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技巧:肩鎖關節脫位自體韌帶修復重建

2021-02-23 骨科文獻

虎群盛,博士

文獻翻譯達人 / 期刊審稿專家 / 自媒體

者:虎群盛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最新內容

首發

骨科學院

參考文獻:Wang G, Xie R, Mao T,et al.Treatment of AC dislocation by reconstructing CC and AC ligaments with allogenic tendons compared with hook plates.J Orthop Surg Res. 2018 Jul 11;13(1):175. doi: 10.1186/s13018-018-0879-x.

 

摘要:每天肩上新增的不是痛苦,是沉穩的素養。

 

肩鎖關節脫位是常見損傷,約佔肩部損傷的9%。肩鎖關節脫位不僅會導致肩部疼痛,還會影響整個上肢的肌力和活動度。既往鎖骨鉤鋼板是肩鎖關節脫位的常用治療方法,但也存在復位丟失、喙突骨折、肩部撞擊等併發症。對於肩鎖關節的最佳手術治療方法目前還存在很大爭議。

 

第386天,南通大學附屬醫院謝仁國主任採用同種異體韌帶修復重建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治療肩鎖關節脫位,和鎖骨鉤鋼板相比取得了相似臨床療效,其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J Orthop Surg Res雜誌上。歡迎查閱分享,感謝鼓勵支持。

 

異體肌腱修復重建手術技巧

患者沙灘椅位,採用saber切口(圖1),暴露鎖骨、肩鎖關節和喙突,確認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斷裂。顯露喙突基底部,復位肩鎖關節,直接按壓保持原位,在鎖骨遠端2cm和4cm處用4.0mm和3.5mm鑽頭鑽孔製造韌帶隧道(圖2a和b)。然後在肩峰上距離肩鎖關節15mm處用3.5mm鑽頭鑽另外一個隧道(圖2c),用以放置異體肌腱替代肩鎖韌帶。採用同種異體趾屈肌腱,將肌腱用生理鹽水衝洗,並在生理鹽水和抗生素溶液中浸泡30分鐘。如果一條肌腱不夠長,則採用2條肌腱分別重建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

 

圖1手術切口

圖2 3個骨隧道的情況

使用彎鉗將肌腱穿過隧道A,然後繞過喙突在鋼絲的幫助下穿過隧道B,再經過鎖骨肩峰端的隧道C穿出。最後將肌腱穿過隧道B到達鎖骨下表面。將肌腱的兩端在鎖骨表面用3-0不可吸收線縫合固定在一起,保持隧道A和B之間有最大張力(圖3)。術中助手維持肩鎖關節復位,重建梯形、錐形韌帶和肩鎖韌帶。透視確認復位情況(圖4)。

 

圖3 異體肌腱修復重建示意圖

 

圖4術前和術後前後位肩關節X線片

 

臨床療效

在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之間,作者採用上述治療了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49歲,平均隨訪29.8個月。同期有8例患者使用了鎖骨鉤鋼板固定,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齡41.3歲,平均隨訪30.9個月。按照Rockwood分型,III型6例,IV型2例,V型8例。

 

所有的患者均對手術結果表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異體肌腱修復組有5例患者非常滿意,3例滿意;鎖骨鉤固定組6例非常滿意,2例滿意。並不具有顯著差異。在Constant評分方面,兩組患者也無顯著差異,療效優良,異體肌腱修復組平均為94.4,鎖骨鉤固定組為93.8。UCLA評分方面也無顯著差異,分別為33.5和34.1。

 

