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遊回來後女子半個手臂紅腫 專家提醒:溼熱天氣小心毒蟲「潛伏」

2020-11-12 東方網

原標題:泰國遊回來後女子半個手臂紅腫 專家提醒:溼熱天氣小心毒蟲「潛伏」

  中國江蘇網8月10日訊 暑假裡,不少市民會選擇全家外出旅遊,因為旅途中少不了山山水水,容易出現皮膚問題。記者在南京市中醫院了解到,近日該院急診外科、門診外科、皮膚病科每天都會接診二十幾例遭毒蟲咬傷的患者。專家提醒,市民遇到毒蟲不必過於緊張,一旦遇到不明蟲子叮咬,出現刺痛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傷口。

  去泰國遊玩,半個手臂紅腫

  25歲的白女士一大早就到醫院,大夏天穿著長袖,見到醫生把袖子捋起來說,「醫生你看,整個前臂都腫了,倒是不癢,但是刺痛感特別明顯,根本不能碰,仔細摸,還能摸到三四個腫塊。」皮膚病科祁堅副主任中醫師一看,白女士前臂確實腫得厲害,從表面看皮膚沒有破損。白女士說,自己和朋友去泰國玩,前一天剛回來,在泰國時沒有感覺被什麼蟲咬,突然就覺得手臂有點刺痛,不能碰,慢慢手臂就腫起來了,而且越來越厲害,還有點青紫,看上去有點恐怖,塗了藥膏也沒有好轉,懷疑是不是得了血液上的什麼疾病,就一大早趕到醫院。

  在候診的齊女士抱著大約1歲左右的小孩,可以看到小寶寶整個右腳腳面紅腫,就像發酵的饅頭,上面還有水泡。齊女士介紹,應該是在草叢中玩耍時被蚊子叮了個包,當時只有指甲蓋大小,哪知道5分鐘後,包就越來越大,因為癢,寶寶自己會用手抓,結果整個腳都腫起來了。

  到熱帶地區易被毒蟲叮咬

  祁堅副主任中醫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溼度大,加上很多市民到熱帶地區遊玩,很容易遭到毒蟲叮咬,有的皮損比較小,甚至肉眼不易察覺,感覺毒蟲比較厲害,叮咬後包塊很難消失,甚至誘發大面積過敏的情況。

  出現過敏情況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該患者本身是過敏體質,另一種則是蚊子、毒蟲的毒性比較強、尤其是去外地遊玩,毒蟲種類不一樣,咬後的紅腫程度也就不一樣,可以使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片內服和外敷,一般症狀能夠得到緩解。值得注意的是,在蟲子叮咬後,不要把蟲子拍死在自己身上,可以選擇撣掉,或者趕到地上踩死的方式。

  另外,蚊蟲叮咬後,出現由於抓撓引起的紅腫過敏等症狀,不適合用皮炎平、艾洛松一類的激素性藥物,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教你一招

  遭蟲咬後,這樣處理傷口

  被蜈蚣咬傷後,傷口是一對小孔,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鹼性液體就能中和,可立即用10%左右的小蘇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衝洗,然後塗上較濃的鹼水或3%的氨水;

  被蜜蜂、黃蜂蜇傷,則先要用鑷子小心將蜂刺拔出,然後擠壓傷口直到流出鮮紅的血液為止,再用小蘇打水塗抹傷處;

  被蠍子蜇傷後,可以在傷口近心端綁紮布條,拔出毒鉤,用鹼性液體如稀釋後的蘇打水清洗傷口,及時就醫;

