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幾個動作緩解心跳加劇

2020-12-14 央廣網

編者按:「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針對社區人群的觀察結果顯示,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正常心跳速度為每分鐘60~100次,如果超過了100次,就被稱為心動過速;而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心率過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所有的心跳過快都很危險嗎?有什麼方法能降低心率?今天人民健康網就與你聊聊令你「心跳」那些事。

指導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陳爾冬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教授鄭小璞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五科副主任醫師趙宏偉

心跳過快的七個原因

心臟每分每秒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不過,心跳快並不全是心臟病的信號。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總結了心跳過快的7個原因。

1. 壓力和焦慮。這些精神因素會造成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激素的釋放,升高心率和血壓。如能舒緩情緒,心跳過速的現象就會自行消失。可嘗試放鬆,練習深呼吸、瑜伽和太極。

2. 刺激性飲料。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具有興奮作用的物質會升高血壓,加速心跳。美國梅奧診所的心臟病專家建議,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攝入量不要超過400毫克,大致相當於4杯咖啡。

3. 脫水。脫水時,有效血容量會減小,引起血壓降低,進而迫使心臟更為努力地工作,加速跳動。大量出汗後要及時喝水或含有電解質的飲料,以補充流失的體液和礦物質。

4. 缺覺。睡眠不足也會增加皮質醇激素的分泌量,導致心率和血壓上升。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每晚保證7~9個小時的優質睡眠。

5. 疼痛。發表在《梅奧診所學報》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急性疼痛引發的應激反應會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瞳孔擴張和血液中的皮質醇含量升高,治療後心跳便會恢復正常。

6. 懷孕。孕婦的心臟承受了更多的壓力。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成果顯示,到妊娠末期,子宮接受了母親血液供應量的1/5,使心臟泵出的血液量增加30%~50%,導致心跳加快。

7. 甲狀腺問題。甲狀腺分泌的多種激素對人體主要器官的功能有調節作用,甲狀腺激素不足(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心率便會降低,而過量的甲狀腺激素(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升高心率。若懷疑是甲狀腺問題造成的心跳加速,應進行甲功五項檢查。

心跳快慢不能與心臟病劃等號

眾所周知,除疾病能改變心跳頻率外,還有很多情況可以造成心跳速度的變化。比如,人在運動時比安靜時心跳要快些,女性比男性心跳得快些,兒童比成年人心跳快些,運動員因為經常鍛鍊,心跳有時可以達到每分鐘50次左右,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

心率指標的所謂「非正常」,有些也確實與疾病有關,但不可一概歸類為與心臟疾病相關。以心跳每分鐘超過100次,即「心動過速」為例,它並不是病名,而是一個症狀。心動過速分生理性、藥物性、病理性三種,除了心臟本身有病,如各種類型的心臟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原因如貧血、發熱、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煤氣中毒等,也會引起心動過速。正常人在運動、重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興奮、焦慮時,服烈酒、濃茶、濃咖啡或吸菸過多以及服用了某些藥物等,都可使心跳加速。

「心動過緩」或者「心跳過慢」的病因也很多,分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者,心率及脈搏每分鐘50~60次屬正常現象,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或體力活動較多的人。而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退行性病變引起的心跳變慢,有時每分鐘只跳30次或40次;迷走神經功能興奮,可對心臟起到抑制作用,令心跳減慢;服用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嗎啡、洋地黃、奎尼丁、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異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藥等,則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狀腺機能減退、阻塞性黃疸、顱內壓增高、高血鉀、鹼中毒、抑鬱症等,同樣會影響到心跳速度,造成心動過緩。

因此,簡單地以心跳快慢來判斷是否患有心血管病不可取。患心血管病可以影響到心跳快慢,但心跳快慢不能說明一定是得了心血管病。同樣,心率一直偏快的人也未必比其他人更易得心臟病。

