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嗎」,這句國人打招呼時最常說的客套話,足以說明人們對吃的重視。現代人的胃口越來越大,吃得越來越好才帶來了問題。隨機調查發現,所有人都有過吃撐的經歷。
人們吃多的場合,則多見於以下幾個。第一是自助餐。食物選擇豐富,再加上抱著要吃夠本的心態,讓不少人戲稱為「餓得扶牆進,吃飽扶牆出」。第二是商務宴請,因為持續時間長,幹坐著太沒意思,只能不停吃,不知不覺就多了。第三是朋友聚會,有酒有肉加上心情大好,最後肚皮就圓滾滾的了。第四是工作太忙吃得太急。從開始進食到大腦接到飽的信號需要20分鐘,很多人通常用不了10分鐘就解決一頓飯,這種情況也容易吃撐。第五是壓力太大,許多人飲食不規律,只有在較為放鬆的晚上才能好好吃頓飯,非常容易吃撐著。
吃的太飽帶來各種病
「遠古時代,胃除了消化外,還發揮著儲備的功能,吃飽一頓餓三天也沒問題;而現在人們天天有的吃、頓頓吃得好,如果一個人的胃每天能容納1斤的食物,只需填充一半,就足夠其一天所需了。否則,只會讓機體超負荷運轉,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
肥胖
吃太飽,多餘的熱量合成脂肪在體內儲存,會使人發胖;肥胖還會帶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一系列併發症。
胃病: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症狀,長期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神經衰弱
如果吃過飽,鼓脹的腸胃會壓迫周圍器官,神經會將興奮的「波浪」傳遞到大腦皮質的其他部位,誘發神經衰弱。
骨質疏鬆
經常吃撐還容易導致骨質疏鬆,因為長期吃太飽容易使骨骼過分脫鈣,如此一來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的危險。
那麼,七分飽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專家表示,七分飽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不是很好衡量。
應該是感覺吃的差不多了,卻還不想離開飯桌,可如果再吃的話就會撐到。是一種似飽非飽的感覺。
可以參考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
八分飽,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九分飽,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十分飽,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是痛苦!
「想要身體安,三分飢三分寒」,吃的太飽是不容易消化的,每頓只吃八分飽,不但能減肥,而且還能預防生活習慣病,促進我們身體的健康長壽,還會降低我們身體內的膽固醇。
吃飯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我國自古就有「少吃香、多吃傷」的諺語,老祖宗的智慧是非常精道的,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在飲食上也要控制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