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寶說】寶寶好幾天沒拉大便了,是攢肚還是便秘?

2021-03-05 愛親商學院

經常遇到家長這樣諮詢:「我家寶寶3天沒拉大便了,是便秘嗎?」「這都4天沒拉了,是攢肚?會不會是便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攢肚」和「便秘」的區別。

因為寶寶不像大人,TA的腸道還在發育中,一天拉好幾次,或者好幾天才拉一次,都是常有的。每個寶寶排便情況也不同,即使同月齡、同餵養方式的寶寶,排便習慣也不會一樣。

剛出生的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

剛出生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一天大概2~5次,有的4~8次,大便呈墨綠色。這是因為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吞咽了羊水、胎脂、胎毛、脫落的上皮細胞等物質,所以便便是墨綠色的,我們把這叫做胎便。

胎便比較粘稠、發亮,但一般無臭味,且通常在2~4天排完。之後,寶寶便便的顏色會因為餵養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母乳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

母乳餵養的孩子,糞便多為均勻的軟糊便,偶有細小乳凝塊,呈金黃色,但沒有明顯的臭味,而是略帶酸味。

一天排便大約2~5次,有時候一天可達7~8次,這時家長不要過於緊張,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長正常,則屬於生理性腹瀉。隨著寶寶的長大,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時會減少到每天1~2次。


奶粉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

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通常會更成形一些,且含乳凝塊較多。大便呈土黃或金黃色,有時會黃中帶綠,多是因為配方奶中的鐵含量較高,寶寶對鐵吸收不完全時,大便就會帶綠色。

與母乳餵養的寶寶相比,吃奶粉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少,每天約1~3次,略帶酸臭味,但沒有明顯的臭味。

混合餵養的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

既喝母乳又喝奶粉的寶寶,便便和奶粉餵養的寶寶相差無幾,呈淺黃色或者略微深一些都是正常的,但便便可能沒有純奶粉餵養的寶寶成形,每天排便次數會因為添加奶粉和母乳的比例而不一樣,但至少每天要排1~3次大便。

其實寶寶排便沒有準確的次數,只能說寶寶排便通常的規律總結如下:

出生後的2、3天內,排出在媽媽肚子裡時的胎便,墨綠色,稠糊糊;

胎便排完,加上吃了奶,大便開始變成芥菜籽樣的黃色,奶昔狀;

出生4~6周時,排便間隔逐漸延長。每天1、2次,每周1、2次都可能是正常的;

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接觸新的食物種類和性狀,可能導致便秘出現。

寶寶未大便期間,吃奶、睡覺、玩耍都照常,精神狀態良好;

之後排便時,沒有非常不適的表現,大便性狀也基本正常,軟軟的不幹不硬。

滿足以上兩點我們稱為「攢肚」。而便秘會出現排便困難,大便乾燥。

大部分寶寶「攢肚」只有幾天而已,當然也有特例,根據新聞報導,曾經有一個寶寶「攢肚」14天,可把家長嚇壞了!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寶寶不會攢肚這麼久。

「攢肚」是生理現象,在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中,「攢肚」很常見。

因為母乳相對易於消化吸收。

而寶寶出生後一段時間,消化能力也逐漸提高,能更加充分地消化吸收母乳。

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寶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這才出現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的現象。

這是寶寶腸道發育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不是疾病,家長不用擔心,也不需要特殊幹預。

「攢肚」,是寶寶排便時間間隔長,但排便不困難,大便不乾燥。

  如果寶寶僅僅是好幾天沒排大便,其他吃喝玩睡都一如往常,那麼應該就是「攢肚」,多不是便秘


寶寶便秘的表現

簡單來說就8個字:大便乾結,排便困難。判斷便秘時,排便的時間間隔,並不作為依據。

也就是說,寶寶雖然很多天都沒有大便,但是不難受,不受影響,大便不幹,都不叫便秘。

而每次大便都很費勁,顯得很不舒服、很痛苦,大便出來都很乾燥,一粒一粒小硬球,那麼即使每天都排便,也是便秘。

寶寶為什麼便秘?

