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蓋房子的講究: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你一定要知道

2020-12-17 陌上花開且緩歸

對於中國人來說,家宅在他們心目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有宅才有家,有家才幸福,家宅平安可以說是中國人最大的心願。尤其是農村人,可能辛苦一生,就是為了建造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然後在房子裡生兒育女,延續後代。所以,他們比誰都在意這房子的布局、風水、宜居等各方面,不希望房子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因此,由古至今,關於農村建房方面就流傳下來很多的說法,這其中有從風水角度考慮的,有從老百姓的美好意願出發的,更多的是鑑於實際情況總結而來的經驗。比如這句「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

門朝南子不寒

這句話斷句應為「門朝南,子不寒」,「子」在此句中泛指人,代指家人。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房子的大門朝向正南方,一家子人就不會感到寒冷了。為什麼有此一說呢?

中國人建房,歷來就看重坐北朝南的格局。雖說現在有很多房子並不是純正的坐北朝南,或者甚至有坐東朝西之類朝向的,但那大多是不得已而為之。在可以選擇的前提下,農民建房肯定是首選大門朝南。就算是城裡的商品房,消費者也喜歡主臥或者客廳朝南的房型。

坐北朝南這一建房習慣,中國早在原始社會就形成了。至於原因,這其中固然有風水之說:古代以北為陰,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但這一風水之說也是來源於實際。

中國地處北半球,房子坐北朝南,能得以在冬季讓更多的陽光從朝南的門窗中照入,不僅可提高屋內溫度,還可殺菌消毒。再加上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東亞季風區,坐北朝南的布局,可以避開冬季的西北風直通入屋,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冬天屋內暖和了,人就會少生病。

而且,古人還將風分為陰風和陽風,從西北方吹來的屬寒風,也即陰風,陰風入骨,很容易使人得病,會致使家道衰落,人丁稀少,所以要儘量避開。所以由表及裡,這「門朝南子不寒」一句中,其實還包含著大門朝向決定著一家人運勢的意思。

樹通軒人丁散

這句話斷句應為「樹通軒,人丁散」,「軒」在此句中是指門、窗,「人丁」即是指家人。整句話的意思是:院子裡的樹如果大到連通著門、窗,也就是遮住了門、窗,那會使得家中人員越來越少。這又是為什麼呢?

農村自建房,大多或者有自家的院子,或者門前屋後有片空地,人們就喜歡種上些樹木,一為美化環境、淨化空氣;二來夏季可以遮陰;三是如果是果樹,還可以吃水果。

不過這種樹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出於忌諱或者別的什麼原因,有一些樹種是不宜栽在家門口的。即使選對了樹種,也不能將它種的離門離窗太近。

因為農村老房子建成後往往會歷經幾代人,當初種下去的小苗,幾十年後也長成了大樹,尤其是像榕樹、樟樹、槐樹這種高大樹種。長成後,枝幹粗壯,樹冠茂盛,如果離門、離窗近,就會將門、窗堵的嚴嚴實實。

導致的壞處就是:

1、遮擋光線,使得屋內陰暗潮溼,細菌滋生,蛇蟲鼠蟻聚集,對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不利;

2、樹上蟲子多,挨著門、窗近,就會爬入屋內,對人不利。還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有可能通過爬樹,經由窗戶進入屋內,危及財產和生命安全;

3、遇雷雨天,經由門、窗伸入屋內的樹枝很有可能就成了一個導電體,危及屋內人的性命;

4、在陽光或月光照射下,樹影經門、窗倒映入屋內,可能會讓人產生一些錯覺。尤其是晚上,樹影在窗上搖曳,好像人影,膽小的人就會受到驚嚇;且風一吹,樹葉時不時的發出聲響,影響睡眠,睡眠不好,久而久之,身體就差了;

5、離門、窗近,也就是離屋子近,一來樹根越長越粗,可能會破壞牆體;二來如遇大風,樹枝斷落或者樹體傾倒砸在屋上。這都有可能造成屋塌人亡的悲劇。

6、樹枝堵住門、窗,會使室內空氣不流通。空氣不流通,一是居室環境不好,不利身體健康。二是從風水上來說,老百姓認為這是不利於家中運勢的。運氣、運氣,這個「氣」就是指「氣運、氣場」,家中氣運不足,家勢就要衰敗了。

