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家宅在他們心目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有宅才有家,有家才幸福,家宅平安可以說是中國人最大的心願。尤其是農村人,可能辛苦一生,就是為了建造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然後在房子裡生兒育女,延續後代。所以,他們比誰都在意這房子的布局、風水、宜居等各方面,不希望房子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因此,由古至今,關於農村建房方面就流傳下來很多的說法,這其中有從風水角度考慮的,有從老百姓的美好意願出發的,更多的是鑑於實際情況總結而來的經驗。比如這句「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
門朝南子不寒
這句話斷句應為「門朝南,子不寒」,「子」在此句中泛指人,代指家人。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房子的大門朝向正南方,一家子人就不會感到寒冷了。為什麼有此一說呢?
中國人建房,歷來就看重坐北朝南的格局。雖說現在有很多房子並不是純正的坐北朝南,或者甚至有坐東朝西之類朝向的,但那大多是不得已而為之。在可以選擇的前提下,農民建房肯定是首選大門朝南。就算是城裡的商品房,消費者也喜歡主臥或者客廳朝南的房型。
坐北朝南這一建房習慣,中國早在原始社會就形成了。至於原因,這其中固然有風水之說:古代以北為陰,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但這一風水之說也是來源於實際。
中國地處北半球,房子坐北朝南,能得以在冬季讓更多的陽光從朝南的門窗中照入,不僅可提高屋內溫度,還可殺菌消毒。再加上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東亞季風區,坐北朝南的布局,可以避開冬季的西北風直通入屋,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冬天屋內暖和了,人就會少生病。
而且,古人還將風分為陰風和陽風,從西北方吹來的屬寒風,也即陰風,陰風入骨,很容易使人得病,會致使家道衰落,人丁稀少,所以要儘量避開。所以由表及裡,這「門朝南子不寒」一句中,其實還包含著大門朝向決定著一家人運勢的意思。
樹通軒人丁散
這句話斷句應為「樹通軒,人丁散」,「軒」在此句中是指門、窗,「人丁」即是指家人。整句話的意思是:院子裡的樹如果大到連通著門、窗,也就是遮住了門、窗,那會使得家中人員越來越少。這又是為什麼呢?
農村自建房,大多或者有自家的院子,或者門前屋後有片空地,人們就喜歡種上些樹木,一為美化環境、淨化空氣;二來夏季可以遮陰;三是如果是果樹,還可以吃水果。
不過這種樹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出於忌諱或者別的什麼原因,有一些樹種是不宜栽在家門口的。即使選對了樹種,也不能將它種的離門離窗太近。
因為農村老房子建成後往往會歷經幾代人,當初種下去的小苗,幾十年後也長成了大樹,尤其是像榕樹、樟樹、槐樹這種高大樹種。長成後,枝幹粗壯,樹冠茂盛,如果離門、離窗近,就會將門、窗堵的嚴嚴實實。
導致的壞處就是:
1、遮擋光線,使得屋內陰暗潮溼,細菌滋生,蛇蟲鼠蟻聚集,對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不利;
2、樹上蟲子多,挨著門、窗近,就會爬入屋內,對人不利。還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有可能通過爬樹,經由窗戶進入屋內,危及財產和生命安全;
3、遇雷雨天,經由門、窗伸入屋內的樹枝很有可能就成了一個導電體,危及屋內人的性命;
4、在陽光或月光照射下,樹影經門、窗倒映入屋內,可能會讓人產生一些錯覺。尤其是晚上,樹影在窗上搖曳,好像人影,膽小的人就會受到驚嚇;且風一吹,樹葉時不時的發出聲響,影響睡眠,睡眠不好,久而久之,身體就差了;
5、離門、窗近,也就是離屋子近,一來樹根越長越粗,可能會破壞牆體;二來如遇大風,樹枝斷落或者樹體傾倒砸在屋上。這都有可能造成屋塌人亡的悲劇。
6、樹枝堵住門、窗,會使室內空氣不流通。空氣不流通,一是居室環境不好,不利身體健康。二是從風水上來說,老百姓認為這是不利於家中運勢的。運氣、運氣,這個「氣」就是指「氣運、氣場」,家中氣運不足,家勢就要衰敗了。
雖說,這當中難免有些迷信之說,但確實有很多危及生命的隱患存在,這「樹通軒人丁散」還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