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檢查試驗匯總,有你不知道的(一)

2021-02-22 脊椎健康聯盟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

【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腕管症候群
I.屈腕試驗:將腕掌屈,!司時壓迫正中神經I-- 2min o若手掌側麻木感加重,疼痛痛加劇並放射示指、中指,即為試驗陽性,提示有腕管症候群。
2.叩觸診試驗:又稱Tlnel徵。輕叩或壓迫腕部掌側的腕橫韌帶近側緣中點,若出現和患側手指刺激及麻木異常感覺加劇時,即為試驗陽性提示有腕管症候群。
3.舉一手試驗:患者仰臥,將患肢伸直高舉,若出現上述兩項表現,即為試驗陽性,提示有腕管症候群。
4.壓脈帶試驗:與測量血壓的方法相似,僅需將血壓升至收縮壓以上。若出現上述表現即為試驗陽性,提示有腕管症候群。
5.中指試驗:囑患者肘、腕及指間關節伸直,掌心向下。令其中指的掌指關節做背伸活動,檢查者施以阻力。若在肘屈紋以下兩橫指處(即撓側腕短伸肌的內側緣處)有疼痛,則為陽性,提示為腕管症候群。
(腕)類風溼性關節炎
手鐲試驗:以手握尺撓骨下端時,可引起疼痛,為陽性,如類風溼性關節炎。
月骨無菌性壞死
芬斯蒂夫(Finstever)徵:當月骨無菌性壞死時,第三掌骨頭在緊握拳時不隆突。
撓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
芬克爾斯坦(Finkelstein)徵:又稱握拳試驗。先將拇指屈曲,然後握拳將拇指握於掌心,同時將腕向尺側傾斜,引起撓骨莖突部銳痛,提示撓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
拇指肌勝斷裂
拇指肌腱斷裂的檢查:拇長屈肌健斷裂時,拇指末節不能自動屈曲。拇長伸肌腱斷裂時,拇指末節不能自動伸直。檢查時,固定拇指近節,囑患者自動伸屈末節。
拇短伸肌鍵斷裂時,將末節伸直,患指不能主動伸直拇指腕掌關節。拇短屈肌腱斷裂時,末節伸直狀態下不能自動屈曲近節。
若拇指長短肌腱完全斷裂,則拇指的近節、末節的主動伸屈活動功能完全喪失。
示、中、環、小指屈指肌性斷裂
示、中、環、小指指深屈肌腱與指淺屈肌腱斷裂的檢查:指深屈肌腱斷裂,該末節不能主動屈曲。指淺屈肌腱單獨斷裂時,該指末節在伸直位狀態下,不能主動屈曲中節。固定傷指的近則指骨,若近側、遠側指間關節均不能主動屈曲,則表示指深屈肌腱、指淺屈肌腱均有斷裂:,
示、中、環、小指伸指肌醃斷裂
指伸肌腱斷裂的檢查:掌骨區斷裂時,指間關節能主動伸直,但掌指關節不能主動伸直。指骨近節區中央腱束斷裂:近側指間關節不能主動伸直。指骨中節區或指伸肌腱止點附近斷裂或撕裂或撕脫骨折:手指指末節不能主動伸直,患指出現錘狀指畸形。
躬狀肌損傷
酬狀肌損傷的檢查:繃狀肌或者指深屈肌腱在卿狀肌起始點的近側斷裂時,該指的掌指關節不能主動屈曲。若掌指關節處在屈曲狀態一下,硯指問關節不能主動伸直『。在指間關節伸直
狀態下,掌指關節不能主動屈曲。
手內在肌癱瘓
貝烏爾徵:單純的手內有肌癱瘓,可引起爪形手畸形。當檢查者用手指在爪形指的近節骨背側基底施加抗過伸之阻力時,遠近兩指間關節隨即伸直,畸形消失為陽性。手內有肌癱瘓伴有皮膚、肌鍵、關節囊等攣縮引起的複合型爪形一手,此試驗陰性。
髓合部疾病
l .黑爾(Hare)試驗:此試驗主要用於區別髓關節疾病與上骨神經痛。患者仰臥,檢查者將患肢膝關節屈曲,躁部放於健肢大腿上,再將膝部下壓抵至床面,如為坐骨神經痛可放置自如,而髓關節疾患側不能抵至床面。
