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大雪時節冬漸濃,溫養潤燥過寒冬

2020-12-13 健康中國

今日大雪!

#百裡挑一#

曆書記載:大雪時節「積陰為雪,至此慄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意思是大雪時節氣溫進一步下降,下雪更大了。所謂「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此時黃河流域一帶積雪開始增多,氣溫維持在0℃以下,而東北、西北等地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南方地區雖然沒有北國世界銀裝素裹的雪景,但隨著冷空氣的不斷南下,真正的冬天已悄然走近。此時中醫養生當以溫潤護陽、禦寒防病為重點。

避寒就溫防冬病

大雪時節,氣溫明顯下降,尤其以清晨和夜晚更為明顯。天氣寒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和支氣管痙攣,進一步導致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因此,體質偏於虛弱或有上述疾病的人群,應該特別注意禦寒保暖,尤其是頭頸部、肩背部、胸腹部、足部這幾個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應重點防護。

頭為「諸陽之會」,靠近心臟,血流量大,向外散發熱量也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佔人體散失總熱量的30%,氣溫越低,熱量散失的比例就越大。如頭部受寒,陽氣受損明顯,容易出現頭痛、頭暈、耳痛、鼻塞、流涕等風寒證的症狀;胸背部受寒容易導致胸陽閉阻、心脈不通,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腹部受寒,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足部受寒,容易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所謂「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容易誘發潛在的疾病。建議大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準備好帽子、圍巾、披肩、長襪、外套等禦寒衣物,降溫時及時添衣保暖。

溫潤滋養強體質

大雪時節,寒風凜凜,人體陽氣也相對偏弱。所謂「冬天進補,開春打虎」,適當進補不僅有助於抵禦寒冷,還能增強體質。牛肉、羊肉、雞肉、蝦等食物富含蛋白質或脂肪,熱量較高,中醫認為它們性質溫熱,具有補脾暖腎、益氣養血等功效,是冬季備受青睞的食材。每年冬天,餐館中豬肚雞、羊肉煲、水煮牛肉等菜式更受熱捧,就是冬令進補在生活中的體現。

但冬天氣候偏於乾燥,飲食應儘量避免爆炒或油炸等烹調方法,也不宜使用過多辛燥香料進行調味,以免增加食物燥熱之性,導致上火長痘、口舌生瘡、咽喉疼痛、便秘出血等燥熱陰傷、邪熱傷絡的症狀。

另外,對於陰虛血燥之人,牛肉、羊肉、狗肉等大熱之品不宜多吃,而鴨肉、龜、鱉等肉類性平或偏涼,可適當選用。鴨肉性平、微寒,能滋陰降火、生津血、補五臟;烏雞性平味甘,能滋陰清熱、補腎養肝;甲魚性平,能養陰清熱、滋腎養血,都是十分滋養的冬季補品。

烹調時還可適當加入沙參、玉竹、石斛、黃精、枸杞子、桑葚子等藥材,既美味又滋補,有補益虛損、滋養身體的功效,可助您安然過冬。

冬吃蘿蔔賽人參

冬令適當進補,可以為來年打好基礎。但如果進補不當或過度,加上冬季人體陽氣潛藏,能量消耗減少,也容易導致內生積熱。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這恰好道出了民間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深意。蘿蔔生者味辛、甘,性涼;熟者味甘,性平,歸脾、胃經。生吃蘿蔔或榨汁飲用清新爽口,能清熱生津防燥,適合肺燥咳嗽、咽幹口渴、大便燥結之人;燉熟的蘿蔔軟爛美味,能下氣消谷、化痰消導,適合脾胃不和、氣脹食滯、痰多不暢之人。

足部按摩固陽根

古人認為人有四根,即「鼻根,苗之根;乳根,宗氣之根;耳根,神機之根;腳根,精氣之根」,鼻子、耳朵、乳房是人體精氣的三個凝聚點,而雙足乃是全身陰精陽氣的最終匯集點。與人體五臟六腑相對應的十二經脈有一半起止於雙足,共計60多個穴位。現代足部反射學認為,人體所有器官組織在足底存在立體分布的縮影反射區,對足部進行適當的按摩,可調整內臟功能,促進身體健康。民間更有「人老先老腳,養生先養腳」之說,可見足部養生對人體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人之先天根於腎。足底的湧泉穴為腎經起始穴位,以一側大拇指或足跟按揉對側湧泉穴,每次按摩30下~50下,以足心感到發熱為度,可起到降虛火、滋腎水、鎮靜安神的作用。