  被螞蟥等蚊蟲咬住後不要用手去硬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擊,將螞蟥震落,螞蟥怕鹽,在它身上撒一些食鹽,它就會全身收縮跌落。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女子泰國遊後半手臂紅腫 溼熱天氣小心毒蟲叮咬
    記者在南京市中醫院了解到,近日該院急診外科、門診外科、皮膚病科每天都會接診二十幾例遭毒蟲咬傷的患者。專家提醒,市民遇到毒蟲不必過於緊張,一旦遇到不明蟲子叮咬,出現刺痛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處理傷口。去泰國遊玩,半個手臂紅腫25歲的白女士一大早就到醫院,大夏天穿著長袖,見到醫生把袖子捋起來說,「醫生你看,整個前臂都腫了,倒是不癢,但是刺痛感特別明顯,根本不能碰,仔細摸,還能摸到三四個腫塊。」皮膚病科祁堅副主任中醫師一看,白女士前臂確實腫得厲害,從表面看皮膚沒有破損。
  • 被蟲叮咬後休克 是隱翅蟲還是其他毒蟲?
    發帖人稱,她被不明飛蟲叮咬後,就醫過程中竟然出現短暫休克。她認為這種蟲子就是毒性很強的「隱翅蟲」。不過,為她治療的專家卻表示,這麼久以來,在常州沒有遇到過如此毒蟲,病患的身體反應著實叫人吃驚。她告訴記者,6月19日,她與朋友在常州市武進區新城南都「舅婆家」飯店就餐時,剛剛動筷子吃東西,就突然感覺右肩處有個東西在爬,感覺有些癢,就伸手去揉了揉,沒感覺了接著吃。  過了一會,她發現肩部又癢了,又去揉了揉,發現揉死了一隻蟲子。她開始並沒有太在意,可是過了一會,發現右肩出現紅腫,還有些刺痛。感覺應該是被蟲子咬了,她就去了趟洗手間,拿洗手液洗了洗。
  • 12歲男孩被毒蟲叮咬四肢紅腫無力 野外郊遊要小心
    然而,近段時間來到野外郊遊被毒蟲叮咬的事件卻時有發生,希望家長引起警惕。­  11月26日,家住龍文區的12歲男孩小林在與父母到平和野外露營時手臂被不知名小蟲咬了一口。第二天,小林發現手臂上有一個紅色的小點,有點疼,還有點瘙癢,起初小林的父母以為是普通蚊蟲叮咬,塗點藥就沒事了。沒承想,幾天後家長發現孩子手臂上小紅點周邊的皮膚開始潰爛,還伴隨著輕微的滲血和滲液。
  • 摸知了龜被毒蟲咬傷 專家提醒夜間遠離草叢樹底
    市民石先生摸知了龜被毒蟲咬傷,專家提醒夜間遠離草叢樹底  降雨過後,不少市民紛紛在晚上到草叢中、樹底下摸知了龜。7月10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夏季高溫溼熱,草叢中毒蟲較多,一些市民在摸知了龜時被毒蟲咬傷,嚴重者出現了腫痛。對此園林部門提醒,夜間光線差,市民最好遠離草叢或樹底。
  • 毒蟲咬傷 一晚五人看急診
    農曆五月溼熱瀰漫,細菌滋生,毒蟲活躍,正是仲夏疫病容易流行的季節,在民間被稱為「百毒月」。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專家通過一些溼熱天氣的典型病例,為市民健康支招。   【專家分析】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急診科主任蘭嵐表示,溼熱天氣蜈蚣、蠍子、蜘蛛等毒蟲活躍。蜈蚣白天隱藏在暗處,晚上出來覓食活動,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人們在沒注意的情況下碰到或踩到蜈蚣,使其受到威脅,它就會進行攻擊。
  • 天氣悶熱,毒蛇毒蟲出沒傷人