2.「海一特」徵:髓關節病變時,X線顯示患側閉孔變寬。
3.髓關節撞擊試驗:關節叩診時令患者仰臥位,患肢伸直,檢查者一手將患肢稍抬起,另一手握拳叩擊患肢足跟部,如髓關節有疾患可出現明顯的傳導叩痛,又稱撞擊試驗。
4.大腿滾動試驗:參見股骨粗隆間骨折。
髖關節不穩
1.望遠鏡試驗:又稱套疊徵、杜普頓(Dupuytren)徵、巴洛夫(Barlove)試驗。患者仰臥,助手按住骨盆,檢查者兩手握住患者小腿,伸.直髖、膝關節,然後上下推拉患肢,若患肢能上下移動2-75px,即為陽性。
另一種一方法是患者仰臥,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抱住患肢大腿或環抱患服膝下、使髖、膝關節稍屈曲,將大腿上推下拉,反覆數次,如有股骨一卜下過度移動之感即為陽性,說明髖關節不穩定或有脫位等:,
2.特倫德蘭堡(Tretidlenh)urg)試驗:又稱臀中肌試驗、單腿獨立試驗。囑患者先用健側』下肢單腿獨立,患側下肢抬起,患側骨盆向上提起,該側臀皺上升為陰性。再使患側下肢獨立,健側下肢抬起,則健側骨盆及臀皺下降為陽性。此試驗檢查關節負重,檢查關節不穩或臀中、小肌無力,任何臀中肌無力的疾病這一體徵均可出現陽性。
3.巴勞(Barlow)試驗:為Ortolani試驗改良方法,亦用於檢查1歲以內嬰兒有無先天性骼脫位。患兒仰臥,檢查者首先使患兒雙側髖關節屈曲900,雙膝關節儘量屈曲。雙手握住患兒雙下肢,雙手拇指分別放在患幾大腿內側小粗隆部,中指羚於大粗隆部位,輕柔地外展雙髖關節,同時寸,指右大粗隆部位向前內推壓,如聽到響聲表明脫位的髖一關聲泛位、股骨頭滑入髖臼。第二步檢查是拇指在小粗隆部位勺外推嘆,若聽到響聲,表明股骨頭滑出髖臼,此試驗陽性。如果拇指放鬆壓力,股骨頭即復位者,說明髖關節不穩定,以後容易發生脫位:
髖關節脫位
1.歐特拉尼(Ortolani)試驗:患兒仰臥,髖、膝屈曲各90度,檢查者手掌扶住患側膝及大腿,拇指放在腹股溝下方大腿內側,其餘手指放在大粗隆部位,另一手握住對側下肢以穩定骨盆。檢查甘寸光用拇指向外側推並用掌心由膝部沿股骨縱軸加壓,同時將一大腿輕度內收。如有先天性髖脫位,則股骨頭向後上脫出並發出彈響,然後再外展大腿,同時用中指向前內頂壓大粗隆,股骨頭便復位,當它滑過髖臼後緣時又出現彈響,此試驗陽性,適用於6個月至1歲以內的嬰兒先天髖脫位的早期診斷。
2.蛙式試驗:又稱雙髖外展試驗,用於嬰兒。患兒仰臥,檢查者扶持患者兩側膝部,將雙側靛、膝關節均屈曲900,再作雙髖外展外旋動作,呈蛙式位,如一側或雙側大腿不能平落於床面即為陽性,說明髖關節外展受限。先天性髓關節脫位患兒,此試驗陽性。
3.直腿屈曲試驗:患兒仰臥,檢查者一手握住小腿下端,使髖關節儘量屈曲,膝關節伸直。若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時,患肢可與腹胸部接觸,其足可與顏面部接觸,表明脫位髖關節創健側縮短或延長。
4.內拉通(Nelaton)線:又稱骼骨、坐骨結節連線。患者仰臥,由骼前上棘至坐骨結節畫一連線。正常人此線經過大粗隆的頂部,若大粗隆頂部在該線上方或下方,都表示有病理變化。記錄大粗隆上移的長度,若高出此線Icm以內者,不能視為病理現象。
5.阿蘭一多德(Alna--Todd)試驗:檢查者面向患者作半蹲位,然後將兩側拇指各放在一側骼前上棘上,而中指放在大粗隆的頂點。將無名指放在大粗隆的後方兩側比較,即能測出大粗隆移位情況。
6.休馬克(Shoemaker)線與卡普蘭(Kaplan)交點:這也是一種測量大粗隆是否上升的辦法。患者仰臥,兩髖伸直放在中位,兩側骼前上棘在同一水平,分別從兩側大粗隆尖部經側延長線應在臍部或臍以上交叉,兩線的交點稱Kaplan交點。如一側大粗隆向上移位,則此點位於對側或臍下,說明股骨頭、股骨頸有縮短性病變,如股骨頸骨折等。