11種方法降低心率

1.鍛鍊:實現持續降低心率的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鍛鍊。

2.保持水分:當身體脫水時,心臟必須更努力地工作以穩定血流。每天多喝無糖和無咖啡因的飲料,如水和涼茶。

3.限制咖啡因和尼古丁等興奮劑的攝入量:興奮劑會導致脫水,增加心臟的工作量。

4.限制酒精攝入:大多數酒精會使身體脫水。酒精也是一種毒素,身體必須更努力地加工和去除它。

5.健康均衡的飲食:多吃富含水果,蔬菜,瘦肉蛋白質,堅果和豆類的飲食可以幫助改善心臟的健康狀況以及整體健康狀況。富含抗氧化劑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和補充劑可以降低血壓,使心臟更易於跳動。心臟健康的營養素包括:ω-3脂肪酸,魚,瘦肉,堅果,穀物和豆類中比較多;酚(適量),茶,咖啡和紅酒中比較多;維生素A,大多數綠葉蔬菜中比較多;膳食纖維,全穀物,堅果,豆類和大多數水果和蔬菜中比較多;維生素C,柑橘類水果,綠葉蔬菜和豆芽中比較多。

6.充足的睡眠:長期缺乏睡眠會給整個身體帶來壓力,包括心臟。大多數成年人每晚睡眠7至9小時。

7.保持健康的體重:額外的體重也會給身體和心臟帶來壓力。

8.減少或解決大量長期壓力的來源:由工作,照顧家人或經濟負擔造成的壓力都會使心臟和身體其他部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保持正常的節奏和流動。

9.尋求心理輔導或心理服務:創傷性的經歷,悲傷和某些心理健康狀況會對身體產生壓力,並可能影響大腦化學,使人們難以應付日常活動和壓力。

10.走到戶外:研究表明,那些在大自然中度過更多時間的人,即使是在樹林或公園散步的人,也往往比那些沒去的人更快樂,更沒有壓力。

11.練習放鬆技巧:增強自我意識和正念的活動,例如冥想,在常規練習時有助於減輕壓力。

幾個動作緩解心跳加劇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多有「突發突止」的特點。心動過速發作時,心率可達到每分鐘140~250次。一些患者只有心悸症狀,部分患者症狀較重,可能伴有胸悶甚至暈厥。

第一次發現心動過速時,一定要去醫院明確診斷。如已確診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可就近去醫院進行「轉律治療」。對醫生而言,這是一種很容易轉為正常心律的疾病,應用心律平、易博定、ATP等就能很快恢復。

如果患者心動過速發作時離醫院很遠,可試著先使用一些刺激神經的方法,終止室上速。患者首先要採取坐位或臥位,避免即刻出現短暫的心跳間歇增長,引發風險。神經刺激包括做瓦氏動作,也就是深吸一口氣後屏住,做用力呼氣的動作,可連續做幾組到十幾組,達到終止心動過速的目的。或可用手或其他柔軟物體刺激咽喉後壁及舌根,產生噁心想吐的感覺,也可能終止室上速。另外一些可能起效的作法包括:按摩頸動脈竇(此動作要慎重,不適合老年患者)、壓迫眼球、用冷水洗臉等。這些動作雖然操作方法不同,但原理類似,都是刺激迷走神經,使其興奮性增高。因為迷走神經能夠影響心臟功能,使心率減慢,心臟傳導通路傳導速度下降,進而有效終止心動過速。