此外,足部按摩宜找準敏感點,講究局部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按摩力度因人而異,並以能耐受為度。若能配合沐足,則效果更佳。

大雪食療

01

酸甜蘿蔔

【材料】白蘿蔔500克,米醋、白糖、食鹽各適量。

【製法】蘿蔔洗淨後削皮,切成薄片,放入適量食鹽,拌勻至蘿蔔出水去除苦澀味。然後用清水漂洗,擠幹水分,盛在盤裡。以米醋和白糖約3:1的比例加入蘿蔔中,拌勻後放置兩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醒脾開胃,清熱除燥。適合食欲不振、燥熱傷津之人。

02

蘿蔔燜牛腩

【材料】新鮮牛腩500克,白蘿蔔500克,生薑3片,蔥3根,八角5顆,小茴香5克,桂皮5克,香葉5片,柱侯醬、米酒、醬油、冰糖等調料。

【製法】蘿蔔削皮切塊後用水煮3分鐘撈出;牛腩切塊,用開水氽燙後撈起;生薑切片,蔥切段備用。鍋內放油燒熱後,加入姜、蔥、八角、小茴香、桂皮、香葉炒出香味,然後加入牛腩、適量柱侯醬,翻炒上色,接著加水至高出牛腩約2釐米,再加入適量米酒、生抽、老抽、冰糖,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燜1.5小時,最後加入蘿蔔,繼續煮半小時至牛腩軟爛即可。

【功效】溫脾暖胃,補中益氣,強健筋骨。適合氣虛體弱、筋骨酸軟之人。

03

小米玉米番薯粥

【材料】小米100克,白米50克,玉米粒30克,番薯100克。

【製法】番薯洗淨後削皮切塊備用。小米、白米、玉米粒淘洗乾淨後放入煲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後,加入番薯,小火續煮約30分鐘至番薯熟軟即可。