7.卡普蘭徵:在新生兒髖關節脫位的X線平片上,髖臼緣失銳利,股骨上端與髖臼間空隙增寬,股骨上端離髖臼窩向側方移位,即卡普蘭徵。
8.馮羅森徵:雙側大腿外展45'並內旋,攝包括兩側股骨上段之骨盆正位片,作雙側股骨幹中軸線並向近側延長,此即為馮羅森線(Von Rosen )線。正常時,此線藉過髖門外上角。脫位時,該線通過骼前上棘,即稱馮羅森徵陽性。這在股骨頭骨化中心未出現時,可作為診斷參考。
股骨粗隆間骨折
1.大腿滾動試驗:又稱高芬(Cativain)徵。患者仰臥,雙下肢伸直,檢查者以手掌輕搓大腿,使大腿間內外旋轉滾動。若系該髖關節疾患並引起髖周圍肌肉痙攣,則運動受限、疼痛,並見該側腹肌收縮,即為陽性。主要檢查髖關節炎症、結核、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等。
2.中立位試驗:亦稱掌跟試驗。股骨頸骨折,因骼股韌帶鬆弛,不能保持足的中立位。檢查時,患肢伸直位,『檢查者用掌心託住患肢足跟,若足呈外旋位為陽性。
3.阿爾斯伯格角:通過股骨頭關節面基部的線,與骨幹長軸延長線所成的角,正常為41. 50。此角減少為髖內翻,此角增大為髖外翻。
4.奇恩試驗見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結核
1,腰大肌孿縮試驗:又稱過伸試驗。患者取俯臥位,患肢屈膝900,檢查者一手握住踝部將下肢提起,使髖關節過伸,若骨盆隨之抬起為陽性,說明髖關節後伸活動受限、腰大肌膿腫及早期髖關節結核,此試驗可出現陽性。
2,髖前軟組織攣縮 託馬斯(Thomas)徵:又稱髖關節屈曲攣縮試驗。患者仰
臥,儘量屈曲健側大腿貼近腹壁,使腰部緊貼於床面,克服腰前凸增加的代償作用,再讓患者伸直患肢,如患肢不能伸直平行於床面即為陽性,說明該髖關節有屈曲攣縮畸形。患肢大腿與床面所形成的角度即髖屈曲畸形的角度。
3,望遠鏡試驗(45)艾利斯徵(70)
骼脛束攣縮
1,歐伯(Uher )試驗:又稱骼脛束攣縮試驗。患者側臥,健肢在下並屈靛屈膝,減少腰椎前凸。檢查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肢躁部,屈膝到90「,然後將髖關節外展後伸,再放鬆握躁之手,讓患肢自然下落。正常時應落在健服後側,若落在健肢前方或保持上舉外展姿勢,即為陽性。此試驗陽性說明骼脛束攣縮或闊筋膜張肌攣縮,並可在大腿外側摸到攣縮的骼脛束。如小兒麻痺後遺症骼脛束攣縮,有此體徵。
臂肌攣縮
2,臀肌攣縮徵:站立位,兩足兩膝靠攏,囑屈髖、屈膝下蹲,正常小孩臀部可觸及足跟。當臀肌攣縮時,患兒不能完全屈靛、屈膝一「蹲,並可在臀部可觸及緊張束條。
臀上、小肌無力
1.特倫德蘭堡試驗:見髖關節不穩部分。
2.菲爾普(Phelps)試驗:患者俯臥位,膝關節屈曲,大腿儘量外展,檢查者握住躁部逐漸將膝關節伸直。若股薄肌有攣縮時,在伸膝過程中大腿發生內收,即為陽性。
下肢縮短
艾利斯(A 1liS)徵:又一稱下肢短縮試驗。患者仰臥,雙髖雙膝漪平放於床面上,正常者兩膝頂點應該高在同一水平。如一側膝低於對側膝即為陽性,說明患肢有短縮
(股骨或脛、排骨短縮)或有髖關節脫位。
膝關節疾病
布雷格加德(Braggard)徵:患者半屈膝時,關節間隙有疼痛,旋轉小腿時疼痛加重,即為陽性,表示膝關節有病變。
膝關節積液
浮骸試驗:正常膝關節內有約sml的滑液起到潤滑關節、緩衝力的作用、營養關節面軟骨。當關節內有大量積液時,關節腫脹明顯,一望而知。但少量積液或中等積液時,需進行浮髕試驗測知。一般積液量10m1浮髕試驗即可呈陽性。試驗方法:
