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溪穴——清熱散風、通利關節,治療腕部腱鞘炎!

2020-11-20 百年養生

陽溪穴,別名中魁穴,是隸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出自《靈樞·本輸》。中醫認為刺激陽溪穴可起到清熱散風、通利關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腕部腱鞘炎。同時刺激陽性血還可以治療頭面五官的病症,如鼻炎、扁桃體炎、耳聾、耳鳴、結膜炎、面部神經麻痺、癲癇等症。

陽溪穴的位置在腕背橫紋橈側,當手拇指向上翹起時,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即是本穴。取穴時伸臂俯掌,拇指向上翹起,腕橫紋前露出兩條筋,即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兩筋與腕骨、橈骨莖突所形成的凹陷處,即為此穴。

刺激陽溪穴,可採用掐按的方式,用拇指指端掐按陽溪穴,以局部酸脹微痛為度,左右兩側的穴位,每次各掐按1-3分鐘即可。刺激陽溪穴,還可以採用刮痧的方式,用刮痧板輕刮陽溪穴50次,以局部發紅或出痧為度。

超實用配穴

陽溪穴+少商穴,可用於治療扁桃體炎;陽溪穴+列缺穴,治療腕部腱鞘炎的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陽溪穴:治療腱鞘炎、中風半身不遂的穴位
    【功效】平肝潛陽、通利關節、舒經活絡、清熱散風    【穴位配伍】陽溪穴配上星穴、二間穴,適用於目痛;陽溪穴配迎香穴、印堂穴,適用於鼻炎。    中風配伍穴位:水溝穴、百會穴、風池穴、十宣穴、陽溪穴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腱鞘炎、中風半身不遂、腕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 陽溪穴:攻克手肩症候群
    陽溪穴具有清熱散風,通利關節的功效,主治狂言喜笑、熱病心煩、胸滿氣短厥逆頭疼、耳聾耳鳴、肘臂不舉、喉痺、痂疥等症。陽溪穴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療手肩症候群,比如說手腕、手肘、肩膀等各個部位的疼痛。如果手肩部感到酸痛,按摩陽溪穴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可以用右手握住左手的腕部,同時右手握成拳頭,把拳頭前後晃動,這樣來幫助腕部作運動。
  • 每日一穴【陽溪穴】,五官科疾病的剋星
    陽溪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  陽溪穴位於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處於拇指伸肌腱與拇指短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3秒鐘取穴】手掌側放,大拇指伸直向上翹起,腕背橈側有一凹陷處即是。    【取穴技巧】在手腕背側,當手拇指伸直上翹時,在拇短伸肌腱和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 每日一學:陽溪穴
    取法:在手腕橈側,拇指上翹,當兩筋(拇長伸肌健與拇短伸肌腱)之間,腕關節橈側處取穴 。陽溪穴下為皮膚 、皮下組織、橈側腕長伸肌腱。有頭靜脈 ,橈動脈 本幹及腕背支。分布 著橈神經淺支。皮膚由橈神經淺支分布。皮下組織較疏鬆,有橈動脈的背支經過。
  • 治療頭痛除眼疾——陽溪穴!
    陽溪穴出自《靈樞本輸》,別名中魁,是隸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陽,熱,有熱氣的意思,指此穴位處的氣血物質為陽熱之氣;溪,路徑。穴在手背,為陽,又處於兩筋之間而形似小溪,故名陽溪。中醫認為陽溪穴具有清熱散風、通利關節的功效。
  • 陽溪穴:五官病症都怕它!
    陽溪穴位於人體的手背上,是陽氣匯聚而成的溪流。陽溪穴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於手肩綜合症,也就是手腕、手肘、肩膀等部位感覺到疼痛。如果日常生活當中出現手肩部酸痛的情況下,可以用左右手同時握拳,拳頭前後的晃動,這樣來幫助腕部的活動,在腕部活動的同時,也能非常好的刺激到陽溪穴。
  • 陽溪穴的作用
    陽溪穴陽溪穴,屈肘,掌心向胸,陽溪穴在腕關節橈側,拇指向上翹時,當拇段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在大多角骨、橈骨、兩筋(即拇短伸肌隨和拇長伸肌腱)間。現代常用於治療腱鞘炎、中風半身不遂、腕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 您的腕關節還好嗎?告別腕關節周圍「腱鞘炎」
    寒冷冬季本就是腕關節疾病的高發時期,再加上假期的過度使用,很多同志的腕關節出了問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腕關節疾病中的一種——「腱鞘炎」,並帶大家學習一套腕關節的醫療體操。腕關節周圍「腱鞘炎」都有哪些表現臨床中最常見有以下幾種表現 :疼痛、關節彈響、麻木、腫脹、關節活動不靈。其中疼痛是最主要的臨床症狀。
  • 腱鞘炎的針對性治療
    腱鞘分布在人體腕部、掌指部、足部和肩部二頭肌腱溝等處,因此腱鞘炎在指、趾、腕、踝及肩部均可發生,尤以腕部和指部最常見。症狀:患指表現為屈伸功能障礙,勉強伸直可發出彈響聲,疼痛有時向腕部放射,指關節屈曲處有壓痛,並可觸到增厚的腱鞘、狀如豌豆大小的結節。足底屈趾腱鞘炎多見於女性。穿高跟鞋的狀態下長久地站立和行走是女性發生足底屈趾腱鞘炎的主要原因。
