「河南後廚」獲得京東戰投的同時,也在悄悄揭下思念的標籤。

12月24日,在鄭州舉行的「千味央廚獲京東、絕味食品戰略投資」說明會上,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味央廚)高層人士稱,完成此輪融資後,該公司實控人李偉(思念集團創始人)仍是第一大股東,合計持股62.5%。更令人意味深長的是,2017年年末起,坊間流傳思念食品的「去李偉」化,已悄然變為了「熟飯」,大河財立方《極刻》獨家獲悉的一份「境外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印證了這一事實。

退出思念食品

李偉引京東入場、穩守千味央廚

千味央廚與思念食品的「斷舍離」,近一周內在坊間快速發酵。

12月23日,在新鄉市平原新區,千味央廚投資的新工廠一期項目正式投產,年產10萬噸食品。當日,千味央廚邀請了省內各界人士前往參觀。

談及新工廠啟用對千味央廚的戰略意義,該公司一高管稱,新工廠規劃總規模約228畝,一期項目,主要用於解決當前公司的新增訂單壓力,二期工程即將開工。待工廠全部落成,公司就無需再租賃思念食品的廠房設施。

「始於思念、脫胎單飛」,這是千味央廚向外界釋放的特殊信號。

不過,《極刻》記者注意到,千味央廚的工商登記註冊地是鄭州高新區紅楓裡2號,這裡是河南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區分公司。

12月24日,千味央廚宣布獲億元融資,京東領投、絕味食品跟投,兩家共同出資1億元,佔千味央廚約10%股權。投資完成後,千味央廚整體估值約10億元。

當日發布會上,千味央廚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徐振江介紹,12月初,該公司與京東戰略投資部門已籤訂增資合約和戰略合作協議,融資的資金已全部到位。獲此輪融資後,千味央廚股權結構大致為:實際控制人李偉約佔62.5%、京東和絕味食品約佔10%、該公司管理團隊約佔5.5%、其他投資機構和個人合計持股約佔22%。

當被問及思念食品在千味央廚所持股權比例,徐振江的答覆是「無」。他解釋,千味央廚即將獨立完成上市,與思念食品已無任何股權關係。

此後,有媒體提問:「李偉是思念食品、千味央廚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如何避開同業競爭風險?」

徐振江答覆,李偉是千味央廚實控人,已非思念食品實控人。2017年末,李偉在思念食品所持股份約63%,已由思念食品管理團隊出資全部接收,李偉在思念食品完成退出。

至於思念食品管理團隊接收李偉持股的出資規模,徐振江稱,「目前,雙方聘請的海外評估機構仍在評估進行中」。

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查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2017年12月11日 思念食品的工商註冊登記資料完成負責人變更(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首席代表、合夥事務執行人等變更),王鵬替換了李偉。

也就是說,身為思念集團創始人的李偉,在速凍行業和B2B餐配行業之間,已經做出了選擇。這次,他選擇站在了千味央廚身後,而將思念食品留給了他的創始團隊。

此外,大河財立方《極刻》獨家獲悉一份「境外股權轉讓框架協議」,該協議於2017年12月8日在鄭州市籤署,籤約方,分別是甲方李偉,乙方王鵬、田淑紅、王麗娟、徐鋒共4人。協議中提到,甲方李偉擬不再直接或間接持有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BVI公司」(Synear Food Holdings Limited,簡稱「BVI」)的股權與任何權益,且擬將與「BVI公司」相關的股權轉檔給乙方境外關聯人。

有知情人士予以證實,「BVI公司」即是思念食品母公司藝晉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6600萬美元。目前,甲乙雙方股權轉讓仍在審計階段。如按計劃順利變更,王鵬將擁有思念食品股權70%,田淑紅、徐鋒、王麗娟各佔10%。