必須特別強調的是,做這些動作一定要採取坐位或臥位,因為刺激迷走神經可使部分患者出現一過性心率過慢、血壓下降,引發暈厥。也因此,上述方法不能過度使用,如應用後心動過速仍不終止,請儘快就醫。(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心跳過快的七個原因
    心跳越快血管越危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心臟病學子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稱,針對社區人群的觀察結果顯示,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可以肯定地說,心率越快、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越高。由於心臟的每次跳動,都會帶來一次血流脈衝和血管的被動彈力舒縮,對全身的動脈都是一種衝擊。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心跳次數越多,對動脈的損傷就越大,也越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內皮損傷。另外,心率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的共同結果,心率增快可能是交感神經系統亢進、兒茶酚胺激素分泌過多等各種病理過程的表現。
  • 心跳越快壽命越短;如何緩解心跳過快?
    警惕心跳過快「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稱,每分鐘心率增快5次,心衰風險就增加13%,死亡風險增加13%。正常心跳速度為每分鐘60~100次,如果超過了100次,就被稱為心動過速;而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心率過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什麼方法能降低心率?
  • 幾個動作緩解心跳加劇
    患者首先要採取坐位或臥位,避免即刻出現短暫的心跳間歇增長,引發風險。神經刺激包括做瓦氏動作,也就是深吸一口氣後屏住,做用力呼氣的動作,可連續做幾組到十幾組,達到終止心動過速的目的。或可用手或其他柔軟物體刺激咽喉後壁及舌根,產生噁心想吐的感覺,也可能終止室上速。另外一些可能起效的作法包括:按摩頸動脈竇(此動作要慎重,不適合老年患者)、壓迫眼球、用冷水洗臉等。
  • 心跳越慢的人越長壽?心跳到底快好還是慢好?告訴你最佳的心率
    在愛人面前,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心跳加快的感覺。而心跳,也是可以讓我們監測身體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能通過心率來初步判斷身體情況。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把心跳速度和長壽聯繫到了一起,部分人認為心跳越慢就越長壽。
  • 心跳快是怎麼回事 一分鐘心跳多少正常
    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的心跳在一個範圍內。但是不同的年齡,心跳也是不一樣的,年齡越小,心跳也就越快,但是如果心跳超過正常範圍,這就是心跳過快的表現了。那麼,心跳快是怎麼回事?一分鐘心跳多少正常?心跳過快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心跳快是怎麼回事引起心跳快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卻是病理性的,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心跳快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心跳每分鐘多少算正常?心跳快和心跳慢,究竟哪一個更好?
    一般人的心率應該是在60-100次/分的,沒有太過激烈的運動,心態也比較平穩的狀態,心跳次數達到這樣的頻率都是屬於正常現象。心跳的頻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年齡越大,心跳的頻率會越慢。如果身體在出現心腦血管相關的問題,心跳的次數也會隨之變化,主要是受到血液循環的影響。
  • 心跳加快是什麼病 心跳過快小心這裡出問題
    心跳加快是什麼病心臟血管疾病心跳加快是不少人遇見的問題,那麼,最常見的心跳加快的原因是心臟血管疾病。很多人,隨著年紀的增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越來越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當人體突然失血過多,造成低血壓或休克時,也會引起心跳過快。
  • 心跳加快怎麼緩解 如何緩解心跳加快的問題
    平時我們的在運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發現,運動過後,自己的心跳就會開始加快,這是因為運動導致的,而有些人卻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沒有緣故的心跳加快,這讓不少人擔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那心跳加快怎麼緩解?如何緩解心跳加快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心跳加快怎麼緩解?
  • 每分鐘心跳多少算正常?心跳快與心跳慢,哪個會更健康?
    人的生命體徵的具體表現就是心跳,根據不同的人的體質的不同,心跳的速度也不相同。有人說心率越快壽命越短,心率越慢壽命越長,但是這也不是沒有依據的,尤其是身體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心率慢對他們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幫助他們延長壽命。
  • 心跳快好還是心跳慢好?心跳多少心臟壽命更長?醫生告訴你答案
