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王豔豔女士帶著孩子到醫院就診,她說:「孩子沒摔倒,也沒磕碰,從老家回來就一直說脖子疼,頭還有點歪。」通過診斷和CT檢查,孩子被診斷為寰樞關節半脫位。
什麼是寰樞關節半脫位?醫生李洵表示,寰樞關節(第一頸椎寰椎和第二頸椎樞椎之間連結的總稱)的兩側空間不對稱,不管是CT影像還是外觀表現,都可以明顯看到患者歪著頭且動彈不得。出現此症狀,除了頭歪以外,還有肩部疼痛、酸脹,嚴重者伴有頭暈、噁心、頭痛、耳鳴、視物模糊等。
李洵表示,這種疾病並非只有在受到外力損傷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以及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喜愛,寰樞關節半脫位的病症較為多發。有些患者常年使用高枕頭;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伏案工作;或者脖子過度前曲、後伸、旋轉;上呼吸道感染久病未愈等,都可能導致頸部受損,脊柱的內平衡紊亂,久而久之,患者就會出現寰樞關節半脫位。
如果發現及時,通過頭部牽引,韌帶會重新恢復到正常強度,症狀也會逐漸消失,相反,後果就很嚴重。尤其是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病症長期得不到矯正治療,其韌帶及周圍的軟組就可能在不正確的位置上固定下來,按照錯誤的姿勢繼續發育,孩子可能會長成歪脖子。
「曾經有一位低齡兒童出現了這種症狀,家長沒有引起重視。大約半年後,家長帶孩子進行兒保的時候,被醫生發現。後來轉到脊柱科,進行手術治療才得以康復。」李洵表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孩子出現頭部異常,家長要高度警惕,及時帶到醫院檢查。
此外,寰樞關節半脫位還存在特殊情況,即因骨折而出現。此種情況,患者需進行長期觀察,並接受檢查。
去年12月,一場車禍導致30歲的張先生骨折,頭部稍微一動便疼痛難忍。「寰樞關節結構異常,樞椎齒狀突向右側移位約2毫米。」看著CT檢查報告單,張先生的父親詢問醫生:「這個嚴重嗎?多久可以恢復?」
李洵表示,經過全面檢查和問診,患者最終被診斷為樞椎椎體及齒狀突基底部骨折,且伴隨著寰樞關節半脫位。通過頭部牽引、中頻雷射綜合治療、敷中藥等治療方式,骨折處慢慢癒合。而寰樞關節半脫位較為特殊,需要患者骨折癒合後,再觀察寰樞關節半脫位的恢復情況。
「有一位患者10年前經歷過一次車禍,當時通過檢查,除了有輕度骨折外,還被診斷為寰樞關節半脫位。而患者骨折痊癒後從未複查過,就在前幾日,身體左半部分出現僵硬不能動的症狀,通過全面檢查發現,是寰樞關節半脫位導致的,只能通過手術進行治療。」李洵表示,因骨折而出現寰樞關節半脫位的患者,即便是骨折痊癒後,也需要養成定期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習慣。一般情況下,每年進行一次,如果不再有不良反應,可每三年檢查一次;若依舊沒有異常,可每五年檢查一次。(全媒體記者 孫慧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