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群盛,博士
文獻翻譯達人 / 期刊審稿專家 / 自媒體
作者:虎群盛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最新內容
首發
骨科學院
參考文獻:Wang G, Xie R, Mao T,et al.Treatment of AC dislocation by reconstructing CC and AC ligaments with allogenic tendons compared with hook plates.J Orthop Surg Res. 2018 Jul 11;13(1):175. doi: 10.1186/s13018-018-0879-x.
摘要:每天肩上新增的不是痛苦,是沉穩的素養。
肩鎖關節脫位是常見損傷,約佔肩部損傷的9%。肩鎖關節脫位不僅會導致肩部疼痛,還會影響整個上肢的肌力和活動度。既往鎖骨鉤鋼板是肩鎖關節脫位的常用治療方法,但也存在復位丟失、喙突骨折、肩部撞擊等併發症。對於肩鎖關節的最佳手術治療方法目前還存在很大爭議。
第386天,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謝仁國主任採用同種異體韌帶修復重建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治療肩鎖關節脫位,和鎖骨鉤鋼板相比取得了相似臨床療效,其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J Orthop Surg Res雜誌上。歡迎查閱分享,感謝鼓勵支持。
異體肌腱修復重建手術技巧
患者沙灘椅位,採用saber切口(圖1),暴露鎖骨、肩鎖關節和喙突,確認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斷裂。顯露喙突基底部,復位肩鎖關節,直接按壓保持原位,在鎖骨遠端2cm和4cm處用4.0mm和3.5mm鑽頭鑽孔製造韌帶隧道(圖2a和b)。然後在肩峰上距離肩鎖關節15mm處用3.5mm鑽頭鑽另外一個隧道(圖2c),用以放置異體肌腱替代肩鎖韌帶。採用同種異體趾屈肌腱,將肌腱用生理鹽水衝洗,並在生理鹽水和抗生素溶液中浸泡30分鐘。如果一條肌腱不夠長,則採用2條肌腱分別重建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
圖1手術切口
圖2 3個骨隧道的情況
使用彎鉗將肌腱穿過隧道A,然後繞過喙突在鋼絲的幫助下穿過隧道B,再經過鎖骨肩峰端的隧道C穿出。最後將肌腱穿過隧道B到達鎖骨下表面。將肌腱的兩端在鎖骨表面用3-0不可吸收線縫合固定在一起,保持隧道A和B之間有最大張力(圖3)。術中助手維持肩鎖關節復位,重建梯形、錐形韌帶和肩鎖韌帶。透視確認復位情況(圖4)。
圖3 異體肌腱修復重建示意圖
圖4術前和術後前後位肩關節X線片
臨床療效
在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之間,作者採用上述治療了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49歲,平均隨訪29.8個月。同期有8例患者使用了鎖骨鉤鋼板固定,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齡41.3歲,平均隨訪30.9個月。按照Rockwood分型,III型6例,IV型2例,V型8例。
所有的患者均對手術結果表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異體肌腱修復組有5例患者非常滿意,3例滿意;鎖骨鉤固定組6例非常滿意,2例滿意。並不具有顯著差異。在Constant評分方面,兩組患者也無顯著差異,療效優良,異體肌腱修復組平均為94.4,鎖骨鉤固定組為93.8。UCLA評分方面也無顯著差異,分別為33.5和34.1。
作者總結認為,和鎖骨鉤鋼板相比,同種異體肌腱修復重建治療新鮮肩鎖關節脫位具有同樣優良的臨床功能和影像學結果,而且沒有拆除鋼板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