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誌文化:盱眙龍蝦
走遍中國發現地標:盱眙龍蝦
盱眙龍蝦為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的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盱眙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盛產龍蝦等水產品,隨著市場需求。龍蝦人工養殖逐步興起,速凍龍蝦仁等產品遠銷美國、歐盟等國家。如今的盱眙龍蝦以「肉質嫩,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胺基酸豐富」的品質,遠近馳名,暢銷全國,享譽海內外。盱眙龍蝦現已獲得了中國名菜、中國名牌農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江蘇省質量信用產品、江蘇省著名商標、中國龍蝦節獲得中國十大節慶、中國十大飲食類節慶、中國節慶50強等榮譽稱號。2008年盱眙縣被農業部、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龍蝦之鄉」榮譽稱號。
盱眙龍蝦質量特色
淡水養殖、外形鮮亮、肉質肥美、營養豐富、養生保健、食用安全。
外觀特徵
1、盱眙龍蝦個大,體肥。一般龍蝦體長約5-8㎝,體重約20-40克,而盱眙龍蝦成蝦一般體長在8-12㎝,體重約40-100克,最大可達150克。
2、盱眙龍蝦背部、足部呈青紅色,色澤光亮,自然。腹部潔白、無附著物,內部消化道清晰可見。
3、鰓絲清爽,呈灰白色,無異味。
質量標準
盱眙龍蝦具有個大、殼薄、肉實、殼亮等特點,其頭胸甲、腹甲及螯足、步足呈青紅色,腹部呈白色,體表光潔,無附著物,無黑垢,甲殼光澤良好。氣味正常無異味。鰓絲清爽、無異物、無異臭味、灰白色。其中汞≤0.5mg/㎏,坤≤0.5mg/㎏,鉛≤0.5mg/㎏,銅≤50mg/㎏,鎘≤0.5mg/㎏,六六六≤2mg/㎏,滴滴滴≤1mg/㎏,氯黴素不得檢出,土黴素≤100mg/㎏,四環素≤100mg/㎏,金黴素≤100mg/㎏。
正宗麻辣小龍蝦盱眙龍蝦的絕密做法
(一)十三香小龍蝦
1、把帶頭的小龍蝦1000克治淨,投入七成熱的油鍋炸後,撈出來濾油備用。
2、鍋置旺火,放菜籽油100克燒至五成熱時,下適量薑片、蒜子、辣椒節和花椒炒香,再把炸好的小龍蝦放進去翻炒,等調入自製的十三香粉15克炒香後,摻鮮湯200克並放小蔥5節,然後加入精鹽3克、白糖5克、雞精10克、味精8克、白胡椒粉2克、香醋5克和啤酒100克調味,待其燒制8分鐘後,淋芝麻油5克翻勻起鍋,裝在墊有青椒段的不鏽鋼盆內,放上香菜並跟酒精爐上桌。
(二)麻辣小龍蝦
1、取小龍蝦1000克,去頭治淨後,投入七成熱的油鍋裡過油備用;取辣椒段50克、青花椒30克,分別用開水衝泡好待用。
2、鍋裡放香辣油250克燒至四成熱時,下薑片8片、蒜子50克炒香,隨後放入泡好的辣椒段和青花椒炒幾下,再加入麻辣龍蝦醬150克、鮮湯450克、啤酒100克,以及炸好的龍蝦,炒時另勾味精10克、雞精15克、白糖5克調味,接著加芹菜段50克、京蔥段6節和十三香粉3克,小火燒4分鐘後,出鍋裝盤並撒香菜節,即成。
(三)香辣小龍蝦
1、把小龍蝦1000克去頭並治淨,投入七成熱的油鍋裡過油備用。
2、鍋置中火上,放香辣油700克,另下蒜子5粒、薑片5片、青花椒2克和辣椒段2克炒香,待油溫升至五成熱時,下小米辣末20克、香辣醬30克和白胡椒粉3克炒香,隨後下炸好的小龍蝦和京蔥段30克炒2分鐘,再調入蒜泥5克、精鹽3克、味精4克、雞精5克、白糖3克翻勻,等到下芹菜段50克、洋蔥塊50克和青椒節20克略炒後,加入自製十三香粉2克並開大火,最後烹入啤酒100克、天府醪糟80克,炒勻濾油後裝盤即成。
(四)乾鍋小龍蝦
1、去頭小龍蝦7500克治淨後,入七成熱的油鍋裡過油,撈出來備用。
2、另鍋置中火,下精煉油500克燒至兩成熱時,放蒜子300克、薑片300克略炸,再放乾鍋龍蝦醬1500克,豬油200克炒香出味,摻鮮湯1000克,隨後調入白糖250克、雞精80克、味精30克及天府醪糟1瓶,接著倒入炸好的小龍蝦燒10分鐘,最後調入少許複合香精,翻勻便出鍋待用。
3、臨出菜時,取食客所點份量裝入墊有青椒段(小份150克,大份250克)的鍋仔內,撒上香菜節並隨酒精爐上桌。