(1)病人取仰臥位,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鬆弛。檢查者一手手掌在骸骨上方壓擠骸上囊,並且手指擠壓骸骨兩側,使液體流入關節腔,然後用另一手的示指輕輕按壓骸骨。若感到骸骨撞擊股骨前面,即為陽性,說明積液量較少。若骸骨隨著手指的按動而出現浮沉的現象,表示積液量較多。
(2)病人直立時,骸上囊的積液自然流到骸骨後方。如果股四頭肌鬆弛,骸骨自然離開股骨滑車,這時兩個拇指分別推動兩側髕骨對此兩側感覺。如果骸骨被關節積液浮起、推動時有骸骨和股骨撞擊感,即為陽性。
關節內積液性質:如急性外傷則可能為關節內積血,如急性感染則可能為積液。一般腫脹多為滲出液,通過關節穿刺即可識別。
膝關節慢性炎症
膝上皮膚皺襞試驗:膝關節慢性炎症或上石膏後膝上皮膚水腫,用手捏起時,有皺襞增厚感,皺紋不明顯,為陽性(需兩側對比)。
髕骨脫位
1.費爾班克徵:向外推動髕骨時,病人立即企圖保護膝部
為陽性,見於外傷性髕骨脫位。
2.骼脛束牽拉徵:病人在伸膝位內收髖關節出現骸骨半
脫位,外展時復位。
3.研磨試驗:參見膝半月板損傷。
4.膝衝撞試驗
股骨髁剝脫性骨軟骨病
威爾遜徵:是剝脫性骨軟骨病的一種體徵。若病灶在股骨外髁,當伸膝1500(鄰肢法)被動內旋脛骨,誘發疼痛為陽性。
若病灶在股骨內髁,則表現相反,病人常採取脛骨外旋位行走,以使脛骨棘內側隆起與股骨內髁外側病灶區不接觸。

想收到更多精彩資訊?敬請關注【世界脊柱健康聯盟】

1. 在微信搜索「worldspine」,選擇關注。

2. 或者關注個人微信號:luokai2013

相關焦點

  • 骨科的特殊試驗檢查觸診
    一、骨科的特殊試驗檢查觸診檢查不滿意者,可用脊椎病常用的特殊試驗1.頸神經根緊張試驗:術者一手按其肩,另一手將其頭部向對側推按,出現疼痛或上肢放射痛者為陽性(如下圖)。6.頭頸下壓試驗:術者單手或雙手置其頭頂,逐漸加力下壓,疼痛加重或上肢竄痛不適者為陽性。若下肢不適加重者,為脊髓損害的體徵,如臨床已確診脊簡型頸椎病者,不應再作此項試驗,以免加重病情。7.椎動脈壓迫試驗:適用於有頭暈症狀者。
  • 【學術園地】骨科常用特殊檢查匯總(轉)
    ,兩前臂掌側夾於患者頭兩側保護,不使頭頸歪斜,同時向患側或健側屈曲頸椎,也可 以前屈後伸,若出現頸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為陽性。該試驗是使椎間孔變窄,從而加重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故出現疼 痛或放射痛。  側屈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取坐位,頭稍後仰並向患側屈曲,下頜轉向健側,檢查者雙手放在患者頭頂向下擠壓。如引起頸部疼痛,並向患側手部放射即為陽性。最常見於C5椎間盤突出症,此時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懷疑有頸椎結核或不穩定性骨折者,為防止脊髓損傷,最好不做此試驗。
  • 50種骨科常用檢查方法大匯總
    患者伸肘,肩前屈60°,雙手舉一椅子,如舉起困難或伴有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緊握拳,背伸腕關節、伸肘,當患者背伸腕關節時,檢查者用力抵抗並使之屈曲,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正常情況下,肘關節伸直時,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突在一條直線上;肘關節屈曲時,三者連線呈一等腰三角形。
