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胸鎖關節脫位:胸鎖關節包括鎖骨內側頭與胸骨柄相關節,二者之間存在纖維軟骨盤,在創傷作用下鎖骨頭脫出關節,向前、後或上方移位,關節失去穩定性,可對縱隔結構造成壓迫及損傷。
內置物:在創傷性胸鎖關節脫位時,置入體內重建關節穩定性的鉤鋼板、解剖鋼板、克氏針、縫線、錨釘、袢鋼板等。克氏針張力帶技術已很少應用,鉤鋼板、解剖鋼板內固定在不斷地改進中,韌帶重建及加強越來越受到重視,可選用強力縫線、錨釘、袢鋼板、自體及異體肌腱等。
背景:創傷性胸鎖關節脫位是少見的骨科損傷,可造成臨床漏診及處理不當,其手術技術在不斷進步,主要體現在內置物的改良。
目的:探討創傷性胸鎖關節脫位的診斷及治療研究的新進展,重點總結使用各種內置物手術治療技術要點及優劣。
方法:由第一作者應用計算機檢索萬方、知網中文資料庫,檢索詞為「胸鎖關節脫位;生物力學;內置物;內固定;肌腱重建;併發症;預後」;同時檢索 PubMed 英文資料庫,檢索詞為「dislocation of sternoclavicular joint;biomechanics;implant;Internal fixation;tendon reconstruction; complications;prognosis」。檢索時限為 2010年7月至2020年2月。
結果與結論:①創傷性胸鎖關節脫位是容易漏診並可能致命的創傷,利用CT及B超可確定診斷,MRI可顯示縱隔結構損傷情況;②其手術治療方式包括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鉤鋼板內固定、鎖定鋼板內固定、韌帶加強與重建技術、關節置換等,克氏針及鋼絲固定強度較差,併發症率較高,可應用於少年患者;跨關節鋼板不符合微動關節的生物力學要求,難以實現牢固固定;鉤鋼板屬於彈性固定的內置物,缺點在於尾鉤結構造成骨質的磨損和刺激;韌帶重建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既可滿足強度需要又符合生物力學特徵。
https://orcid.org/0000-0002-2646-5343(周繼輝)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人工關節;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內固定;數位化骨科;組織工程
關鍵詞: 骨, 內固定, 胸鎖關節, 脫位, 生物力學, 內置物, 肌腱重建, 綜述
文章來源:周繼輝, 李新志, 周 遊, 黃 衛, 陳文瑤. 創傷性胸鎖關節脫位多種內置物治療優劣的比較[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3): 443-448.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