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在為老人進行手術。
近日,一名96歲老婆婆行走時不小心摔倒,結果導致髖關節骨折。3月14日下午,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關節病區專家僅用30分鐘,便採用目前最前沿的微創術式,為嚴重骨質疏鬆的高齡老人精準完成了左髖關節置換手術。
新橋醫院骨科關節病區副主任醫師張瑗教授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來臨,因骨質疏鬆,年紀大摔倒受傷導致股骨頸骨折的越來越多,一旦骨折一定要引起重視,60歲以上老年人需定期做骨密度測試。
據了解,3月10日傍晚,家住沙坪垻區的96歲的周婆婆在家平地上行走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左側髖部著地後感覺左髖疼痛,後前往醫院經骨盆X光檢查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隨即前往新橋醫院骨科住院治療。
張瑗教授介紹,老年人普遍患有骨質疏鬆,變脆的骨稍稍給予衝擊,就可能發生骨折。像周婆婆這樣96歲高齡,因為摔倒而引起的骨折,更是常見。老年人最常見的三大骨折,包括脊柱骨折,橈骨遠端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在三大骨折中最應警惕的是股骨近端骨折,如果不進行積極治療,癒合過程很慢,老人長期臥床,容易引發褥瘡肺炎等併發症,任何一個併發症,都會危及老人生命。
△醫生正在為老人進行手術。
專家介紹,目前臨床上對於股骨頸骨折常選的治療方法是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要在其骨骼上進行人工關節的置換和內固定,如此創傷對老人的麻醉和手術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張瑗教授介紹,近年來,臨床上收治高齡老人換關節逐年增多,也在該領域治療上有了更嫻熟的手術操作。所以,他們在為周婆婆手術時僅耗費30分鐘,術中出血僅50毫升。而且採用的新術式顯著降低了傳統後路手術的手術創傷和併發症。3月15日中午,周婆婆已經在醫護人員建議下開始下床行走接受康復訓練。
專家建議,60歲以上老年人需定期做骨密度測試,如有骨質疏鬆症狀則需要接受規範的藥物治療。其次,對於老年需要補充鈣劑,尤其是老年女性,新陳代謝逐漸變緩,消化功能減弱,鈣的需要量也相對增加,在醫生專業建議下,必須進行適當補鈣。最後,每天必需的運動與陽光照射,也必不可少。
上遊新聞記者 黎靜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