最為常見的原因就是纖維素攝入不足。纖維素在寶寶腸道中被腸道菌群敗解,會產生水和短鏈脂肪酸,能夠使大便變軟,易於排出。而纖維素攝入量不足,結果就是大便乾燥,難以排出。

對於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母乳中富含的低聚糖,就是一種水溶性纖維素。很多配方粉中也添加了纖維素。

而添加輔食的寶寶,家長可以適當添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另外也要注意在烹調過程中更多地留存纖維素。

纖維素攝入不足和食物製作過程中破壞太多,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便秘。家長可以給寶寶添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並注意烹飪方法。

很多媽媽都說,火龍果、西梅是通便神器

製作輔食時,不要蒸煮得過爛。比如青菜用沸水焯一下,再用刀剁碎即可。這樣可以保留更多有效的纖維素。

多喝水不能增加纖維素哈,也無法讓大便軟化,所以單純依靠喝水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便秘。

除纖維素攝入不足,牛奶過敏、活動量不夠、憋便等情況都也可能導致便秘。

攢肚、便秘對比圖

大便乾結容易使寶寶排便過程中出現肛門周圍皮膚撕傷,就是肛裂。肛裂傷口疼痛會讓寶寶不願排便,憋便,而長時間憋便則加重便秘的嚴重程度,又會使寶寶在排便過程中出現再度肛裂。

出現肛裂時,排便刺激傷口,寶寶又不會表達到底是哪裡疼,因此需要家長仔細觀察。如果寶寶大便帶血絲,扒開肛門周圍皮膚能看到細微的傷口,那麼就很有可能是肛裂了。如果家長自己不能確定,一定要及時帶寶寶看兒科醫生,進行診斷治療。

如果大便已經特別幹了,家長千萬別讓寶寶硬拉,一來寶寶不舒服,二來容易造成肛裂。

可以先用一下開塞露,幫助已經幹硬的大便排出。

但是開塞露、乳果糖只是救急,並非長久之計。改善便秘還要從飲食上下手改善,增加纖維素攝入,逐漸減少寶寶大便乾燥的情況。

吃香蕉,不治便秘!

「便秘啦,多吃點香蕉。」這是非常普及的一種說法,但卻很不準確。香蕉的纖維素含量低於很多水果,真的很難和「潤腸通便」結合起來。

植物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史軍也曾發文「闢謠」:吃香蕉與否,以及吃香蕉的數量對便秘沒有任何顯著性影響。

看下圖對比一下,香蕉的纖維素含量並不突出。

有家長說給寶寶喝蜂蜜水,不建議哈。

蜂蜜只對一部分果糠不耐受的人有輕瀉效果,不能改善便秘,且寶寶1歲以內不建議吃蜂蜜。

便秘的問題需要通過調節飲食和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只是吃一種食物是很難徹底解決的哦。

攢肚,是好幾天不排便,但寶寶不難受,排便不困難,大便不乾燥。

便秘,是寶寶難受,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攢肚,是生理現象,不用太擔心。

便秘,需要找到原因,進行糾正。另外注意可能引起的肛裂等問題。

最後,寶寶便秘家長可以給寶寶多吃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常見食物的纖維素含量,可參考下面的表格:


