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寰樞關節半脫位的影像。
紅網株洲分站11月16日訊(通訊員 杜方江)幾天前,午飯過後,在株洲河東一所小學一年級班裡,學生們都在睡午覺,靠枕落地,6歲的童童(化名)彎腰拾撿,突然他哇的一聲哭了起來,老師趕緊上前,發現他脖子歪向一邊,不能動彈。隨後,童童被送到湖南省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經檢查,確診為寰樞關節半脫位。脊柱科副主任付軍初表示,當心寰樞關節半脫位,爸媽們莫慌張也勿粗心。
6歲男童突然脖子動不了
童童稱,午睡前自己去了趟廁所,然後回到座位,看到靠枕掉落在地,他趕緊彎腰拾撿,剛才還靈活動彈的脖子一下就卡在了那裡,動不了了。哇的一聲,他的哭聲打破了午後的寧靜,同學們在睡夢中驚醒,紛紛圍了過來,老師也趕緊上前,將他抱在懷裡,問他是否摔倒,他搖頭,是否碰到,再搖頭。
既沒摔著,也沒碰著,好好的孩子,頭就突然卡在了那裡,無法動彈。這種情況,童童的老師從來沒有見過,慌忙中她聯繫了童童的媽媽陳女士,聽到兒子出事了,她心急如焚,在最快時間內趕到了學校。
「孩子的頭明顯歪向了一邊,我感覺特別奇怪,特別緊張和害怕。」她和老師一起趕來傷科醫院,做CT等影像檢查。
骨科專家:當心寰樞關節半脫位
「從外觀及CT看,患者的頭部均有明顯的歪斜,是寰樞關節半脫位的表現。」童童的主治醫師李想向記者出示了影像資料。
付軍初介紹,寰樞關節是頸椎的第一截和第二截,靠近顱底,寰樞關節猶如門軸,是頸部旋轉活動的一個關節,加上該位置,兒童發育階段不完全,韌帶比較鬆弛,一個輕微的外力或外傷,就可能導致寰樞關節半脫位,最常見的是兒童感冒的時候。
「一周前變天,孩子有些鼻塞。」陳女士稱。
什麼叫寰樞關節半脫位?付軍初稱也就是寰樞關節的兩側空間不對稱了,影像資料及外觀上,體現出歪脖子,醫學上稱斜頸,往往不能動彈或旋轉活動受限,「半脫位好發於3—5歲兒童。」
「今年以來,我們脊柱科就接診有十幾例兒童患者,一般在兒童傷風感冒期間,口咽部的一些炎症反應引起寰樞關節部位的韌帶鬆弛,有時一個輕微的外傷,如彎腰撿東西,然後就不能動了。」付軍初表示,因為父母家長之前沒有見過,也不了解,往往會十分緊張,其實不必。
「發現及時,用整合帶做簡單的牽引,幾天後就能矯正過來,隨著感冒的治癒,炎症的消除,韌帶會重新恢復到正常強度,就會好了,且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付軍初著重表示,「因為有一些家長比較粗心,孩子出現了半脫位,可能沒有明顯的歪斜,以為孩子好玩,或者直接就沒去注意,如果半脫位長期得不到矯正,其韌帶及周圍的軟組織,就可能在不正確的位置固定下來,就像一個模子,以後就會按照這一姿勢進展下去,再過一段時間,想牽引就會很難,那麼孩子以後就會留下歪脖子的後遺症。之前就有一個被耽誤治療的孩子,大概一年多後才引起家長的重視,來就診時,需要打釘子進行牽引,這時候有創傷,孩子也會很痛苦,所以,家長要保持警惕,平時也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看是否出現了異常,及時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