從實業家到資本玩家

思念系遊刃「股權進退」之間

在河南企業當中,作為與三全食品幾乎同等體量的思念食品,兩者共同將一個小小的湯圓打造成為一個產業。而思念集團創始人李偉,更以其在資本市場上的長袖善舞而被業界熟知。

比如思念食品,是最早一批在海外上市的豫企。同時,它也是從海外資本市場退市的豫企之一。

曾有不止一位豫企掌門談到,「我們還沒弄明白海外上市的路徑,李偉已經帶著思念食品、黃河大觀『遊玩』歸來了」。

「進退之間」,即是李偉的投資操盤哲學。

2006年8月,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交易所公開發行3.75億股,其中2.5億股為新股,其餘1.25億股是股東配售股,發行價為0.54新元/股,市盈率約為11倍,融資5億多元人民幣。

起初,思念食品股價一度走高,被行業看好,並在2007年創下2.52新元/股的歷史新高,但同年10月份,思念食品股價出現轉折,連續下跌,2008年甚至跌破發行價。

2012年,思念食品的股價一直在0.13新元/股附近徘徊。當年10月15日,李偉宣布,其與一致行動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思念食品在外流通的股份,要約價為0.186新元/股。

對於私有化的選擇,李偉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市場交投清淡,流動性差,再融資困難,這種情況下維持上市公司成本高昂,沒有意義。」

需要說明的是,2006年思念食品新加坡上市時,募集資金5億多元人民幣。之後,思念進行了一次再融資,大股東進行了一次減持,思念食品總共在新加坡證交所上募集了大約2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而通過私有化,李偉及一致行動人僅需付出5.33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億元的融資,思念食品獲得超過14億元的回報。

事實上,在思念食品退市前,李偉控制下的另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黃河大觀,已完成了私有化。

當年,時任思念食品營運長賈國飈的話,或能顯現李偉對資本市場駕輕就熟的心態,「股票交易所跟鄭州的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沒太大的區別,都是低買高賣的行為。在企業和企業家層面,知進退,則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不捏餃子、掌勺後廚」

關於李偉的4個版本江湖傳聞

李偉與他的思念系,在河南商界充滿了傳奇和段子。

最經典款如下:在速凍食品業,李偉是把地產生意(指瀚海大觀置業)做得最好的;在地產界,李偉是賣酒賣得最好的。如今,李偉在速凍食品圈全身而退,又是國內食品製造業炸油條、蒸包子最好的,成了國內B2B餐配界的翹楚。

一語概括,善舞資本長袖的李偉,留下了諸多傳奇。但在先機與投機之間,李偉卻並未留給外界清晰認知。

那麼,與思念食品「分手」,李偉訴求僅為保千味央廚上市,規避同業競爭?

這有待李偉進一步詳答。不過,來自思念系內部與坊間,卻流傳著至少4個版本的說法。

「答謝創始團隊」論。李偉創立思念食品是1997年。創業伊始,李偉未能從家庭得到更多幫助,而是創業夥伴與他風雨同舟,度過了一窮二白的日子。於是,李偉對王鵬等團隊成員表達感謝,轉讓了思念食品股權。

「償還承諾」論。有思念系老員工稱,2006年,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時,李偉曾許諾給管理團隊股權激勵。但當時,因牽涉股份支付等諸多法律問題,而未能實施。直至2012年,思念食品由新加坡退市,李偉對管理層的承諾再度落空。如今,他藉機會將股權轉讓給管理團隊,意在兌現承諾。

「大隱於市」論。2013年後,國內速凍食品市場消費增長止步,李偉即將重心轉移到地產和藝術品收藏領域。其雖然掛名思念食品董事長,但只是分管該公司年度戰略方向,不再插手經營事務。公司一切管理事項,由總經理王鵬接手。2016年王鵬成為思念食品法人代表。

「戰略分歧」論。這是坊間對思念系傳聞傳播最廣的說法。其大意是,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新經濟佔領市場上風,李偉主張佔領網際網路上風口、另闢新的領域投資,但王鵬一直「堅守速凍、擴張出海」的想法。此後,隨著千味央廚的發展,李偉想以千味央廚為實驗對象,踐行自己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構想。於是,兩個創業兄弟,相互尊重對方主張,才有了如今的股權轉讓。

