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一定要人工關節全置換?半置換可以嗎?

2021-02-12 健康全說

王大叔今年60歲了,身體一直很硬朗,但最近騎電單車不幸出了車禍,導致股骨頸骨折。

去醫院處理之後,醫生告訴他,股骨頸骨折,尤其是頭下型且伴有明顯移位,日後極容易導致股骨頭壞死(概率高達70%~90%),建議他做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受訪專家

趙暢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王大叔對髖關節置換並不陌生,幾年前,他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因為摔倒,也是股骨頸骨折,最終做了半髖關節置換術。

然而,醫生告訴王大叔,雖然他的髖臼情況良好,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建議選擇做全髖置換。也就是說不僅股骨頭要換新的,連髖臼也得換成人工材料的。

如果髖臼也壞了,全髖置換還能理解,為什麼自己年紀比較輕,身體條件比老母親好那麼多,反而要大費周章,這是不是過度治療呢?王大叔心裡不禁直犯嘀咕。 

在回答王大叔的疑問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髖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由股骨頭和髖臼組成,僅換股骨頭,俗稱為半髖置換;整個髖關節都換成人工材料,則稱為全髖置換。

二者所用的股骨頭,在形態上有所區別。

因此,半髖置換實則是雙極頭直接在「原裝」髖臼中活動的。

半髖置換有一個弊端,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活動量的累積(大約10年),金屬的「雙極頭」可能會把髖臼軟骨面逐漸磨損,引起疼痛甚至球頭內陷等問題,影響生活質量。情況嚴重者,可能還得再置換一次關節。

因此,對於70歲以下,身體健壯,活動量較大,並且預期壽命超過15年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哪怕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建議進行全髖置換術以避免上述併發症。

反之,對於80歲以上,身體欠佳,活動量較小,預期壽命不足15年的患者,半髖關節一般已經足夠終身使用,沒有必要選擇全髖。並且,與全髖置換相比,半髖置換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術後恢復快,費用也更低,特別適合年老體弱,卻又需要儘快恢復行走功能,避免長時間臥床的高齡患者。

至於70~80歲的患者,是換半髖還是全髖,就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意願來綜合決定。

