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曆法,而二十四節氣又是農曆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時期,智慧的先人,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年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我們知道,古代以農為本,而農業種植又跟氣候息息相關。而古代有沒有科學的天氣預報,古人就不斷總結經驗、規律,用二十四節氣來大致預測未來的天氣走向,從而為農業活動提供準繩。然後古人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俗語、諺語,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
現在時間臨近大雪節氣。大雪節氣是一年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關於大雪,也有很多俗語,筆者就曾聽說過這樣一句「大雪不凍倒春寒」,這是啥意思呢?
大雪不凍倒春寒,這句俗語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大雪節氣前後,如果沒有結冰上凍,那麼明年開春就可能會出現倒春寒。我們知道,大雪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深冬,氣溫正常來說比較低,北方已經出現了結冰、上凍的情況。這是正常的年份,這樣的話,第二年開春的氣候也會比較正常,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
而如果大雪節氣前後氣溫仍然較高,那麼就說明其後出現了反常,冬季冷空氣偏弱,這樣的話,第二年開春出現倒春寒的機率就會比較高。所以說「大雪不凍倒春寒」。
現在大雪節氣將至,冬季還很漫長,最冷的時候還沒有到來。有不少人都關心,今年冬季氣溫到底怎麼樣?是偏冷還是偏暖呢?其實到了現在,基本已經有了答案。
前段時間,關於今年冬季是「60年一遇最冷寒冬」的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不久,氣象專家就闢謠說,這種說法並無依據,是不準確的。不過,今年冬季跟往年平均相比,氣溫大概率要偏冷一些。
氣象專家說,已經確定的是,今年冬季肯定不是暖冬。這是因為,今年出現了「拉尼娜」現象。所謂「拉尼娜」現象,指的是地球上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不少人都聽過,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時,我們國家冬季氣候就會偏暖。而拉尼娜現象則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出現拉尼娜現象時,氣候就會偏冷。
專家表示, 2000年以來,一共發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每次出現拉尼娜現象,我們國家冬季氣溫就會比往年偏低。平均來看,當出現拉尼娜現象時,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到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
因此,今年冬季暖冬是沒指望了,但也不會出現所謂的「60年最冷」,只不過比往年平均稍冷一些。農村人要做好準備,一方面要取暖,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比如果樹、大棚等也要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