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3265字,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
老年人害怕心臟病,很多人都在關注膽固醇,實際上,有一個指標更重要,那就是CAC,冠狀動脈鈣化指標。
因為血管中的斑塊,基本上都是鈣質,心臟病患者更應該關注這個指標。
我們之前分享過一個紀錄片,裡面有介紹,CAC分數高,證明你的血管斑塊的風險更大,補鈣可能增加血管斑塊的風險。
那麼如何降低這個指標呢?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案例。
了解低碳生酮飲食的人都知道,它的結構是5%的優質碳水(比如無澱粉蔬菜),25%的優質蛋白質(比如五花肉)和70%的優質脂肪(比如椰子油、橄欖油)。
嘗試過這樣吃的人,很多都收穫了不少益處,比如體重降低了、糖尿病逆轉了、代謝症候群改善了……
但是,因為低碳生酮飲食的高脂肪攝入,還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即便它能帶來這麼多好處,依舊有人因為「膳食脂肪-心臟病假說」而覺得:這樣會吃出心臟病吧?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麼?今天,我們從冠狀動脈鈣化(CAC)聊起。
研究:低碳飲食與較高的CAC無關
冠狀動脈鈣化(CAC)掃描,是一種是非侵入性測試,用X射線技術,以薄切片拍攝心臟的多張照片結合起來,掃描產生的視圖可以揭示心臟動脈壁上鈣的斑點。
CAC評分和斑塊狀況
研究發現,CAC評分,可以預測一個人在接下來的15年中,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
那麼,堅持低碳生酮飲食的人,CAC評分會是什麼樣的呢?
2019年,一項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上,這也是第一個通過CAC評分,來衡量低碳生酮飲食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研究。
科研人員招募了5000多名平年年齡為63歲的受試者,並獲得了他們的CAC基線評分,以及脂肪、碳水化合物消耗數據。
2.4年後,他們進行了再次隨訪,結果發現:
在這個大型的多族裔隊列中,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無論蛋白質和脂肪的來源如何,都與較高的CAC水平無關。
In conclusion, diets low in carbohydrateand high in fat and/or protein, regardless of the sources of protein and fat,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CAC.
不過,這項研究也有一些混雜因素,比如,他們依靠食物頻率調查表來搜集飲食數據、比如,低碳受試者的碳水攝入量的確減少了,但很少有達到5%的,再比如,2.4年的隨訪時間有點短等等。
後期,仍舊需要更多、更高質量的相關研究來深挖這個問題,不過,為了更清晰地看到標準低碳生酮飲食的CAC評分,我也找到了很多相關案例。
低碳1年多,CAC分數降低40%
在所有案例中,Kreg的經歷挺特別的,堅持傳統低脂飲食的他,2016年曾經心臟病發作過一次。
低碳1年多,CAC分數降低40%
Kreg本人
隨後,醫生就給他做了支架置入手術,然後建議他,回家用低脂肪低熱量飲食來減肥,以期改善健康狀況。
但是,減肥卻屢屢失敗,在女兒的建議下,Kreg開始嘗試低碳生酮飲食,不用刻意記錄攝入熱量,他每頓都吃到飽為止,飲食中常常包含:培根、雞蛋、牛排、排骨、香腸、豬肉,雞肉、魚、奶酪、橄欖油和黃油等等。
經常嘗試間歇性斷食,即每天禁食時間為16-18小時,剩下6-8個小時為進食時間。
15個月之後,他瘦了約33磅(15公斤)、睡眠大大改善、精力充沛……
而且,更讓人欣喜的是,Kreg的CAC評分,降低了40%,從132降到了77。
15年低碳生酮飲食,CAC評分為0
醫學博士Jeffry N.Gerber,一直在堅持低碳生酮飲食,並且持續了15年之久。
Jeffry N. Gerber(左2)
他的身體狀況和血脂狀況都很好,為了再進一步確認,他也做了CAC掃描,結果發現:他的CAC評分為0。
左側來自Jeffry N. Gerber,右側為其他人的對比圖
15年低碳生酮飲食,CAC評分為0
脊椎治療師、健康教育者、生酮和間歇性禁食專家Berg醫生,也曾專門去檢查過自己的CAC。
是的,多年堅持低碳生酮飲食的他,CAC評分也是0。
的確,低碳生酮飲食雖然攝入比較多的優質脂肪,可它並沒有給你的心血管加壓,反而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為什麼生酮有利於心血管?
事實上,不管是臨床還是研究都發現,低碳生酮飲食能從多方面加持心血管健康,比如提高HDL,降低sdLDL(小而密的LDL,可以作為心血管疾病強有力的預測指標),再比如:相關閱讀搞錯了|72.1%心臟病患者,壞膽固醇都正常,真正的壞蛋原來是它
降低甘油三酯,Sldl
用低碳生酮飲食逆轉糖尿病的virta機構,曾經發表了一項這樣的研究。相關閱讀剛剛,美國virta這個研究,讓全世界的『心臟病患者』都沸騰了.....
300多名糖尿病患者被分成兩組,生酮組1年後,262位糖尿病人心臟病風險指標都下降了。
甘油三酯 下降24%;
高密度脂蛋白 上升14%;
糖化血紅蛋白 下降17%;
SLDL(不好的) 下降21%;
LDL大小 上升1.1%;
ApoB/ApoA1 下降9.5%;
改善高血壓
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311位肥胖受試者被分在4組不同的飲食組,結果發現:
低碳組的血壓降低是最大的,收縮壓下降了7.6,舒張壓降低了4.4,是其他組的兩倍左右。
疏通血管
今年6月,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臨床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21名受試者,踐行了低碳生酮飲食,結果發現:
低碳飲食可以改善微血管的內皮供能,還有增強一氧化氮對血管舒張的作用。
另外,以前我曾聊到過,高糖飲食對血管的損傷,不管是從炎症到代謝,再到機械損傷,都可能對血管阻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相關閱讀米麵糖等加工食品,就這樣一步步堵住你的血管
低碳生酮飲食,限制和削減了各種高糖類食物,將這一負面影響降到非常低的狀態。
減少炎症
著名的心臟外科醫生DwightLundell博士,有過25年的心臟病臨床手術經驗,看到過成千上萬條心臟病患者的動脈血管,發現這些血管都有一個共同點——動脈炎症。
而引發體內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並且長期影響大多數人的因素,就是『飲食』。
低碳生酮飲食,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抗炎飲食』,除了減少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外,還強調攝入優質脂肪,注重有消炎作用的omega-3脂肪酸。
再者,酮體ß-羥基丁酸酯本身就有消炎作用,能抑制NFkB,COX-2和NLRP3炎性小體等炎性途徑,並激活抗氧化劑,抗炎AMPK和Nrf2 途徑。
關鍵的瘦龍說
低碳生酮飲食,脂肪攝入量相對比較高,這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
因為多年來,「膳食脂肪-心臟病假說」深入人心,使得大家對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充滿敵意,擔心低碳生酮飲食可能引起心臟病。
今天聊到的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是預測一個人心臟病風險的另一個方式。
不管是研究,還是個人案例,都能看到低碳生酮飲食,對冠狀動脈鈣化(CAC)的積極作用。
有人堅持15年低碳生酮飲食,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為0,有人踐行低碳生酮飲食1年後,冠狀動脈鈣化(CAC)評分降低了40%。
而低碳生酮飲食對心血管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降低甘油三酯、提高HDL、降低sdLDL、逆轉高血壓、疏通血管、抗擊炎症等等。