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瀕危鯊魚成為15元一斤的商品?——三亞600公斤珍稀錘頭鯊遭...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三亞4月12日電(記者鄭瑋娜、魏驊、夏冠男)海南省三亞市一間零下30攝氏度的冷庫裡,百餘條瀕危保護動物路氏雙髻鯊(俗稱錘頭鯊)變成600公斤腥臭撲鼻的魚肉塊,白色泡沫箱成了它們生命的最終歸宿。

  珍稀錘頭鯊慘遭屠戮的圖片在網上引發強烈反響,新華社記者12日探訪鯊魚封存地,調查追問這一曲鯊魚悲歌背後的原因。

  一場全民接力的「海底總動員」

  這些錘頭鯊9日現身三亞水產碼頭,公開售價為15元/斤。

  當天上午,一名網友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相關信息。從圖片上看,百餘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市水產碼頭被砍剁加工,公開出售,已經開膛破肚的鯊魚堆積在一起,場面令人震驚!

  錘頭鯊是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的保護動物、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作為曾「參演」電影《海底總動員》的動物明星,靈動可愛的錘頭鯊的形象備受人們的喜愛。有人打趣說,那雙髻分得那麼開,要是近視眼,連眼鏡都戴不上。現實中,三亞水產市場血腥的場面、驚人的數量與低廉的價格瞬間擊穿了人們的良知底線。短短3小時,以「誰來救救錘頭鯊」為題的信息閱讀量超百萬,數萬網友轉發、回應,更引起媒體和執法部門的關注。

  當漁業執法部門趕到現場,不法商人已將鯊魚轉移,只留下一整垃圾車的鯊魚頭和滿地腥紅。通過摸排走訪,9日下午,三亞漁業執法部門及時將尚未交易的600公斤鯊魚肉扣押並封存。

  三亞戶外豔陽高照,冷凍庫裡昏暗腥臭。記者12日看到,已被剁去魚鰭、魚尾、魚頭的鯊魚難辨首尾,30餘箱魚肉被碼放在冷庫一角,摻著海鹽的鮮血滲到地面上。

  冰冷的冷庫中,它們是怎樣被捕殺的,已找不到任何答案。鯊魚被宰殺賤賣的現場,除了幾張照片,僅有一段手機視頻。

  短短13秒的視頻,已在章華忠的手機中重播了無數次,作為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從9日起,他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開過,「夢裡都希望能馬上抓到非法捕殺鯊魚的人」。

  緣何保護越來越多,鯊魚越來越少

  在2013年第十六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大會上,包括我國在內的各締約國通過投票,採納了五種鯊魚(三種雙髻鯊、長鰭真鯊和鼠鯊)和兩種蝠鱝等海洋物種升級到附錄二的提案。締約國高票通過的情形,標誌著對相關瀕危物種的貿易約束和保護將更為嚴格。

  「雖然這個公約並不約束各國國內漁業生產,然而卻明確從約束締約國間瀕危動物貿易的角度來保護瀕危物種。」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生態研究所博士梁計林告訴記者,公約存在更重要的意義更在於傳遞一種保護瀕危物種的生態理念。

  記者從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獲悉,為配合公約落地,對已列入附錄二的雙髻鯊的相關保護已從2014年9月14日起正式生效,相關條款可在我國公布的CITES公約板鰓亞綱(ELASMOBRANCHII)附錄中查詢到。

  與此同時,農業部、國家瀕危辦也在2014年8月下發了「關於鯊魚和蝠鱝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提高履約意識,切實落實監管職責」,並制定了具體的監管和履約方案。

  法規相繼落地、監管全面發力,那為何鯊魚宰殺賤賣就在眼前發生?

  站在辦公室裡,章華忠不停地接打電話。「太殘忍了,我們一定聯合工商、公安等部門嚴肅查處!」據了解,三亞漁政、工商、公安等部門已陸續介入本案並成立聯合調查組,嚴查鯊魚捕撈售賣過程,對參與交易的中間人展開質詢,但查處工作仍然面臨諸多困難。

  據了解,農業部雖然2014年就將路氏雙髻鯊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但由於宣傳材料更新不及時等原因,人們對路氏雙髻鯊的保護意識並不強,「這也為違法捕獵者提供了迂迴空間」,章華忠說。

  與此同時,章華忠介紹,國家對錘頭鯊等新晉納入保護目錄的物種尚未進行資源價值評估,沒有相應的處罰標準,目前仍需等待專業人員對案件進行評估。此外,海洋與漁業部門雖有保護和查處責任,但是並無偵查手段,難以獲得有效證據並進行處罰,這也使查處工作推進困難。