相關焦點

  • 寶寶好幾天拉一次便便,是攢肚還是便秘?應該如何應對?
    其實雖然兩個寶寶都是好幾天拉一次便便,但是原因明顯不同,第一種是攢肚,第二種是便秘,至於區別和應對方式,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什麼是攢肚在《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一書中,是這麼描述寶寶攢肚現象的:孩子好幾天才拉一次便便,但是卻不會肚子痛,而且大便看起來柔軟、大小適中,那就不是便秘。
  •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如何區分是攢肚還是便秘?要看這三點
    母乳餵養的寶寶,有時會出現連續2~3天,甚至4~5天都不排便的情況,弄得寶媽十分擔心,甚至會盲目的按照便秘去處理。其實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並不一定的便秘,也可能是攢肚了!什麼是攢肚?攢肚一般在寶寶2、3個月是之後出現,多為母乳餵養的寶寶,表現為寶寶連續好幾天甚至一周都不排出大便,但精神及進食無異常。排出的大便仍呈現軟膏狀,沒有硬結,且排便時沒有痛苦的表情,這種現象稱為攢肚。為什麼會出現攢肚?
  • 寶寶好幾天沒有「拉臭臭」,是攢肚還是便秘?可根據這5點區分
    有了寶寶之後,家長變得特別敏感,哪怕是寶寶出現一點微小變化,也會被家長捕捉到,甚至是寶寶發出一點點聲響,都能讓正在熟睡的寶媽馬上醒過來。寶寶的吃喝拉撒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寶寶好幾天沒有拉臭臭了,家長會特別著急,擔心寶寶是生病了,但又怕寶寶只是攢肚,自己小題大做,那麼到底怎樣區分攢肚和便秘呢?
  •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了!攢肚還是便秘?媽媽知道嗎?
    寶寶好幾天都不拉便便,很多寶媽都為此焦慮過吧?本人曾經也是無比苦惱過!時至今日,姑娘的每次大便我依然都要看仔細了才會包好丟掉,即便是由家裡其他成員換尿布時,我也要跑過去看一眼才放心。是不是很變態?但是我相信一定有同款媽媽!
  • 寶寶幾天不拉大便?是攢肚還是便秘……
    這就涉及到一個知識點了,寶寶究竟是攢肚還是便秘了?其實這要看是多大的寶寶了。沒添加輔食之前的寶寶,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如果好幾天不大便,有可能是攢肚。攢肚是一種民間的說法,一般在寶寶滿月後出現。是指寶寶大便規律的改變。
  • 寶寶5天沒拉便便,是攢肚還是便秘?主要從這幾方面來區分
    小林表示她最近又遇到難題了:小林的寶寶有3個月了,是純母乳餵養,之前寶寶大便都很正常,可是最近,寶寶已經有5天沒有大便了,這讓小林很是著急,但她從網上也了解到,有時候寶寶也會有攢肚的現象,不知道她的寶寶是不是便秘了,還是攢肚了。剛好我一個同學是兒科醫生,當時我們就問這個兒科醫生像小林孩子這樣的情況是便秘還是攢肚。
  • 寶寶幾天不拉粑粑,便秘還是攢肚?一招教你來辨別
    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吃喝拉撒可是家裡的頭等大事,為此也是操碎了心,生怕寶寶哪裡不舒服。很多父母會通過研究寶寶大便,了解寶寶是否健康。比如:大便稀不稀?顏色有沒有問題?味道怎麼這麼奇怪?……突然有一天寶寶不拉便便了,甚至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大人們可就慌了,寶寶是不是便秘呀?要不要給寶寶吃藥?聽說用開塞露可以治療?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莫慌,先來搞清楚寶寶是便秘還是攢肚。什麼情況是便秘?
  • 寶寶好幾天沒排便,攢肚還是便秘咋判斷?詳細區分主要看這3點
    寶寶的日常飲食、睡眠、排便情況,樣樣都需要媽媽來操心打理。寶寶排便次數多了,媽媽擔心是不是拉肚子;寶寶排便次數少了,媽媽又開始擔心,難道是便秘了?4~6月齡的寶寶們,常發生攢肚的現象,和便秘傻傻分不清楚。媽媽們記住三個區別,其實區分起來沒那麼難。
  • 「攢肚」還是「便秘」?寶寶6天沒大便急壞寶媽,其實很好區分
    她說她家寶寶3個月了,已經連續6天不拉便便了,是不是便秘了,或者說寶寶連垃圾都吸收了?我這初為人母的表妹想像力可真豐富!你說便秘,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你說連奶的殘渣,所謂的垃圾全都吸收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也有可能是攢肚了。作為常年混跡於社區衛生院群的我和大家探討下攢肚和便秘。
  • 寶寶5天沒拉「臭臭」,是「攢肚」還是便秘?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攢肚」通俗來說,是指小嬰兒在滿月之後,排便習慣毫無徵兆的忽然改變,從最初的一天拉幾次變成了好幾天都不拉一次的現象。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更加常見。 對於多數家長來說,如果孩子2、3天不拉,還算能忍。可要5、6天,或者到了一星期還不拉,很多家長就扛不住了。肯定會急得不行。
  • 寶寶開始攢肚,好幾天不大便怎麼辦?寶媽要這樣「按摩」