  • 骨科查體:從初級到骨灰級你都得知道
    體格檢查是每個醫師的必備技能,無論是日常臨床工作還是各種職稱考試都是重點。對於心肺腹部的視觸叩聽,我估計大家都會重視的,掌握的也是八九不離十。 此文匯總的是骨科那些你平常不怎麼操作,考試的時候一臉懵逼的體格檢查。按懵逼程度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骨灰級。
  • 骨科常用特殊檢查(三)
    以下內容節選自田紀鈞教授刃針微創療法系列學習班課件現代骨科臨床檢查技術(三)中醫診斷主要靠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其中切診中又包括象和切經絡兩種,前者廣泛應用,而後者較為生疏。現代骨科檢查包括望診、觸診、動診(活動功能檢查) 、量診 (測量),有時輔以叩診和聽診。現代骨科檢查中,最具特色和廣泛應用的是包括在動診中的特殊檢查。
  • 肘關節——你必須掌握的骨科特殊檢查!
    為了測試後肱橈關節皺襞,檢查者對肘部施加外翻負荷,同時被動地延長肘部,前臂保持在旋後位(圖1B)(伸直旋前褶皺試驗)。 疼痛或喀嚓聲表明測試陽性,表明可能是滑囊皺襞問題或橈骨小頭軟骨軟化症。圖1:皺襞撞擊試驗。A、屈曲旋前褶皺試驗測試前肱橈關節皺襞。
  • 特殊檢查|| 骨盆分離試驗 VS 擠壓試驗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1.分離(前部橫向加壓)試驗2.擠壓(後部橫向加壓)試驗檢查方式:患者呈仰臥位,檢查者雙手交叉或者不交叉,手掌放在骼前上棘上。A:仰臥位檢查交叉 B:仰臥位檢查不交叉 C:俯臥位檢查臨床意義:如果一側臀部或股後部疼痛,則為陽性,其表明骶髂關節前部韌帶有拉傷。
  • 骨科常用特殊檢查匯總,趕緊收藏備用!
    該試驗是使椎間孔變窄,從而加重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故出現疼痛或放射痛。側屈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取坐位,頭稍後仰並向患側屈曲,下頜轉向健側,檢查者雙手放在患者頭頂向下擠壓。如引起頸部疼痛,並向患側手部放射即為陽性。最常見於C5椎間盤突出症,此時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懷疑有頸椎結核或不穩定性骨折者,為防止脊髓損傷,最好不做此試驗。
  • 孕期檢查項目匯總:孕媽到底需要做哪些檢查?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懷孕以後,也希望能夠了解腹中小寶寶的健康發育狀況,現在人們對於優生優育越來越關注了,也會在懷孕期間及時到醫院裡面檢查寶寶的健康狀況。在各個時間段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也會有不同的孕期檢查項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匯總一下,在懷孕期間孕媽媽到底需要做哪一些檢查吧!
  • 不孕不育檢查注意事項大匯總
    原創 李楚宇、王凌 王凌為您不孕不育檢查注意事項大匯總您是否曾經難得抽出一天假期,卻被告知今日無法做檢查?您是否有過剛吃完早飯,卻被告知檢查需要空腹,恨不得把早飯吐出來的經歷?您是否檢查的時候帶了身份證、就診卡、病例,卻忘記帶上了您的老公?