相關焦點

  • 股骨頸骨折(七):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
    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根據我國衛生部的臨床路徑,對於65歲以上的移位型骨折(Garden Ⅲ型、Ⅳ型),由於內固定治療的壞死率很高,為減少二次手術風險,可以首選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但是,也有較多的文獻證據表明,60~65歲之間的移位型骨折,以及75歲以上的非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直接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能是有益的,如果這些病人原來就存在髖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等基礎疾病,則更應該直接採用人工關節置換的方法。
  • 股骨頸骨折(七):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
    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但是,也有較多的文獻證據表明,60~65歲之間的移位型骨折,以及75歲以上的非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直接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能是有益的,如果這些病人原來就存在髖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等基礎疾病,則更應該直接採用人工關節置換的方法。
  • 專題教程 | 股骨頸骨折註定要人工關節置換?
    我們無法避免股骨頸骨折繼發股骨頭壞死,但總有一些措施可以降低股骨頭壞死的風險。如果病人能耐受手術,首選人工關節置換;反之,身體條件差,則對症治療,局部疼痛能耐受以後,拄拐自行活動,但別指望骨折能癒合,減少病人痛苦就算達到目的。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用這種器官替代手術就可以使以前無法治療的一些終末期的關節疾病得到良好的改善。通過關節置換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關節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之前很多不能走路的患者,現在都可以正常的走路,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人的股骨頸骨折,優點是:術後1周左右,患者就可以開始離床活動。
  • 全髖關節置換或半髖關節置換治療髖部骨折
    全髖關節置換或半髖關節置換治療髖部骨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30 14:23:09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ohit Bhandari領導國際研究團隊,探討了全髖關節置換術或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髖部骨折的療效
  • 一年前做了人工半髖關節置換,這次又骨折了,還能「翻修」嗎?
    今年56歲的郭先生碰上了一件糟心事:去年因外傷導致右股骨頸骨折,進行了人工半髖關節置換。
  •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老年股骨頸骨折的首選
    近日,廣安醫院外科為一名77歲的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成功實施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現已康復出院。       患者幾天前因在家中不慎扭傷,在當地醫院查體顯示「右股骨頸骨折」,建議手術治療,於是家人將其送到廣安醫院外科就診。經入院診斷明確:.右側股骨頸骨折。
  • 老年人股骨頸骨折一定要做手術嗎?
    因此,有人稱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以前股骨頸骨折在沒有換關節的情況下,被稱為老年人致死性的一種疾病。因此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預防對於老年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如果通過X光片發現老人年已經出現了股骨頸骨折,這個時候建議大家要儘早到醫院去接受一些外科治療。因為股骨頸骨折通過自愈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癒合需要長時間臥床,非常痛苦。並且長時間臥床又可能出現併發症,而最終骨折還是沒有癒合。
  • 老年移位型股骨頸骨折:骨水泥型半髖關節置換功能好
    老年移位型股骨頸骨折處理方式有內固定、半髖置換和全髖置換。但哪種方式最好仍無定論。半髖置換常常用來治療高齡患者的股骨頸骨折,具有手術操作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和關節脫位少等優點。
  • 關節置換是把整個關節都換掉嗎?全膝和半膝置換有何區別?
    關節置換通常包括全髖關節置換,半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單髁置換,人工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置換等。關節置換隻是去除病變關節的表面軟骨及軟骨下骨,然後換成大小合適的人工假體。 並不是真把全部關節換掉。手術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手術時間平均60-90分鐘左右。半髖置換手術時間更短。術後1-3天即可下地,疼痛緩解非常明顯。
  • SuperPATH與傳統後外側入路全髖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對比
    全髖關節置換:是採用人工髖關節替代自身髖關節,適用於終末期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和老年股骨頸骨折等,手術方法是切除自身的股骨頭和股骨頸,將金屬關節假體置入股骨近端和髖臼側,使之替代人體髖關節進行活動。目的:對比分析SuperPATH入路與傳統後外側入路全髖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近期療效。
  • 老人股骨頸骨折,日照市中心醫院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
    三位老人,82歲,76歲,77歲,在幾天時間裡先後不小心摔倒造成股骨頸骨折需要手術。日照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術前謹慎評估,術後積極功能鍛鍊,謹防併發症,三位老人相繼康復出院。後來被送到日照市中心醫院檢查發現,是左腿股骨頸骨折。「必須進行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沒有別的選擇。」劉奶奶的主治醫師,關節外科醫生徐傑說。無獨有偶,就在劉奶奶住院前後幾天,同一病房住了三位老人,另兩位,一位76歲,一位77歲,都是在家幹活的時候不小心摔倒造成股骨頸骨折,治療方案幾乎一樣。
  • 名醫專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邵雲潮:股骨頸骨折與髖關節置換(下)
    而眾多的國際指南則指出,股骨頸骨折後如果採用內固定手術,應儘早進行,以減少股骨頭缺血時間,並應於術中進行關節囊內的減壓,最佳的手術時機為傷後8-12小時以內手術,次佳的時間為24-48小時,也就是說,應該要儘可能地急診手術。這些病人若在後期發生股骨頭壞死,可以再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 人工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惠民價來了!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適用於以下病情:  1.60歲以上的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移位明顯,癒合有困難。  2.股骨頸頭下型粉碎性骨折。  3.股骨頸陳舊性骨折不癒合或股骨頸已被吸收。  4.不能配合治療的股骨頸骨折病人,如偏癱,帕金森氏病或精神病人。
  • 九旬老漢摔倒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置換幫其行走
    □記  者  梁敏    □通訊員  趙偉    本報泰安9月14日訊14日,是91歲高齡的岱嶽區高先生股骨頸骨折半個月以來最輕鬆的一天,經過泰山區人民醫院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 名醫專訪|上海中山醫院邵雲潮:股骨頸骨折與髖關節置換(下)
    筆者團隊通常採用比較折衷的「一坐二站三走」的方案,即術後第一個月可以坐起與床上自由活動,第二個月可以站起、患肢靜態負重,第三個月可以練習行走,以期兼顧骨折癒合、骨質疏鬆治療、功能訓練、心理感受、護理工作量等各方面的收益與風險。2、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
  • 人工關節置換,分為哪些類型?大多有三種
    通常的人工關節置換的類型分為3種,一是髖關節置換,二是膝關節置換,三是肩關節置換,下面我們大家來詳細了解下。第一種髖關節置換,這個是比較普遍也是最為重要的人工關節置換,其具體有股骨頸骨折和股骨轉子間等置換。
  • 【北亞特色技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晚期病人(ARCO分級Ⅲ-Ⅳ級)和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有效的治療手段,該項技術成熟、治療效果可靠。目前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晚期病變行保守治療無明顯療效,那麼可以選擇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病人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無痛、並可以活動的髖關節。
  • 大慶百歲老人右股骨頸骨折 成功置換人工股骨頭
    大慶網訊(大慶日報記者 沈豔茹)近日,我市一名百歲老人右股骨頸骨折,油田總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施救,為其成功置換人工股骨頭。老人目前痊癒,行走如初。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胡奶奶為「右股骨頸骨折」。「這麼高齡的老人發生骨折,如果臥床就再也起不來了,躺個半個月左右,褥瘡、血栓等各種併發症都有可能發生,最終可能失去生存的機會。」主任醫師曲成波在查看了老人的各項指標後,建議家人給老人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為如此高齡的老人手術,術中風險高,麻醉的風險也高。
  • 局部應用氨甲環酸減少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置換後引流的安全和有效性
    股骨頸骨折的主流手術方法。背景:局部應用氨甲環酸可減少退變性疾病行全髖關節置換後的引流,但其應用於單純老年股骨頸骨折行初次全髖關節置換的研究報導相對較少。目的:分析局部應用氨甲環酸減少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全髖關節置換後引流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