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壺鈴高翻的訓練貼士,避免手腕疼痛!

2020-11-28 騰訊網

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今天想跟大家講的是一個極具爆發力的動作,你可能沒有做過這個動作,但是你也會聽過這個動作,這個動作就是壺鈴高翻。

也許你之前做過這個動作,但是因為這個動作在做的時候,對你的手腕產生了撞擊,真的很疼。

但是,高翻這個動作能夠很好地訓練身體的爆發力,我們不應該放棄這個動作,這樣是一種損失。

很多人在第一次練習壺鈴高翻的時候,他們會拉起壺鈴,然後試著將壺鈴向後翻,想要尋找一個穩定的點,讓自己可以舒服地完成動作。但是,這樣做結果會是怎麼樣的呢?

即便大家的動作已經比較標準了,讓槓鈴或者是壺鈴已經儘量靠近自己的身體,但當到了動作頂峰的時候,壺鈴會出現一種什麼情況呢?

壺鈴就會像這樣子向後翻,砸到了自己的手腕上了。在你循環往復幾次都砸到了自己的手腕的時候,你覺得你還會想繼續進行這個動作嗎?要是我的話,立刻就把壺鈴給扔了。

但其實,撞擊手腕這個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筆者在這裡給大家幾個小貼士,可以讓大家在做壺鈴高翻的時候,手腕處在一個更加安全的狀態,不再讓你的手腕與壺鈴有一個高強度的親密接觸。

第一個貼士,在我們拉起壺鈴的時候,我們想像著自己是在將飛行員夾克外套的拉鏈拉上去,不要像這樣將壺鈴在身體比較遠的方向翻起來。

在拉拉鏈拉到差不多頂端的時候,手也就隨之旋轉了,那麼,壺鈴也就會順著我們的手的帶動向後旋轉了。所以,這個動作不是讓壺鈴向後翻,而是先讓壺鈴做一個上升運動,然後以自己的手為軸旋轉。

第二個提示就是,你如果經常做你也會聽到過,就是要把壺鈴向上頂,想像著你是拿著一把刀向上刺。

當壺鈴在做上升運動的時候,尤其是速度較快的時候,我們要用力把壺鈴向上刺,手掌直立,壺鈴在手腕的外側,簡單來說不是讓壺鈴直接被動撞到手上,是我們的手主動出擊。

第三個小提示就是在壺鈴高翻的最開始階段,我們的手指應該是十分放鬆地抓握住壺鈴的,不要像抓槓鈴一樣,牢牢緊握。

你可以想像一下手指是一把鉤子,輕輕勾住壺鈴,這樣的握法就是為了便於壺鈴在達到最高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轉動自己的手,讓壺鈴來到一個舒服的位置。

第四點貼士是手腕的位置,手腕最為受力的狀態就是像下圖一樣,略微伸展的狀態,如果手腕完全伸直或者略微彎曲,都是比較弱的。所以我們在做動作的時候,要讓手腕處於這種狀態。

以上的幾點小提示,有助於我們解決壺鈴高翻時手腕疼痛的問題,大家開練吧!