重押千味央廚

李偉從C端向B端再跳躍

「退身」思念食品、重押千味央廚,李偉的資本長袖從C端甩向B端。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千味央廚成立於2012年4月,其股東經歷數次變動,目前千味央廚的股東包括共青城城之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和共青城凱立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其中,共青城凱立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成立於2015年7月,持股比例84.34%的賈國飆為其實際控制人。而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共青城城之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為自然人獨資,註冊資本100萬元,企業法人為李偉。

如今,隨著李偉正式掌舵千味央廚,不禁讓投資者對其下一步的IPO產生了更多聯想。

資料顯示,作為近年來本土迅速崛起的B2B食品企業,千味央廚的財務營收表現搶眼:截至2017年底,千味央廚資產總額為38579.75萬元,淨資產為27468.68萬元;實現營業收入60547.37萬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4634.13萬元。

另據千味央廚高層透露,2018年公司預計銷售額約7.5億元,淨利潤約5200萬元,至此,該公司銷售規模與淨利潤總額已完成「三連增」,油條、麻團、蛋撻等單品類,年銷售規模都在億元以上。在餐飲行業,千味央廚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為肯德基、必勝客、德克士、真功夫、永和豆漿等知名餐飲企業,以及錦江之星酒店、富士康集團等達成戰略合作夥伴。

「專注B2B餐配市場,以服務為核心產品,是千味央廚的清晰定位與商業模式。」千味央廚副總、董事會秘書徐振江介紹,該公司拿到了京東戰略投資部門在河南股權投資第一單,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源支持,這對千味央廚未來業務在全國拓展、獲得更多B端客戶,乃至IPO衝刺,將形成有效助力。

徐振江向《極刻》記者確認,千味央廚預計在2019年完成輔導,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此次引入京東等公司戰略投資,千味央廚是在實施進一步「下沉」。而隨著千味央廚構建更多屬地化服務團隊,打通研發、生產、貼近化服務,將「按需服務」真正落實,推進「產品+服務差異化」的市場教育,「河南後廚」或將晉級為中國後廚。

附專訪:

《極刻》記者跨洋聯線,

思念集團創始人李偉回答「三問」

12月24日的說明會後,大河財立方《極刻》隨即跨洋聯線思念集團創始人李偉,傾聽他的「變局」方略。

大河財立方《極刻》:聽聞您對拓展「網際網路+」領域謀劃已久,這是在千味央廚IPO前夜,京東得以順利切入投資的原點嗎?

李偉: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如你所說,「網際網路+行業」是新時代變革的趨勢。

食品行業是個傳統行業,也許有人感覺它與網際網路的連結比較難,但我覺得恰恰相反。食品消費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是強連結,恰恰具備網際網路+的基礎。

千味央廚作為一家餐飲業的B2B公司,雖然企業規模不大,但具備快速轉型的基礎。這次和京東股權合作,也是希望能夠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的力量,助力千味央廚加速發展,這是我們實現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大河財立方《極刻》:離開思念食品,您是否捨得?

李偉:這是一個過程。其實從2013年開始,我已經不再參與思念食品的具體事務了。而且,這幾年來,以王鵬為代表的管理層,表現是非常優秀的,是能夠帶領思念食品穩步發展的。

我更欣慰的是,思念食品發展到今天,更多的是依靠團隊的力量,而不是我個人。所以,我也很放心。

大河財立方《極刻》:千味央廚,是您用資本手段打造的「新玩具」,還是承載了您對未來的某些想法?

李偉: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覺得,未來千味央廚一定是個百億級規模的公司。千味央廚瞄準的餐飲業後廚這個方向,市場實在太大了。而且,公司在行業市場佔位較早,有很大的先發優勢。

至於千味央廚的上市計劃,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使不上市,我們一定也會扎紮實實地把它做好,企業的業績和創新發展能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編輯 徐姣