    浙江在線5月3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五一」小長假,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的病房裡,不少人都因為被毒蛇或者毒蟲咬傷住院了。據統計,該院近期平均每天收治被毒蛇咬傷的患者七八例,被毒蟲咬傷的患者將近30例。4月30日那天,被蛇咬傷的患者就有10人,被蟲子咬傷的30人。  陳師傅來自浦江,52歲,是傷情比較重的一位。他躺在病床上,右手小拇指已經發黑。  「今天好一點了,前兩天,我整個胳膊都是腫的,穿衣服手臂都鼓得老高。」陳師傅嗓門很大,說起自己的遭遇,有些憤怒。
  • 大媽被不明毒蟲咬傷 肌肉溶解生命垂危
    出梅後,南京連續幾天都是高溫天氣。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高溫天以來,江蘇省人民醫院每天接收3~4名遭蛇蟲咬傷的患者,數量較往年多,有的患者甚至被不明毒蟲咬傷,得了橫紋肌溶解症,以致病危。專家提醒,「二段梅」後,天氣潮溼悶熱,各類蛇蟲出沒,市民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不舒服時需及時就醫。  被毒蟲咬傷  陳大媽生命垂危  上周,60歲的陳大媽在田裡幹活時,突然感到右手臂一疼,她看了看,沒發現什麼,繼續幹活。過了一會,右臂上出現一塊紅斑,回到家時,感覺有點發麻。
  • 夏秋季合肥市民小心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夏秋季節,毒蟲猖獗,很多人深受其害。據安徽省中醫院急診醫生汪四海介紹,僅該醫院,去年就收治毒蛇毒蟲咬傷患者1700多人,400多人住院治療,其中大多數集中在6至10月。
  • 被蚊子毒蟲叮咬後怎麼辦? 夏季防蚊蟲處理辦法
    被蚊子毒蟲叮咬後怎麼辦(資料圖)這個季節因氣溫高、屋內溼氣重,常吸引一些喜陰的毒蟲潛伏家中,如蜈蚣、蟑螂等。一旦被毒蟲咬傷後,不必驚慌,可以自行簡單處理傷口,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很多人被毒蟲咬傷後,往往不以為然,用清水等衝洗,不僅效果不好,還會擴大手上中毒面積,毒汁會順著血液、淋巴進入人體各部位,通常被咬部位會出現紅腫、疼痛、皮疹現象,嚴重者甚至出現嘔吐、過敏性休克等症狀。因此,預防毒蟲叮咬尤為重要。菖蒲和艾葉對於驅除毒蟲有很好的效果,放一些在家中能有效驅除毒蟲。
  • 連雲港一女子散步回來被蜈蚣咬傷 頭暈嘔吐
    夜晚散步女子被8釐米蜈蚣咬傷家住連雲區海港花園小區的李女士有晚飯後散步的習慣,10月17日晚上7時許,她與孩子在山路散步時,遭遇了驚險一幕,當她坐在路邊地上準備休息一下時,腳踝突然一陣鑽心疼痛,她借著手機上的燈光一看,嚇了一跳,腳邊竟是一隻長長的蜈蚣。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近日來,市民被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頻頻發生。」7月4日,青島第八人民醫院皮膚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高溫籠罩,百蟲活躍,每天都會有10來名被咬傷患者前來就醫,而常見的蟲子有蚊子、蜱蟲、隱翅蟲、刺毛蟲等。
  • 小夥被蟲子咬一口手臂一路紅腫,感覺就像「血管炸了」……
    正和老同學聊得歡,突然地,右手臂上被刺了一下,看不清是什麼,就出現了一個小紅點。「估計被小蟲子咬了吧,沒事的。」同學說了一句,小華也沒當回事,畢竟男孩子也沒那麼矯情。他就使勁用指甲在傷口處掐了個「十」字。解了一時的難受,自然也有點破皮了。後來回到杭州,小華越看越不對。傷口紅腫是正常的,但是紅腫慢慢延伸到了大胳膊上,就感覺順著血管一路紅腫。「難道血管裂了?這真是要命了。」小華二話不說,連夜去了最近的醫院看急診,可惜急診沒有相關科室,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看專科。