  他表示,期待國家在規劃和政策層面推動法律法規切實有效落地。

  除了諾亞方舟,我們還能做什麼

  如何避免賤賣瀕危動物的悲劇再次發生?記者採訪了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相關專家。海洋生態研究所博士童玉和介紹,路氏雙髻鯊在南海分布的總量雖然不大,但是漁民使用刺網、拖網、延繩釣等捕撈方法都能捕撈起這種鯊魚。「這次也可能是錘頭鯊因某種原因群種聚集時,恰好被漁民捕獲。」童玉和說。

  「錘頭鯊在南海過去屬於比較普通的魚類,因此許多漁民和商販並沒有完全認識並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過去的捕撈慣性還沒有及時『剎住』」,章華忠說。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高級工程師吳鍾解坦承,很多海洋物種的「瀕危」知曉度不高,漁民保護意識較弱,與相關部門宣傳力度不夠有關。「這次三亞封存路氏雙髻鯊,對整個社會重新樹立海洋生態保護意識,促進相關部門更加重視科普宣傳是一個推動。」 吳鍾解說。

  「除此之外,還有相當多的物種,比如硨磲貝、珊瑚、一些稀有品種的海馬、龜等,人們可能都沒怎麼聽說過這些物種的名字,但是它們也處在瀕危狀態,」吳鍾解說,這一方面反映了相關部門對海洋生態保護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海洋生態保護任務的艱巨性。

  童玉和說,南海的漁業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漁業之一,漁獲種類多,作業方法多,類型複雜,同時從業人員多,普遍文化素質不高,加之科研資料不豐富,實現嚴格的漁業監管難度很大。

  近年來,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已連續多年對漁民進行培訓,尤其是強化海洋生態保護方面的培訓。「我們主要培訓的對象是船長、輪機長和漁民,向他們普及生態保護意識。」 吳鍾解說,希望這樣機制可以逐步推廣。

