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68歲,脾氣挺好的,帶娃也沒得嫌,就是太節儉了,節儉到衝廁所的水都不想多浪費的人,以至於她衝過的廁所裡,經常還是淡黃色液體……
她身上也總是一股怪味,估計和我上面所說的有關?我不知道該不該把這個事情和她說,哎,同在一個屋簷下我真的難啊!我該不該告訴她呢?」
想必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以為老人身上的怪味與節儉、不愛乾淨有關。殊不知這種味道是老人無法避免的體味。
為什麼年紀大了身上有股味兒?
當你與一群老年人相處一會時,便能聞到一股特殊的氣味,而這氣味被稱之為加齡臭,也就是俗稱的「老人味」。
老人味的出現不僅困擾老人,還可能引起身邊人的反感。為何年紀大就有老人味呢?其實,老人味是由於人體分泌出的脂肪酸被氧化或者人體皮膚表面細菌發酵從而產生不飽和醛所致的。
人從25歲開始,對活性氧化的抑制能力便開始下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活性氧的比例會提高,老化物質棕櫚油酸會增加。尤其在40歲以後,皮脂中棕櫚油酸的分泌量會增加,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會氧化棕櫚油酸。雖然單純棕櫚油酸沒有異味,但被氧化後的棕櫚油酸會產生類似奶酪、舊書、蠟燭的那種味道。
注意:老人有些味道可能是疾病信號
除此之外,老人味的出現也有可能與疾病有關。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機能下降,抵抗力也下降,從而易生病。接下來,小九給大家盤點一些因疾病引起的不同老人味。
1、尿騷味
患有慢性腎炎或腎病的人,在病情進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就會由於無尿而導致一些毒性物質不能排出體外,比如尿素氨、肌酐等,從而使患者呼出尿味或氨味的氣體。另外,一些尿失禁的患者,身上難免會有較重的尿騷味。
2、爛蘋果味
當糖尿病患者病情十分嚴重時,體內大量脂肪會在肝臟裡氧化,產生酮體,並擴散在血液中,從而導致人呼出的氣息帶有酮體,而這味道就像爛掉的蘋果一樣。
3、肝臭味
本身患有急性肝炎或其他肝功能嚴重的人,呼出的氣息往往帶有一種特殊性臭味,俗稱肝臭。一旦出現肝臭味,就說明該患者的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害。
4、爛白菜味
當人體缺乏酪氨酸轉化酶時,就會導致酪氨酸代謝障礙,從而使人體發出類似爛白菜的怪味。注意,這類人還特別容易發生低血糖暈厥或抽風。
如何減輕老人味呢?
在日常生活中,老人身上有股老人味,總會惹人嫌棄,這樣不僅不利於家庭和睦,也不利於老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建議老人以及家人一起努力,幫助老人減輕身上的老人味。
從老人角度出發,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乾燥、衣物清潔。皮膚科主任醫師徐慧珍指出,脖頸、耳後、胸口、腋下等皮脂腺集中的地方最容易出現老人味。因此老人平時要注重清潔這些部位,勤洗脖子、耳朵以及勤換衣服。
其次就是要注意飲食,最好是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因為肉類會讓身體脂肪氧化,從而加重異味。因此,老人平時要儘量多吃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的食物,比如堅果、大豆、蒜等,少吃油脂高的食物,比如豬肉、奶油等。
最後就是要多與家人溝通,特別是身上出現異常氣味時,一定要讓家人知曉。
從家人角度出發,及時帶老人治療慢性疾病,儘可能減輕因疾病帶來的老人味。另外,就是要監督老人的衛生以及飲食情況,因為大多數老人很難很自覺做好自身個人衛生,這時就需要家人的監督和幫助。最後,理解和包容也很重要。
總而言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上難免會有股味道,雖然不能徹底除去,但可以儘量減輕。最後,奉勸大家切勿嫌棄有老人味的老人,畢竟自己早晚也會經歷這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