  • 杭州女子在峇里島摸了下水母 回國後手臂紅腫瘙癢
    當時毛女士的傷口為紅斑狀,在做了應急處理後沒有去醫院治療。沒想到回國3天後,毛女士傷口突然間惡化為整個前手臂紅腫瘙癢。毛女士為此向旅行社討要說法。經過多次溝通後,旅行社方面昨天已向毛女士承諾,她全部的醫療費用由旅行社來承擔。回國後傷情突然加重毛女士回憶說,到了峇里島後,除了中國的帶隊導遊外,還來了一位當地導遊帶團。
  • 溫州女子泰國旅遊回來後高燒不退全身起皮疹 一查竟是登革熱
    溫州網訊 泰國旅遊回來,卻出現高燒不退,全身起紅疹的情況,一查竟是登革熱。記者昨日從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內科了解,經過3天的治療,患者已經退燒,皮疹好轉,症狀穩定,有望於近期出院。這也是今年來溫州市區出現的首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 小心!泉州這些毒蟲出沒頻繁,已有數人被咬!可致命!
    不久前,泉州市民黃女士在捅馬蜂窩時,遭到馬蜂攻擊,身上被馬蜂蜇了18個包,時隔一個月了,傷口仍然沒有痊癒。蒼蠅蚊蟲,馬蜂蟑螂,紅火蟻白蟻,蟲子總是隱藏在某個角落,不經意間影響你我的生活。天氣炎熱,毒蟲更肆無忌憚。
  • 攀枝花一女子散步被不明蟲子咬傷後,全身紅腫,奇癢無比……
    近日,有網友向木木爆料: 攀枝花一女子,晚上吃過晚飯後,在工人文化宮(學府花園對面)散步,散步途中被一隻蟲子咬了腳趾,起初沒在意,隨後全身紅腫、神志不清被送進了醫院...
  • 蜈蚣咬傷險送命 醫生提醒春季謹防毒蟲咬傷
    醫生支招:發現遭毒蟲咬傷後,請先自我緊急處理因嫌屋子裡潮溼悶熱,重慶市秀山縣58歲居民向明英(化名)晚上與鄰居在院壩打牌納涼時被一條10公分長的蜈蚣咬傷。昨日,經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急診科緊急處置後,連續嘔吐被止住,生命體徵正常。
  • 農村常見的三種毒蟲,遇到後能躲則躲,小心被咬傷或蜇傷!
    農村常見的三種毒蟲,遇到後能躲則躲,小心被咬傷或蜇傷! 每年夏季有關毒蟲咬傷或蜇傷的事件屢見不鮮,而受傷的一般多為下地幹活的農民。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三種常見的毒蟲,以及遇到後的正確處理方案,希望對廣大農民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 踏青小心這些毒蟲毒花
    護士商丹英在給李先生作消毒皮膚時,「奇蹟」出現了:「黑豆」動了,然後它啵啵啵爬了起來,醫生仔細看後當即說是蜱蟲。原來,一周前,李先生夫妻倆去雲南旅遊,不小心被蜱蟲引上了身。  疾控專家提醒:在進入森林、草地時應穿長袖衣褲、戴防護帽,紮緊褲腳和領口;離開時應對服裝表面進行清理,防止將蜱蟲帶回家;回家後要立刻洗澡,衝掉有可能沾在身體上的蜱蟲。擴散!春季踏青小心這些毒蟲毒花!這9種「有毒」植物,絕對不能碰!
  • 男子被蟲咬胸悶住院 醫生提醒避免到潮溼地活動
    去停車場取車,沒料到被毒蟲咬傷嘴唇,竟導致小便失禁。記者日前從幾家醫院了解到,近來就診患者中出現了多名被毒蟲咬傷的市民,有些人傷得還不輕。醫生提醒,夏秋交替時節,毒蟲活動頻繁,應儘量避免到江邊、水邊等潮溼地活動,走在草木茂盛的地方,一定要留意周圍環境,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