作者總結認為,和鎖骨鉤鋼板相比,同種異體肌腱修復重建治療新鮮肩鎖關節脫位具有同樣優良的臨床功能和影像學結果,而且沒有拆除鋼板的顧慮。

相關焦點

  • 圖解肩鎖關節脫位(值得收藏)
    肩鎖關節脫位治療非手術治療適用於 Rockwood分型I 型和 II 型肩鎖關節損傷,但患者遺留肩關節持續疼痛,則要考慮手術治療。III 型肩鎖關節損傷的治療方式有爭議,對簡單的 III 型肩鎖關節損傷患者可嘗試3~4 個月的非手術治療,大多數非手術治療患者,療效良好。
  • 肩鎖關節脫位的研究進展
    Ⅰ型:肩鎖關節損傷;Ⅱ型:肩鎖關節半脫位(有關節囊、肩鎖韌帶喙鎖韌帶損傷);Ⅲ型:肩鎖韌帶、喙鎖韌帶全脫位。②Tossy分型。目前有大量關於肩鎖關節損傷的手術治療及不同手術方案的臨床療效比較,但仍未得出何種手術方案最佳的結論,但可以明確的是手術治療主要目的是恢復肩鎖關節的穩定性,減少疼痛以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其中肩鎖關節的穩定性包括水平穩定性和垂直穩定性,主要由喙鎖韌帶和肩鎖韌帶維持,手術治療多以重建喙鎖韌帶和肩鎖韌帶為主要目的。具體手術方式可以分為肩鎖間固定、喙鎖間固定、韌帶修復重建三大類。
  • 肩鎖關節脫位的治療選擇
    3、對於Ⅳ、Ⅴ、Ⅵ型因為肌肉與鎖骨遠端交鎖,大多數不能閉合復位,所以最好手術治療肩鎖關節脫位手術要考慮如下幾個原則:1.肩鎖關節達到精確復位,恢復鎖骨外側端關節表面的垂直與水平穩定;2.修復或者使用自體(局部的或遠處的)/異體韌帶替代撕脫的韌帶,儘可能達到原有的生物力學形態;3.
  • 重視肩鎖關節複合體修復以提高不穩定肩鎖關節脫位療效
    重視肩鎖關節複合體修復以提高不穩定肩鎖關節脫位療效
  • 肩鎖關節脫位的概述
    解剖概要: 肩鎖關節由肩峰的鎖骨關節面與鎖骨外端的肩峰關節面構成關節,部分關節內存在纖維軟骨盤。節面多呈垂直方向,關節囊薄弱,由周圍的韌帶維持其穩定性。維繫肩鎖關節的主要韌帶是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
  • 莆田市第一醫院骨科開展雙Endobutton治療肩鎖關節脫位手術
    東南網莆田7月15日訊(通訊員 林梁)近日,莆田市第一醫院骨關節外科許斌主任醫師、許國松副主任醫師、林梁主治醫師組成的醫療團隊,在肩關節鏡下,採用雙Endobutton術式成功為一名病人治療肩鎖關節脫位。據悉,這是莆田全市首例肩關節鏡下採用雙Endobutton帶袢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
  • 肩膀上起了個包—肩鎖關節脫位,該怎麼治療呢?
    上期我們講了肩鎖關節脫位的原因、類型。今天呢就來講一講,發生了肩鎖關節脫位之後要怎麼治療呢?肩鎖關節脫位治療:發生肩鎖關節脫位後,大家肯定想知道到底是採取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呢?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適用於保守治療失敗的III型損傷和IV型、V型、VI型。臨床上IV型和VI型肩鎖關節損傷少見。最初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為切開復位、直接修復肩鎖關節關節囊、堅強固定肩鎖關節,但部分患者術後殘留疼痛,還有感染和內固定失效的風險。
  • 肩鎖關節脫位
    關節面多呈垂直方向,關節囊薄弱,由周圍的韌帶維持其穩定性。維繫肩鎖關節的主要韌帶是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圖59-3)。病因與分類肩鎖關節脫位( dislocation of the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十分常見,多見於青年。
  • 肩鎖關節手術能否成功,90%取決於這些技巧
    但是,尚無手術的「金標準」。手術方式可分為主要的兩大類:第一種是在肩鎖關節和 (或)喙突與鎖骨之間進行堅強固定;第二種是加強或重建肩鎖韌帶和(或)喙鎖韌帶(圖17-5)。第三種方法是較少使用的方式——動態肌肉轉位。這種方式在歷史參考文獻中有所描述。早期的手術方式為在肩鎖關節之間直接固定,但通常會產生內固定失敗的併發症。現代技術主要通過在鎖骨與喙突之間重建更為解剖的連接從而復位肩鎖關節。
  • 手把手教程:喙鎖韌帶解剖重建技術治療肩鎖關節脫位
    手把手教程:喙鎖韌帶解剖重建技術治療肩鎖關節脫位
  • 【專家推薦】陳洪濤:肩鎖關節脫位的微創治療
    1.運動損傷疾病的診治,包括膝關節前後叉韌帶、半月板損傷、髕骨脫位、膕窩囊腫的微創治療,肩關節不穩及脫位、肩袖損傷、肩鎖關節脫位的鏡下治療,肘關節及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治療。2. 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治療(帶血管蒂腓骨移植及股骨頭壞死的髓芯減壓),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保膝治療(膝關節周圍截骨術)。3.嚴重複雜的骨折(關節周圍骨折,多發骨折)、骨折不癒合、骨髓炎的治療。