  • 【骨科基礎】50種骨科常用檢查方法大匯總
    患者伸肘,肩前屈60°,雙手舉一椅子,如舉起困難或伴有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緊握拳,背伸腕關節、伸肘,當患者背伸腕關節時,檢查者用力抵抗並使之屈曲,肱骨外上髁疼痛即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正常情況下,肘關節伸直時,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突在一條直線上;肘關節屈曲時,三者連線呈一等腰三角形。
  • 50種骨科常用檢查方法大匯總!
    21.望遠鏡試驗:(Dupuytren sign)患者仰臥,檢查者一手握膝,一手固定骨盆,上下推動股骨幹,若覺察有抽動或響聲即為陽性,提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23.Ortolani sign:小兒仰臥,雙髖外展,雙腿分開,患側膝關節不能觸及床面;如能,則先有一滑動聲響(此為暫時復位標誌)即為陽性。提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 匯總:結核病的相關檢查,你知道多少?
    結核菌素是結核分枝桿菌的代謝產物,主要成分為結核分枝桿菌的分泌性蛋白PPD皮內注射法:將PPD 5IU(0.1ml)注入左前臂內側上中三分之一交界處皮內,形成局部皮丘。48-72h觀察反應。提示未受結核菌感染,還可見於①感染在4到8周內機體變態反應尚未充分建立;②淋巴系統免疫缺陷;③營養不良、各種危重病人;④應用糖皮質激素、抗腫瘤藥者和老年人。
  • 專題教程:ACL斷裂檢查中的Lever Sign Test(槓桿試驗)
    博士,副主任醫師,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行業協會創傷骨科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協會骨傷科分會委員,中國創新型醫院協會創面修復委員會委員,主要專業方向為骨與關節運動損傷的修復與重建,先後參與省廳級課題8項,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課題6項,發表論文25篇,參編著作2部。
  • 盲法試驗——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盲法試驗常用的有兩種:單盲(Single blinding)雙盲(Double blinding)。單盲試驗是受試者不知道自己用的是試驗藥物還是對照品,但研究者卻清楚。而雙盲則是受試者和研究者(甚至申辦者的監查員和其他涉及該臨床研究的人員)都不知道受試都用的什麼藥。為此,在設盲時要將試驗藥物和對照藥品(有效已知藥品或安慰劑)在劑型、顏色和味道上保持完全一致。
  • 很多骨科患者躺著不疼,站立、走路時卻很痛,這項檢查告訴你原因
    刀先生陪你逛進博。今天的主角,是美中互利旗下的EOS全身骨骼三維建模成像系統,是一款基於諾貝爾物理學獎技術的創新X線影像設備。你知道在中國,哪種疾病導致的支出負擔最高嗎?你知道中國有多少脊柱相關疾病患者嗎?
  • 骨科常見體徵匯總
    骨科常見體徵匯總 成骨不全症的藍色鞏膜-93 軟骨發育不全-82
  • 腕關節-必須掌握的骨科特殊檢查
    >2.Finkelstein’s test  2.Finkelstein’s test  檢查對象:橈骨莖突周圍肌腱  方法:檢查者固定患者前臂,囑患者握拳並包裹拇指,檢查者使患者腕關節被動尺偏  陽性體徵:疼痛
  • 乾貨丨骨科醫生必看的肩關節體格檢查法,你都清楚嗎?
    與傳統骨科的體格檢查程序類似,對於肩關節疾患也是從「視、觸、動、量(包括特殊試驗)」等方面進行檢查。患者雙肩應充分暴露,觀察肩關節的輪廓,有無外傷、手術改變,有無肌肉萎縮,畸形、腫塊等。分別於肩鎖關節、喙突、喙肱韌帶、肱骨大結節、肱二頭肌長頭腱、Bankart點(盂唇前緣中點)等部位檢查有無壓痛。為了與頸椎病鑑別,還需了解頸椎有無壓痛。
  • 特殊檢查|| 上肢常用2個協調試驗
    溫馨提示: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與康康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新標「☆」哦點擊上方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