(五)椒鹽蝦球
鍋入精煉油100克,燒至四成熱時,下治淨的小龍蝦球250克煸幹水分,接著加放蒜泥10克、姜米8克和啤酒100克,煸至小龍蝦殼酥肉嫩時,調入精鹽3克、味精2克和雞精3克,炒出香味後,下麵包糠炒至色金黃,最後放椒鹽粉5克和適量小蔥段,炒勻便裝盤。
盱眙龍蝦產地資源優勢
地理地貌方面
因地處淮河下遊、洪澤湖南岸,千裡淮河在這裡與洪澤湖交匯,受湖水頂託作用,形成了數十萬畝灘涂溼地,適應龍蝦生長的水草、藻類品種及數量相比其他水域更為豐富,最早誕生了龍蝦的優質原種群。
氣候條件方面
盱眙地處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氣候區域,居秦嶺-淮河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南側,屬季風性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熱、水同季。年平均日照總量2222.4小時,年總輻射量每平方釐米114.67千卡,溫度非常適宜龍蝦生長(24℃-30℃),光溫資源年內分布是雙峰型,夏熱、秋熱有利於龍蝦生長;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1005.4㎜;森林覆蓋率27%,空氣清新,達國家一級標準。適宜的氣候為盱眙龍蝦提供了優越的繁殖和生長環境。
水域資源豐富
盱眙縣水域總面積96萬畝,水質優良,水面開闊, pH值7.5~8.4,總硬度(德國度)4.2~13,耗氧量2.5~6.5,溶解氧為7.5~10mg/L,境內水域無汙染,地面水質達國家三類飲用水標準。豐富優越的水資源非常適合龍蝦的生長發育。
天然餌料獨特
區域內水草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浮遊生物、底棲動物等龍蝦所需天然餌料極為豐富。據調查,全縣水域內有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遊動物4門32科69屬,尤其是在洪澤湖、陡湖水草區和較淺的水邊灘地以及港灣內數量最多,達到3400-4500個/升,高於國內其他淡水湖泊和江河水系;有浮遊植物7門36科98屬,水生植物2門18科,有底棲動物39種,水域內底棲動物總量達33.79萬噸,眾多豐富的生物餌料為盱眙龍蝦營養物質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全縣還擁有動、植物類中藥材780種。
附:地理標誌盱眙龍蝦的小知識
盱眙龍蝦為江蘇省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盱眙龍蝦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現轄行政區域內東經118o11'--118o54'、北緯32o43'--33o13'的自然水域。
本文作者:王浩 為跨界創客、資深策劃人、中國地理標誌文化產業的發起人與倡導者、萬慧智庫研究院地理標誌委員會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地理標誌:國家三部委地理標誌
概念連結:地理標誌
地理標誌,又稱原產地標誌(或名稱),《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以下簡稱TRIPS協議)第22條第1款將其定義為:「其標誌出某商品來源於某成員地域內,或來源於該地域中的地區或某地方,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有關」。我國2001年修訂後的《商標法》也增設了地理標誌方面的規定,其第16條第2款規定:「前款所稱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決定的標誌。」從TRIPS協議和我國《商標法》可以看出關於地理標誌的定義基本上是相同的:地理標誌是表明某一種商品來源於一成員方地域內,或此地理內的一地區並且該產品的特定品質、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的標誌。
地理標誌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