相關焦點

  • 雙壺鈴訓練:進階者的高效之選
    壺鈴流行起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訓練形式,通過訓練可以全面提升體適能,幾乎包含健康所需的每個方面——耐力、力量、平衡性、敏捷性、爆發力及有氧耐力。如果有訓練基礎的健身人士希望進一步提升上述能力,可以採取「雙壺鈴訓練」法,包括雙壺鈴推舉和雙壺鈴高翻。
  • 正確的壺鈴高翻CLEAN
    壺鈴高翻CLEAN 壺鈴虎 壺鈴高翻clean,這是壺鈴訓練中最常用也是最經典的動作之一,他對全身爆發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它也是壺鈴推舉的起始動作(高翻,推舉),本文講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壺鈴高翻clean的動作要領和技巧。
  • 壺鈴的高翻,深蹲,上推
    壺鈴的高翻,深蹲,上推 壺鈴虎 這大概是最棒的壺鈴運動,因為它結合了三個訓練動作,是一個複合式的訓練高翻(clean)是舉重運動員的專有名詞,就是把中午從地面移到腰部,然後舉到胸部,雙手在肩膀前方,手掌心向上。這個運動的結束位置和舉重裡的挺舉一樣,但是壺鈴運動中,你是往上擺蕩到達終點位置,而不是舉起壺鈴。一開始可以先使用一顆壺鈴,熟練後再增加到兩顆。1.
  • 全身爆發力的經典訓練動作——槓鈴高翻!
    槓鈴高翻是訓練全身爆發力的經典動作,也是許多健身者為之痴迷的動作,但此動作有一定的難度,對練習者的要求也頗高,如果你的背部、腿部、腹部肌肉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千萬不要去做,避免受傷。
  • 一個壺鈴,練遍全身,助你增肌減脂,壺鈴最強訓練攻略給到你!
    設計不好的壺鈴會傷害到你的手腕和前臂,而且使用體驗也非常差。使用什麼樣的重量?壺鈴有許多種不同的規格,我一般推薦下面這些使用指南:8kg---女性的起始重量。穩定肌群比較小,比較弱,但是更擅長耐力訓練。它們能夠穩定關節,給更大的肌肉提供強壯的後盾。另一方面,主要的運動肌群就負責較大的動作。為了構建堅實的基礎並且避免受傷,我們應該先從穩定肌群開始訓練。我建議先從下面兩個動作開始練起。
  • 如何搞定高難度的槓鈴高翻動作?盤點幾個高翻的輔助訓練動作
    今天我們講的動作槓鈴高翻就是技術性很高的一個動作,也就是讓你擁有好技術的一個方法。高翻這個動作主要出現的地方就是舉重當中以及crossfit的訓練當中,主要針對的是核心力量的鍛鍊以及身體的協調性控制。這個動作的技術要求很高,且鍛鍊的地方也多,因此需要很多的輔助訓練。
  • 如何避免手腕受傷?幾個簡單的動作,強化手腕關節減少疼痛
    手腕部位是人體比較活躍的幾個關節之一,但是這也使得手腕的使用頻率更大,有事也需要承擔更加大的負擔,這也使得手腕的受傷很普遍,尤其是在健身房。由於大重量的訓練很多人會傷到手腕,最常見的就是臥推了,由於握杆的方式不被人重視從而這個動作很容易傷到手腕。
  • 這裡有一套專屬於您的壺鈴訓練計劃,請注意查收!
    壺鈴簡介壺鈴(KettleBell)在功能性訓練界已經非常流行。起源於俄羅斯戰鬥民族。它可以當作啞鈴使用,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應用,如上下擺臂。壺鈴的超厚手柄和獨特的質量中心,對抓握提出了挑戰,運動員非常喜歡用壺鈴改善手腕的穩定性和握力。壺鈴文化具有不同的風格和影響力,創造了許多通常在啞鈴世界中看不到的訓練。
  • 一個壺鈴!玩轉體能訓練!
    當時農民用它來壓收割下來的莊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民們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壯,收穫的季節大家都紛紛用壺鈴來展示自己的力量。很快俄國軍隊開始引入這種接地氣的工具來訓練自己的戰士,從此各國競相模仿。到上世紀中期壺鈴已經被當作一種訓練器材在歐洲流行起來,逐漸成為最經典的訓練小器械之一。
  • 很多人都小瞧了它的作用,5個動作,帶你了解一個良好的訓練工具
    壺鈴簡介 壺鈴在功能性訓練中非常受歡迎,起源於俄羅斯,它可以用作啞鈴,也可以創造出更多的用途,如上下擺臂。壺鈴的超厚手柄和獨特的重心,對抓握力有一定的要求。運動員喜歡使用壺鈴來提高手腕穩定性和握力。
  • 前臂手腕力量訓練:4個動作增強前臂手腕力量,避免訓練手腕疼痛
    ,同時加強對關節處的力量訓練。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組非常好的小臂和手腕的力量訓練,在所有的健身訓練當中,幾乎所有的訓練動作,都需要手臂的力量參與,如果手臂力量較弱,不但影響訓練效果,同時增加訓練意外受傷機率,同時還會給手腕造成嚴重的磨損傷害,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全身肌肉還沒有練出來,手腕已經受傷,無法再承受任何重量。