相關焦點

  • 思念食品創始人李偉再造千味央廚
    退市當年,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味央廚」)成立,2016年初從思念食品中獨立出來,李偉100%持股的共青城城之集成為控股股東。6月19日,千味央廚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募資4.09億元,主要用於產能擴建、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
  • 千味央廚欲上市 實控人李偉「去思念化」的速凍資本圖謀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千味央廚欲上市,實控人李偉「去思念化」的速凍資本圖謀中國證監會近日披露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味央廚」)的招股說明書。作為中國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的速凍米麵食品企業之一,千味央廚近三年業績呈雙位數增長,但也面臨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高、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透過千味央廚衝擊IPO,很多人看到的是千味央廚實際控制人、速凍巨頭思念食品創始人李偉在資本市場上的圖謀。2017年,千味央廚在脫離思念食品股權關係1年後就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與此同時,李偉也陸續切斷了與思念食品的資本關聯。
  • 千味央廚欲上市,實控人李偉「去思念化」的速凍資本圖謀
    中國證監會近日披露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千味央廚」)的招股說明書。作為中國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的速凍米麵食品企業之一,千味央廚近三年業績呈雙位數增長,但也面臨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高、行業競爭加劇等風險。透過千味央廚衝擊IPO,很多人看到的是千味央廚實際控制人、速凍巨頭思念食品創始人李偉在資本市場上的圖謀。
  • 千味央廚IPO,實控人李偉的資本市場圖謀
    思念食品主要發力在C端,而目前速凍食品市場六成份額已被三全食品與思念食品佔領,行業天花板觸手可及,運作其在A股上市,上升空間有限。李偉轉向有中央廚房這個新概念的千味央廚,並極力讓其 「去思念化」,在A股獨立上市。曾一手創立思念食品的李偉,早已完成了從實業家到資本家的蛻變。
  • 與思念分家後闖關IPO 千味央廚「大客戶依賴症」何解?
    實控人非董事會成員資料顯示,千味央廚的實際控制人是思念水餃的創始人李偉,其前身千味有限在2012年由鄭州思念出資設立。2016年,千味央廚整體變更為股份制公司。2018年千味央廚還因千味央廚這個商標註冊糾紛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發生多次訴訟,最終在二審中獲勝,千味央廚也因此延續至今。
  • 千味央廚IPO:冷鏈瓶頸致產能大幅下滑 李偉能否圓夢A股?
    千味有限即為近期擬在A股上市的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千味央廚」或發行人)的前身,其實控人李偉通過全資控股公司共青城城之集持有千味央廚62.49%股權。李偉也是思念食品實控人,在報告期內,通過控股鄭州思念70%的股份亦為其實控人,2017年退出鄭州思念管理層。千味有限的成立,李偉似乎是要從頭再來。
  • 財報解讀|從「思念系」出走的千味央廚:對大客戶或存依賴 募資新增...
    回顧歷史,2012年,千味央廚由Synear Food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思念食品」)子公司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思念」)全資設立,而後2016年千味央廚從思念體系內獨立出來,專注拓展速凍面米製品餐飲渠道市場。而作為思念食品前實控人,李偉此次攜千味央廚奔赴上市,將如何實現其「現有產品中再造3至5個超億元核心品類」的發展計劃?
  • 肯德基早餐油條供應商衝刺A股,千味央廚不甘心只做速凍食品
    近日,為肯德基供應速凍油條的鄭州千味央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千味央廚)披露了招股文件,準備衝刺A股。公司實控人李偉曾是速凍食品企業思念食品的創始人。脫胎於思念,如今將自身定位於「餐飲供應鏈」企業。專家分析認為,雖然這類企業的業務指向性很高,但是護城門檻不寬,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
