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明 江長青 柴斌 歐陽建安 陳侯磬
地址:深圳市第六人民醫院(南山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
運動醫學科 肩關節外科中心
肩關節是人體至關重要的關節,其參與著人體大量的日常活動。肩關節十分靈活,活動範圍非常廣,但同時穩定性較差。正因這些特點,肩關節更容易發生脫位。據有關研究報告指出,肩關節脫位在人體關節脫位中佔比近45%。
肩關節脫位常常發生在體育鍛鍊的接觸性運動項目中,如足球、籃球、柔道、摔跤等,另外在交通事故中也很多見。絕大多數的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發生在14歲至34歲的人群,由於該人群較為活躍,在第一次脫位後復發率很高,常常會出現「習慣性脫位」,即患者肩關節處於某個特定的位置就會誘發脫位。如籃球的「投籃」、排球的「扣殺」、網球的「發球」等動作;也有的發生在乘公共汽車,手拉扶杆遇到急剎車時,嚴重者甚至打個噴嚏也會誘發脫位。「習慣性肩關節脫位」會嚴重影響患肢的功能,妨礙患者的正常生活運動,甚至患者常會因畏懼發生脫位而產生心理陰影。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男性較多。
復發性肩關節脫位是指患者在肩關節首次脫位後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導致肩關節不穩,較小的外力作用即可再次脫位。例如;穿衣伸袖、屈臂擦背、舉臂掛衣甚至打哈欠都會導致肩關節脫位。
三、為什麼我的肩關節總是脫位
(復發性肩關節脫位)?
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又叫習慣性肩關節脫位。本病的病因比較複雜,多為綜合因素,首次肩關節脫位沒有進行正規治療是常見原因,與肩關節關節囊鬆弛、肌肉發育不平衡以及首次脫位後固定時間不足、過早肩部活動,肩關節盂唇的分離以及盂緣的磨損,關節囊撕裂嚴重,關節盂骨缺損,肱骨頭後方凹陷,使其形狀及位置改變有關。
1.傷肩腫脹,疼痛,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
2.患肢彈性固定於輕度外展位,常以健手託患臂,頭和軀幹向患側傾斜。
3.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可觸及移位的肱骨頭,關節盂空虛。
4.搭肩試驗陽性,患側手肘部靠胸時,手掌不能搭在對側肩部。
1、X線片:X線檢查,可明顯顯示肩關節脫位。往往是門急診首選檢查方式。
2、CT檢查:可以更準確的反應肩關節脫位情況。尤其是對診斷是否存在關節盂骨缺損、肱骨頭凹陷骨折具有重要意義。
3、MRI檢查:MRI檢查對軟組織損傷檢查有明顯優勢,可清晰的顯示關節盂唇、肩袖、血管、神經、軟骨、肌腱、韌帶損傷的情況。
首次肩關節脫位往往採用手法復位,患肢懸吊固定保守治療即可。
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因保守治療效果差,多採取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分兩種,其一是傳統切開手術方式。其二是目前國際流行的關節鏡微創手術方式。
傳統切開手術方式治療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存在這切口大,出血多,損傷大,術後併發症多等缺點,往往讓患者望而卻步。
關節鏡微創治療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已經成為目前國際上主流的手術方式,也是低風險性的治療手段,獲得了廣大患者的認可。肩關節鏡手術是微創手術,相對於傳統的開放手術而言,肩關節鏡微創治療優勢非常明顯,傷口僅鑰匙孔大小,同時又能避免損傷周圍的重要肌肉、血管、神經,術中幾乎不出血,在獲得清晰的關節內視野的同時減少幹擾、便於發現問題處理病灶,又能降低手術後的疼痛感,減少術後併發症,獲得更快、更好的恢復,越來越多的患者都選擇並獲益於肩關節鏡微創技術。
八、肩關節脫位復發性肩關節脫位
患者要去哪個科室就診?
惠明,主治醫師,職務:深圳市南山區第六人民醫院骨一科副主診醫師。現任廣東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下肢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肢體重建學組深圳工作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康復學組委員,《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中文版青年編委。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運動醫學專業委員會廣東培訓中心常委員
擅長:骨與關節運動損傷、對肩、膝、踝、髖、肘、腕關節的損傷及慢性疼痛的微創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關節鏡微創下前交叉韌帶重建,半月板修復,髕骨脫位治療,肩周炎松解,肩袖損傷修復,肩及肩鎖關節脫位治療,髖關節疼痛,踝關節韌帶修復,關節軟骨損傷修復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