  • 5個壺鈴訓練動作,防疫期間幫助你加速燃脂,打造好身材
    讓我們看看可愛的水壺鈴是什麼樣子的:壺鈴結構非常簡單,把手在頂部,壺身在底部,手柄的兩個角也被稱為牛角,這種區別的原因是有些動作會有不同的位置需要掌握。壺鍾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的造型設計,會使承重的運動軌跡根據擺動幅度,再加上離心力和向心力而不同,它的多平面運動軌跡更具「功能性」,即實用性。它能更真實地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動作,不同於三大力量訓練(深蹲、臥推、硬拉),它們都是單平面運動。
  • 手腕康復訓練:8個動作增強手腕力量減緩疼痛,康復手腕損傷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組非常有效的手腕康復訓練動作,現在熱愛健身的人越來越多,當然健身雖好,但是同時也對身體有一定傷害,如果不能進行科學的健身訓練,很容易就會對身體重要骨骼關節造成嚴重的損傷,所以健身時一定要做好全面的自我保護,儘量將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正確標準,這是降低關節磨損和損傷的訓練基礎常識
  • 爆發力訓練動作推薦:T槓高翻
    爆發力訓練動作推薦:T槓高翻爆發力在運動場上是非常重要的運動元素,籃球,足球,橄欖球以及舉重運動員都是具有強大的爆發力而聞名其實不光是運動員,作為普通的健身愛好者也一樣需要爆發力你會變的更省力,當你的神經系統變得敏銳,你的力量爆發力,肌肉都會得到提升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棒的爆發力訓練動作:T槓高翻!高翻常見於舉重訓練中,盡今年的興起corssfit訓練和各類專項運動員的訓練中也開始頻繁出現!它能非常棒的訓練我們的全身爆發力和肌力,幫助我們在運動中獲得更好的表現!
  • 手腕外側疼痛到底發生什麼事?
    可能是超過50公斤的槓鈴、12公斤的壺玲,或是你自身的體重(伏地挺身)等等。而其中最常產生疼痛的位置,就是手腕外側的位置。 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想要真的去了解,你就必須認識他底下的構造-三角纖維軟骨(簡稱TFCC),位於手腕的外側,三角纖維軟骨填滿了大部分手腕和尺骨間的空隙,他是遠端手臂與手腕的主要穩定者。
  • 為什麼做完伏地挺身會手腕疼?避免手腕疼痛,一招就能搞定
    我們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手腕疼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需要提前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的手腕連續好幾天都疼的話,就說明手腕受傷了,需要立即停止訓練,等手腕好了再來做伏地挺身。
  • 壺鈴訓練復興:不僅能彌補人體功能訓練,也是肌群康復的首選
    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雖然槓鈴、啞鈴,成為健身房自由力量區的常見訓練工具,但同樣以「鈴」命名的壺鈴,卻並不算是其中一員。很難想像,這個擁有三百年歷史沉澱的壺鈴運動,卻並大受健身訓練者的青睞。
  • 手腕疼痛真的就是手腕的問題嗎?
    轉動手腕或是將手腕往小指頭方向壓(尺側)時產生疼痛      手握緊或張開時的會產生疼痛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手腕外側怪怪的,感覺酸痛,握力減低避免的方式也不同,上肢推的動作如:伏地挺身、壺鈴、下犬式等。在我們推的同時,推的地面或是槓鈴等等也會給我們一定的壓力,這個壓力會立刻經過手腕,經過手肘,直接傳到肩膀。
  • 新一代的健身神器,壺玲的訓練方法。
    成為很多健身中心與其它體育訓練場所不可或缺的必備工具。  壺玲訓練可以增強身體的肌力、耐力、平衡能力以及靈活性。可以做各種推、舉、提、拋和蹲跳等練習,通過鍛鍊可以有效地增強上肢、軀幹及下肢等肌肉的力量。  壺玲訓練的好處舉不勝數!但問題是,壺鈴訓練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如果你掌握了良好的技術!壺玲將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