  • 思念創始人的「新思念」:從油條發家 如今抱緊百勝大腿
    其實,千味央廚曾隸屬於思念食品,而從2017年5月開始輔導備案以來,千味央廚卻一直在進行「去思念化」的工作,從雙方管理層彼此退出,到去年以購買、斷租等方式將生產廠區脫離思念體系。此次上市千味央廚計劃募資4.09億,其中9成以上將用於新鄉千味央廚加工建設項目,進一步擴大新鄉千味的生產規模。
  • 與思念分家後闖關IPO 千味央廚「大客戶依賴症」何解?|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為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提供速凍油條的千味央廚提交了招股書,擬登陸中小板,發行不超過2128萬股。千味央廚主要做速凍米麵製品,其實際控制人是思念水餃的創始人李偉,2012年由鄭州思念出資設立。2016年,千味央廚整體變更為股份制公司。主要業務做B端客戶的千味央廚,其業務高度依賴百勝中國。2017年-2019年,必勝(上海)及其關聯方的交易額在千味央廚總營收中的佔比均在30%左右。但中小客戶經銷商渠道卻又很不穩定。
  • 百勝、華萊士供應商千味央廚衝刺IPO 實控人為解決同業競爭曾...
    千味央廚的股東名單頗有看點,其中包括以戰投身份入股的京東旗下持股公司。而千味央廚實際控制人李偉還曾是速凍食品產業龍頭思念食品的實際控制人,且千味央廚多位高管也有思念系背景。招股書數據顯示,相較於千味央廚,思念食品的市佔率無疑更高。
  • 千味央廚謀求上市,是肯德基、海底撈的油條、蛋撻皮供貨商
    若千味央廚順利上市,A股創業板將迎來首家餐飲供應鏈企業。此次IPO,千味央廚計劃發行不超過2128萬股,用於子公司新鄉千味食品加工建設項目(三期)、總部基地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千味央廚的企業客戶。股權結構顯示,國內知名速凍食品生產商思念食品的創始人、前董事長李偉,為千味央廚實際控制人。他持有共青城城之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簡稱「共青城城之集」)100%股份,而共青城城之集持有千味央廚62.49%的股份。實際上,思念與千味央廚淵源頗深。
  • 肯德基「後廚」裡的男人:被稱「河南油條大王」,曾是思念老闆
    02 「割斷」思念,又逢舊敵 千味央廚的出身並不簡單。2012年,思念食品投資成立了千味央廚。思念食品的創始人李偉,正是千味央廚的實際控制人。於是,千味央廚誕生了。 李偉曾說,思念在「To C」市場做了20多年,而且思念已經是行業雙巨頭之一,從市場容量上來看,再想往上突破有難度,所以想試試「To B」市場。 千味央廚的前身叫千味有限,2012年4月由思念食品出資1400萬元成立。
  • 思念食品關聯公司鄭州千味央廚完成A股IPO輔導
    思念食品關聯公司鄭州千味央廚完成A股IPO輔導 關注中金在線:
  • 肯德基、必勝客供應商千味央廚衝擊IPO 百勝中國佔三成營收
    6月19日,證監會官網披露千味央廚招股說明書顯示。千味央廚擬赴深交所上市,擬募集資金4.37億元,用於子公司新鄉千味食品加工建設項目(三期)、總部基地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圖片來源:證監會千味央廚成立於2012年4月,主要為餐飲企業提供定製化和標準化的速凍面米製品。
  • 思念創始人李偉,如何用10年做到45億
    生意好得一塌糊塗,李偉3個月就賺到了第一個100萬。冬季冰淇淋銷售進入淡季,於是湯圓進入李偉的視野,冷庫是現成的,夏天賣冰淇淋,冬天賣湯圓,兩全其美。於是李偉把新公司取名思念,「寓意團團圓圓。」他還用高薪聘請了李晉洲。
  • 千味央廚衝刺IPO:大客戶依賴嚴重、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
    實際上,作為中國最早面向B端餐飲企業的速凍米麵食品企業之一,千味央廚正是上述知名餐飲連鎖品牌的供應商。其創始人李偉曾於2007年創辦思念食品,後於2017年末退出,期間另闢新領域,從C端市場殺入B端市場,在2012年創辦了千味央廚。
  • 我在千味央廚的招股書裡找到了「實錘」
    鄭州千味央廚的招股說明書,披露了自己就是肯德基的「開封菜」食堂。百勝中國(肯德基和必勝客的中國母公司)及其關聯方是千味央廚目前的第一大客戶,在千味央廚2017年到2019年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29.95%、30.20%、30.72%。肯德基油條、蛋撻皮,都是來自千味央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