  電影《地球停轉之日》中,由於人類對地球的深度破壞,導致先進文明不得不為地球生物建造「諾亞方舟」,幫助地球重生。

  望著眼前如山的鯊魚肉,不禁讓人想起了電影中的臺詞:「你們的星球?……地球並非只是人類的地球。」

相關焦點

  • 瀕危鯊魚竟然成為十五元一斤的商品
    海南省三亞市一間零下30攝氏度的冷庫裡,百餘條瀕危保護動物路氏雙髻鯊(俗稱錘頭鯊)變成600公斤腥臭撲鼻的魚肉塊,白色泡沫箱成了它們生命的最終歸宿。     珍稀錘頭鯊慘遭屠戮的圖片在網上引發強烈反響,記者12日探訪鯊魚封存地,調查追問這一曲鯊魚悲歌背後的原因。
  • 我國海域的鯊魚有哪些?有大白鯊嗎?
    中國鯊魚的分布我國海域所記錄到的鯊魚及軟骨魚(鯊類、鰩類和銀鮫類)種類如下。渤海海區最少,目前鯊類只記錄了大白鯊、皺唇鯊、錘頭雙髻鯊、闊口真鯊、黑印真鯊5種鯊魚。以真鯊科種類最多,佔28%,貓鯊科和角鯊科次分別為18%和15%,鬚鯊科9%;皺鰓鯊科、擬錐齒鯊科、擬皺唇鯊科、鎧鯊科和棘鯊科沒有種類記錄。鯊魚的分布受水溫、水深等影響很大。從上述中國各海區鯊魚種類分布情況來看, 隨著緯度升高,鯊魚種類減少。
  • 75公斤雙髻鯊現身餐館 150斤成桌上菜(圖)
    這雙髻水鯊頭部很特別餐館驚現珍稀動物75公斤雙髻鯊 運回福州途中死亡「你們快過來看看呀,我活了大半輩子都沒見過這種又大又長的怪魚餐館老闆向記者介紹道,這條怪魚叫雙髻鯊,又名錘頭鯊,重75多公斤,是他當天早上花了3000多元錢在平潭海邊向漁民購買的。這隻魚剛買到的時候還是活的,運到福州的途中死掉了。餐館打算將這魚冰凍處理,供食客按部位點食。據悉,這種魚長這麼大很少見,它的肉質細嫩,魚頭、魚皮、魚肉、魚肚、魚翅等都可以做菜。
  • 飢餓鯊進化有多少可選的鯊魚 鯊魚種類盤點
    飢餓鯊進化有多少可選的鯊魚,鯊魚種類盤點。
  • 三米鋼槽通宵燉鯊 鯊魚肉今天開賣 160元/公斤
    大東副食今賣160元/公斤觀賞鯊賣肉回本還掙錢  去年11月大東副食意外死亡的兩條巨鯊,昨天再次進入瀋陽市民的視野中。上午10點,大東副食開始「水煮巨鯊」,煮熟的鯊肉將從今天11點開始公開出售。  爺孫仨拍照留念  去年五一,大東副食從外地運來了兩頭重150公斤的「護士鯊」,供顧客觀賞。兩條鯊魚一雄一雌,雄的起名叫「海貝勒」,雌的起名叫「海格格」。遺憾的是,由於水族箱的溫控系統失靈,兩條鯊魚於11月20日晚10點死亡。
  • 澳漁民捕獲1.25噸重巨型錘頭雙髻鯊(圖)
    鯊魚博物館老闆維克·希斯洛普和在新南威爾斯北部海岸捕到的龐然大物——錘頭雙髻鯊。據國外媒體報導,漁民們從澳大利亞東海岸暖水域捕到一隻巨大的鯊魚,這令他們欣喜不已。可以想像他們用力拉漁網的滿眼驚訝----他們意識到網住的一定是一條大魚。這只在新南威爾斯北海岸捕到的鯊魚重1.25噸,長20英尺(約6米),被認為至少40歲。昆士蘭鯊魚博物館的老闆維克·希斯洛普聽到捕獲鯊魚的消息感到萬分興奮,希斯洛普買下了這只在被拖上岸時就已死掉的鯊魚。
  • 鯊魚切塊當街售賣 部門:目前僅姥鯊和噬人鯊受保護
    水母網11月3日訊(YMG記者 滕新書 攝影報導) 昨天,有市民撥打記者電話反映煙臺市區紅利市場有人賣鯊魚,不知道是不是應該保護的品種。記者為此諮詢煙臺市海監支隊,執法人員答覆:根據農業部剛剛公布的瀕危物種保護名單,目前受到保護的品種是姥鯊和噬人鯊,其他鯊魚暫未核准保護。    「紅利市場有賣鯊魚的,合不合法啊?」昨天上午,記者接到一位市民的電話後,隨即趕到煙臺紅利市場,在靠近海邊的東北側市場找到了那個攤位,在一個泡沫箱蓋子上,擺著一個鯊魚頭和沒有尾巴的軀幹,軀幹已被開了膛,鯊魚肝也擺在外面。
  • 92種長江特有瀕危魚類,難道不應重點保護?
    軟骨魚是鯊綱魚類的統稱,包括鯊,鰩、魟和銀鮫。因為沒有真正的骨骼,故稱軟骨魚。該綱擁有550種,中國捕獲記錄的有200多種,常見的有幾十種。垂頭鯊此次名錄中,涉及該綱的僅姥鯊、噬人鯊、鯨鯊,黃魟四種。其中三種鯊魚早在1999年就列入cites附錄二。
  • 鯊魚湯一勺一塊錢 一小時搶光鯊魚肉買者欲嘗鮮
    100多人幾乎同時伸手交錢、遞票,邊指向鍋中鯊魚的某一部位,邊喊著:「這兒,我要一斤。」  50分鐘之後,近3米長的鯊魚就被搶購一空。中午12點時,才來的顧客只能買些魚骨頭、魚下貨了。一位男士花了100塊錢買了兩盒魚骨頭,滿意地離開了。  到了中午12點半,商場開始賣魚湯了,一元錢一菜勺。
  • 深圳蛇口海關查獲入境旅客攜帶鯊魚魚翅及魚翅絲4千克
    文、圖/羊城派記者 宋王群 通訊員 鍾允良10月24日,經鑑定,深圳海關所屬蛇口海關此前查獲的入境物品為鯊魚魚翅和魚翅絲,屬於瀕危保護物種製品。蛇口海關查獲的鯊魚魚翅今年9月28日,蛇口海關在蛇口郵輪中心入境大廳,從1名索羅門群島籍旅客的行李中,查獲攜帶入境的鯊魚魚翅及魚翅絲,共重4千克。
