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釋義:
全髖關節置換:是指將人工假體,包含股骨部分和髖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絲釘固定在正常的骨質上,以取代病變的關節,重建患者髖關節的正常功能,是一種較成熟可靠的治療手段。
脫位:指關節遭受外力作用,使構成關節的骨端關節面脫離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礙。
背景:全髖關節置換後假體脫位是關節外科面臨的難題,隨著關節外科手術技術的快速發展,術後假體脫位的問題愈發受到重視。國內外研究發現,在術前評估與規劃、手術方式以及術後康復中均存在潛在因素導致術後假體脫位的發生,對於相關危險因素的認識越來越全面。
目的:概述關於全髖關節置換後假體脫位危險因素的最新研究進展,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利用計算機檢索CNKI、萬方、PubMed及Embase資料庫1970年1月至2019年9月的相關文章,檢索詞為「全髖關節置換術,假體,術後脫位,危險因素,total hip arthroplasty,prosthesis,postoperative dislocation,risk factors」。查閱相關文章,最終共納入77篇文獻進行結果分析。
結果與結論:①導致全髖關節置換後假體脫位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全面的術前評估與規劃、不合理的手術方式以及不科學的術後康復;②全髖關節置換後假體脫位會嚴重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在術前、術中及術後的各個環節都應採取預防措施,避免脫位的發生。
ORCID: 0000-0001-7346-2167(朱東明)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人工關節;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內固定;數位化骨科;組織工程
關鍵詞: 骨, 關節, 髖, 髖關節置換, 假體, 脫位, 康復, 綜述
文章來源:朱東明, 張 振, 張 傑, 顏連啟. 全髖關節置換後假體脫位危險因素的最新進展[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36): 5864-5870.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