【功效】補虛養胃,益氣健脾。適合素體脾胃偏虛或大補傷脾後出現食欲不振、大便不暢之人。

策劃|譚嘉

作者|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 成傑輝

頭圖|樸沁瑩 編輯|王寧

相關焦點

  • 「健康」大雪時節冬漸濃,溫養潤燥過寒冬!養生方法快收好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老年人脾胃虛弱,在飲食上應避免濃濁、肥膩和過鹹之品,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懷山藥、山楂、柚子等,多喝小米粥、健脾祛溼粥等。「穿」:大雪養生要保暖進入大雪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大雪時節,最重要的養生即是保暖,身體暖暖的,氣血才會順暢,才可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 今日大雪!進補好時節
    去年申城的初雪, 正是在12月7日「大雪」時節呢! 一起來回顧那絕美雪景吧~ >大家再等等唄~ 大雪進補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
  • 今日大雪,「大雪一日晴,脫襖過寒冬」今冬會是暖冬嗎?為什麼
    導讀:今日大雪,「大雪一日晴,脫襖過寒冬」今冬會是暖冬嗎?為什麼?今天已經是12月7號了,但是今年的大雪節氣已經早早來臨了,因為今年的大雪節氣的入關時間是在7號凌晨9分到來,現在已經入大雪八九個小時了。
  • 今日大雪 大雪·物語「大雪三候」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大雪 大雪物語大雪三候是什麼 今天(12月7日)開始,我國各地進入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鬥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
  • 今日大雪,飲食記得多食「3黑、2紅、1黃」,應節氣順利過寒冬
    今日大雪,飲食記得多食「3黑、2紅、1黃」,應節氣順利過寒冬。時間過得飛快,感覺一眨眼就進入了大雪節氣。今日大雪,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正是進入了寒冷的天氣了,在此,小編祝大家: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
  • 大雪前後,記得吃「3黑2苦」,順應時節補營養,全身溫暖過寒冬
    大雪節氣,記得吃「3黑2苦」,順應時節補營養,全身溫暖過寒冬!轉眼間已經來到了冬天的第三個節氣——大雪節氣,大雪以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氣溫已來到了零下,北風呼呼地吹,讓人一聽就瑟瑟發抖,出門總是裡三層外三層,不能漏一點肢體,否則讓你瞬間體驗一下什麼叫寒氣逼人。
  • 今日大雪 | 大雪紛紛是豐年
    大雪釋義  大雪時節,冬天已經過了快半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到了0℃或以下。  雖是處於隆冬時節,但按照中國哲學,此時陰氣雖然很重,但陽氣已經開始微動,這也正是世界萬物不停運轉,陰陽轉化的道理。
  • 今日大雪了一起看看大雪的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大雪了一起看看大雪的習俗 醃製鹹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一到,家家戶戶紛紛忙著醃製鹹貨.之所以有此風俗,是因為古代不易保鮮,人們為迎接新年的到來,而選擇醃製不易變質的肉類食品.
  • 大雪至,寒冬始!大雪時節談養生,重在做好這五件事
    時間過得是真快,一轉眼我們就迎來了大雪,這是冬季的第3個,寒冬始!大雪時節談養生,重在做好這五件事!所以,到了大雪時節,請大家要多注意以上幾個方面,好好保護自己,避免疾病的發生到了大雪節氣,天寒地凍,而人體的頭、頸、腳三個部位很容易受到寒風的侵襲,使身體受到損害。所以,在這個時節養生,除了要適當增加衣物,不穿露腰、露臍裝以外,還要多注意暖頭、暖頸、暖腳。
  • 今日「大雪」「進補」時節已到 大雪節氣吃什麼好
    原標題:大雪時節吃點啥好   今天是農曆「大雪」,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節氣時期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
  • 今日大雪!有愛相伴,清城不寒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 2020年12月7日 大雪節氣至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 在清晨的淡雅素色裡 漫步在河畔棧道 終於感受到了冬季的寒意 滿樹黃葉,落英繽紛 晨起風掀衣,掠走殘葉無數 這才是大雪時節的清城
  • 今日大雪廈門天氣晴好 新冷空氣本周或帶來降雨
    今天是大雪節氣,廈門天氣晴好,氣溫回暖,與冬無緣,與雪更不相干。不過接下來天氣將越來越冷,氣溫也將越來越低。本周就有兩股新的冷空氣造訪,不僅氣溫下降,同時伴有弱降水,冬意漸盛,東北風持續強勁,市民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受涼生病。  昨日天氣稍有回暖。位於東渡狐尾山的廈門國家基本氣象站的最低氣溫為15.1℃,比前一天上升了1.2℃。
  • 今日大雪!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冬意漸濃,12月7日,大雪節氣就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了,不知大家今年有沒有在生活中或者朋友圈、新聞裡欣賞大雪紛飛的美景呢?今天,阿健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大雪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傳統中醫有句諺語,叫做「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大雪時節,天寒地凍,進補身體再重要不過了。怎麼吃,吃什麼,都有學問。中醫養生有大雪吃「雪」的說法。
  • 今日大雪丨大雪至 萬物藏
    荔挺在大雪和冰凍的條件下,頑強地長出來,代表了寒冬中不屈的生靈以及稀有的生機。 大雪三候是古人根據自然現象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同時也象徵著一種精神和力量。它啟示、教育人們:積蓄力量,用情暖冬,以堅韌不拔的生活態度面對一切。 大雪·習俗 醃製鹹肉。
  • 今日大雪|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寒冬已至看慣了露結為霜恍若白雪覆蓋的屋頂你是否期待一場真正的大雪大雪紛紛是豐年(川)在大雪節氣為了應對寒冬的考驗我們的祖先也各出奇招形成了富有冬日氣息的節氣民俗醃肉大雪節氣一到一些地方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
  • 今日「大雪」,廣州打翻了調色盤...
    今日「大雪」,廣州打翻了調色盤......(12月7日),我國踏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中國氣象局撰文提及廣州及珠三角一帶與我國大部的氣候差異中國氣象局官網,在12月6日以《大雪至 寒冬始》為題,介紹「大雪」節氣。
  • 大雪至,寒冬起:今日大雪,這些事兒你知多少?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在今天,我們迎來了「大雪」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隨著「大雪」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仲冬時節的開始,天氣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的寒冷,尤其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甚至會出現大幅度的降溫現象。
  • 大雪至 冬安康
    今日凌晨我們迎來了大雪節氣,「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這一節氣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更大。此後,天氣會更加寒冷,氣溫也會越來越低。上周我市迎來了首場降雪,本周我市的天氣以多雲晴天為主,最低氣溫將出現在周天,最低能降到零下10度左右。
  • 大雪時節,如何養生?
    到了這個時節,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更大,降雪範圍更廣,故名大雪,但不一定會下大雪。大雪時節養生需注意以下幾點:一、防寒保暖,禦寒正當時。大雪時節,雪至盛,飛滿天。我國遼闊的大地已披上冬日盛裝,尤其在北方,已出現了「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北國風光。
  • 今日大雪,養生攻略助你安然過一冬!(收藏)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