雖說,這當中難免有些迷信之說,但確實有很多危及生命的隱患存在,這「樹通軒人丁散」還是很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農村蓋房的講究!
    文/農田紀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蓋房的講究!時值初夏,氣溫陡升,農村閒聊打牌的人群又多了起來,由於距離夏收還有一段時間,大家也消磨著這僅剩的「悠閒」!當然,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俗語」,剛剛過去的立夏,村裡老人關於「立夏不下,鋤頭高掛」的討論還在繼續,而村裡劉大哥正在打圈梁、蓋房子,不少老人就開始討論蓋房子的「規矩」了!尤其是提及的這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有道理嗎?在北方的農村,房屋的建築雖然歷經了社會的發展以及新材料的運用,但是老一輩留下的很多規矩,仍然備受老人們遵從!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叫:「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句話說的是在農村蓋房子的一些講究,其實在農村蓋房子有很多講究,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蓋房講究「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蓋房子都比較講究,有些農民朋友對建房造屋之事頗為慎重。在建房造屋時,除了對建房的材料嚴格把關外,還要確定建房的時間、方向、高低等等,反正,規矩很多。在一些農村,流行著這麼一些蓋房規矩,那就是「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說農村房子的,啥意思
    在農村,蓋房子講究「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是什麼意思?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幾件事莫過於娶妻,生子,蓋房子。當然了現在很多人都都是去城裡買房子了。但是在農村,有一套像樣的房子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普通農民可能這一輩子也就蓋一次或者最多兩次這樣的房子。所以以前蓋房子是很有講究的,什麼時候開工,什麼時候上梁,都是要選好日子的。那麼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下面詳細說一下。「門朝南,子不寒」的意思。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蓋房子的講究頗多,這也無可厚非,房屋作為長久居住使用。對於各項指標的要都是很高的,一座堅固耐用的房屋能夠承受風吹雨打。房屋的走向和布局,在農村也是講究很多,農村素來有一命二運三風水的說法,所以對於住宅的講究很多也就很容易理解。
  • 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農村的蓋房經驗,至今都有借鑑價值
    我們知道農村蓋房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老一輩,要蓋房都會提前一年選址,找人看地方,挑日子,就連下腳、蓋頂等都要看好時間。不僅如此,在房屋的朝向、內部設計上,農村也有自己的一些講究和經驗。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一個農俗蓋房經驗:「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老祖宗給後人留下的勸誡
    在鏡子中,既可以看到農村人的質樸,也可以了解到真正的農村生活。「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就是一句比較經典的農村俗語之一,是老祖宗給後人留下的勸誡。從表面意思上來看說的是在蓋房子的時候,如果是坐北朝南的格局,那麼家中的人丁一定會特別興旺。但如果院子中的樹木已經遮擋了房子,那麼就很容易導致人丁稀少。
  • 民間常說:「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意思?
    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利用生活經驗得出的人生智慧,雖然有些已經不適用於當下,但是我們卻可以借鑑和品讀一下,今天二大媽和大家來探討這句「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勞動人民的經驗之談吧!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門朝北為何不好
    文/小玖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門朝北為何不好自古以來,人們蓋房子,大都是坐北朝南,而且廣為流傳著一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蘊含的智慧可是無窮無盡的,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道理呢?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有何講究?
    對於農民來說,人生不易,前路坎坷,而在人的一生中「何以安家」至關重要,也是在成家立業前需要邁過去的一道彎,在農村,房屋建造有講究,其中就蘊含了多條俗語,今天我們簡要說下以下三則。二、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在北房地區,住宅的樣式多符合氣候的變遷,這也符合我們住宅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原理。在北方,住宅的三原則是,堅固、實用及美觀。因此,實用性很重要。由於北方地區四季分明,冬季多西北風,異常寒冷,而夏季多東南風,炎熱。
  • 蓋房俗語:「牆上牆、樹通軒」,重點在下半句,古人的講究有理嗎
    蓋房俗語:「牆上牆,樹通軒」,重點在下半句,古人的講究有理嗎越講究的事情,規矩就越多,自古以來,蓋房子是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古代關於蓋房有眾多的俗語,其中有些已經沒有借鑑意義了,有些還一直被人們奉為真理,現在我們來看看「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特別是它的下半句是否有道理。
  • 農村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破人又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是老輩傳下來的一句話,到現在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牆上牆」的意思是:在農村要翻蓋房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在原來地基上蓋房,要重新打地基。原來舊房子和新房子設計的承重不一樣,房主人有了錢,就會嫌棄舊房子低矮破舊,勢必要蓋寬敞明亮的房子,無形之中就增加了房子的重量。如果在舊地基上再蓋新房,新房子的重量勢必會造成地基下陷或牆體開裂。
  • 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想要正確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俗語產生的年代,這些俗語都是在過去形成的,然後一代一代傳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能夠流傳下來的俗語,一定有它的道理。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對於人們而言,房子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它是人們勞作一天以後的歸屬。而房子就是家,有家才有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在努力大半生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可以讓後代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
  •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古人建造房子的時候都非常講究,方位、朝向、布局等都要有章法。一般情況下北方人蓋房子的時候,一定會按照坐北朝南的規矩,將房子的正門朝向南方。因為這樣不僅採光好,而且還可以讓屋子更明亮。現代人在購買樓房的時候,也希望買到格局特別規整的房子。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就是古人蓋房子時的一種禁忌,實為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 選房秘籍:正朝南的房子不一定是最好的
    即便是再昂貴的房子,也會有缺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花一大筆錢買下的房子,自然是力求缺陷越少越好,即便是買後通過裝修等方式改造,也好過那些不可彌補的房屋缺陷。廁所門對著臥室開、大門直衝陽臺窗戶、前後門相對衝……等等,這些房子的內部朝向都成為你放棄這套房子的理由。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在農村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知,大小事務事無巨細的都有描述,關於天氣的、農業的當然最多的還是生活的。在農村一直以來都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尤其是對於房屋的修建說法頗多,房屋的建築走勢結構包括高低,不但能夠改變房屋的審美,而且還關乎到家庭的運勢,所以對於此類的俗語是不在少數,有的俗語確實屬於封禁迷xin的糟粕,隨著時代的進程,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但也有一些此類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對於農民來說,手裡有了錢也是和城市的人一樣,第一件事就是房子的問題,城裡人居住是不用蓋房子的,購買小區就可以了,但是農民要想改善居住的環境,就要蓋房子了,這幾年宅基地已經確權了,也是明確了宅基地蓋房的標準,那麼很多的農民就會選擇在年底的時候蓋上房子,那麼對於蓋房子來說,在農村也是有關於蓋房子的俗語,就比如這句「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東四犯西四,家敗主擔憂」,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更三農生活在農村,總能聽見一些別致的聲音,它們流傳在農民之間,以通俗幽默的表達方式,在告訴著大家一個又一個的道理!在北方的農村,對於農民來說,房屋立於宅基地之上,布局講究坐北向南,在房屋的開門與院內布局中也有很多的考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些,這農村蓋房子的一些俗語,如果有何不妥還望大家及時斧正,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