  • 動物森友會怎麼釣鯊魚 釣鯊魚方法技巧分享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鯊魚怎麼釣?相信大家最近都在沉迷遊戲中的釣魚,今天我們帶來的是動物之森鯊魚捕獲方法介紹,釣一條鯊魚這聽起來就很酷炫~ 動物之森鯊魚捕獲方法介紹 由於玩家生活在一個熱帶島嶼上
  • 青島攤販當街叫賣大白鯊 經鑑定為噬人鯊(圖)
    昨日下午,有市民撥打本報熱線82860085反映,海泊路與芝罘路路口,兩名賣水產品的攤販叫賣鯊魚。記者趕到現場發現,街頭上叫賣的這種鯊魚正是電影中的大白鯊,又稱噬人鯊,鯊魚肉只需要15元一斤。
  • 千人搶購鯊魚肉骨頭殘湯都賣光(圖)
    據廚師李師傅介紹,製作這條鯊魚耗費了10公斤豬肉,10公斤蔥,10公斤姜,10公斤蒜,20瓶醬油,18瓶醋,5公斤油。製作前經過了開膛取內臟、去除表皮魚砂、剔下羽翅、醃製等多道工序。其中,單是去魚砂就由10個工人幹了整整5個小時。由於鯊魚皮糙肉厚,醃製又花了12個小時,實際燉製了8個多小時,直到9日晚10時才熄火,整個製作過程達10多個小時。
  • 油炸錘頭鯊?這個日本小哥用生命在吃播!
    好友怪魚大叔和200KG錘頭鯊無論是什麼食材,金子都會自己去海鮮市場買來,或者去產地實地考察,甚至直接去漁民的漁船上現場挑選比如有一次料理錘頭鯊,他把錘頭鯊切成了刺身,但是由於鯊魚肉氨臭味很重,所以便乾脆地承認實際很難吃。之後,金子又嘗試將一條小錘頭鯊製作成油炸天婦羅,成功去除了肉中的氨臭味,大獲成功。
  • 素食護生:從魔鬼魚到天使鯊 地中海鯊魚面臨滅絕危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鯊魚專家組和地中海合作中心發布報告稱,地中海超過40%的鯊魚和魟魚正面臨滅絕危險,成為世界上鯊魚和魟魚生存受危脅比例最高的地區。這份報告是首次就地中海所有鯊魚和魟魚生存現狀作出的IUCN紅色名錄全面評估。
  • 由於魚翅太美味 鯊魚將被人類吃絕嗎
    9種鯊魚將被正式列入全球瀕危物種名單中。由於人們對魚翅的「鍾愛」,目前已經有126種鯊魚成為了瀕危物種。    最近的數據分析顯示,人類的捕魚行動導致某些種類的鯊魚數量比原來減少了99%。在今年晚些時候,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把這9種鯊魚列入瀕危物種的「紅色目錄」中。    圓齒槌頭鯊原本是兇猛的海中霸王,其他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都難逃「鯊口」。
  • 揭秘瘋狂魚翅貿易: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
    美國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10月19日,皮尤環境組織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正準備出售的鯊魚鰭以及其他身體部位。這些鯊魚鰭來自於包括路氏雙髻鯊和遠洋白鰭鯊在內的易危鯊魚種群。  皮尤環境組織表示,魚翅驅使下的全球鯊魚鰭貿易導致每年有多達7300萬頭鯊魚慘遭捕殺。通常情況下,漁民將鯊魚鰭割掉,而後將仍然活著的鯊魚拋入大海。
  • 飢餓鯊世界鯊魚大全 飢餓鯊世界哪些鯊魚厲害
    飢餓鯊世界鯊魚大全 飢餓鯊世界哪些鯊魚厲害 飢餓鯊世界哪些鯊魚厲害?
  • 廣西博物館解剖鯊魚做標本 剖出16條小鯊(組圖)
    接到電話後,博物館的3名專家立即前往北海,見到了被捕捉後已死亡的3條鯊魚。通過分類鑑定,專家們確定其中兩條是側條真鯊,1條是烏翅真鯊。  由於博物館已有烏翅真鯊的標本,而側條真鯊尚是空白。經過討價還價,專家以6800元的價格從魚販的手裡買下了這兩條側條真鯊。側條真鯊一大一小,大的長3.03米,210公斤;小的長1.67米,32公斤。
  • 即墨早市驚現鯊魚 攤販:像做鮁魚一樣燉(圖)
    攤販稱青鯊是從沙子口海域打撈上來的,但是知情人士稱這種鯊魚可以養殖,所謂「海捕」應該只是噱頭,其實是養殖貨而已。    現場 海鮮攤叫賣小鯊魚    「新打撈上來的鯊魚昂! 」昨天早上,一個攤販在早市上叫賣,因為在他的吆喝聲中有「鯊魚」二字,吸引了眾多趕早市的市民,但看的多卻沒有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