    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寶媽的心,就連寶寶什麼時候大小便,寶媽都會記得特別清楚,如果寶寶好幾天沒有大便,寶媽會很著急。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不知道寶寶是便秘還是攢肚。其實便秘和攢肚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寶媽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區分開來。
  • 寶寶好幾天沒便便,攢肚還是便秘?十媽九搞錯!這篇文章教你區分
    寶寶若是安好,媽媽便是晴天。只要寶寶健康沒有問題,寶媽們就會鬆了一口氣,但如果寶寶好幾天沒有便便,那這對寶媽們來就是天大的問題了!很多寶媽認為,只要寶寶很久沒便便,就是便秘了!但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攢肚了,可以說十個寶媽,有九個都會將便秘和攢肚搞錯,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教大家如何區分。
  • 寶寶幾天沒大便了!急死為娘了,是便秘還是攢肚?
    但是寶寶是不是便秘了,然後一般會給孩子用開塞露等治療便秘的藥物,或是直接去醫院看醫生。其實這是錯誤的,家長應該弄清楚寶寶不大便是攢肚還是便秘密導致,然後在採取護理措施,切忌亂給寶寶吃藥。下面,我們來看看攢肚與便秘的區別吧!
  • 寶寶四五天沒拉便便是便秘?不,這只是寶寶在攢肚
    閨蜜:寶寶在月子裡,每天可能要拉幾次,但是出了月子之後,每天拉便便的次數越發減少,這次更是有一周的時間沒拉便便了。你說我能不著急嗎?這萬一是寶寶便秘可怎麼辦?一些寶寶在滿月之後,開始出現兩三天,甚至四五天不拉便便的情況,這讓媽媽很擔心:寶寶這是便秘了?不,這其實是寶寶攢肚了。
  • 寶寶好幾天沒拉粑粑便秘怎麼辦?4種措施緩解效果好!
    很多媽媽們都遇到了寶寶好幾天不拉粑粑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媽媽們首先要學會辨析寶寶是不是真的屬於便秘,因為寶寶好幾天不拉粑粑的情況也有可能是攢肚的想像,媽媽們可以觀察下寶寶的便便,如果大便不幹,不硬,而且寶寶睡的好吃的好,體重也會增長等這樣的情況應該就是寶寶發生了攢肚的現象,如果不是的話
  • 寶寶三五天不大便,是攢肚還是便秘?5種區別很明顯,寶媽要知道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吃喝拉撒」,只要注意這幾個方面,寶寶的發育都不錯。只是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就拿「拉撒」來說,老話常說「一睡二哭三攢肚」,其中的攢肚就是關於寶寶大便的問題,有些寶寶三五天不大便,媽媽著急得不得了,又是喝水,又是揉肚子,但是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就急衝衝的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寶寶幾天沒大便了,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這些區分方法 你得學會
    :寶寶便秘了!攢肚與便秘的區別「攢肚」和便秘最大的區別在便便的性狀!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了改變。母嬰知識關注公眾號[母嬰健康育兒指導] 便秘不僅僅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乾燥、排出困難。攢肚的孩子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秘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
  • 快速區分寶寶攢肚還是便秘
    這是常見現象,並不是寶寶排便量少就是便秘了。是攢肚了還是便秘了,還是很容易分辨的。怎麼區分「攢肚」和「便秘」攢肚:寶寶攢肚了,雖然幾天才拉一次臭臭,但排出的大便形態顏色都是正常的,即黃色軟便。且寶寶排便時並沒有表現出很痛苦的樣子,排便量不多,呈黃色軟便,無硬結。
  • 寶寶好幾天沒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家長必須分清,別再搞錯了!
    經常聽到很多媽媽在焦急的詢問「我家寶寶已經3天沒有大便了,我家已經5天沒有大便了,很是著急,可不想後面來了位媽媽說,我家的都已經10天沒有大便了,我都快著急死了」,那麼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到底是便秘呢,還是攢肚呢?
  • 寶寶便秘還是攢肚?3點教你區分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當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很多媽媽就會開始擔心,寶寶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子呢?下面就來介紹下寶寶攢肚和便秘的相關知識。什麼是攢肚?常見於2-6個月的母乳餵養寶寶,表現為3-5天排便一次,甚至更長時間,有些寶寶有可能十多天不排大便也無痛苦表現,待到排便時仍為黃色軟便,不幹不硬,這種現象稱為「攢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