  • 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頭痛心煩點陽溪穴,那麼陽溪穴怎麼找?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陽溪穴怎麼找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問的凹陷中。穴在二骨(橈骨、腕骨)二筋(拇短伸肌腱)之間凹陷處,穴當陽位,故名陽溪。陽溪穴的準確位置圖取穴方法在腕背橈側,拇指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穴。簡易取法拇指向上翹起,腕橫紋前露出兩條筋,即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兩筋與腕骨、橈骨莖突所形成的凹陷即是本穴。
  • 三 · 腕背內側痛
    腕背內側痛多病在手陽明大腸經,同名相求,取陽溪穴和足陽明胃經的解溪穴,效果比較理想。針灸之前,先松解一下肩肘,療效會更加持久。【定位】: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作用】:陽溪有清熱散風、疏筋利節的作用。【主治】:陽溪主要用於頭面五官及腕部疾患等。手陽明經脈、經別、絡脈、經筋均與頭、目、耳、齒有聯繫,故陽溪穴可治療頭面五官病。
  • 每日一穴【陽溪穴】,五官疾病的剋星
    陽溪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  陽溪穴位於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處於拇指伸肌腱與拇指短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3秒鐘取穴】手掌側放,大拇指伸直向上翹起,腕背橈側有一凹陷處即是。    【取穴技巧】在手腕背側,當手拇指伸直上翹時,在拇短伸肌腱和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穴義】大腸經氣血在此吸熱蒸升上行天部。
  • 頻繁玩手機當心患上腱鞘炎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很多電腦操作變為手機操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此出現腱鞘炎,使得這一疾病不再是家庭主婦和特殊職業人群的「專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小孩子,天生就有手指無法靈活屈伸的症狀,應是先天性狹窄性腱鞘炎,需及時到醫院手術治療。常見的腱鞘炎分類腱鞘分布在人體腕部、掌指部、足部和肩部二頭肌腱溝等處,因此腱鞘炎在指、趾、腕、踝及肩部均可發生,尤以腕部和指部最常見。
  • 手部疼痛腫脹要小心腱鞘炎?帶你了解腱鞘炎的症狀與治療方法
    其實並不是這樣,手部的組織十分複雜,這就導致手部很容易出現問題。其中腱鞘炎就是一類非常常見的疾病,困擾了許多的患者。並且如果不加控制的話,很有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為類風溼關節炎。那麼關於腱鞘炎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 腱鞘炎常用11偏方
    【驗證】江西患者腳趾關節突然疼痛,在醫院確診為腱鞘炎,應用用本方治療,同時外敷仙人掌錘冷飯加52%vol白酒,結果服藥一劑就痊癒了。【驗證】四川資陽市丁光文腳脖子突然疼痛,在醫院確診為腱鞘炎,用本方治療,同時外敷仙人掌,結果服藥一劑就痊癒了。2.
  • 什麼是腱鞘炎?病因?檢查?治療?預防?
    腱鞘炎的臨床表現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又名de Ouervains病,其表現特徵是腕關節橈側疼痛,並與拇指活動有密切關係。本病多發於40歲以上的女性,但在哺乳期婦女也有發病。在腕部活動增多時,腕背近側出現紅腫、發熱、局部壓痛,壓之可產生捻發音或踏雪音。4.尺側腕伸肌腱鞘炎是引起腕關節尺側痛的原因之一。尺側腕伸肌肌腱和周圍的鞘管對遠端橈尺關節和腕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起重要的支撐作用。在腕部活動度過大時,因反覆牽拉或扭傷,可誘發腕尺側痛,尤其在用力時腕部酸痛無力。那些人容易得腱鞘炎?
  • 倆手腱鞘炎的治療方法,在醫院醫生如何治療腱鞘炎,打封閉針可否
    有同事說年後得了腱鞘炎,大拇指關節卡頓,拇指底部疼痛,兩個月都不見好,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治療好?打封閉針不知道行不行?醫生的答案: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再選是否打封閉針。
  • 【驗案舉隅】浮針掃散結合再灌注活動治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醫案1則
    ,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治療提供新治療思路。浮針掃散結合再灌注活動治療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醫案1則徐青玉1,周元培1,景允南1,石宇晴1,孫曉偉2(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哈爾濱 150040)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常見於重複運用腕部和拇指的勞動群體,這種長期活動拇長展肌、拇短伸肌肌腱,反覆摩擦導致無菌性炎症
  • 手腕腱鞘炎——霸諾告訴你如何治療手腕腱鞘炎
    病人會感到關節疼痛,晨僵,通常關節晨僵的感覺在起床後最為明顯,而症狀並不會隨著活動頻繁而明顯緩解。受影響的關節腫脹,甚至彈響,關節活動障礙。  發病機制  1、中老年婦女  此類人群常從事繁瑣的日常家務活動,手指、腕部須反覆勞作,故而容易罹患腱鞘炎。
  • 腱鞘炎,讓你手部疼痛的罪魁禍首!
    肌腱長期在某處過度摩擦,即可發生肌腱和腱鞘的損傷性炎症,引起腫脹,稱為腱鞘炎。若不治療,便有可能發展成永久性活動不便。腱鞘炎的分類(一)拇長屈肌腱鞘炎常見於舉重運動員,病變部位一般在掌骨頸掌側。臨床表現(一)拇長屈肌腱鞘炎拇指疼痛,常向腕部放射痛。嚴重時拇指屈伸困難,會有「彈響」出現。第一掌骨頭內側局部有壓痛,常可觸到滑動的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