  • AAOS:肩鎖關節損傷知識詳解
    肩鎖關節損傷多為肩關節內收位摔倒損傷所致,傳統理念對於Rockwoodtype I 型和II型損傷行保守治療,IV型和VI型損傷手術治療,III型和V型損傷保守和手術存在爭議。本文從解剖、生物力學和治療方式方面進行肩鎖關節損傷綜述。1.解剖肩鎖關節骨性結構由扁平的鎖骨遠端和肩峰的內側組成,上下的深度大約9mm,前後的寬度大約19mm。
  • 我院成功開展肩鎖關節脫位關節鏡下微創固定,再創我院鏡下固定先河!
    鄆城縣人民醫院我院成功開展肩鎖關節脫位關節鏡下固定,再次開創我院鏡下微創固定先河!祝願我院關節鏡技術越來越精湛,更好的服務於廣大患者!肩鎖關節脫位是由肩峰的鎖骨關節面與鎖骨外端的肩峰關節面構成的關節,因肩峰受到打擊時,肩峰及肩胛骨猛然向下,使關節囊及周圍韌帶斷裂而發生脫位。
  • •運動醫學科成功開展高難度全程關節鏡下肩鎖關節脫位復位內...
    四川新聞網綿陽4月22日訊(何劉蘭)近日,綿陽市三醫院骨科·運動醫學科成功為一位左肩鎖關節脫位(Rockwood分型:V型)患者實施全程關節鏡下肩鎖關節脫位復位內固定術。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關節鏡技術又邁上了一步新臺階,達省內先進水平。
  • 肩鎖關節脫位復發了,如何翻修呢?歡迎各位同道發表意見。
    51歲女性,肩鎖關節脫位,4個月前在當地醫院做了微創的復位Endobutton手術,當時復位效果比較理想。現在術後4個月,肩膀疼痛,晚上影響睡眠。從網上找過來,想再次手術。分析脫位復發原因:現在肩鎖關節再次脫位,內固定鋼絆位置沒變,那麼可能是縫線斷裂的原因。
  • 肩鎖關節脫位:「3個步驟+9種治療方法」
    【第1步】X線片檢查Zanca位X線:由於肩鎖關節解剖結構上的不同,可以在同一X線片上顯示雙側Zanca 位肩鎖關節進行對比(X光機球管向頭側傾斜10°-15°)應力位X線:應力X線片檢查可以鑑別【第2步】判斷Rockwood分型Rockwood等於1989年將肩鎖關節脫位分成6型
  • 重慶官方:卡爾德克肩鎖關節脫位+韌帶撕裂,康復需數周
    虎撲7月28日訊 重慶斯威隊官方發布了關於卡爾德克傷情的通報,經過檢查後,卡爾德克確診為右側肩鎖關節脫位、肩鎖韌帶撕裂,需要數周時間康復治療。期間經過初步拍片診斷,卡爾德克為肩鎖關節脫位。今日,卡爾德克隨俱樂部一同返回重慶,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右側肩鎖關節脫位、肩鎖韌帶撕裂,需要數周時間康復治療。感謝所有媒體及球迷的關心,俱樂部將盡全力配合醫生對卡爾德克的傷勢進行治療,使其儘快恢復健康。也希望在卡爾德克受傷的日子裡,各方團結一致,戮力同心,一同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 關節鏡下四骨道雙束固定治療急性肩鎖關節RockwoodⅤ型脫位
    術後肩關節活動範圍平均恢復時間為6.32±2.11周,術後Constant評分(91.2±1.67)分(88-100分),術後Karlsson評分10例優,1例良。患者均對治療效果滿意。圖2術前X線片顯示右肩鎖關節RockwoodⅤ型脫位;圖3術後X線片顯示肩鎖關節完全復位,鎖骨端、喙突端固定Endobutton位置良好;圖4術後3D-CT顯示肩鎖關節完全復位,固定Endobutton位置良好;圖5術後CT顯示骨道-鎖骨-喙突的關係
  • 薦讀:單隧道重建肩鎖及喙鎖韌帶的臨床效果
    目前臨床上治療肩鎖關節分離的手術技術多樣。儘管雙隧道重建的成功率較高,但是該技術有並發喙突和鎖骨骨折的風險。本研究主要介紹採用單隧道重建喙鎖韌帶(CC)及肩鎖韌帶(AC),並對其初步的臨床效果進行報導。2012-2015年間17例行單隧道重建肩鎖韌帶的患者納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為急性(<1月)且III級以上的肩鎖關節損傷。平均隨訪29±9個月(範圍:16-45個月)。
  • 雙Endobutton與鎖骨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
    ,且其重建裝置的剛度和強度要比原始韌帶大約40%,能很好地起到內固定作用。目的:雙Endobutton鋼板因比鎖骨鉤鋼板在治療肩鎖關節脫位上更有優勢,且創傷小,無需二次通過手術取出內固定物,因此近年來被廣泛應用臨床。通過Meta分析來探討雙Endobutton鋼板與鎖骨鉤鋼板兩種手術方式在肩鎖關節脫位治療上有無差異,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