    其實不然,死亡宣告一般是為腦死亡為標準,電視劇之所以不翻白眼來觀察是否腦死亡是因為當時科技不先進,拍攝翻白眼等來表現死亡不容易呈現,不如心跳檢測儀更加吸引人們關注。那麼話說回來,一個人的心跳越快或者是越慢,是不是反映了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呢?
  • 一體檢就緊張心跳快怎麼辦
    可能不少人跟我一樣,由於小時候陰影或者其他原因,一去醫院或者一體檢就非常緊張,緊張很容易導致心跳加快和血壓升高,導致檢測數據不準確,我之前是每逢體檢或者去看病,因為緊張心跳快醫生必然讓我做心電圖。通過努力現在去醫院好了很多,根據我的經驗教大家一些能緩解緊張的辦法,希望對體檢有所幫助。
  • 心跳穩定人長壽,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
    在醫學上,我們將一分鐘內心跳的次數叫做心率,也是評價心跳快慢的指標。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會向血管泵入一定量的血液,從而引起血管(主要是動脈)的波動。因此,正常的健康人的動脈搏動次數(也就是脈搏數)通常也等於心率,但是如果周圍血管患有疾病的話,通過數脈搏測心率就不一定準確了。
  • 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心臟醫生說:這樣的心率長壽!
    心跳與壽命長短是否有關係,這個問題也是多次討論過的,公認的更科學的說法是,心跳的快慢不等同於壽命的長短。很多科學家善於拿某種動物(比如說烏龜,心跳慢,壽命長)來做比對,但也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人畢竟不能去和動物或小昆蟲去比的,所有生物的生命壽限它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的規律的。心跳越慢越長壽?有什麼科學依據?
  • 心跳加快嚴重嗎?醫生:心跳過快,小心是這些疾病導致
    人的正常心跳在60-100之間,在做劇烈的運動過程中,會出現呼吸加速,心跳加快,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有的人,沒有做任何高強度的運動,心臟莫名的跳動加快,感覺要跳出胸膛,人也很難受,這個是不是心臟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 焦慮心跳快怎麼辦,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緩解
    焦慮心跳快怎麼辦,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緩解?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焦慮:在你面臨一次重要的考試以前,在你第一次和某位姑娘約會之前,在你的老闆大發脾氣的時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種疾病的時候,你都會感到焦慮。焦慮心跳快怎麼辦,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緩解?
  • 心跳越慢的人越長壽?醫生:心率在這一範圍內,越低越好!
    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動物的心率越慢越長壽,網上也出現了不少文章指出「人的心率越慢活的越久」的文章,這到底是真的嗎?今天讓心內科醫生告訴我們真相!答案:靜息心率在60~100之間,越低越好!我們都知道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這也是判斷心率過快過慢的標準。國外一項研究對年齡在35~84歲的人群進行了26年跟蹤調查,結果表明,人的壽命呈現一個U型曲線,即心率長期低於60次/分或長期超過100次/分都會使死亡率增高。在心跳60~100之間,隨著心跳次數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男性人群尤為明顯。
  • 心跳太快會折壽,規律運動降低短命風險
    你關注過自己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嗎?根據美國期刊《Cardiology》發布的研究,大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一分鐘心跳次數超過70下的人,每多一下平均壽命將減少4個月。這是一個宏觀數據研究,對於某些個體可能並不適用,但大部分人依從這一結果,即心跳越快,壽命越短。
  • 心跳每分鐘超過100次,為何血壓很正常?心跳太快該怎麼辦?
    導致人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也很疑惑血壓正常,怎麼心跳還跳得那麼快。難道血壓高低和心跳沒關係嗎?不是的,血壓是高還是低,確實和心臟每次輸送多少血液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心跳快慢卻不一定受血壓影響,而且也不是像人們以為的心跳快,血壓就高,心跳慢血壓就低。
  • 心跳每分鐘60下與每分鐘90下,哪個壽命更長?過快或過慢都不好
    心跳越快越好還是越慢越好?心動過快或過慢都不利於身體健康。《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心率每增加5次,其死亡風險增加13%,心跳過快直接受損的是心臟以及血管。就像發動機一樣,若以過快的頻率運行,各種毛病出現的機率則越大。
  • 60歲以後,每分鐘心跳多少次算正常?心跳過慢過快會怎麼樣?
    心跳是證明人活著的重要依據,只有正常的心跳才能保證身體正常的運行,當然,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心跳的快慢也就會有不同。還有就是人的心跳,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有很多年紀大的人,都會發現自己的心跳有明顯變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